分享

【文学评论】 贾恵 | 诗心中的乡土情怀 ---孙鸿岐老师诗歌赏析

 新用户98917666 2022-07-24 发布于甘肃

孙鸿岐,男,汉族,甘肃环县人,自考大专文化,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现为甘肃省楹联学会会员,就职于环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任《环江》文学杂志副主编。诗作入选《中国诗歌精选》《环县放歌》等书籍,作品散见于《农民日报》《诗歌月刊》《甘肃日报》《诗林》《中国风》《陇东报》等报刊杂志。

他是位普通的文字工作者,扎根在陇东的泥土之中,生活在基层人群身边,他把对祖国和人民的爱,把对生活的爱、事业的爱、都写进了诗歌里;他把身边的人、眼前的景、手中的事、心中的悟、未来的梦,写进诗歌里;他还要把春天的风、夏天的雨、秋天的月、冬天的雪,还有人间的苦辣酸甜、悲欢离合,都写进了诗歌里------题记

诗心中的乡土情怀
---孙鸿岐老师诗歌赏析

贾惠

最近因下雪闲暇无事,在翻阅朋友圈时,某平台三行诗征文在展播,因喜欢这种短小又有寓意的小诗,就特别关注留意了下。在阅读之中发现有几首作品写的确实不错,其中有一位作者是庆阳人,一看简介,原来是老乡孙鸿岐老师。以前知道鸿岐老师是本地一家文学刊物的副主编,他写的古体诗和民间故事在报刊上经常读到。沒想到鸿岐老师的新诗也写得推陈出新,富有厚度和新意。于是就特别搜索出鸿歧老师的作品,认真仔细地赏读了一番。

在品读中发现鸿岐老师的诗舒展自然,在纵情吟唱生活的同时发掘着故乡赋予他的诗情画意;在拥抱真诚情感的同时把联想用收放自如,开合有度的笔法展示给读者,他写山川大自然时,从回首历史的远处着眼,一气呵成,很有画面感。又有一种似有似无亦真亦幻的图美感。大家都知道诗人最基本的写作前提,就是不言虚假,不被诱惑裹扶着越出人生底线。在鸿岐老师的诗里,除了语言朴素创造的诗意本身外,还有一种超越语言,积极向善的存在。如《在人间》、《陇东,那轮满月》、《夜》、《秋季》、《孝》等等作品就联想自然,意境优美,点面结合,情景交融,想象丰富,不管虚写,实写,或写景,或写人,或抒情等都清新,明晰中带有故乡洋芋、苞米成熟的味道。

写诗歌,常常得借助于艺术意象去象征某种抽象的情感,哲理或理念。题目《黄土地》三行短诗就写得别具一格很有情感。“山峦、河流、树木、庄稼/在您隆起的肌肉上跳跃/我用犁铧的笔触跟您密谈”,别看是廖廖三行,平平常常几十个字,却都字字含情,直达读者心灵深处。三行短诗是最难写的,需删繁求简,从小处落墨,从细小的生活图景或片断中,提炼诗的内涵,挖掘思想的深度、放射生活的广度,以形成一种深远的、引人思索的艺术境界。这就需要一个“点”,以“点”折射生活——这个点就是观察生活的点,也是思考生活的点。王国维曾言:“文学之工与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这首小诗只所以写的很有意境与他经常读书学习时积淀的文化给养是分不开的。

鸿岐老师因酷爱读书,他的家庭也被庆阳市评为“最美书香家庭”,因此他写出的诗文往往感情真挚耐人寻味。鸿岐老师痴于学习,精于钻研。从诗里能读出他具备诗人的思维、农民的务实和小学生谦逊的本真,他对诗的理解和感受往往有独到之处。其角度、广度、深度和高度也与众不同。他用诗人的思维从一般中发现不一般,从寻常中发现不寻常,通过人、事、景、物来触发灵感,开掘深意,显现亮点,引发共鸣。鸿岐老师写诗时间不是太长,但却收获颇多。在《人民日报》、《诗歌月刊》、《诗林》、《甘肃日报》、《农民日报》等大报大刊上都有发表。充分说明书中是有颜如玉的。他坚守诗化人生,用一首首诗文构建着一片澄净爽朗的心灵家园。

所谓书要越读越薄,人要越做越厚,仔细想来,颇有一番道理。有文化才有自信。正如古语云:“胸藏万卷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这种自信体现在《行走的乡愁》里“老村那堵百年未倒的寨墙/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辉煌/村口那朵漂流的云/试图撑起留守者的希望/那棵垂首驼背的老榆树/那座几乎被遗忘的老院/惺惺相惜/相守相望”;体现在《环江之歌》里如:“在那山脉起伏的地方/有我热恋的故乡/一座座雄伟的山峰/俯瞰着历史的雨落风狂/在风风雨雨的微笑中/慰藉祈祷者/虔诚灵魂的亮光”等都是信手拈来的某种自内心迸发出的光点和能力。这种文化在《孝》里如:“耄耋之年的老父老母/仍如一盏明灯/熬干是油/发出是光/从始至终/照亮我的人生之路”。在《老窑》里如:“没有谁比这老窑更老/墙壁上脱落的泥皮/极像老爷掉落的牙齿/今天,老爷在墙壁上不言语了/老窑也仿佛在沉思着什么”就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文”的作用,这一组诗在整体上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如:语言的相对朴实与意象的协调统一,就地取材,简约,本真中蕴含着饱满的诗意和传统文化的倾向,表达出比现实生活更加深刻的真实。

鸿岐老师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奋斗过,却在不同的领域实现了一次又一次华美的转身,他不认为自己是诗人,作家。因为他没受过写诗的正规训练和作文的专业指导,谈不上有根底。他写诗不是由于有哪种闲情逸兴才去追求风雅,而是怀着对文字特别的敬畏走上此道的,目的是为了叙发内心的所想所念。如他在《陇东,那轮满月》里的句子:“在这月光流淌的地方/游子的梦圆了/鼓了/圆得像故乡的石磨和西瓜/鼓得似村口那石辗、碌碡和玉米娃娃......农家小院里那一串串红红的辣椒/与村民火红的日子暗中较量/庄稼人啊,大写的人/将喜悦荡漾在微微上翘的嘴角上/将自己的节日装在随身的背篓里/用浓浓的情甜甜的话灿灿的脸/诉说着团圆的浪漫与吉祥”这些语句疏淡娴雅,质实沉婉,尽管有些句子读来有些口语化,但却给人以心灵的震撼,这种震撼全在于逆挽手法的运用和轻描淡写上。因此,雅与俗,文与质,在这首诗中,就这样相互融合在一起了。诸如此类作品还有如《夜》这首诗:“你来了/黄昏开启暂停模式/蚂蚁,蜜蜂,集市以及村庄/统统停止了喧闹/进入休眠状态”就是用口语入诗,场景生动,诗句意象鲜明,加强了诗意的传输。

读鸿岐老师的诗时,发现每首诗都很耐读、耐看!别人怎么看他诗歌,我不知道!但我从每一首诗里读出了温度。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至性写真情,若无仁心,何以悲天悯人,忧国爱民?如果鸿岐老师情不真或寡于情,冷冰冰,无动于衷,不可能写出像《行走的乡愁》、《老窑》等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带着泥土芬芳的“有温度“之作!

鸿岐老师的好作品确实不少,但有的诗很大程度还体现在对“质"的过分突出与强调上,弱化和淡化了“文”的作用,使有些诗作显得平实,甚至流于口号式的直白。但是瑕不掩瑜,期望鸿岐老师在以后的创作中能有所推敲、锤炼、提升。诗歌评论常说的“文质兼美”,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不管最终的这个“美”,是雅还是俗,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文”与“质”,必然的交融互化!

以上所谈、所列举的诗句,皆是我在品读诗作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感想,仅仅属于局部。难免有缪误之处,惟祈鸿岐老师及诸位方家读者指导。真诚期待鸿岐老师在以后的日子里写出更多融情入景,让人感慨的好诗来......

                              于兰州耕耘阁
                           二〇二〇年元月十三日

-----------------------------

贾录会,又名贾惠,生于潜夫故里甘肃镇原,在兰州打工。平常喜欢读书看报,作品散见报刊杂志。对于写作,只能说是一种爱好,是心灵的一种释放,还是新手里的新手,还需用心去描绘青春的光华。要一如既往地从背影里多种庄稼,在城市里回望故乡。

诗观:把那些曾经的经历,把那些泪水和梦想,用文字记录下来,随岁月慢慢一同老去。

关注陇东打工文学平台

就是感受美好文化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