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家不分情,哈萨克族如何成为中哈两国“同源异流”的跨界民族?

 新用户5095DaZ8 2022-07-24 发布于贵州

哈萨克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中亚草原民族,在游牧民族频繁复杂的游牧迁徙和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哈萨克人建立了毗连中国西域的哈萨克汗国,同时与中国(西域)有着传统的同宗亲缘关系。清乾隆年间,覆灭准噶尔之后,部分哈萨克人更是成为中国西部沿边地带的纳税臣民,入籍中国。所以中国境内的哈萨克族与境外哈萨克斯坦的哈萨克人就成了“同源异流”的跨界民族,而其中又经历了什么样的历史进程呢?

文章图片1

哈萨克族是跟随季节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

四岁的海骝马--蒙古利亚组合.mp34:22
来自维达说

其实哈萨克族进入中国(西域)放牧活动,存在历史记载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8世纪初的清雍正帝年间,有少量哈萨克人俄罗斯人前来投奔清军,被安置在内蒙古察哈尔营中作护军,并在当地娶妻成家,这是历史文献记录的最早进入中国内陆的哈萨克人。但哈萨克族大量进入中国(西域)还是在1758年清朝彻底平定准噶尔叛乱后,当时掌权哈萨克汗国(主要是中玉兹部)的阿布赉汗向清廷上书归附,除了进献马匹外,并提出请允准其在伊犁、塔尔巴哈台西北的清界内沿边闲旷地方游牧。

文章图片2

巴尔喀什湖作为清朝与哈萨克汗国的界湖,阿布赉汗上书清廷归附并允准在界边放牧

不过清廷考虑到边疆初定便委婉拒绝,并宣谕哈萨克“理宜守其旧界,不可妄思逾越”,但因准噶尔部所在的卫拉特蒙古,在连年战乱和草原疫情爆发的双重打击下,人口锐减,身后留下大量空旷的水草地。所以清廷虽有宣谕,但越境游牧者日甚一日,外西北沿边,从北面的塔尔巴哈台西北、阿亚古兹河到南面的楚河、塔拉斯河等地均有越界放牧的哈萨克人。清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稽查游牧,限制私入,以整治边防。遇有“私行游牧,立行驱逐出界”。

文章图片3

部分进入外西北沿边游牧的哈萨克人请求清廷收编内附

时间到了1766年,有部分进入外西北沿边游牧的哈萨克人要求收编内附,对此,经历了多年“你进我退,你退我进”的轮番“拉扯式执法”,却效果甚微,清廷也改变了整治边防的态度,认为伊犁等处沿边“土地辽阔,人烟愈多愈善”,于是采取了“来者不拒,妥善安置”的政策。谕称:“哈萨克如不得游牧地方,或是惧劫掠,情愿内附者,即行收留”。所以接收哈萨克人内附的政策实行了10年,其间在1771年有7万余众的土尔扈特蒙古人回归新疆,分四路安置于各地;加之陆续安插内附哈萨克人,昔日地旷人稀的西北沿边闲地、草场,逐渐达到饱和状态。

文章图片4

土尔扈特部7万余众万里东归,填充了西北沿边空闲草场

所以1776年,清朝调整了接收哈萨克入界内附的政策,改为区域限制接收,如只有在伊犁、塔尔巴哈台等处实有亲属者,方才接收,予以安插。但次年冬,又有大批哈萨克人因躲避风雪,越境进入塔尔巴哈台沿边,随后与清边防驻军发生冲突,后经清廷议准,考虑到哈萨克汗国属清朝的“羁縻从属”,不愿伤及双方的“传统亲情”,便允许其人在缴纳租税后,进入清西部疆界与卡伦巡逻线之间的“界内线外”隙地游牧。1778年伊犁将军阿桂遵旨议订办法,大要为:“秋冬雪落后,请将塔尔巴哈台卡座稍为内徙,暂令哈萨克等住牧。每牲百只抽一,交卡上官员收取,以充贡赋。春季仍行遣回”。于是此例施行,遂成定制。只是禁令一开,入界纳租游牧成为合法,前来的境外哈萨克人倍增,沿边地带人满为患,所以借牧场所遂深入至卡伦内的城镇及屯田处所附近;暂牧时令也从原先的冬季,延期至秋、冬、春三季,于是不少哈萨克人开始常年住牧在新疆界内。

文章图片5

堪称中亚最好水草地的七河地区在清朝的接纳下,成为哈萨克人游牧定居之处

在清朝与哈萨克汗国达成松散“宗藩关系”体制,并建立羁縻治理的优待政策后,越境哈萨克人游牧的方式开始由按季节“纳租迁徙、借住放牧”变为“纳租定居、界内住牧”。常年定居界内,接受清伊犁将军管理,定期缴纳租税,进而成为清朝接纳的境外“藩属移民”。所以巴尔喀什湖流域所在的七河地区,成了哈萨克人常年游牧定居的栖身之处。而这部分入境的哈萨克人也具有了现代意义上的中国边疆合法移民的身份,为哈萨克族成为新疆第二大少数民族奠定了基础。

文章图片6

沙俄从1598—1800年的扩张疆域图

但沙俄对中亚腹地的持续殖民推进改变了一切。1822年沙俄颁布的《西西伯利亚吉尔吉斯人条例》,标志着对中亚哈萨克草原基本完成了兼并,沙俄扩张的锋芒直逼中国西北边疆。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沙俄利用清朝的虚弱,加紧蚕食新疆西部。仅1844年至1847年,沙俄就数次侵入到新疆巴尔喀什湖以东的阿拉套山一带,并建立了科帕尔堡(今哈萨克斯坦卡帕尔),控制了由俄国谢米巴拉金斯克南下通往新疆喀什和中亚浩罕国、塔什干的要冲。1854年,又侵入新疆伊犁河中游以南地区的古尔班阿里玛图建立了维尔内堡(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在19世纪40至50年代末不到20年的时间里,沙俄通过武装入侵、构筑军事堡垒、强行移民等手段,不断入侵和蚕食新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中国西北领土。

文章图片7

清末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的中国领土

1860年—1864年,沙俄又强逼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战败的清朝,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国由此丧失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斋桑淖尔(今斋桑泊)南北4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即今归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及俄罗斯的阿尔泰共和国、图瓦共和国所有)。同时《勘分西北界约记》第五款还规定:“即以此次换约文到日为准,该人丁向在何处住牧者,仍应留于何处住牧。俾伊等安居故土,各守旧业。地面分在何国,其人丁即随地归为何国管辖”。由此原在清朝外西北界内游牧的哈萨克人和定居人口也以“人随地归”的条款被强行划归俄属。

文章图片8

1878年左宗棠剿灭阿古柏,收复新疆

1878年左宗棠率领清军剿灭阿古柏,收复新疆,粉碎了英、俄吞并新疆的阴谋。清廷随即着手清理和安置留在境内沿边的中属哈萨克人:“有愿归俄者,并不留难;愿归中国者,自应择地安插,不令一夫失所”。于是不愿在沙俄殖民治下的哈萨克人投清者众,如1882年哈萨克黑宰部台吉率大小头目20余人并3 000余户投奔伊犁,伊犁将军金顺将其安置在博罗塔拉北山一带住牧;1884年4月,中俄签订《会订塔城哈萨克归附条约》,清将再次选择归属中国的1800多帐户哈萨克牧民暂安置于邻近厄鲁特、土尔扈特等蒙古牧民冬牧场之间隙有水草处;1886年清廷又将归属的哈萨克人编为佐领以管辖。至此,自乾隆帝时逐渐形成的中国哈萨克族基本处于稳定发展中,哈萨克民族也相应成为跨越中、俄两国国界生活的民族。

文章图片9

新疆的哈萨克族迄今仍保持着草原游牧的传统

如今世居在新疆的哈萨克族已是我国西北不可或缺的少数民族之一,它们源自大玉兹和中玉兹部落,继续保持着草原游牧的传统,辗转在新疆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地区,跟随季节的脚步,寻找优良的草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