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鸦片战争中国失败原因探究

 A松毛岭634高地 2022-07-24 发布于山东

一、中英军事力量对比

茅海建先生在其著作《天朝的崩溃》中论述到:“战争最基本的实质只是两支军事力量之间的对抗”[1],而军事力量又包含了武器装备、兵力与编制、士兵与军官三部分,故从此三方面分别加以分析。

(一)  武器装备

这里所论述的武器装备,既包括了进攻的装备,也包括了防守的装备。由于清军水师力量的薄弱,基本放弃了与英国的海上交锋,专注于陆地方面。这样就丧失了在交战中的主动权,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只能被敌人牵着鼻子走,加之情报的不准确,对敌人的主攻方向亦不明确,只能被动防御。而在鸦片战争时,处于防御状态的清军所依靠的是枪、炮、冷兵器 (刀、矛、盾)、防御工事 (炮台),火药 (影响枪、炮的威力),可以看出此时的清军还处于一个冷热兵器混用的时代, 而英军已步入初步发展的火器时代。具体的装备对比见下表: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清军在枪支上处于绝对劣势,体现在工艺陈旧,枪身过长, 装药、填弹和射击均为不便等方面。且点火装置为火绳, 较为依赖天气, 风雨天对其效能有所制约。

清军所使用的炮与枪支同上表所反映的情况相同,同样是明代装备,不仅多年未有技术精进,且战时更多粗制滥造而无定期造换制度以至炮身锈蚀,不曾打中过英军舰船倒常炸伤自己的炮兵。大炮都是定点炮,只能上下移动,不能左右移动,而英军的近代化帆船可以灵活躲避清军火炮。火药则直接影响枪炮的威力,质量低劣,使原本就落后的枪炮在实战中的威力再次减弱。综上,清军的武器装备处于劣势。

(二)  兵力与编制

清军当时总兵力虽为80万,但总兵力不等于参战兵力。清朝军队同时具有警察、内卫队、国防军三种职能,满族统治者作为少数民族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得以入主中原,对汉族百姓尤其是有武装力量的汉族军人(绿营)颇为忌惮,故将绿营的兵力分散于许多哨卡,营以下各部队分开驻扎,兵丁数名到数百名不等。战争一旦打响,统治者们先考虑的不是御外而是防内,为了防自己的民众趁机造反,原本用来监视百姓的军队并不能脱离岗位。这么一来,参战所缺的兵丁只能由各地抽调来集结,这样虽然解决了人数问题,但这种临时拼凑的队伍中,兵兵、兵将互相不识,就会使得军队整体战斗力下降;且所抽调军队来自全国各地,战区与非战区之间交通不便、调度速度慢、士兵们疲于奔命,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战斗力。英军远洋作战,调动速度竟然快过本土作战的清军,也足以体现清军没有近代化军事设施的缺陷。故而在战争中出现了实际战役中清军人数并不占绝对优势,而英军反占优势的情况。综上,英军在兵力上占据有利地位。

(三)士兵与军官

清军军官多出自行伍或武举,市井气息浓重,文化素养低下,只注重力气和弓、马技能,与近代战争的要求南辕北辙;士兵选自固定兵户,但战时也会从其他社会成员中募得,掺杂各色人等,且年龄、身体状况皆良莠不齐。部队中军官们贪污腐败(吃空额、克兵饷、贪赃枉法),普通兵丁则将当兵当做副业,挂名拿俸禄。清军此时的军机败坏,致使他们从保家卫国的“救星”身份堕化为祸害民众的灾星,常常侵扰百姓,霍乱一方。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鸦片战争时的英军在军事力量上占有绝对优势。

二、封建制度的弊端

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雍正时期达到顶峰,军机处的设立,使得军国大事都由皇帝一人决断,大臣只有是秉承皇帝旨意草拟圣旨的职责。在这种空前集权的情况下,对皇帝个人的素质要求很高。但是,道光皇帝本身就是一个平庸的人,小心谨慎,在封建社会面临危机的时候,想不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只好要求臣子恪守祖制,以正人心。宁可与几个心腹顾问进行密议,而不愿接受实际的批评或警告。臣子也只好不求有功,只求无过,朝廷上下粉饰之风盛行,“多磕头,少办事”成了官僚的准则。“每逢建言,先竭力揣摩圣意,只讨欢心而不究事理。”[2]在鸦片战争中,以以伊里布、琦善、杨芳、奕山四人为例:以上四人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都是道光帝所为倚重的宠臣,且都曾被道光帝派往广州“抚夷”, 但他们最后的下场却不尽相同。伊里布、琦善在战争中对道光帝大体上是诚实的,却因为欺君被流放、发配;杨芳和奕山扯出一个又一个的弥天大谎,甚至与英军联手欺骗道光帝,却因此而得到褒奖和赏赐。

由此可以看出,在这种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下,大臣们的决策往往都需要“揣摩圣意”。除此之外,中国传统的“人臣无外交”的传统,更要求皇帝做出明确的判断,当皇帝的决策出现失误,整个国家也会因此而付出代价。更进一步分析,传统的“华夷之辩”观点,使得统治者、官僚不会主动了解“外夷”的情况,因此,鸦片战争后一年多道光帝却不了解真实敌情也就不足为奇了。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基础已经腐烂动摇,只有彻底废除这种制度,引入新的政治制度,才能为国家富强开辟道路,才能抵御外敌。然而这恰恰是封建官僚不能做到的。

三、家、国观念的割裂以及满汉民族矛盾

首先,须明了清朝祖制:崇满抑汉,以满御汉。清朝统治者都将这个准则牢记于心。因此,汉族百姓也正是处于这种政治环境下;进一步来看,清朝统治者也认为放内大于御外,这点已经在上文有所论及。这种现象究其本源,是满族统治者对于人口占大多数的汉族臣民的忌惮与畏惧。满族统治者又不得不借助汉族官僚来维系自己的统治,还不得不优先考虑本民族的权益。例如:官员职位中的满缺多于汉缺;满人入仕升迁都具有特权;八旗兵丁不仅兵饷高于绿营士兵,除此之外,另有旗地,每名约30亩。[3]虽然有些制度是出于满族主体统治的需要,但是毕竟夹杂了一部分的民族利益,是统治者对本民族利益的自私性制度,他造成同一王朝内主体统治民族与其他民族的不平等。这种民族不平等,以及汉族官僚长期受到的压抑,社会上旗人对汉人的欺凌,是满汉矛盾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鸦片战争失败的另一原因,还有家、国观念的断裂长久以来,保家战斗和卫国战争常被混同起来,而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民众,还不具备民族主义的观念,虽不乏左宗棠之类的忧国之士,但绝大多数却如曾国藩,孤灯研习圣贤学说,,正心诚意修身,不问世事。[4]有些人甚至终身未出过远门,更不用说大众传媒尚未出现,消息十分闭塞,南方的战况,老百姓们知之甚少,甚至有些官员也置身事外。道光皇帝所派来的钦差大臣,又对当地的民众,颇为忌惮,多次解散地方武装,导致了国家的战争与百姓无关的局面。这与近代化战争的要求截然不符。在《天朝的崩溃》中茅海建先生结合史料指出:当民众的利益受到侵犯时,他们的愤怒会转化为以牙还牙的武力相抗,如同千百年来的 “官逼民反”。 这体现的更多的是保护自身利益而非民族主义。家国观念的断裂,也是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小结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在军事、技术、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清政府都处于劣势。军事力量的差距,国家战争动员机制的落后,封建专制制度的危机,满汉民族的矛盾、民众家国观念的薄弱,种种因素造成了鸦片战争中国的惨败。中国也为自己的落后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开始逐步落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