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埔同学大战,陈赓团灭胡宗南天下第一旅,生俘“太子军”师长

 行者无忌图书馆 2022-07-24 发布于福建


点击战史看客名片,每天观阅专属经典


陈赓大将是湖南湘乡人,1924年5月入黄埔军校学习,是第一期黄埔生。由于他学习刻苦,军事技术娴熟,且勇敢机智,思想活跃,深受同学们的尊敬和爱戴,被誉为“黄埔三杰”之一。
然而,由于政见不同,陈赓在校期间就与一些同学亲疏有别,特别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作为共产党员的陈赓与他的几位同学更是势如水火,在战场上打得你死我活。

老同学兵戎相见,陈赓给对方打电话:对不起呀,你那个部队实在不经打

关麟征是陈赓的同期同班同学,但入校没几天,两人就有了隔膜。
关麟征为人心高气傲,依仗自己人高马大,军事素质比较好,又能巴结上司,常常以“模范军人”自居,在同学面前不时摆出一副颐指气使、孤芳自赏的架势。尤其令陈赓反感的是,他经常讽刺欺负一些体质比较弱、学习训练较吃力的同学,还经常向领导和教员打“小报告”,借以打击别人,抬高自己。
关麟征的所作所为,激起了陈赓要设法惩治他的念头。一次全班操练,陈赓见关麟征又在趾高气扬地表现自己,就趁教官不注意,向关作了一个鬼脸。
图片红军时期的陈赓
据事后陈赓自己说:“那一次,我是很卖力气的,舌头向右,鼻子向左,一眼睁一眼闭。”陈赓这个恶作剧,使向来一本正经的关麟征也忍俊不禁,噗哧一声笑了出来。教官闻声,马上转过头注视学员。
这时只见陈赓挺立如松,表情严肃,其他同学也肃然站立。
“关麟征出列!”
教官恼怒了,两个巴掌响亮地甩在了关的脸上,厉声训斥:“操课嬉皮笑脸,成何体统!你看陈赓,这才是黄埔军人的样子!”
关麟征有苦难言,满面羞愧,悻悻然归队。事后,他气急败坏地对陈赓说:“算你小子狠,今后咱们走着瞧!”“君子报仇,10年不晚,我就等着你老兄的报复了!”陈赓说着又作了一个鬼脸,扔下这句硬梆梆的话,扬长而去。气得关麟征脑筋蹦跳,脸成了猪肝色,却无可奈何。
但说来也是巧合,11年后,也就是在1936年2月,时任中国工农红军红一师师长的陈赓,奉命率部渡过黄河,挺进山西,东征讨阎抗日,竟与时在阎锡山手下任职的关麟征部相遇,双方交战,这自然给关麟征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报复机会。
然而,关部很不争气,交手没几个回合,就节节败北,随之便全线溃退,被陈部轻轻松松地吃掉了一个多营。
图片关麟征
仗还没打完,陈赓记起老同学的前言,就给关麟征打去一个电话:“很对不起呀,老同学!你那个部队实在是不经打。不过,你也太小气了,见面礼怎么这样少,才送给我几百人就逃之夭夭了!真不解馋哟!还想不想报复,我还等着!”关麟征气得浑身乱颤,一手把话筒摔在地上,木呆呆地半晌说不出话来。

陈赓全歼天下第一旅,胡宗南跺脚大骂:从此有你无我,有我无你!

胡宗南是陈赓的又一位同班同学。本来两人在进校之初的一段时间里,私交还是不错的,都是黄埔的高材生。只是后来胡宗南一心一意地投靠蒋介石,成为“孙文主义学会”的骨干分子,思想日趋反动,常常责骂共产党和进步同学,才使二人关系逐渐疏远,并最终分道扬镳。
尤其是“412事件”之后,胡宗南更是将自己与蒋介石牢牢绑在一起,为其东奔西跑,双手沾满了革命党人的鲜血。凭借这一“功劳”,胡宗南仕途顺达一路直上,到30年代末,已成为蒋介石的左膀右臂,当上了称霸一方的“西北王”。随后进攻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直接威胁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安危,昔日同窗也成了死对头。
即便如此,胡宗南还是打心眼里佩服陈赓的,他对陈赓的龙骧虎步,超群的军事指挥艺术和急公好义的性情,是发自内心地赞赏。他私下里常对人讲:“陈赓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只可惜跟了共产党!”
图片胡宗南(中)
因此,当30年代初,陈赓不幸被国民党特务逮捕时,胡宗南还亲自致书蒋介石,为陈赓“求情”,并意欲劝降,但遭到陈赓坚决拒绝。到了四十年代,国共两党两军已处在生死决战的攸关时刻,这两位学友同样是完全情断义绝。
特别是陈赓率部痛歼胡宗南的“天下第一旅”,更是让胡宗南心疼得无以复加,以至于听到这个消息后暴跳如雷,跺脚大骂:“从此与陈赓不共戴天,有你无我,有我无你!”可是发誓归发誓,铁一般的事实又如何能改变呢?
说起这段经历,还得从胡宗南对我陕甘宁边区的所作所为讲起。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在这里建立起革命大本营。然而,这正是胡宗南管辖的地盘,因此,他奉蒋介石之命,指挥国民党军多次对革命根据地发动封锁和围剿。刚开始是让东北军出兵,结果连吃败仗,东北军不愿再招惹红军,和红军秘密达成停战协议。
无奈之下,胡宗南决定派嫡系部队上场,屡次进犯解放区。虽然没有占到便宜,但也给红军造成较大困扰。直到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后,胡宗南的动作稍有所收敛,可依然不改其咄咄逼人风格。此时陈赓担任八路军386旅旅长,在山西晋东南一带抗日,随后还开创了太岳根据地,任太岳军区司令员。
图片胡宗南在抗日前线
可胡宗南部却龟缩在西北不出头,不仅不支持八路军抗日,反而封锁解放区屡屡制造事端。听到这些,陈赓很是不畅快,他曾曾多次对周围的同志讲:我这个志大才疏的老同学,真是不够意思,自红军一进陕南,他就跟在后面啃屁股,一直啃到了陕北,啃了好几年了,总是在党中央和毛主席身边闹麻烦,以后得找个机会好好教训教训他!
机会果然来了。1946年6月,抗日战争胜利还不到一年,蒋介石就迫不及待地挑起了全面内战,同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决定中国命运的决战。胡宗南作为蒋介石的心腹,自然得充当这个急先锋,于是最先在西北向我军发难。说来也巧,胡宗南首选的目标就是陈赓所在的晋南解放区。
1946年7月,胡宗南亲自坐镇西安,指挥嫡系主力6个旅以及炮兵、特种兵各一部,经风陵渡、茅津渡黄河,向晋南开进。原本陈赓想先教训一下配合胡宗南的阎锡山,再打胡宗南,但阎锡山老谋深算,进展十分缓慢,可胡宗南的部队仗着自己武器精良,兵强马壮,无所顾忌直奔晋南来,有两支部队为抢头功,竟敢孤军深入。
见此情况,陈赓决定改变策略,调北进部队挥师南下,打最突出的31旅,这也就是后来所说的“闻(喜)夏(县)战役”。经过周密部署,仅用了两天一夜,31旅就被全部吃掉,给了胡宗南一个教训。可胡宗南不以为意,只认为是自己太过轻敌,才让陈赓捡了个便宜。
图片天下第一旅
同年9月中旬,胡宗南再次向晋南增派15个旅的兵力,还把他的精锐部队——“天下第一旅”也送到晋南,决定和陈赓决一死战。
所谓的“天下第一旅”,名声确实不小。在整编前是第一师,胡宗南就是首任师长。该旅全副美式装备,以老兵居多,战斗力强,而且部队军官的军衔都比其他部队高一级。旅长黄正诚中将曾在德国军事学校学习,号称国民党的“百战百胜将军”,部下两个团长也都是少将军衔。不夸张地说,该旅属实是蒋介石嫡系中的“佼佼者”。
听到胡宗南把“天下第一旅”调到晋南的消息,陈赓也暗自窃喜。他很明白,打蛇要打七寸,要让胡宗南彻底死心接受教训,就得吃掉他的王牌——天下第一旅。
9月下旬,经过严密侦察之后,陈赓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发动“临(汾)浮(山)战役”,歼灭第一旅。22日午夜,陈赓派出一个旅向进驻到浮山的敌第1旅第2团发起攻击,经过一昼夜激战,全歼该团,团长在突围中被击毙。与此同时,黄正诚为救第2团,赶忙率领第1团向浮山开进,这一决策正中陈赓下怀。
23日,第1团已被赶进陈堰村,成了瓮中之鳖。但第1团仍坚持不认输,拼命反击,团长甚至叫嚣:“就凭八路军那几条烂杆子枪,想消灭'天下第1旅’,那是妄想!”可嘴硬也没用,到24日拂晓,战斗结束,“天下第1旅”旅部及其第1团全部被歼,黄正诚及两个少将副旅长被生擒,第1团团长被击毙。
图片歼灭胡宗南第1旅后,太岳军区11旅召开英模大会
从此,“天下第1旅”就消失了。值得一提的是,在消灭第1旅的同时,八路军部队还顺手牵羊,消灭了敌167旅、27旅各一部,使临浮战役战果颇丰,共毙俘敌五千余人。
“天下第1旅”被歼的消息立刻传到胡宗南那里,这个“教训”实在太大了,疼得“西北王”捶胸顿足,差点儿背过气去,一连几天食难安,还狠狠地挨了蒋介石一顿臭骂。于是,这才有了上面胡宗南气急败坏,大骂陈赓那一幕……

洛阳战役邱行湘被活捉,陈赓亲自看望:同学之间坐下谈谈,和为贵嘛!

邱行湘是第五期黄埔生,本来与陈赓并没有什么交往。正所谓不打不相识,他们的“交情”是由洛阳战役开始的。
1947年8月,为牵制胡宗南部对陕北的重点进攻,策应挺进大别山的刘邓大军,并与挺进鲁西南的陈粟大军相呼应,已任人民解放军第4纵队司令员的陈赓,受命组成一个8万余人的兵团,渡过黄河挺进豫西,开辟新的战场。
经过半年多奋战,陈部歼敌数万人,在豫西牢牢地扎下了根。我西北野战军也先后发动几次战役,歼胡宗南部数万人,彻底扭转了陕北战局。
图片邱行湘
在这种情况下,为给敌人更为有力地打击,陈赓向中央建议:攻打豫西重镇洛阳,以便切断陇海铁路大动脉,使鄂豫陕新区与黄河北老解放区连成一片。这样既可以调动平汉路之蒋军,掩护刘邓、陈粟,又可给自己建立巩固的后方。中央军委经过慎重分析,同意了陈赓的意见,并指示华东野战军陈(士渠)唐(亮)兵团同陈赓部共同实施洛阳战役。
洛阳北倚邙山,南临洛河,扼秦晋陕三省之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市区为群山环绕,丘陵围抱,地形十分复杂。几年来,在美国军事顾问的指导下,洛阳城防屡经修缮,地上碉堡成群,地下掩体星罗棋布,已构成半永久性设防城市,易守难攻,是蒋军在黄河南岸赖以支撑的重要战略据点,并自诩为金城汤池、不可逾越的障碍。
守卫洛阳的部队也非同一般,是国民党青年军第206师。该部本来是“太子”蒋经国亲手调教控制的“御林军”,装备精良,后勤供应充足,轻易不肯动用。这次被派到洛阳,也是因为蒋介石手头兵力实在太紧,四处捉襟见肘,被逼无奈才不得不拿出了这个“血本”。
“强兵”还需要“强将”来统领,这个“强将”是谁呢?蒋介石颇费思忖,经过反复掂量,选中了邱行湘。立即将邱由国民党第94军第5师师长任上,调任第206师师长兼洛阳警备司令,把守卫洛阳的军政大权和一切希望都集中在邱行湘身上。
图片蒋介石和蒋经国
为了给邱行湘鼓劲打气,大战之前,蒋介石派专机接邱到南京,面授机宜,对邱鼓励道:“洛阳是中原与西北联系之要点,你一定要作长期坚守的打算。洛阳地形很好,工掌坚固,可谓金城汤池,共军是轻易打不开的,你要有这个信心!”
蒋介石背着双手踱了几步说:“你是校长的好学生,这次派你到洛阳,就是对你寄予重托,希望你要发扬黄埔精神,为党国建功!”蒋介石顿了顿,又加重了语气:“洛阳军事的成败,关系到党国的安危,如果不打败共产党,我们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这次召见,蒋介石耳提面命,反复叮嘱,其时间之长,讲话之多,在蒋介石对下属的接见中是极为少见的。这使邱行湘备受感动,连连向蒋介石表示:“学生一定不辜负校长栽培,我将以死报效党国!”
当日,“太子”蒋经国又设宴相请。两人浅斟慢酌,蒋经国深切地对邱说:“国共不两立。我们一定要争取军事上的胜利。装备问题、供应问题等你都可以直接找我,洛阳就托付给你了!”酒席间,“太子”与邱称兄道弟,共同谋划洛阳战事。这种恩宠,使邱行湘几欲感激涕零,他庄重立正,向蒋经国保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成功,便成仁!”
图片周希汉(左)和陈赓(右)
此后,邱行湘回到洛阳,就像一只充足了气的皮球,在洛阳上窜下跳,没日没夜地督促部属展开备战活动。他挥动着手杖,四处亲自点验,稍不随意,就对部属凶残惩戒,使“邱老虎”的恶名在洛阳尽人皆知。
这时有人劝告他,要多做几手准备,攻打洛阳的是陈赓,此人可不容易对付。邱行湘听罢傲慢地说:他陈赓怎么啦,又没有三头六臂,不就是比我早上两年黄埔?他打别的部队行,想打我的206师,啃我的洛阳城,没那么容易!共军如攻此城,那是自投罗网!他甚至放出风来,就是要和这位黄埔师兄一比高低。
对于邱行湘的为所欲为,陈赓早就侦察得了如指掌。他戏谑地说:“看来我这位师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不打狠点还不行哩!那就狠狠地打!”
3月8日,陈赓与华野陈唐兵团经过周密部署,华野在城东、城北,陈赓部在城西、城南,相互夹击,揭开了洛阳战役的序幕。当日,我军攻占偃师、新安、渑池等洛阳周边要点。9日,将洛阳城团团围住,开始进攻城郊外围阵地。10日,陈赓部经过一夜激战,控制了洛阳西关、南关等主要阵地。11日黄昏,对洛阳城市区开始总攻。
图片洛阳战役后,参战部队召开总结大会,分析教训与经验
攻守双方展开激战,战斗进入白热化。陈赓适时调整战斗部署,集中工兵用集团炸药开辟通路,打掉了敌人一个又一个明碉暗堡。激战至12日上午11时,南城门被我军攻破。在纵深攻击中,生俘敌206师副师长兼第1旅旅长赵云飞以下官兵1200余人。随之开始向敌人的核心工事、邱行湘司令部所在地小圩子地区发起攻击。但敌人抵抗更加顽强,“御林军”确非一般蒋军可比。在邱行湘不战即死的淫威蛊惑和逼迫下,他们与我军逐房、逐街地争夺,决不轻易放弃每一个工事。
战役进行到14日晨,距邱行湘司令部还有数百米,而城外敌援军两个师已逼近洛阳。这时,有人提议撤出战斗,“剩下一点残敌就算了。”陈赓坚决不同意。他斩钉截铁地说:“不把邱行湘彻底消灭,攻打洛阳就会前功尽弃!就会给我这位黄埔同学卷土重来的机会。因此,必须抓紧时间,集中炮火,猛攻小圩子,把敌人全部歼灭!'
他激动地对大家说:“毛主席讲过,胜利往往就在于最后的再坚持一下之中,我们就是要再坚持一下,将顽敌彻底消灭干净!”随之,陈赓调派一些部队援助城外打援之我军,然后冒着炮火亲自来到城内前线指挥作战,调集一百多门大炮、小炮猛轰小圩子。21时许,在被炸成瓦砾场的小圩子的一个地下室里,不可一世的邱行湘终于成了解放军的俘虏,洛阳战役获得了完全的胜利。
图片陈赓将军
而在此以前的两个小时,耳闻大势已去的蒋介石,曾派飞机飞临洛阳上空,想将自己的心腹爱将接走,但炮火连天,飞机无法降落,只得悻悻地飞去。
15日,作了阶下囚的邱行湘受到陈赓的接见,见面的第一句话,陈赓就微笑着说:“咱们还是同学哩!你是第五期,我是第一期,师出同门呐!”这句话让邱很感亲切,疑虑恐惧的心情一下子放松了许多。
接着陈赓又讲道:“战前本来想捎个话给你,同学之间坐下谈谈,不一定要刀兵相向,和为贵嘛!可没有得到机会。现在既然走在一起了,就安下心来,解放军是讲宽大的,只要放下武器,接受改造,我们是欢迎的。希望你今后好好认识自己,改造自己……”老学友和蔼友好的态度,深深感动了这员国民党悍将,昔日的高傲骄横之气荡然无存。他连连点头,追悔愧疚之色溢于言表。
1961年5月,已经改过自新的邱行湘,回忆起陈赓的这次谈话,深情地说:
“我在洛阳中学以南解放军一个旅司令部里,以一个被解放者的身份,受到陈赓大将的召询。他以既严肃又宽大的态度对待我,并且微笑着和我握手,使我当时惊慌疑惧的心情逐渐安定了下来。……他还问了我一些家庭生活情况,最后要我到解放区去,并给予我一些生活上的照顾。”
参考资料:
  1. 陈赓和他的黄埔同学;《军事史林》2001年
  2. 临浮战役:埋葬“天下第一旅”;《学习时报》
  3. 国民党青年军整编二〇六师师长邱行湘洛阳被俘记;《党史纵览》2009年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