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慧人生源于安定的心

 为什么73 2022-07-24 发布于北京

大暑·时节

二十四节气

图片

  //  

大暑,

夏季最后一个节气。

斗指未,太阳黄经为120°。

入了伏天,大家注意保养脾胃哦。

  //  

图片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

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斗指未,太阳黄经为120°,于公历7月22—24日交节。

“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

图片

2022

/

07.23

一个偶然的机会,寻到王芗斋大师的第三代传承人——金桐华先生,见证并亲身感受到金老师用他的“仁心、博爱”给求助于他,身患疾病的人们带去细致入微的关怀、陪伴、疗愈。王芗斋先生“武医济世、治病救人”的思想、理论、行动历经三代,得以一脉传承,不仅为身患疾病的人们带去生命的希望、甚至重生的力量,也为越来越多身体健康的人带来健身健心的选择。我也因结识金桐华先生,体验“养生桩”,对生命、精神世界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领悟,开启了一段“向内寻找”的旅程。

在体悟“养生桩”的历程里,真真切切的经历了几个微妙迭变的阶段。养生桩给予的,不仅是身体的康复或者气血的运行。更重要的是,养生桩,起于身,益于心,帮助人们寻回内心的灵性。让身体在一段时间里静止,试着让生活、工作中的种种在大脑中停顿片刻,让身体的安静逐渐带动大脑的清净。这其实与禅定有异曲同工之妙。随着时间的推移,把握平衡的能力,也越来越细微。慢下来才能体会世界深处、心灵深处的奥妙。金老师说“动就是静,静即是动”,动静之间寻求焦点,寻求平衡。

图片

我们过多追求物质世界的丰富,太少关注精神世界;我们习惯于向外拥有世界,却忘记向内本自具足;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多多益善,然而真正的幸福却来自“减少”。

随着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物质条件极大丰富,人们逐渐屈服甚至陷入到权力、财富、地位的无止境追求和享受中,而在人类不断去摄取有形物质财富的路上,原本是人类专属的“精神家园”慢慢被遗忘、甚至被彻底的放弃。迷失了精神家园的人们,成为“空心人”、成为拥有财富的“穷人”;更因人们对物质财富的无度、无法的追逐,而其带来的生态环境的日益破坏,将必然给未来的人类带来无法承受之“重”!

人唯有内心安定,精神才能够安定;唯有精神安定,身体才能够安定。反之亦然。想要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首先需要我们的心灵在现实追逐奔波的步伐中慢下来、停下来,好好被对待、修整,重新出发。

图片

“拳道之大,其使命要在修正人心,抒发情感,改造生理,发挥良能,使学者神明体健,利国利群……”,芗老早在百年之前就在《拳道中枢》中深刻阐明了“拳道修心”的理念,而我们这些有幸结缘的后辈们,也正在通过王芗斋先生所授的有形之法,体悟到“修心”所获之无形“至宝”。

在与金桐华老师宝贵的几次讨教交流中,金老师跟我分享了“拳学”传承的体系化思路,让我深刻认识到,其能够向更广泛之众人推广的意义和价值——以“修心”之道法,从给少数人“治病”到推及到众人中去“健体防病”,从而唤回越来越多人们的灵性精神家园,带给这个社会更多的安宁与和谐!这是一份需要众人去倡导、又会让更多众人受益的事业。

希望这份公益事业蓬勃发展,希望更多人在养生桩“修身修心”中获得“至宝”,让王芗斋先生这份百年的“济世情怀”得以在众人中传递、传承。

图片

END


本期编辑:欣怡   审核:景文  改珍

文章及图片来源:作者授权

闻师之言,得养生焉。

练养身体,涵养心志。

养子养亲,养德养性。

行医习武,皆是圆融。

胥老师说常养,是立身做人之本。

我们所养的,是中国人应有的精气神。

 大成针道,传承中国传统医学与武术。

图片

大成针道   医武共修

学有师承   忠信笃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