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伏天燥热难耐?艾灸这八个穴位,可清“夏火”,快学起来!

 沧海一滴水8uba 2022-07-24 发布于河北
图片

三伏天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的气候特点,使不少老年人因体内热量散发不畅而出现上火的现象,如牙痛、眼屎多、鼻子冒火等。

图片

此时艾灸手脚的去火点,可以治疗多种热症,又无副作用,有助于老年人清热消暑,顺利度过炎热的暑季。
胃火牙痛:艾灸“内庭穴”
图片

图片

内庭穴,属足阳明胃经。

中医认为,胃火炽盛,症见烦渴多饮,或渴欲冷饮,口臭嘈杂,牙龈肿痛,大便秘结导等症。

这时艾灸内庭穴可清胃泄火,其作用堪比“清胃黄连丸”。

眼屎多:艾灸“关冲穴”
图片

图片

关冲穴,属手少阳三焦经。

老年人在炎热的三伏天,睡醒后眼角有眼屎出现,有时眼屎把眼皮粘住,这是火热之邪侵袭上焦或是体内热毒上冲所致。有可能出现血压增高,甚者出现结膜炎等。

要想清除眼屎,经常艾灸关冲穴,有泻热开窍、清利头目的功效。
鼻子冒火:艾灸“鱼际穴”
图片

图片

鱼际穴,属手太阴肺经。

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鼻子冒火咽干,正是肺热的表现,甚至还会出现咳嗽或气喘、痰黄粘稠、胸痛或咳吐脓血、气味腥臭等病症。

手掌的大拇指根部肌肉明显突起,形状似鱼际是去火点,可清热利咽,调理肺气的作用。
烂嘴角:艾灸“厉兑穴”
图片

图片

厉兑穴,属足太阴脾经。

在炎热的伏天常出现脘腹胀满、厌油腻、恶心呕吐、尿少面赤、身痒发热、口干苦、嘴角发红发痒、脱皮糜烂等现象,更有甚者会出现裂痕,张口有时出血。

中医认为,老年人脾胃运化功能衰弱,水谷聚而化火所致。7~9点是胃部消化吸收能力最旺盛的时辰,可用两脚交替艾灸此穴有清热利湿、通调肠胃的作用。
燥热心烦:艾灸“少冲穴”
图片

图片

少冲穴,属手少阴心经。

在小指内侧(桡侧)指甲角外约一分处。老年人在暑期常常感觉心中烦热,或夜寐不安、口渴思饮、口舌生疮、尿黄等症的出现。

中医认为,这是伏天的伏火炎热外蒸,心火上炎所致。这时可通过艾灸少冲穴去火点缓解。

睡不着:艾灸“劳宫、涌泉穴”
图片

中医认为,“不寐”的发病机制是阳不入阴,许多老年人在三伏天上火,致使阳热内盛,虽入夜而不能入于阴中,而造成夜寐不安。

如此下去,会使血压上升,还会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中风等的出现。

图片

这时可艾灸手心的劳宫穴去火点,属手厥阴心包经,在中指和无名指之间,掌心内第一道横纹的凹陷中,有理气活血,宁心安神,清热散邪的作用。

图片

脚心的涌泉穴,属足少阴肾经,位于足心前凹陷中,有清热醒,交济心肾作用,可用于虚火上炎,实火炽盛有釜底抽薪的功效。
尿黄涩痛:艾灸“至阴穴”
图片

图片

至阴穴,属足太阳膀胱经。

炎热的三伏天,湿热过盛可引起小便黄臊臭、尿频、尿急、尿涩痛,严重时还会引起尿潴留,患有前列腺增生或绝经的老年人尤其需要注意。

缓解尿黄涩痛的症状时,可艾灸去火点至阴穴有清热散风、通利下焦的作用,对尿黄涩痛等症有很好的排泄效果。

便秘痔疮:艾灸“隐白穴”
图片

图片

隐白穴,属足太阴脾经。

中老年人在炎热的三伏天,极易引起便秘造,造成痔疮出血、疼痛等症状。有些人上了年紀气血亏虚,脾胃虚弱,不宜使用泻下的药物,影响脾胃运化功能。

此时艾灸足太阴脾经,隐白穴去火点,可促进胃肠蠕动,改善便秘和痔疮疼痛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在艾灸去火点时,要避开空调冷风,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接触凉水,艾灸完毕最好喝一杯温开水,有助于气血流通,排出体内代谢废物,更好地发挥去火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