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莱阳市万第镇有个“王宋”村,当地宋氏家族很有历史底蕴

 胶东故事会 2022-07-24 发布于山东

宋姓,为莱阳一大望族,在其辖区内很多村落都有集中分布,万第镇的“王宋”村,即是其中之一。

王宋村,在莱阳城东南约四十五里处,明清时期属登州府莱阳县迎仙乡王宋社,现为莱阳市万第镇辖区。村庄地处富水河畔,周边与河马崖、三甲湾、后石庙、田家灌等村相邻。

根据族谱记载,王宋村宋氏与历史名人宋琬为同宗异支,皆为南宋末年由宁海州迁徙莱阳的宋兴的后代。宋兴生二子,长曰伯安,宋琬即其后裔;次曰伯通,后人有明代进士宋果以及王宋村始迁祖宋墨(宋兴八世孙,祖父宋辅任乐亭主薄。父文喜,隐不仕)等。

宋墨出身于书香门第,本也应朝科甲仕进方向努力。然而,明代中后期政局腐败,宋墨不慎得罪官府权贵,只能从莱阳城中迁出,来到乡下躲避。

当时,宋墨本想投奔河马崖村薛氏岳父家。但为避嫌,最终选择在河马崖村附近的富水河东岸落脚——即今西王宋村一带,靠给后石庙王氏当佃户维持生计。

后石庙王氏偶查宋氏世谱,得知宋墨先祖宋兴自南宋末年迁居莱阳后,四世宋景初任元天临路攸州知州(治今湖南攸县),诰授朝散大夫,五世宋佐任般阳路宁海州知州(治今山东牟平)诰授奉仪大夫。自此诗书传家,科甲连绵。王氏闻此之后,顿生崇敬怜惜之情,故将富水河畔一片低洼地无偿赠送给宋墨以做口粮地,后又借钱粮以扶持宋家,宋墨得以在此开辟门户,繁衍子孙。而宋家为感激后石庙王氏扶持之恩,故将村名定为王宋,以示感念,同取谐音“旺宋”,寄托对家族兴盛的美好祝愿。

(▲王宋村位置示意)

在古时,王宋村以中间一片空地分界分为东西两疃。西王宋村以宋氏为主,只有一家梁姓,东王宋村除宋氏之外,还有由姓。而近代以来随着人口迁徙流动,姓氏种类逐渐多样,不过总体仍属宋姓聚居村落。

王宋村宋氏历代耕读传家,人才辈出。过去龙头碑刻林立,古建筑堂号数十家。可惜旧谱碑记多已湮没,历史名人事迹多只留下口头传说。

据请教村中耆老得知,王宋村在清中期以后涌现出大量的文士、幕客。当时在莱阳东南乡一带流传这样一种说法:“打官司上南头(王宋),打仗上北头(水口)。”

上面提到的“南头”和“北头”均为宋姓聚居村庄,只不过文武有别。王宋村宋氏文风兴盛,水口村则以螳螂拳等武功而富盛名。

经粗略整理, 王宋村历史上曾有如下名人:

——宋沂,清乾隆嘉庆年间人,有功名,曾作为十八庄会首重修寨山云瑞寺,今尚有碑刻留存。

——宋丕志,生于道光年间,富藏书,有藏书楼德润堂,通文史,与胶东著名书法家淳于村宋德嘉相交甚厚。精于易学,曾手注《易经体注会解》,今由五世孙宋晓阳收藏。

——宋俊声,沂曾孙。光绪邑庠生,与吴佩孚同科参加登州府试。两人相交甚厚,结为异姓兄弟。俊生才高名世,善书法,极富藏书,曾有宋明以来藏书占满三大间屋。

——宋桂秋,俊声子,字香亭。曾在吴佩孚系军中任师长。

——宋述志,字嶽东,毅军宋庆部下,曾参加甲午海战。

——宋纯官(1882-1953),字福海,丕志子,书法家。

——宋钦林(1904-1964),丕志孙。善书法,通文史,精于《春秋》。

在历史上,王宋村宋氏迁徙外地如“闯关东”的族人也不在少数。但受限于过去的通讯条件,他们有不少都失去了音讯。如果有王宋村外迁后人看到这篇文章,也希望能与故乡取得联系,方便后面续修族谱,以合“敦亲睦宗”之古意。

在历史上,王宋村宋氏迁徙外地如“闯关东”的族人也不在少数。但受限于过去的通讯条件,他们有不少都失去了音讯。如果有王宋村外迁后人看到这篇文章,也希望能与故乡取得联系,方便后面续修族谱,以合“敦亲睦宗”之古意。(本文作者:宋晓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