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周末去了河北保定的荣国府和隆兴寺,看到了“东方美神”

 孙娟的书房 2022-07-24 发布于北京

上周末和朋友相约,去河北正定县游览了一下。

好久没出门了,虽然后来解封了,但主要是觉得不停的给别人出示各种码内心很抵触。

但今年食欲大开,求知欲也大开。

每天总是想各种美食,想读各种书。在家里读书几个月后,是在憋屈的不行,想去我最爱的自然里和人文古迹走一走。

舒缓一下这几个月被憋闷的心灵。

我们选了正定,正定有拍摄红楼梦的荣国府,以及有被梁思成誉为世界古建筑孤例的宋代建筑摩尼殿、被鲁迅誉为“东方美神”的“倒座观音”距离比较近,正好也没去过。

荣国府虽然是个影视拍摄基地,却和其他的影视基地不同。

建筑和用料却很讲究,和江南的一些名人故居不相上下, 有明快的苏式彩绘,室内落地花罩典雅气派,明清式家具精美华贵,景德镇的珐琅,实木家具和雕花屏风。

整个院子很符合苏州园林的美感。

荣国府中有一个小型博物馆,展示了历史上人们研究红楼梦的著作,红学的研究成果。

参观这些研究成果发现一个问题。

有些成果是对《红楼梦》的文学造诣的研究;

有的是对《红楼梦》的哲学思想,宗教思想的研究;

有的在研究明清时代的服饰和食品;

有的则是在研究作者到底是不是曹雪芹,曹雪芹的老家到底是不是东北的;

脂砚斋到底有没有这个人,后四十回到底谁写的。

当看到后面这些内容的时候,我不免头疼,感觉这就是一些毫无价值的八卦。

这让我想起了当年某教授发表了一篇论文《孔子到底吻过南子的鞋吗》。

实在不知道这样的这样的研究有什么意义。

后人对于文学作品,只要能从其中得到智慧就行了,脂砚斋有没有其人,这本书的作者到底是不是曹雪芹,这些对后人有什么意义?

朋友也这么认为,说:“有人一直在考据后四十回是不是曹雪芹写的,真正的续作者是谁。这些真的不重要。

在本书的结尾,几个主要人物的结局都写的很好,相对他们的生平,给人很强的艺术震撼,促进人反思,又符合逻辑。

让读者获得价值就够了,无论后四十回是谁写的其实根本就不重要。”

一本《红楼梦》养活无数人,有无数的人靠解读红楼梦给自己争口饭吃,这没错。

为了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只能剑走偏锋,去研究一些别人没研究过的东西。或者绞尽脑汁挖掘新角度。

这让我想起前几天,有个读者问我:孙老师,自从接触社会学后,发现自己好苍白,不知道的太多了,需要读的书太多了,每天看到你们列出来的书我就焦虑。

我对他说:不用焦虑,读书没有错,大量读书也没有错,但我们只需要读经典就行。只需要抓住主线就行。

主线要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定,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样。

另外,市面上的书,鱼龙混杂。

读的多了你就会发现,相当一部分的书都是从经典的内容中衍生出来的的,这些书可以帮助你理解经典,需要的话读几本就行,没必要都读。

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给自己积累读了多少本书,目的是通晓理解人生和世界的智慧。

有的人悟性高,读一本书,或者自己思考就很通透,有的人悟性差,需要反复读很多书才能明白道理。

但是书只是通往智慧的阶梯,只要我们能登上山顶就行,没必要把每一个梯子都走一遍。

只要达到目的就可以了。

另外,正如红学的研究成果也鱼龙混杂一样,有的人就是靠学术研究和写书吃饭的。

所以,他们必然要寻找角度,用自己的方式去阐述他们的思想,研究他们的研究对象。这是他们的职业。

但我们没必要为每一个研究者买单,我们只需要从别人的研究成果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最后实现自己的目的就可以了。

这就好比,你想种花,需要买工具,到市场上一看,手工艺者造出了花样百出的园艺工具。

你只需要使用一两个工具,把你的花园建好就可以了,没必要把市场上所有的工具都体验一遍。

那就跑偏了。

前几天,我看了一些国外社会学学者的论文,发现非常晦涩,仔细研读之后发现,其实他说的还是我们生活中研究的问题。他们只是用了另外一种语言,研究的更加精妙。

这就像人吃馒头,我们把馒头掰开 揉碎了,目的是更好的吃下它消化它,但是有的人把这块馒头磨成了5000目的超细粉,实在没有必要。

这是一种内卷。

有人拿到一本书,发现很厚,问我:孙老师,这本书该怎么读,我什么时候才能读完?

我告诉他,你只要每读完一个主题,发现自己又明白一些事情,有了收获,就可以了,不要执着于这本书是否读完。

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读完,给自己的已读完清单上又增加了一本。而是为了获得启发。

我们这两年,社会风潮太过焦虑浮夸,出现了各种打卡,发朋友圈,任务清单的方法。

人们的注意力逐渐集中在这些表相的积累上,却忘记了自己的真正目的。

其实,哪怕读过的书都忘记了,但最后自己变成了一个成熟的,通透的人,才是最有价值的。

最近和人们交流,发现爱学习的人分两种,一种是训诂派,一种是理解派。

训诂派往往讲起经典头头是道,对某个字,某个词的出处和作者原意非常执着,一定要弄的明明白白。

一种是理解派,这本书无论对错,无论起源,只要我读后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启发,那就是收获。

我个人比较倾向理解派,读书不是为了成为前人的复读机,也不是为了成为文献的奴仆。

人来世间经历一遭,只有内心的体验是自己的,多增长一些属于自己的智慧,最后能在灵魂澄澈的境界中离开人世,就没白来。

所有人类的文字,学问,前人的思想,都是历史中的浪花,他们不是世界本身,更不是人的目的。

隆兴寺中有一尊很美的佛像,倒坐观音,观音坐在五彩祥云上,姿态闲逸潇洒,风度翩翩;头微右侧,身稍前倾,柳叶眉下,凤目微睁,面带微笑。

这尊佛像确实和别处寺庙的不同,确实透着生气,我靠近站在下面看了一会,仿佛一个活人一般,面目露出似笑非笑,又十分内敛,透着明确的想法,眼神闪烁着。

上次给我有这种生人般的感觉还是在敦煌的唐代石窟中。

梁思成先生对此塑像赞叹不已。

他说:“你们看倒坐观音和别处的一样吗?她多么富有人情味。你在她前边哪个方向看她,她都能转睛看着你、俯视着你,似欲和你交谈。”

据说一个偶然的机会,鲁迅先生得到了倒坐观音玉照,视若珍宝,誉为“东方美神”。

他说,别的像是“把人神化”了,而这张像是“把神人化”了!这是塑造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塑像。

北京鲁迅故居里,书案上至今保存着这“东方美神”。

所以,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正定的隆兴寺看看。

哪怕你不信佛,只从雕塑艺术审美上,也会给你心灵的震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