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徽女医博士30岁孕期瘫痪,生子后被丈夫抛弃,7年后靠自己翻盘

 竺言小聚 2022-07-24 发布于重庆

2012年12月13日凌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到了一名特殊的病人。

她叫王磊,曾是一名医学博士,也是该医院的一名主任医师,最大的梦想是救死扶伤,攻克神经内科学的难题。

文章图片2

但此时,她倒下了,躺在自己科室的手术室里,为她执刀的是自己的同事。

这场手术之后,她在自己的人生书卷上,先后写下了终身瘫痪、被丈夫抛弃等篇章。

文章图片3

如今8年过去了,王磊身上的后遗症并没有痊愈。

全身瘫痪,行动全靠轮椅;面部畸形,右眼已经完全失明;十根手指,只有右手食指能正常使用。

但王磊就靠着这一根灵活的手指、一只感受光明的左眼,以及还能思考的大脑,续写了自己的人生。

还实现了事业上的逆风翻盘,并帮助了超过7000名患者康复

文章图片4

现在的她,不再怨天尤人,不再每天望着天空问“为什么是我”,而是像许多人一样,给自己定了一个“减重”的新目标。

她是如何做到的?她又是凭什么能逆风翻盘?她身上到底有什么样的故事?

文章图片5

01、逆流而上,春风得意

1982年,王磊出生于安徽黄山的一个普通家庭里。

虽然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但对于这样一个女娃,家里并没有抱太大希望。

“能上个中专,尽快找个工作就行。”采访中,王磊父亲对自己曾经的想法毫不避讳。

文章图片6

但偏偏,王磊从小就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家里越是期望不高,她越是拼命证明自己。

当她以极高的分数考入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时候,家里人看王磊的眼光里,除了骄傲,还有一分讶异。

文章图片7

要知道,这所学校当时已经顺利跻身985名校行列,能考进去的,个个都是天之骄子。

王磊仍旧凭借自己的努力,在优秀中变得更优秀,还多次获得全额奖学金。但这对于王磊而言,并不是终点。

文章图片8

2006年本科毕业之后,她并没有急于入院实习,而是选择最难的神经内科专业,攻读博士。

在医学上而言,神经内科要相对复杂,研究起来更艰难。

文章图片9

像有“杀手”之称的脑淤血、帕金森、脑梗等疾病,都类属于神经内科,也至今在疑难杂症这一栏里,尚未彻底攻克。

而王磊之所以对医学有如此大的“执念”,更多的是受到母亲的影响。

文章图片10

母亲陈女士是当地的一名村医,王磊从小跟着母亲,看到太多病人的眼泪与悲哀

所以她暗暗立下誓言:一定要当一名医生,让世间多一些健康的人。

因为有一腔热血和梦想的支撑,尽管医学研究之路荆棘丛生,她还是坚持下来,在校期间不仅获得“求是研究奖学金”,还多次在SCI上发表论文。

文章图片11

要知道,SCI是世界著名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之一,能在上面发表论文,都是在医学领域有一定成就的学者。

由此可见,王磊的能力和天赋,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

五年后,她顺利博士毕业。

因为在校的优异表现,她收到了多家医院和研究院的聘请书。

最终,她选择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这里,还藏着她的一点私心

文章图片12

因为那一年她和男友一同毕业,但两人一人在湖南,一人在安徽,就选了这个折中的办法,选择江西南昌。

入职半年后,王磊专业能力强,对患者细心,得到了院领导的赏识,成为一名主治医师。

她和男友也修成正果,顺利走入婚姻殿堂,并孕育了爱情的结晶。

事业爱情双丰收,王磊当时的生活,当得上“春风得意”一词。但与此同时,一场巨大的苦难也正向她悄悄靠近。

文章图片13

02、病魔来袭,丈夫抛弃

2012年12月,已经怀孕4个月的王磊仍在工作岗位上坚守。

中途休息的时间里,她突然感到一阵恶心,并以最快的速度冲到卫生间呕吐起来。

作为医生,她敏感地察觉到自己这不是普通的孕吐、干呕,而是强烈地喷吐,甚至有液体从鼻腔内喷出来。

文章图片14

虽然察觉到异样,但她也没有想太多,误以为是孕期经常熬夜加班导致地不适。

下班回到家,她还跟母亲抱怨:“孕吐真的太难受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过去这一阶段,而且这次和以前都不一……”

话还没说完,她就重重地栽倒在地,等母亲从厨房跑出来看时,王磊的呼吸已经非常微弱了。

陈女士不愧是有多年的行医经验,面对这样的情景,她虽然恐惧,但不慌乱,以最快的速度将王磊送进了医院。

文章图片15

讽刺的是,这家医院正是王磊的医院,救治她的医护人员,白天还是她的同事,晚上就成了医生与患者的关系。

据当天的值班医生唐振宁说,王磊被送到医院时,已经全身疲软,肌无力,呼吸相当微弱。

第一时间就做了CT,并给她使用了呼吸机。

文章图片16

但使用一周呼吸机之后,王磊的病情丝毫没有好转,只得切开气管,装了有创呼吸机。

时至今日,王磊的脖子上还有手术留下的疤痕,这都是生命给她留下的痕迹。

脑干部位出血,在神经内科属于极其严重的病症,很多人不是当场丧命,就是死在了送去医院的路上。

王磊能活下来,已经是最大的幸运。但这份幸运,也有让医生难以下手的地方

因为当时的王磊,已经怀有4个月的身孕,孩子的去留,是王磊能否恢复健康的关键

文章图片17

因为是孕妇,所以很多药物和治疗手段都无法使用,就算留下胎儿,也要担着孩子可能有后遗症的风险。

新的问题出现,昏迷中的王磊自然是不能自己做决定,亲友们都劝“保大人,孩子总会有的”。

“留着孩子吧,”说话的是王磊的母亲,“如果孩子保不住,女儿一定会后悔,有问题我负责。”

正因为她是母亲,才更理解女儿初为人母的爱和决心。

文章图片18

既然留下了孩子,那在治疗上就有了限制,而更大的难题,也开始出现了。

王磊开始持续发烧,40度的身体滚烫,但因为孩子的缘故,不能吃退烧药,只能靠物理降温,其实就是躺在冰板上。

冰火两重天,尽管身体极度不适,王磊也没有表达的能力,只是本能地流下眼泪,总是哭。

治疗是一个难题,吃饭是一个更大的难题。

文章图片19

病床上的王磊没有吞咽的能力,进食全靠一根管子。

陈女士每隔两个小时,就将饭通过鼻子里的这根管子,打进女儿的胃部,一家人就这样坚持着。

2013年4月,距离预产期还有4周的时间。

医生在给王磊做了全面的检查之后,决定做剖宫产,取出腹中胎儿。

随着一声洪亮的哭声,王磊诞下了一名六斤九两的男婴,身体健康,没有任何的后遗症。

文章图片20

家人们给这个孩子取名为思源,意为饮水思源,不忘母亲的爱和痛。

被苦难笼罩的家庭,终于有了新的希望,王磊父母的脸上,也渐渐有了笑容。

孩子出生没几天,厄运再次降临

由于分娩时输血,导致王磊血压升高,脑干再次出血,生命再一次向王磊亮起了红灯。

在被送进ICU抢救了多天之后,她终于得以重见天日,生命之花才再次开放

文章图片21

同年6月,持续了半年昏迷状态的她终于醒了过来,她也终于看清了命运的“馈赠”。

感受不到双腿的存在,只有靠眼睛看,才确定自己身体的完整。

一只眼睛永久地失明,畸形的面部,难以控制的双手,她甚至连拥抱孩子的力气都没有

明明昏迷之前,她是有名的医学博士,是大医院的主治医师“一觉”醒来,她就成了一个残疾人,她自己都觉得自己变得“面部可憎”起来。

文章图片22

身体心灵的双重打击之下,王磊接受不了这样的生活,但她还没有走出困境,新的打击就已经向她走来。

那时,王磊的丈夫向她提出了离婚,他坦诚相待,自己每天面对着精神压力、经济压力,还有一眼看不到头的黑暗未来。

作为补偿,他情愿净身出户,并每月支付她抚养费、医药费等,只求妻子能同意他的离婚请求。

文章图片23

在此之后,丈夫搬离小家庭,不仅抛弃了病床上的王磊,也没有顾及襁褓中的孩子。

医者难自医,渡人难渡己。经历过病魔与离开之后,王磊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

从盛极一时的年轻医生,到生活不能自理、惨遭丈夫抛弃的瘫痪病人,王磊在这过山车一样的人生里,渐渐看透了生活中的许多事。

经历过极盛到极衰之后,她也为自己的再次腾飞,做好了十足十的准备!

文章图片24

03、身残志坚,事业内心皆圆满

出院之后,父母不仅给王磊买了专业的仪器,还帮助她在家做康复锻炼。

虽然明知再次站起来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但只要不再更坏,那就是好的。王磊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文章图片25

像脑出血这种病,是最怕风的。也因此,家里一年四季都是门窗紧闭,过起了“与世隔绝”的生活。

冬天还好,夏天就非常难受了,通常一套康复锻炼坐下来,她和父亲的衣服都是湿漉漉的,说能拧出水来也不夸张。

虽然积极,但王磊也有“不想活”的时候。

她既不愿看到这样的自己,也不愿意拖累父母,更不愿意自己成为孩子的“污点”。

文章图片26

但这样的想法,总是在看到思源笑脸的那一刻全部消散,并使她积极投入到下一步的康复锻炼中去。

但时间长了,王磊就产生了一种“学无所用”的想法。

自己曾是医学博士,受了国家多年的培养,还获得过奖学金。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名单上,有她的名字。

曾经这样骄傲的一个人,如何甘心做一名“废人”呢?

文章图片27

但是,现在的她再想做到办公室问诊,几乎是天方夜谭,那自己要这一身医术又有何用呢?

如同作家史铁生一样,王磊也开始了她在轮椅上漫长的思考。

文章图片28

在静下心来之后,她终于打破了思想的壁垒,并决定:要做一点有意义的事。

她决定开始“线上问诊”,做一名网络医生。

在想通这些之后,她开始自学编程,并购买了地域名,注册营业执照等,一段时间之后,她的“花甲论坛”就顺利开张了。

这个论坛专门为老年人服务,提供一些疑难杂症的解答,以及康复训练中的注意事项等。

文章图片29

但没过多久,她就发现了弊端:

网络中太多垃圾信息和注水消息,将她的论坛弄得乌烟瘴气,广告比问诊的患者还要多。

在此之后,她通过后来开通了“会员制”,这样一来,论坛就清净了许多,她就可以专心为病人答疑解惑了。

更重要的是,她做的是公益论坛,解答诊断全程免费。

文章图片30

没几天的时间,该论坛就注册了几十名会员,虽然看到了希望,但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

因为只有一根手指是灵活的,王磊回复消息时只能在键盘上“戳”,而且特别慢。有时一分钟只能“戳”几个字出来。

文章图片31

网线对面的问诊者只觉得慢,但他们不知道,网线对面的医生,其实也是一名病人。

而且她的视力不太好,屏幕上的字出奇地大。尽管如此,她还是要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滴几滴眼药水缓解疲劳。

文章图片32

着急的时候,她就让母亲来帮她回消息。

但陈女士一辈子没有学过电脑,连字母都认不全,王磊就告诉她按第几排第几个键。

母女俩正是用这样的方式,治疗着世间的疑难杂症。

文章图片33

后来,随着论坛会员越来越多,王磊也渐渐忙碌起来,但不管多晚,“24小时之内回复”始终是她的原则。

后来,她的事迹开始被媒体报道,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王磊。还有不少用户去论坛注册会员,只为了给她说一声“加油”。

文章图片34

时至今日,王磊的花甲论坛已经注册会员7400余人,发帖数量已经近万条,太多人因为她的援手,重新找到了生的希望。

走出命运的困境,走出被前夫抛弃的阴影,如今的王磊,是网上的赤脚医生,也是为自己而活的成功者。

文章图片35

04、幸福的母亲和女儿

说到这里,想必很多人关心王磊现在的生活。

其实,她现在应该算是幸福的。

文章图片36

儿子思源不仅没有后遗症,还长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大男孩,还在学习小提琴。

放学回到家,他常给妈妈拉一首新学的曲子,坐在轮椅上的王磊,虽然面目畸形不能恢复,但她内心的安宁是无人可比的。

文章图片37

而且她现在的新目标从“活着”变成了“减肥”。

因为行动不便,许多无法到达的地方,她都是被父亲抱着的,她不想让自己太重,不想给年迈的父亲增添负担。

文章图片38

现在,她只想做一个培养孩子的母亲,以及一个陪伴父母的女儿。

她创办的花甲论坛,不仅有了新的会员,还有不少医生加入,在网上义诊,和王磊一同并肩作战。

文章图片39

是母亲,是女儿,是医生,她接受了命运的不公,也接受了命运的馈赠。

虽然不能回到办公室坐诊,不能再拿起手术刀,但她传递给世人的,仍旧有她的医术,有健康,有积极的心态。

虽说渡人不渡己,王磊虽然没能成为自己的医生,但她在治愈无数个患者与家庭的同时,也被爱和生命的力量感动。她终于还是成功了!

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王博士,好样的!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