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方知秋,落难才知友。 作者:诗词君 来源:诗词天地(ID: shicitiandi) 朋友圈里曾火过这样一段话: 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 细细品味,这既是涵养内心的修行之途,也是身处世间的识人之法。【微信公号:国学生活】 真正的朋友,缘于品,敬于德,久于情。 缘于品:品性不合,永远不是一路人 之前看到过一个问题,“两个人相处,最理想的关系是什么样子?” 点赞最高的回答是:“品味相合,三观一致。” 正如《增广贤文》中说: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人这一生,会遇到许多形形色色的人,和三观一致的人交往,你会觉得轻松愉悦,如沐春风。 而有些人,你只要和他接触过一次,就恨不得此生不必再见: 你喜欢读书,他却觉得读书浪费时间,说你假文艺; 你喜欢锻炼,他却觉得锻炼浪费精力,说你没事干; 你喜欢旅游,他却觉得旅游浪费金钱,说你闲得慌; ...... 这样的人聊得到一起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三观,三观一致的人相隔千里终相逢,三观不同的人,近在咫尺,终究是形同陌路。 我们不是人民币,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满意,但我们至少可以找到一些志趣相投,三观相合的同伴。 因为品味相合,所以懂得;因为三观一致,所以快乐。 敬于德:感情到最后拼的是人品 孟子有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一个人是否值得深交,最终取决于这个人的人品。 想起俞敏洪创业时的一段小故事。 当时,俞敏洪刚创立新东方,急需大批人才保驾护航。 这时候,他想到了自己以前的同学,特意跑到美国请他们帮忙。 没想到同学们,二话不说就答应了,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他们坦言道:“就凭着大学时期,你为我们打了四年水,扫了四年地,我们必无条件信任你。” 原来,在北大念书的时候,他每天都会自发打扫宿舍卫生,主动帮同学们打水打饭,毫无怨言。 他们正是看中俞敏洪的好人品,才义无反顾地伸出援手。 一个人真正的资本,并不是美貌,也不是金钱,而是他的人品。 人品不仅是一个人最持久的魅力,还是一个人的最高学历。 做人如此,交友亦如此。 世间纷扰,乱相敝目,混沌蒙心。 守得住这条正道,才能在万千人当中,交下最值得交的那个; 在万千种选择中,选出最有意义的那种。 若能如此,便是不枉此生。 久于情:落叶方知秋,落难才知友 古语云:“日久见人心,患难见真情。” 人只有落魄过一次,才能看清楚真假,只有在遇事之后,才能知道好坏。 正如杨绛所说:“当你身居高位,看到的都是浮华春梦;当你身处卑微,才有机缘看到世态真相。” 汉武帝时有一个叫做翟公的大臣,他官至廷尉,权势很大,因而拜访的人很多,终日门庭若市。 后来,因为他直言劝谏,被汉武帝罢官。 罢官之后,以往的亲友没有一个再来拜访他的,门可罗雀。 再后来,翟公官复原职,那些人又想要来投靠,翟公便在门上写来几行大字: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一贫一富,乃知交态; 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那些人看到这行字后,羞愧的再也不敢去见翟公了。 当你功成名就时,自会有人来讨好;当你落魄时,才能看得清世相和人心。 谁真谁假,要看关键时刻谁把你帮;谁好谁坏,要看风雨来袭谁为你挡;谁虚谁实,要看长久不见谁把你想。 路遥知马力,想知道一个朋友是否值得深交,落难一次就知道了。 ▽ 陈佩斯评价自己和朱时茂的友谊时,说“从来都不会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真正的朋友,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美好; 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踏实; 是“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的思念。 哪怕多年不见,再见面时,也犹如朝夕相处,心里没有一丝隔阂。 辉煌时,他们可以锦上添花; 落难时,他们愿意雪中送炭。 在平凡的日子里,一起抵挡风雨,一起开怀大笑,一起慢慢变老,一起学会告别。 如此,甚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