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在于这一点

 写作的思文 2022-07-25 发布于黑龙江

读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信,其中一封是关于与人交往的。

他这样写道,从我年轻的时候开始,我就拒绝同两种人交往。第一种人是那些完全投降、安于现状的人。

第二种人是不能将挑战进行到底的人。

让环境帮助你成功的方法是:多接近积极成功的人,少同消极的人来往。

而当你放眼环境之中,你会发现,积极地人都在想方法改变命运,更爱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所见所闻,并给出一个答案和结果。

而在消极的心态之中,除了有抱怨、后悔,深陷泥潭的情绪化之外,还伴随着大量的消费,账单需要偿还。

越是如此,就越难以翻身,长此以往就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那么,如何改变呢?就是从消费者思维到生产者思维,从一个人消耗者、享乐者变成一个分享者、生产者,从内而外的改变人生的匮乏状态。

利他,为更多人创造,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获得的前提是付出,但只有为他人付出,才能更好的成为一个生产者,而不只是用一个雇佣者的心态来工作,否则永远都发挥不出你的积极性。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消耗者不能与生产者链接的原因,他今日可能会花更多的钱在享受上,那就不能花在更多地方去学习上,认知不同、格局不同,收获自然不同。

从消费思维到生产者思维,和人生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

我们都知道女星章小慧,在服饰穿戴上,多年前就挥金如土,还被人说是败家女,花光男人的钱。

后来,她利用了自己多年的好品味开了一家买手店,并开始撰稿写文,一点点转亏为盈。

从消费者转变成生产者,也成长为一名优质的媒体人。告诉我们一个方法就是,任何体验都能够分享成经验,皆看你如何去看待。

有经历的人可以化为故事,有故事的人可以变为传说,当你愿意分享就有了连接世界的能力,就可以帮助到更多人。

另外,在消费者到生产者的过度之中,会经历一定的挫折。

因为它是逆着人性在走的过程,它需要长时间的忍耐力,金钱、体力,孤独、坚持,拒绝……等等一系列不奖励你多巴胺的活动。

而最最让一个人先停下来要克服的就是那颗妄动的心。

譬如从一本书开始阅读,譬如每天坚持诵经、写作,坚持日行一善。

一个消费者的眼耳鼻舌身意都已经被尘世刺激到了极致,它不愿意变得平静下来,也很难会持续的平静下来。

从而,你就会辨别,谁是一个生产者,而你想实现、接近这个磁场就要付出更多倍努力。

《消费主义和新穷人》这本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说出了人间现实:

现在,衡量人们声望和社会地位的是工资的差别,而不是勤于工作的道德或惰于工作的罪恶”。

“想要缓解无聊,就需要花钱。”

“今天的穷人是“不消费的人”,而非“失业者”。

现在的社会就是消费者社会。不断的通过购物来寻求一丝快乐,而且这个快乐非常短暂。

“如水般流淌,你灵动前行,顺势而为,从不停顿太久,成为一潭死水,也不依附河岸或礁石。

生命中过往的财物、情境或人,甚至不固守自己的见解和世界观,而是聪明地轻轻抓住任何出现在路边之物,随即放手,让它随风而逝。”

说到底,就是如何拥有短暂快乐与长期快乐的问题。

想拥有更多就要付出更多,长久的收获源于克制之后的享受,这种比喻适合任何一件事,包括爱情、婚姻,事业乃至人生。

一个生产者会遇见另一个生产者,而不是消耗者,因为他们的频率和磁场是相同的。

他也不会与一个消耗者在一起,因为这会让他感觉到能量被消耗,失去意义。所以强强联手,才会越来越好,你是谁,就会遇见谁。

同样,一个消耗者想要与一个生产者在一起,除了改变自己,没有别的办法,因为他们喜欢高级的满足感,而不是普通的快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