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相五官与山川地理

 周ziw1 2022-07-25 发布于湖北

今天无事,咱们简单聊聊“天人合一”


历史课本里,通常说是汉朝董仲舒提出了这个概念。其实董仲舒只是把天人合一的思想应用到了政治领域,为封建皇权提出了法理保障而已。

真正从自然阴阳角度提出天人合一的人物,是战国阴阳家的重要代表——齐国人邹衍。他当年在稷下学宫提出了这个观念,并作为阴阳家的重要思想传承下来。

图片

天人合一”是我们现代实用术数的基本思想。六爻、相术、风水、八字等等,无论模型怎么变化,其基本思想都是根据某个时空点的能量组合特征,通过一定的模型推算过去、预测未来。

我们就拿面相和风水来说明“天人合一”有趣的对应关系。

图片

  1. 额头对应祖山及少祖山

    祖山是龙气之发源。风水上强调祖山要巍峨有势,气势磅礴,则脉气充盈,后面结穴也必有力。中华之太祖山就是昆仑山。

    面相上的祖山就是额头。额头代表祖荫,也是一个人面相之气的源头。额头的基本要求是高广丰隆没有破败,这样的人聪明且有祖荫,天生有福。

    图片

  2. 头发对应山上草木植物

    《相理衡真》说,毛发秀不杂,气血充盈。发是血之余。你看很多人年轻时候头发茂盛。结婚特别是有了孩子之后,就开始掉头发,就是气血不足,生气不足的表现。

    而山水的毛发就是植物。山的气脉充盈有灵气,山上的草木植物也会茂盛。龙气日衰,草木也会衰败。所以,如果你看到一座山怪石嶙峋,寸草不生,即便峦头再好,也不用费力再去找穴了。

    图片

  3. 印堂及山根相当于过脉或过峡

    风水中有个概念,叫做过脉或过峡。两者都是指祖山到父母山之间的那一个起伏,较短的称为过脉,较长的就叫做过峡。龙气绵延到此,开始落脉,而这段过脉或过峡就非常重要。这中间气脉绝不能中断,左右两边一定要有护卫,否则风吹气散,后面结穴不真。

    面相也是如此,额头有气势,印堂开阔、山根有力而不中断者,可以承袭祖荫,人聪明且有自信,身体也好。而且印堂和山根越是有气势,则越有贵气。有种面相叫做“伏犀贯顶”,说得就是这个样子。如果印堂有破,山根横断,则30岁左右必有重大起伏。

    另外,眉骨就是左右的护卫,眉毛则是左右护手砂上的草木,眉毛秀美有形,朋友众多,人也有文采。

    图片

  4. 鼻子是父母山

    父母山是结穴之前的最后一个山头。饱满圆润者,结穴厚重有力。低矮无势甚至有破者,结穴无力或为假地。

    面相上的父母山就是鼻子。鼻头是中年财库。鼻子的作用我们反复说过,饱满圆润气色好者,中年大富有成,人也有能力和自信。

    父母山两侧一般都有护龙砂。低矮无势,没有护卫,中间的龙气也就散了。但护龙砂太高,压制了龙气,则气脉不真。

    鼻子的两侧,远的是颧骨,颧骨低矮无势,人孤傲,没有财运,缺少朋友助力。但颧骨过高,压制了鼻子,则自信不足,做事消极。

    近处的是兰台廷尉,也就是两个鼻翼。他们相当于贴身的护手砂。鼻翼饱满有护,财库充盈,一定是富人。

    图片

  5. 人中为束气

    我们说过束气的重要性,结穴之前的束气虽然看着脆弱,但确实穴场的血管,气脉全在于此。束气中断,穴场必然无气。

    人中在面相上虽然很小,但作用很大。人中要深长,气血才绵长。如果人中平满,就相当于风水的气脉浮于表面,不利生育和子息。

    图片

  6. 口唇对应穴场和毡唇

    寻龙点穴的目的就是找到龙穴,也就是脉气的结晶点,是整个龙气的太极点。真穴的位置,砂水都是拱卫有情,龙穴也都有毡唇护卫。

    面相中的穴点就是口唇,从额头传承下来的气势,从印堂、山根、鼻准、人中流到口中,正是风水气脉的直观体现。

    而口要端正有形,唇要色泽滋润。龙穴现场的毡唇也是穴点前方的余气所形成,要平满有护。而嘴唇的作用也正是如此。如果嘴唇不收,形如吹火,则是福薄气泄的体现。

    图片

  7. 下巴相当于朝案

    龙穴的对面,都会有朝山和案山,一定要对我有情才能聚气。砂飞水走,龙气自然不真。

    而人的下巴就是晚年宫位,基本要求也要有收,不能尖削倾斜,否则晚景不佳,容易孤独终老。

    图片

  8. 那眼睛是什么呢?

    眼睛是不能忽视的,而且是最重要的。

    因为眼睛是日月日月交辉,天清气爽。日月无光,天地昏暗,即使龙穴峦头形态再好,也是毫无用处。

    所以眼睛的明亮,则人神清气爽,即便面容稍差,也无伤大雅。眼神浑浊,昏天黑地,长得再美,也会运势起伏。

    图片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本真人面相解析,这个似乎是一本教学笔记,并不是正式出版物,但前半部分的图片和文字对应解析还是值得一观的。

口令是“0724”获取链接。顺手点赞,有舍有得,福报绵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统古籍点评

传承易学经典,塑造文化自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