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灿烂源于长久的寂寞

 知足常乐的藏馆 2022-07-25 发布于广东

图片

灿烂源于长久的寂寞

在一个艺术纷争的浮躁时代,流俗和世故会扼杀艺术的灵性,湮没创造的激情。而振文先生却始终保持一片对艺术的真诚,一直甘于寂寞地守候着自己的艺术田园,用古仁人之心浇灌精神之本源。

图片

振文先生出生于北方,长于北方,因此之前的画风明显趋于北方特点,取势雄强豪放,山水多半是层峦叠嶂、逶迤起伏、层林尽染的境象;南迁之后深受江南文化环境滋养,作品画面上也就渐渐多了烟岚雾霭,趣远幽深之态。特别是近些年来,振文先生的作品风格也形成了“北势南韵”的兼融之中。

图片

振文先生的画淳厚、大气,富有感染力,像他的为人一样,透着质朴和真诚。

振文先生的创作旨向也越来越清晰。渐渐的,他的山水作品开始了凤凰涅槃般的蜕变,变得越来越纯:纯粹,纯净,纯真。他以传统山水的笔墨,融入大自然的高华、凝练和浩渺,因而他的作品古淡素雅,气象高旷,清雅脱俗;他更以传统山水之意韵,继承大千泼墨泼彩之法,展现出其作品的另一种气象:浑厚幽深,色彩瑰丽,玄幻华滋。因此,其作品不但具有宗炳所述的“澄怀观像”“含道映物”的清奇和历久弥香的韵味,同时还具备了适合当下普世的审美特点。

图片

艺术不是独立于社会生活之外而存在的。纵观历史上经典的人物绘画作品,除了具有强烈的可感染人和震撼人的艺术性之外,一定还具有深刻的历史性、现实性和思想性。用艺术穿透历史和现实,充分表达思想的独到和深刻;用思想的历史感和现实感,赋予艺术以鲜活的精魄和灵魂。

尤其他的泼墨泼彩作品之意象,芬芳独具,纯美纷呈,仿佛人间仙境般诱人,让人适意、安心。这也是他的作品受到社会关注和人们喜爱的重要元素。

图片

好的艺术作品就是一种情愫,一种风采,也是一种风流。当一幅绘画作品被觉得诱人时,其作品至少具有了与观者缘份般的亲切,甚至可能产生惺惺相惜、静心交流的强烈愿望。我欣赏振文先生这样的画作,既平易近人,又悦目达心;既美好静谧,又启智安神,幽深明静。

图片

品览古贤经典,习诗文、写书法,几乎是他的日课,可见其一直在不断地砥砺修养自己。人要有品格、有风骨;寄情于山水之间,我觉得凸显的是他的一种心性,一种人生旨归。那么,画山水,则体现的是他对内心的不断自我涵养和沉潜修行。

对于中国古代传统的经典山水绘画,振文先生都曾下过苦功夫学习。他习前贤经典,兼收并蓄,味之再三;他广约博取,唯心所适,为我所用。他以“拿来主义”态度,从名师经典中取笔,取法,取意,取韵,以此纵横和贯穿自己的“胸中丘壑”,而绝不拘囿于一家一法。

图片

他完全摒弃了当代画家惯有的浮躁、轻率、潦草和夸饰。他多用古人笔墨行胸中丘壑,畅游自然,心性高纵,从静寂空旷中观无尽万象,于荒疏萧瑟酿万千生机。彰显风雅醇厚而不同时流的画风。

图片

有一种公论,书画家必应是学问家。国画,说到底是一种文人之画,是一种必须具有文化思想内涵或心性特质的水墨艺术,是“心画”。因而艺术家必定是有学问的,而学问一定要博杂。博杂是拓宽艺术家思想和方法途径的不二选择。

振文先生学问很“杂”。他不仅一位是书法家,也曾入选国展,并研学诗文。振文先生身上有浓厚的文人风范和学者化的风格。

图片

古往今来人们都推崇和心仪古的意蕴,振文先生着重以他作品打造自己深邃而悠远的内心世界。因而他恪守传统,追古、拟古,畅游于古之境。振文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有赖于他从艺之初就根植于传统艺术的土壤中。因此,他虔诚地对待传统艺术,对宋元、明清的研习自有一番精深体会。

振文先生乐观而开朗,但在其背后却藏匿着一种特有的孤独。这种孤独是画家在完善独立个性过程中的一种超然心境,也是对知音的企盼,是成熟的寂寞。

图片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乃一千多年前中国画先辈们总结出的已为人所共知和公认的创作规律。纵览古今名家名迹概莫能外。振文先生既师法古人又师法自然。因此近些年来他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治艺宗旨,践行游历名山大川写生之路,三山五岳,佛道圣地,名胜古迹皆是让他步步生莲之所属。一直在躬身实践“天地是吾师”。

振文先生的作品,气势恢宏、深邃旷远,意境幽深。那酣畅淋漓的泼墨泼彩、那韵味纯正的勾皴点染、那出奇制胜变化万千的构图使人难以忘怀。

图片

性格决定绘画风格,观振文先生画作,呈现的是静邃幽深、雄浑沉厚。大气而又不失精致,古朴而又不失灵动,其画中,云有舒卷之态,出岫之心,虚实相生,空灵自见,气韵自生,似有意无意,然深情自在画外,令人顿生无限遐思,得真意之妙。

他凭借对大千泼墨泼彩技法的学习和对生活的仔细洞察,巧妙地运用水、墨、色之间的变化与交相互融,寓神于形。顺势勾勒和借助笔墨的皴擦点染,仿佛演绎一曲交响乐,奏出一个个富有生命韵律的音符。

图片

振文先生是一位具有使命感与责任感的人,在其恩师孙家勤先生精心传授下,继承了大千先生的泼墨泼彩艺术衣钵之后,便成了他必须为之担当传承与发扬的历史使命。

图片

字如其人,画如其人,深藏若虚,大巧若拙,其作品意境深远,禅味浓郁,俨然具备了一个成就书画大家应有的素质与风范,相信振文先生会不断地超越自我,攀缘直达艺术之巅。

莫晓松 于清和书屋

2021.10

莫晓松   系北京画院副院长、中国美协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全国美展评委

本版编辑:木力

图片

图片


南京天沐堂泼墨泼彩画院    张大千泼彩艺术研究中心   孙家勤艺术研究中心  主办

图片

顾      问:沈仰槐    

责任编辑:王昕晖   

编      辑:木   力    婉   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