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嵋拳的训练以击打踢踹木桩为基础,通过练习增强自己的抗击打能力。勾踢、低对脚、燕子穿帘等反映了峨嵋拳训练中的一些特点。
(一)实战格斗势训练
1.左右格拦势
侧身待敌,成高马桩势,左手臂屈肘90°收于胸前,右手臂伸直往下垂,力点贯于右手掌;目视对方。(图1)

【要求】头往下领,身体微微晃动,当对方右脚踢来时,我右手臂向里挑,或用右掌切其踝关节,如对方用左脚踢来时,我用右手臂往后挂砍其小腿。
【训练方法】
(1)成高马桩势原地训练:右手臂左右挑、砍、切、屈肘、上架、下栏50~100次。
(2)成高马桩势活步训练:前脚用力蹬地,向后滑步,右手掌或拦或格20~30次。
2.上挑下砸势
侧身待敌,成高马桩势,右脚稍外展,脚跟触地:左手臂屈肘90°置于胸前,右拳握紧往前伸,稍屈肘下沉,成立拳;目视前方。(图2)

【要求】重心在两腿之间,成能让能攻之势。当对方用左右拳向我头部攻击时,我右拳变散掌用小臂挑对方的手臂,也可刁抓其手腕反击;当对方用左右脚踢我裆腹部时,我右拳直接往对方脚背上、或小腿处砸而让之。
【训练方法】
(1)原地训练:成高马桩势不动,右手臂往上挑50次。
(2)活步训练:成高马桩势,前脚蹬地,往后滑步,同时用右拳往下砸拳20~50次。
3.攻击势
侧身待敌,成高马桩势,身体重心稍往前探,微微移动;左手臂屈肘自然置于胸前,手掌心向下,右手掌向前直伸,掌心向下,掌指前伸;目视前手。(图3)

【要求】手臂前伸,设碍于敌。它是一种自由格斗的预备势。上挑、下砸、左拦、右格均可随意运用。
(二)近距离攻击势训练
1.倒勾踢
(1)预备势:侧身自然站立,右手臂自然屈肘于胸前,离树约80公分一1米距离。(图4)

(2)身体向右侧倒,同时左脚扇形勾踢,以前脚掌击打树,在实战中,用脚跟击打对方面部或颈部。(图5)

2.正勾踢
(1)预备势同(图4)。
(2)身体向右侧倒,同时用左脚扇形倒勾踢,以前脚背击打树。(图6)

【要求】出腿要有弹性,倒体的同时以左脚背击打到树木上。每次练习30~50次。
3.高对脚
(1)预备势:侧身对树,前手臂伸直。
(2)身体向左转,右脚用力蹬地,随转体脚跟蹬树,两手臂自然左右展开。(图7)

4.低对脚
(1)预备势:侧身对树,前手臂伸直。
(2)身体稍后仰,左转;左手臂下沉;右脚尖勾起,用脚跟往树上猛弹踢。(图8)

【要求】弹踢要有弹性,自然收回,再做下一次弹踢。每次练习20~30次。
(三)远距离攻击势训练
1.燕子穿帘
当与对方交手距离较远时,身体突然下蹲做隐蔽动作,用左脚来攻击对方的下盘。
(1)成峨嵋桩势,身体大约离树2~3米距离。(图9)

(2)身体往下沉,右脚蹬地击左脚内侧。(图10)

(3)右脚自然往前滑步,左脚跟用力击打树木。(图11)

2.单出墙
与对方交手距离较远,用击步前滑动作,出左脚来攻击对方的中、上盘。
(1)中攻击势身体向右侧倒体,左脚往斜下击树。(图12)

(2)高攻击势身体向右侧下倒体,左脚往斜上方击树。(图13)

【要求】滑步要快,在实战中脚的高低要根据对方的情况来灵活运用。每次每个动作各练习20~30次。
(四)双人实战训练
峨嵋拳的双人操手练习是不挡、不架、不格、不拦的训练法。是以巧胜拙,以弱胜强的打法。例如一面花,对方攻击我,我只靠步法的巧妙、手法的灵活来反击对方。又如:对方踢我,我只用“四两拨千斤”之巧法,来反击堵截对方的下盘。
1.手法训练
(1)二人相峙,左为甲方,右为乙方。(图14)

(2)甲方右脚向前跨步,用左掌戳乙方面目,乙方左脚向左侧斜方跨步,闪开甲方的攻击,双手轻轻自然向左摆掌,来迷惑对方,右脚跟离地,有利于后让。(图15)

(3)乙方左脚向前跨步,右脚跟离地,成左弓步(这是峨嵋拳步法的特点,有利于攻守的灵活变动),甲方右脚往后撤步,乙方左手护面目,右手拳往甲方面目戳。(图16)

(4)乙方右脚抬起,左手掌二次戳对方面目。(图17)

(5)乙方右脚落地,同时右拳弹击甲方胁部。(图18)

【要求】步法、发力动作要协调。双方互攻、互守交替训练,每次练习20~30次。
2.腿法训练
(1)二人相峙,左为甲方,右为乙方。
(2)甲方用右脚踢乙方裆腹部,乙方右手往后勾其踝关节,向里化解对方的直力。(图19)

(3)乙方身体往左侧倒,同时右脚往甲方左腿膝关节蹬击。(图20)

【要求】在训练中,不要用力过猛,多体会上下肢的配合和化解对方的巧劲。每次练习20~3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