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名气却对仗工整的1副极品对联,千百年后读一读,感觉特别好

 真游泳的猫 2022-07-25 发布于浙江

对联俗称对对子,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不过,由于时间太久了,不少好对联被埋没在历史长河中。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对联达人。如果大家也喜欢对联,一定要关注我哦。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没名气却对仗工整的1副极品对联,千百年后读一读,感觉特别好。大家觉得不错的话,可以收藏下来呢。

侯不得友,王不得臣,自是神仙人物;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合称有道先生。

这副对联的作者是明末清初的奇人傅山。

傅山,字青主,是一位大名鼎鼎的神医,有“医圣”之称。同时,傅山学究天人,哲学、医学、内丹、儒学、佛学、诗歌、书法、绘画、金石、武术、考据等无所不通。

而且傅山是明代著名的遗老,虽然被清廷逼迫去参加博学鸿儒科的考试,虽然被清廷授予“内阁中书”的名头,但傅山仍自称为民,避居乡间,同官府若水火,体现出傅山的气节。

如果看过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七剑下天山》、《江湖三女侠》等书,相信会对傅山这个奇人有更多的印象。

言归正传,我们还是回到上面这副对联来。

有朋友可能会纳闷:“对联最基本的要求,应该是上联和下联不出现重复的字。可是这副对联,上联出现了侯不得友,下联出现了隐不违亲,上下联都有不字,这算什么好对联?这不是瞎扯吗?还对仗工整,真是胡说八道!”

其实,这位朋友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这副对联采用的,是对联的“自对”之法。这种自对的规则,只要上联各自成对,相应的部分就不要管下联对仗不对仗了。

具体来说,上联的“侯不得友”与“王不得臣”属于对仗的部分。下联的“隐不违亲”与“贞不绝俗”属于对仗部分。如此一来,“隐不违亲”就不需要与“侯不得友”对仗了。

有朋友可能又要吐槽了:“你这是强词夺理啊,就算如此,侯不得友与王不得臣,也是两个不字,说是对仗工整,完全扯淡。你懂个什么对联?”

其实,这是自对规则中的“结构对仗”。所谓结构对仗,多见于集句联,也就是说,该部分内容本身出自前代的诗文,由于本身结构上成为对仗,就不需要考虑一字一句的对仗了。

说白了,这种结构对仗,兼顾了古人用典与对仗的两方面要求,体现出古人的博学与才华,故而在古代对联创作中广为流行。

有的朋友觉得自己很厉害,喜欢吐槽古人的对联不对仗,吐槽古人对联水平太差劲。

其实,稍微了解一下诸如傅山等人的生平,就知道古人大有学问,不至于连最基本的对联规则都不懂得。

关于对联的自对规则,我在前面的多篇文章已经反复提过,例子也举了很多。如果是关注我的老粉丝,应该能够明白。

至于不肯轻易相信的新朋友,不妨去看看我之前写的文章,就知道这种自对在古人对联里比比皆是,绝非我胡说八道,歪解对联。

下面具体来解读一下这副对联。对联是傅山题写郭泰祠之作,虽是为古人立传,同时也是为自己写照,一语双关,暗表心声,可谓妙绝。

这里又要简单介绍一下郭泰其人。

郭泰,又称郭太,是东汉年间的名士,与许劭并称“许郭”,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

郭泰出身寒微,与李膺等交游,名重洛阳,被太学生推为领袖。因被太常赵典举为有道,故后世称郭泰为“郭有道”。后来,郭泰为避祸而闭门教徒,弟子达千人,提拔英才六十多人。

郭泰终年四十二岁,历史记载近万人前来给郭泰送葬,蔡邕亲自为郭泰撰写碑文。

此联之妙,在于搬用了史书对郭泰的评价。《后汉书·郭符许列传》:“或问汝南范滂曰:'郭林宗何如人?’滂曰:'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

有人问范滂,郭泰是怎么样的人呢?范滂回答说:“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

“侯不得友,王不得臣”,出自《新序·节士》:“声满天地,如出金石,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另见《吕氏春秋·士节》:“国君不得而友,天子不得而臣。”)

上联称赞郭泰行为潇洒,不慕富贵,是神仙一样的人物,不是天子侯王能够笼络的。

下联则是称赞郭泰隐居不违背父母的命令,品行高洁而不与世俗隔绝,是真正有德行的先生。

同时我们仔细品味,就可以看到,对联其实是傅山的自我写照。尤其是上联,“侯不得友,王不得臣,自是神仙人物”,表明了傅山坚决不和清廷统治者合作的心声,体现了傅山自我坚持的操守。

这种隐藏在文字之下的气节与操守,沟通了傅山与郭泰两位古人的精神,让小小一副对联具有了耐人寻味的味道。

也因此,后人阅读这副对联,感受的不只是对仗工整,更能感受到傅山如青松雪竹一样的品德。

大家还知道哪些好对联呢?大家有没有自行创作的对联呢,欢迎留言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