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题壁书法管窥

 虚园文馆 2022-07-25 发布于广东

时间:2021-04-29 11:25:00 来源:星星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54 星星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宋代的题壁书法是构成宋代书法史的一个重要分支,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只能从仅有的文献资料中了解而无从见到古代题壁书法的实物,故此对题壁书法的研究相对薄弱。近年来随着整个书法领域在实践上的探索和研究上的深化,书壁这种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艺术形式又重新进入我们的视野,这一具有审美和社会双重意义的艺术表现形式将有可能为我们当代书法探索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关键词:宋代 题壁 书法

一、题壁书法的传统

文字作为书法的本体,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向人们传达信息,在书写载体相对匮乏的上古至中古时期,可供人们用以书写的物质材料是多种多样的,而这一点也决定了人们多变的书写形式和书写方法,当书写纸张充足和书写习惯改变之后,书写形式和方法逐渐趋于规范和单一,所以有自唐时就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关于执笔论述和对前代书写材料以及书写状态的论辩。最早记载题壁书法的文献是西晋卫恒的《四体书势》,文中有汉师宜官不持钱而诣酒家饮,题壁计酒钱足而灭之的记载;稍后则有“羲之往都,临行题壁,而子敬密拭除之”;唐代有崔备、李约以及高平公张弘靖关于南朝梁萧子云飞白书“萧”字题壁保存的记载;唐柳公权:“帝……乃令公权题于殿壁,字方圆五寸,帝视之,叹曰:'钟、王复生,无以加焉!’”五代杨凝式,宋代的石延年、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米芾等都有相当多的题壁资料记载。在明初成书的《水浒传》中,有宋江浔阳楼题反诗的情节,虽是小说家言,但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明初的壁书形式是客观存在的,处于明代中晚期的袁宏道则对于随处可见的涂鸦式的题壁深恶痛绝,大加指责。诚然,上述有关题壁书法的资料虽是吉光片羽,亦可证明题壁这种书写形式是历千年而绵延不绝的,如果我们将上述资料放在书法史中重新审视的话,宋代则是在史实、诗文、题跋等资料上有着丰富记载的一个时期,仅是以“题……壁”为目的的诗文就为数众多。很难讲宋代就是题壁书法的全盛时期,但其丰富的史料、生动的记载给了我们巨大的研究空间。

二、宋代的题壁书法

有关宋代题壁书法的实物,我们现在已经无从见到,只能依凭宋人和关于宋人题壁书迹的相关记载和描述来进行研究。宋人对于题壁书法是相当熟悉的,直至北宋末年的黄庭坚早年游历洛中诸寺观时还能看见五代杨凝式的题壁书法遗存,宋初的石延年,史书上记载“曼卿正书入妙品,尤喜题壁,不择纸笔,自然雄逸”、“剧醉卷毡而书”。至于题壁的动机,有偶发于心中者,有功利使然者,有无意于书而在于记录其文,有为江天形胜增色的,也有访友人不遇而留言的。一言以概之,可以将其归纳为主动和被动,前者在于胸中情感的表露;后者则是受命而为,无甚情感可言。

宋代的诗文传播与书法流传之间相互作用,宋人朱长文在其《续书断序》中说:“若夫尺牍叙情,碑版述事,惟其笔妙则可以珍藏,可以垂后,与文俱传;或其缪恶,则旋即弃掷,漫不顾省,与文俱废,如之何不以为意也。”其它如周越说他日吾文赖以书传世;也有无意于书,其书法附着于诗文而传世的。在当时互动平台不发达的情况下,不相识的士人之间沟通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口耳相传,另外一个就是书壁。陆游记载了一则苏轼因为续写了一个叫可遵的僧人写在墙上的诗,导致这个僧人“大自矜许”,最终结果是这个诗僧太过于狂妄,甚至令苏轼后悔于壁间续其诗。还有一则记载是在苏轼第一次任职杭州通判期间,“见钱塘吴山美堂壁间士大夫留题甚重,令笔吏尽录之,默定诗之高下,以贾耘老诗为冠,东坡因此与贾耘老游从”。苏轼与秦少游的相识也是由于题壁,这次的原因则是秦少游仿作东坡笔语,而东坡“果不能辩”,这说明宋代的一部分士人在题壁时是留意于书法的。

据现有的资料来看,宋代题壁的场所绝大多数都是在佛寺、道观、庵庐之中,其它的如考试的场屋、驿站、官府的厅壁、私人住宅等,甚至在宋代皇家图书文献集中地的秘阁也有苏舜钦的题壁。题壁的作者群体有书法家、诗人、僧道、参加科考的士子、贬谪的官员,还有遭遇不公正待遇的妇女等。概而言之,可以归纳为以表现书法为主的,以抒情性的诗文创作为主的和以记事性为主的三大类。

宋代的书法家,除前述诸家外,尚有苏舜元、苏舜钦兄弟、李建中、蔡襄等,都有书壁的相关文献记载。然而宋代书法家的题壁少了唐及五代书法家如张旭、怀素、巩光、杨凝式等题壁时的那种表演的性质,关于这一现象的原因,苏轼为我们提供了答案,他在《题王逸少贴后》里说道:“颠张醉素两秃翁,追逐世好称书工。 何曾梦见王与钟, 妄自粉饰欺盲聋。 有如市娼抹青红, 妖歌嫚舞眩儿童。”可见宋人是不屑于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书法表演的。至于李建中题杨凝式壁书旁云:“我亦生来有书癖,一回入寺一回看。”黄庭坚的半夜秉烛书壁,我们可以从中读出自适和理性的味道。另一个原因是宋代除了行书、尺牍之外,其它的书体并不发达,被认为最能抒情表意且最有表演性的草书更不比晋唐、五代。上列几位书家中,苏舜钦和黄庭坚是公认的北宋时期草书大家,然而苏舜钦每以时人“书比周越,诗比梅尧臣为可叹”,黄庭坚形容在秘阁看到的苏舜钦壁书:“学书窥法窟,当代见崔张。银钩刻琬琰,虿尾回缣缃。”根据这段描述,可知苏舜钦写的是草书,书壁的地点是在秘阁,其书体样式和内容应该是被指定的。宋人题壁大多是即兴而作,宋人文莹《湘山野录》卷下载:“曼卿醉喜曰:此游可纪。以盆渍墨,濡巨笔以题云:'石延年曼卿同空门诗友老演登此。’”宋人曾慥《高斋漫录》载:“子厚推子瞻过潭书壁,子瞻不敢过。子厚平步以过……以漆墨濡笔大书石壁上,曰:'张惇苏轼来游。’”《宣和书谱》谓石延年“佛祠释子以题殿榜为请……卷毡濡墨做方丈字”,又朱长文《续书断》称石曼卿“正书入妙品”,可见其擅长的是榜书一类的字体。而章惇涉险过潭题名,其目的是为了传递信息,而不是让人来欣赏其书作,米芾亦说“章子厚以真自名”。可见他们二人的题壁书法都是偏正书一类的书体。既然秦观能够模仿出苏轼的诗笔,那么苏轼的题壁书法应该是以特征鲜明的“苏体”来书写的。米芾自谓“书壁以沈传师为主”,沈传师为唐德宗时人,关于其书法,朱长文在《续书断》中称他“工书,有楷法”,将他与虞、欧、褚、柳等并列为妙品。今天所能见到的他的作品有《柳州罗池庙碑》。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宋代题壁书法形式上的基本概况,那就是除少数书法家用草书题壁外,大多数书法家是用偏正体来题壁,这点也与宋代重思辨,讲求理性的时代风格相吻合。

三、关于题壁书法的书写工具和书迹保存问题

从整个题壁书法史来看,书写的工具不仅仅限于毛笔。蔡邕于鸿都门下见匠人以帚成字,遂创飞白书;师宜官书壁,“计钱足而灭之”,王献之对其父的题壁“密拭除之”,这两条都说明这种材料在书写之后很容易被擦除,应该不是毛笔和墨汁,否则不是那么容易“灭”也是“拭”不掉的,且“羲之为会稽,子敬出戏,见北馆新白土壁白净可爱,子敬令取扫帚沾泥汁中以书壁,为方丈一字……极有气势”。在宋代,上述提到的石延年卷毡而书,还有《东坡全集》卷六记:“回先生过湖州东林沈氏,饮醉,以石榴皮书其家东老庵之壁云:西邻已富忧不足,东老虽贫乐有余。”总而言之,当时题壁书法涉及到的作者群体相当广泛,不同的书写者对其亦有不同的态度,既有草草如游戏者,也有郑重其事,如欧阳修所云:“观人题壁而可知其文章。”

壁书的保存一直以来是个难题,南朝梁萧子云所书飞白“萧”字保存到了唐代,方法是连字和墙体一起挖出来的,可谓煞费苦心,然而这块写着“萧”字的墙壁在中唐以后不见记载。自然灾害,战乱、政治等因素都是导致壁书损毁的重要原因。《洛阳缙绅旧闻记》记载:“西京寺观壁上书札甚多,而人间所收真迹绝少,其寺观所书壁,僧道相承保护之,至兴国九年,大水淹没墙壁,摧坏十无一存,可为惜之!”在宋人的记载中,有一则关于保存杨凝式题壁书法的方法,就是将墙壁上还未完全损毁的字,以勾描的方式摹勒刻石,虽然此法可得其形四,但却失去了原作的风神,因为草书是不适合刻帖的。另外两则是关于苏轼题壁书法的保存,“东坡谪儋耳,道经南安。于一寺壁间作丛竹丑石,甚奇。韩平原当国,劄下本军取之,守臣亲监临,一纸糊壁,全堵脱而龕之以献,平原大喜,置之阅古堂中。平原败,藉其家,壁入秘书省著作庭。辛卯之火,焚右文殿道山堂,而著作庭幸无恙,壁至今犹存。”、“东坡归至常州报恩寺,僧堂新成,以板为壁。坡暇日题写数遍。后党祸作,坡之遗墨所在搜毁。寺僧以厚纸糊壁,涂之以漆,字赖以全。南宋高宗绍兴间,诏求苏、黄墨迹。时僧死久矣,一老头陀知之,以告郡守,除去漆纸,字画宛然,临本以进,高宗大喜”。由此可见,宋人为了保存题壁书法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办法,但终因墙壁这一特殊载体的使用年限而难以保存久远。

四、结 语

宋代的题壁书法是构成宋代书法史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研究宋代的文学史和书法史都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只能从仅有的文献资料中了解而无从见到古代题壁书法的实物,故此对题壁书法的研究相对薄弱。近年来随着整个书法领域在实践上的探索和研究上的深化,书壁这种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艺术形式又重新进入我们的视野,这一具有审美和社会双重意义的艺术表现形式将有可能为我们当代书法探索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 上海书画出版社编.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2] 季伏昆.中国书论辑要[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杨晓军,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北师范大学书法研究院在读书法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书法理论与创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