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武汉 | “顺丰茶栈”与俄商顺丰砖茶厂关联考

 人文武汉 2022-07-26 发布于湖北

“顺丰茶栈”2012年被列入武汉市第七批优秀历史建筑(一级),说是当年顺丰砖茶厂留下的惟一一栋建筑实物。这一幢四层砖混建筑位于今洞庭街62-64号。建筑第三层临街建有阳台,外墙水泥拉毛,装饰简洁,属西式建筑风格。

洞庭街62-64号

1873年顺风从鄂南迁汉

提起俄商顺丰洋行,老武汉人并不陌生。在今沿江大道从上海路靠近南京路口不远的位置,就曾是顺丰洋行的所在地。它是晚清汉口三大俄国茶厂之一。1871年,顺丰洋行在七码头(今兰陵路口)修建供汉茶出口外运的码头,是汉口港首座企业专用码头。1873年从鄂南迁建于今黎黄陂路西侧的顺丰砖茶厂,是武汉最早的近代工业企业。而所雇佣的近千名茶工,就是武汉地区最早的产业工人。

美国人罗威廉在《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 1796~1889 年)》一书中指出:“如果不是茶叶贸易,实际上没有一个西方人会涉足这个城市,在西方人眼里,茶叶是汉口存在的惟一理由。”这句话可能有些夸张,但它体现了作为中俄万里茶道节点的汉口在中俄贸易历史与现实中重要的地位。汉口东方茶港的形成直接推动了近代武汉的崛起。

据《汉口租界志》介绍。以湘鄂交界蒲圻羊楼洞、羊楼司为中心的崇阳、通城、通山、咸宁一带盛行种茶,很早就有山西商人来此采购,再运至内蒙古、新疆和俄罗斯。俄国茶商取得清政府贸易许可后,也于1850年前后来汉口并深入羊楼洞一带收购茶叶和砖茶,运回西伯利亚等地。

汉口开埠后,俄商顺丰、新泰于1863年和1866年在汉设行,并在羊楼洞设厂“招人包办,监制砖茶”。1873年和1874年,两厂相继迁汉,采用机器压制砖茶。1874年,俄商阜昌砖茶厂在汉口英租界开办。其后,俄国又开设了百昌等几个砖茶厂。

威廉·乌克斯在《茶叶全书》中说:“彼等改良中国压制砖茶旧法,其后改用蒸汽压力机。……初时,制造俄销砖茶之原料为零碎之茶末,后因贸易日渐发展,为商业上之需要,乃将品质良好之茶叶,用机器磨成粉末以制砖茶。”俄商也迅速从与英商并立到最后垄断汉口茶叶外销。



20世纪初李凡诺夫接手顺风
由于年代的久远和资料的不全,许多俄商的活动已不具体而清晰。顺丰洋行的创办者应该是托马可夫等人,后来更换了合伙人为莫洛可夫。二十世纪初在汉口负责的李凡诺夫更改了公司英文名,接手洋行。武汉首家“外企”建有几栋两层砖木结构楼房,围成方阵,耸立着3座烟囱。购买了最新式的蒸汽机、锅炉和多种制茶机械设备
“李凡洛夫公馆”就位于汉口今洞庭街88号清水砖外墙,三层砖木结构属斯拉夫别墅式住宅建筑1902年起,李凡洛夫一家在此居住。1919年,李凡洛夫全家离汉赴美(也有说1920年病亡汉口,其子1938年全家赴美。据传在1997年,曾有李凡诺夫的后代来探访过时为“别克·乔治”酒吧的这个建筑。当年在黎黄陂路到车站路、沿江大道到洞庭街的地块范围内,有大量房地产为李凡诺夫所有,茶叶使其成为汉口租界内有名的富商。在1926年《汉口特区(原俄租界)全图》中就标有其拥有的六个地块。现沿江大道163号的一幢古典式建筑,显示为“李凡诺夫夫人”房产,抗战爆发前曾为瑞典驻汉口领事馆。

顺丰砖茶厂

“十月革命”后顺风关停

那么“顺丰茶栈”这座建筑与俄商顺丰砖茶厂有关联吗?笔者认为证据是不充分的。为此和撰写过《江岸优秀历史建筑》(内部资料)、发现认定新泰茶厂水箱楼的当事人邓伟明和“人文武汉”志愿者孙庆力等几位师友讨论过。也得到方志学者王汗吾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首先,这个地块可能并不属于原顺丰砖茶厂范围。现洞庭街62-64号“顺丰茶栈”位于今洞庭街与兰陵路交汇处。在1909年汉口全图和1913年英文汉口租界图中显示顺丰砖茶厂的范围均未抵洞庭街。这在1926年汉口特区全图中仍然得到映证,而且标记14号地块已归属机昌机器厂。这是一家德国商人所开的机器制造修理厂。



从1915年左右在巴公房子上拍摄的全景照片长卷中也可看到“顺丰茶栈”所在地与顺丰砖茶厂是有院墙阻隔的一块空地实际上这座“顺丰茶栈”不在顺丰所属原地块内

其次,由于这栋建筑建造年代较晚,顺丰对其应不可能有所作为。我们可以从1931年汉口大水的一张老照片中看到,1930年陈松林投资建设的上海电影院已建成。而“顺丰茶栈”仍未看到它的身影,还是空地,可见这栋建筑的年代要晚于这个时期。
众所周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汉口茶叶出口减少,顺丰、阜昌等砖茶厂先后关停。新泰改在英国注册,变成英商太平砖茶厂。况且,根据《武汉市志》记载,1930年由粤帮商人李煜堂发起,上海永安纱厂、汉帮茂松长、万丰等棉商集资银100万,购进俄商顺丰茶栈的厂房和机器,开设穗丰打包股份有限公司。由于装卸费用较低廉,业务蒸蒸日上,打破了外商对武汉打包业的垄断。
1938年被日本侵略军霸占,成为“日本棉花同业工会株式会社”。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成为军需仓库。同年11月经过穗丰公司的交涉,复业打包。
1949年解放后,兼营仓栈出租,主要储存中南区花纱布公司的棉花。1955年公私合营,归口武汉市国营商业仓储公司,终止打包业务,转成商品储存,名为滨江仓库。可见在这一带,1930年后已无顺丰可控制的产业。
2012年,湖北省文物局发起万里茶道文化遗产保护与申遗倡议。2014年,中俄沿线节点城市达成《中俄万里茶道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武汉共识》,武汉成为万里茶道申遗牵头城市。2020年6月,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正式启动《万里茶道汉口节点申遗与保护管理策略研究课题》项目,通过加强汉口节点历史脉落研究、充分挖掘“万里茶道”汉口节点价值特征、完善汉口节点遗产要素体系,有效增强汉口节点价值的说服力和对“万里茶道”整体的支撑度,为正式申遗文本和保护管理规划编制提供基础依据。
此时此刻,对“顺丰茶栈”建筑的认定,就显得犹为重要而应更加谨慎。希望有更确实的资料和知情人来厘清“顺丰茶栈”这座建筑的来龙去脉,不留困惑和遗憾。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清同治黄鹤楼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