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始皇修建长城错了吗?这是中原农耕民族最无奈的选择

 北斗维斟 2022-07-26 发布于贵州

一,修长城是秦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今天的话题就从“孟姜女哭长城”说起吧。《孟姜女哭长城》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爱情故事之一,故事说的是:孟姜女的丈夫万喜良被抓到边疆修建长城,一去不复返。三年后,孟姜女千里寻夫,得知丈夫早已累死,尸骨不知道埋在何处,于是失声痛哭,使得长城也为之倒塌。


实际上,孟姜女的原型是春秋时期齐国的杞梁妻,本来和秦始皇修长城没有任何关系,为什么两者会联系起来呢?这说明当时秦始皇修建长城的确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根据《史记》《汉书》等记载,秦始皇派遣30万大军北征匈奴,收复河套地区,于是在此修建长城。此外,还有大量的服役者参与到其中,根据《通考》的记载:“是时北筑长城40余万”,如果算上运输和后勤保障人员,这个工程参与的人数就更多了


修建长城的工程量巨大,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庞大,同时每个人的服役时间又很长,甚至直接就死在了长城上下。秦朝的徭役制度直接继承于战国时期,从十五岁开始服役,直到60岁才能回来。那么在古代有多少人能够撑到60岁呢?所以出现了“戍死者固十六七”也就不足为奇了。汉朝说秦朝的徭役“三十倍于古”,虽然可能有一些夸张,但是的确是前无古人了吧。
在秦汉时期流传着一首《长城谣》:“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可见当时修建长城造成的悲剧不是个别现象。后来人们将写长城而讽刺徭役频繁的歌谣称为《饮马长城窟行》。《云梦秦简》有两枚木膜记载了几位士兵写给家里的家书,其中要求家人给钱缝制衣服,而且十分紧急,如果没有则“既死矣”。当然,在徭役紧张的时候,妇女也要参与后勤工作,所谓“丁男被甲,丁女转输”。

秦长城
秦朝修建长城只是当时重要的徭役项目之一,还有其他的守卫边疆、南征百越、修建驰道、阿旁宫等,“北筑长城、南戍五岭、作阿房宫、建骊山墓、治直驰道、修离宫别馆等,戍、漕、转、作、事,众役繁兴”。全国大约有300万人参与徭役,占据总人口的十分之一以上。大量的男子参与徭役,那么农业生产也就难以保障,但是秦朝的赋税又很高,所以也就导致许多人流亡,沦为了盗贼,“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仇”。


秦朝为了防止徭役者逃跑,就制定了许多严密的刑法,例如连坐法、《徭律》等。秦简《徭律》有:“御史发征,乏弗行,赀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也就是迟到逾期了就要受到严格的惩罚。当然,后来逃跑的人多了,法律就会更加严格,《史记·陈涉世家》记载“失期,法皆斩”。为了防止人们逃役,秦朝专门制定了《捕亡律》,以重赏来奖励捕亡者,而被捕的逃役者一律以充谪戍,沦为刑徒。
最终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秦朝因为徭役频繁而走向灭亡,而修建长城成为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二,秦朝为什么要修建长城

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具有十分长远的眼光,他难道不知道修建长城会加剧社会矛盾吗?我想秦始皇心里也是十分明白的,但是秦始皇也是做出了无奈的决定。
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帝国。然而,一个个新的挑战接踵而来。秦始皇统一的,是当时的农耕文明地区,而此时的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也开始走向了强盛。自从战国以来,匈奴崛起,频繁入侵北方。匈奴人居无定所,逐水草而迁徙,习惯于流动作战,而定居的农耕民族很难与之抗衡。于是,战国时期的燕国、赵国、秦国都选择修建长城来防御匈奴。


这时候就不得不提到重要的河套一带,古代称之为漠南,位于戈壁滩、阴山之南,这里水草丰美,是游牧地区和农耕地区的过渡地带。游牧民族一旦占据漠南,就会变得兵强马壮,并且可以直接威胁中原;如果农耕民族占据漠南,就能够在此驻军屯田,守卫边疆。从赵国开始,漠南就成为了中原防御匈奴南下的最重要屏障。而在赵国灭亡后,匈奴又重新占据了漠南。


215年,秦始皇巡视北部边疆,注意到了匈奴的威胁,于是命令蒙恬带领30万军队北伐匈奴。这场战争胜利得干脆而利落,导致匈奴全面退出了漠南地区,所谓“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但是蒙恬大军消灭了匈奴的主力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匈奴只是暂时退回了漠北,他们依然可以随时南下进攻。为什么秦始皇不让蒙恬继续北上进攻匈奴呢?因为匈奴处于流动状态,如果蒙恬大军进入大漠,很可能连匈奴的影子都没有找到,最终在疲惫不堪的时候,被匈奴进攻。所以,农耕民族很难深入大漠与之交战。


正因为如此,修建长城成为了秦始皇最好的选择。将长城和阴山联系在一起,就会形成一道牢固的防线。而长城南边通过不断屯田开发,将河套平原变成了富饶的粮仓,以此实现自力更生,就能够减少对内陆经济的消耗,这真是一举两得。
所以,秦始皇修建长城并没有错,而且后来的汉朝、北魏、隋朝、明朝也继续修建长城,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是秦始皇明显太过于急躁。他在统一之后,就严格传承了商鞅在战国时期制定的一系列制度,没有注意到天下已经进入了和平建设时期了。秦始皇用发动了战争的动员方式动员百姓去修建大型工程,最终导致民不聊生,动摇了自己的根基。

陈胜吴广起义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些偶然的因素。例如秦始皇派遣扶苏去漠南,自己出去巡视,结果自己意外在途中去世,这是秦始皇可能自己也没有能够预测到的。如果秦始皇早一点宣布扶苏为太子,并且让扶苏坐镇咸阳,让蒙恬掌握太尉、大将军,辅佐扶苏,如此就算自己巡视时候去世,那么赵高等人也掀不起什么风浪。如果扶苏继位,那么必定会推行“仁政”,调和儒法关系,秦朝可能就会延长很多年,秦始皇也不用背负如此多的骂名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