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材学习笔记之——芒硝(皮硝、朴硝、玄明粉)

 wyfx100 2022-07-26 发布于河南

早在《神农本草经》上就有朴消一药记载,实际上是加工芒消的粗品(原料)。芒硝,原名芒消,其药名的始载本草《名医别录》云:“生于朴消。”但《名医别录》又在消石一药条下谓消石一名“芒消”,致使后世一些本草常将芒消与消石相混。《雷公炮炙论》云:“芒消,是朴消中炼出形似麦芒者,号曰芒消。”《本草经集注》云:“炼之以朴消作芒消者,但以暖汤淋朴消,取汁清澄,煮之减半,出,著木盆中,经宿即成;状如白石英,皆六道也。”《开宝本草》谓芒硝曰:“此即出于朴消,以暖水淋朴消,取汁炼之,令减半,投于盆中,经宿乃有细芒生,故谓之芒消也。”《本草图经》曰:“而今医方家所用,亦不复能究其所来,但以未炼成块,微青色者,为朴消。炼成盆中上有芒者,为芒消,亦谓之盆消。”李时珍《本草纲目》曰:“煎炼入盆,凝结在下,粗朴者为朴消,在上有芒者为芒消;有牙者为马牙消。《神农本经》止有朴消、消石,《名医别录》复出芒消,宋《嘉祐本草》又出马牙消。盖不知消石是火消,朴消即是芒消、马牙消。一物有精粗之异尔。诸说不识此,遂致纷纭也。”
  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名医别录》所载芒硝即是朴硝的炼制品,为精制硫酸钠结晶。由于天然产出的硝石(硝酸钾)很少完好晶形,且多为霜华,个体似针状,经过炼制、重结晶,亦可呈芒状晶体。古人从形色命名,故有硝石一名芒消之说。可是后世一些本草的作者不分来源,不明实质,导致两种芒消相混淆。由于其属于矿石之类,后世医书(如《医学启源》)开始将芒消改写成芒硝,一直沿用至今。现今芒硝,均属人工制作的主含硫酸钠的芒硝,或来自矿物芒硝制品,或来自卤水加工品,产区不同,炼制方法不同,所含杂质亦有差异。

        取天然矿物含水硫酸钠溶于热水之中,经滤过冷却后析出的结晶物,统称为“皮硝”。沉于下层者,称为“朴硝”,所谓“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指的就是该药,呈板状特点,杂质较多,多为外用;凝结于中间层者(形如圭角状而明净者),称为“牙硝”,也称为“马牙硝”,呈柱状特点,临床已少用,“十九畏”中所谓的“牙硝难合荆三棱”指的就是该药;将皮硝与萝卜片同煮,取上层液冷却后析出的结晶,称为“芒硝”,其特点呈针状如芒刺;芒硝经风化后失去结晶水而形成的白色粉末,称为“玄明粉”,也有称“元明粉”。

        过去有朴硝、皮硝、玄明粉(元明粉)之分,认为朴硝杂质较多,芒硝质较纯,玄明粉质最纯,现均付精制品,不再区分。如需用粗制品,则处方注明“皮硝”。

     15版药典仅仅收录芒硝:本品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主含含水硫酸钠(Na2SO4·10H2O)。

      08版上海炮规有皮硝:本品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的粗制品,主含含水硫酸钠(Na2SO4·10H2O)。

性味归经:咸、苦,寒。归胃、大肠经。
功效:泻下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用于实热积滞,腹满胀痛,大便燥结,肠痈肿痛;外治乳痈,痔疮肿痛。
药用部位:本品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主含含水硫酸钠(Na2SO4·10H2O)。

别      名:盆消、芒硝、马牙消、英消

产地与道地

       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天津、山西、陕西、青海、新疆、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福建、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原形态

      单斜晶系。晶体为短柱状,通常成致密粒状、被膜状。无色透明,但常带浊白、浅黄、淡蓝、淡绿等色。条痕为白色。玻璃样光泽。断口贝壳状,硬度1.5~2。比重1.5。性脆。形成于含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饱和溶液的内陆盐湖中。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采收加工

      取天然产的芒硝,用热水溶解,过滤,放冷即析出结晶,通称朴硝。再取萝卜洗净切片,置锅内加水煮透后,加入朴硝共煮,至完全溶化,取出过滤或澄清后取上层液,放冷,待析出结晶。干燥后即为芒硝(每朴硝100斤,用萝卜10~20斤)。也有取天然产的芒硝,经煮炼、过滤,冷却后,取上层的结晶为芒硝,下层的结晶为朴硝。

类别特征

     为棱柱状或长方形结晶,两端不整齐。无色透明。质脆。气无,味苦咸而有清凉感。以无色透明,块状结晶者为佳。易溶于水,不溶于酒精。在空气中易风化而表面被一层无水硫酸钠白色粉末。水溶液显钠盐与硫酸盐的各种特殊反应。

图片

规格等级

 芒硝按产地分东芒硝(山东沿海地带)、水芒硝(江苏沿海地带),东芒硝为佳。

质量评价

 以结晶、透明、呈结晶块者佳。

炮制用法

 将鲜白萝卜洗净,切厚片,置锅内加水煎汁,去渣,加入皮硝,煮沸,待溶化后,过滤,滤液置缸内,放些稻草硬梗,静置过夜,待滤液中有结晶体析出,取出结晶体,除去稻草硬梗,晾干。
每皮硝100kg,用鲜白萝卜30kg。

饮片性状

 本品呈棱柱状、长方形或不规则块状及粒状。无色透明或类白色半透明。质脆,易碎,断面呈玻璃样光泽。气微,味咸。 

各家论述

①《别录》:'主五脏积聚,久热胃闭,除邪气,破留血,腹中痰实结搏,通经脉,利大小便及月水,破五淋,推陈致新。'
②《药性论》:'通女子月闭症瘕,下瘰疬,黄疸病,主堕胎;患漆疮,汁敷之;主时疾热壅,能散恶血。''马牙消,能主五脏积热伏气。'
③《日华子本草》:'马牙消末筛点眼亦,去赤肿障翳涩泪痛。'
④《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治热淫于内,去肠内宿垢,破坚积热块。'
⑤《本草蒙筌》:'清心肝明目,涤肠胃止疼。'
⑥《本草再新》:'涤三焦肠胃湿热,推陈致新,伤寒疫痢,积聚结癖,停痰淋闭,瘰疬疮肿,目赤障翳,通经堕胎。'
⑦《本草求原》:'马牙消,治齿痛,食蟹龈肿,喉痹肿痛,重舌口疮,鹅口。'

附1:皮硝(上海炮规)

性味归经:咸、苦,寒。归胃、大肠经。
功    效:消积散结。外敷食积胀痛,乳房结块。
药用部位:本品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的粗制品,主含含水硫酸钠(Na2SO4·10H2O)。
产地与道地:多产于海边碱土地区、矿泉、盐场附近及潮湿的山洞中。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制,但以秋冬季为佳,因气温低易结晶。取天然产之不纯芒硝,俗称土硝,加水溶解,放置,使杂质沉淀,过滤,滤液加热浓缩,放冷后即析出结晶,取出晒干,通称“皮硝”。

炮制用法:将原药除去杂质。专供外用,适量。置阴凉密闭处,防风化,防潮湿。
饮片性状: 本品为不规则块、粒状或棱柱状结晶,无色透明或类白色半透明,稍有灰暗。质脆,易碎。气微,味咸。

附2:《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朴消

别名:朴消石、消石朴、海末、朴硝、皮消、盐消、水消、海皮消、毛消

药材基源:为硫酸盐类芒硝矿物Mirabilite或人工制品芒硝的粗制品。

性状鉴别 本品呈小块片粒状,灰白色或灰黄色,略透明,在阳光下可见多量灰屑等杂质。易结块、潮解。质脆,易碎裂。气无,味苦咸。主要为含水硫酸钠(Na2SO4·10H2O),另含微量氯化钠(NaCl)及钙(Ca)、镁(Mg)、钾(K)等无机元素。

性味:辛;苦咸;寒
归经: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泻热润燥;清热消肿;软坚散结。主实热积滞;腹胀便秘;停痰积聚;目赤肿痛;喉痹;痈肿;乳肿;痔疮肿痛;停痰积聚;妇人瘀血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溶入汤剂,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吹喉或水化罨敷、点眼。
注意:脾胃虚寒及孕妇禁服。

各家论述

1.《本草蒙筌》:按七硝(朴硝、芒硝、英硝、马牙硝、硝石、风化硝、玄明粉)气味相同,俱善消化驱逐,但朴硝力紧,芒硝、英硝、马牙硝力缓,硝石、风化硝、玄明粉缓而又缓也。以之治病致用,病退即已。《本经》载能炼服补益,岂理也耶。
2.《纲目》:朴硝澄下,硝之粗者也,其质重浊。芒硝、牙硝结于上,硝之精者也,其质清明。甜硝、风化硝,则又芒硝、牙硝之去气味而甘缓轻爽者也。故朴硝止可施于傅涂之药,若汤散服饵,必须芒硝、牙硝为佳。张仲景《伤寒论》只用芒硝不用朴硝,正此义也。硝气寒味咸,走血而润下,荡涤三焦肠胃实热阳强之病,乃折治火邪药也。唐时紫雪、红雪、碧雪,皆用此硝炼成者。通治积热诸病有效,贵在用者中的尔。
3.《医学衷中参西录》:朴硝,水能胜火,寒能胜热,为心火炽盛有实热者之要药,疗心热生痰,精神迷乱,五心潮热,烦躁不眠。且咸能软坚,其性又善消,故能通大便燥结,化一切瘀滞。咸入血分,故又善消瘀血,治妊娠胎殇未下。外用化水点眼,或煎熏洗,能明月消翳,愈目疾红肿。

附3:玄明粉

别名:元明粉
采收加工:将芒硝放入平底盆内或用纸包裹,露置通风干燥处,令其风化,使水分消失,成为白色粉末即得。风化时气温不宜高于32℃,否则会使芒消液化。此法所得玄明粉,常因风化不完全而残留一部分水分。又法:将芒消放入磁盆(忌用铁锅)内,再将盆放在水锅上加热,使结晶熔化,然后水分逐渐散失,而留存白色粉末。水分消失较上法彻底。
来源:芒硝经风化干燥制得,主含硫酸钠(Na2SO4)
本品为白色粉末。无臭,味咸。有引湿性。

【性味与归经】咸、苦,寒。归胃、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泻下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用于实热积滞,大便燥结,腹满胀痛;外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目赤,痈肿,丹毒。
   【用法与用量】3~9g,溶入煎好的汤液中服用。外用适量。
   【注意】孕妇慎用;不宜与硫黄、三棱同用。

图片

各家论述

1.王好古:《本草》注云,玄明粉治骨蒸五劳,惊悸热毒风等。正《经》云,味辛甘性冷,则治热病明矣。兼味辛又咸,此能润燥而软坚也。非大便燥结,脉滑有力而洪大者不宜服。却言暖水脏,女子服之补益血脉,有失用药寒热之本意。《经》云,咸能胜血,岂能补血哉?又有治阴毒一句,其言尤错矣,若与硫黄附子及诸阳药多寡相佐而行,则可以治阴中有伏阳者,若的是阴毒,别无伏阳,杀人甚速。《太清伏?法》云,硝能制伏阳精,解火石之毒,则不治阴耳,用者宜审也。
2.《本草蒙筌》:风化消轻而不降,乃膏梁家易化顽痰捷方。
3.《纲目》:《神农本草》言,朴消炼饵服之,轻身神仙。盖方士窜入之言。后人因此制为玄明粉。煅炼多遍,佐以甘草,去其咸寒之毒,遇有三焦肠胃实热积滞,少年气壮者,量与服之,亦有速效。风化消,甘缓轻浮,故治上焦心肺痰热而不泄利。
4.《本草经疏》:玄明粉,其色莹白,其味辛咸,沉而降,阴也。其治邪热在心烦躁者,《经》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之以苦,并主五藏宿滞症结者,即燥粪结痰瘀血宿食之谓,辛能散结,咸能耎坚,兼能润下,苦能下泄,故主之也。目为血热所侵,必亦肿作痛异常,硝性峻利,加以苦辛咸寒之极,故能散热结,逐热血,目病既去,必自明矣。退膈上虚热者,当作实热邪解,心凉故热退也,消肿毒者,即耎坚散结之功化。
5.《本草汇言》:风化硝,何恒于曰,此药体重降下,经风日吹荡,飘散陈气,则转重为轻,出沉为浮,主胸膈,心、胃、肺府一切风火浮越之疾,如小儿痰热急惊,大人冒暑发晕,以白汤化服数分。
6.《本草备要》:泻痢不止,用大黄、玄明粉以推荡之,而泻痢反止。盖宿垢不净,疾终不除,《经》所谓通因通用也。
7.《本经逢原》:风化硝,治经络之湿痰,但重着而非酸痛者,用之有效,指迷茯苓丸治痰湿流于肩背之阳位,而隐隐作痛,最为合剂。然惟体肥气实者为宜。
8.《本草求真》:玄明粉,功用等于芒消,皆有软坚、推陈致新之力。然煅过多遍,其性稍缓,不似芒消其力迅锐,服之恐有伤血之虞耳。若佐甘草同投,则膈上热痰,胃中实热,肠中宿热,又克见其治矣。
9.《药性论》:治心热烦躁并五脏宿滞症结。
10.《日华子本草》:明目,退膈上虚热,消肿毒。

11.《证类本草》:'治一切热毒风,搜冷,痃癖气胀满,五劳七防,骨蒸传尸,头痛烦热,搜除恶疾,五脏秘涩,大小肠不通,三焦热淋,疰忤疾,咳嗽,呕逆,口苦干涩,咽喉闭塞,心、肝、脾、肺藏、胃积热,惊悸健忘,荣卫不调,中酒、中脍,饮食过度,腰膝冷痛,手脚酸,久冷久热,四肢壅塞,背膊拘急,眼昏目眩,久视无力,肠风痔病,血癖不调,妇人产后,小儿疳气,阴毒伤寒,表里疫疠等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