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将军卫青│292

 青禾田讲古 2022-07-26 发布于加拿大

和李广的时运不济相比,卫青显然得到了命运的垂青,加上实力强悍,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斩将夺旗;官场上,更是顺风顺水,平步青云。

在公元前129年的对匈奴作战中,四路大军只有卫青这一路取胜,因而大放异彩,被封为关内侯。

转过年来的公元前128年,卫青的姐姐卫子夫给汉武帝生下第一个儿子刘据,解决了皇帝无后的大问题,因而被封为皇后。

作为皇后的弟弟,卫青的地位,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不过,使卫青真正能傲立于潮头的,还是其不凡的本领。

就在公元前128年秋天,匈奴兵再次犯边,杀辽西太守,打败将军韩安国率领的汉军,侵入渔阳、雁门地区,杀掠无数,并扬言要进攻右北平郡。

汉武帝一面启用李广做右北平太守,镇守右北平,一面调卫青出兵,攻击匈奴。

卫青率领三万骑兵,兵出雁门关,歼敌数千,敌人败退。

公元前127年,匈奴人又来侵犯,侵入上谷、渔阳地区,烧杀抢掠。卫青再率人马,兵出云中郡。

卫青采用迂回进攻的方法,绕到敌军后方包抄,一举打得匈奴楼烦王和白羊王狼狈逃窜,又歼敌数千,缴获牛羊马匹等牲畜百万头,并收复河套地区。

因为河套地区土地肥沃,地势险要,因此汉武帝在河套地区设置朔方郡和五原郡,并修筑朔方城,移民十万戍边。同时修复秦代在此地修建的防御工事,既解除了匈奴骑兵对大汉都城长安的威胁,又为反攻匈奴建立起前哨阵地。

卫青因功升为长平侯,增封食邑三千八百户。卫青手下校尉苏建、张次公也因功被封为平陵侯和岸头侯。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派遣车骑将军卫青,统帅三万骑兵,兵出高阙,向匈奴发起进攻。

同时,汉武帝还派出另外两路大军,统归卫青调遣,协同作战。其中,卫尉苏建为游击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太仆公孙贺为骑将军,代相李蔡为轻车将军,从朔方出兵;大行令李息、岸头侯张次公为将军,从右北平出兵。

三路大军,杀气腾腾,直扑匈奴腹地。

这次汉军兵锋所指之地,归属于匈奴的右贤王统属。

右贤王认为汉军距离自己这里路途遥远,足有六、七百里之遥,汉军应该根本就到不了自己所在的地区,即使能到,也要很久之后,因此,没做任何防范。

他哪知道,卫青深明兵贵神速的道理,催促人马,日夜兼程,如同天兵天将般,突然出现在右贤王大军附近,趁夜晚匈奴军毫无防备之计,包围匈奴大营,一声呐喊,冲杀进去。

匈奴兵马顿时陷入混乱。

右贤王惊慌不已又莫名其妙,还没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汉军已经将匈奴大营搅的一团混乱。右贤王知道大势已去,在身边亲随拼死保护下,杀出一条血路,仅仅带领几百人,狼狈逃窜。

此战,汉军大获全胜,抓获右贤王属下的小王十多人,俘虏一万五千多人,牛羊马匹等牲畜数百上千万头。

消息传回,朝廷上下,无不欢欣鼓舞。汉武帝大喜过望,派使者到军中封赏、慰问。

汉武帝封卫青为大将军,统帅各路兵马,并增加封邑八千七百户。

同时,汉武帝封赏卫青三个未成年的儿子为侯。卫青坚决推辞。卫青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取得胜利,都是将士们拼死杀敌的功劳。自己获得那么丰厚的赏赐,已经愧不敢当。自己的几个儿子,还只是小孩子,没有尺寸之功,不应该得到封赏。

卫青此举,是在提醒皇帝,别忘了自己手下那些浴血奋战的将士们。

汉武帝当然不会忘了其他将士。

在封赏完卫青之后,汉武帝又一口气加封了公孙敖、公孙贺等七名卫青部下的将军为侯。其他有功劳,但不够封侯的将士,也一一获得封赏。

封赏完毕,汉军将士欢声雷动,士气更加高昂。卫青在手下将士心目中的地位也越发提高。 

转过年来,也就是公元前123年的春、夏,卫青两次率领大军,出击匈奴。

这次的汉军阵容,堪称豪华:大将军卫青为主将,合骑侯公孙敖为中将军,太仆公孙贺为左将军,翕侯赵信为前将军,卫尉苏建为右将军,郎中令李广为后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兵分六路,浩浩荡荡,从定襄出发,向北进发。

双方交战,汉军小胜,杀敌数千。

战后,汉军返回定襄休整。一个月后,再次出塞,进击匈奴。

令人惊异的是,接下来的大战,那些百战名将,或者徒劳无功,或者惨败而回,而唯一表现光彩夺目的,却是一员年轻的将领,年仅18岁的霍去病。

如果您觉得本篇文章尚有可观之处,

作者简介:李永田,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普及、教育、创作及出版工作多年,出版多部中国传统文化类著作。主要作品有:《中国古文鉴赏》、《中国历代散文名篇鉴赏》、《国学经典》(诗、词、曲、赋四册)、《唐宋名家诗词赏读》(全十二册)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