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假皇帝,其实就是真皇帝│347

 青禾田讲古 2022-07-26 发布于加拿大

为什么选这个两岁的刘婴呢?

从血统上来说,在选汉平帝刘衎的时候,刘衎就已经是汉元帝刘奭这一脉的最后一个候选人了,所以这次选皇帝只能从汉宣帝刘询的其他儿子的后人中选取了。

不过这样范围一扩大,候选人也就有很多了。前面王莽在刚刚被封为安汉公后,为了笼络皇室宗亲,就曾经一次性将汉宣帝的三十六个后代子孙都封为列侯。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选这么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呢?便于控制呗。

王莽可不是真的忠于汉家皇室,当然只是找个傀儡摆摆样子而已。

那总得随便找个理由吧?王莽选刘婴的唯一理由就是,汉宣帝的其他成年的后人或者和汉平帝平辈,或者是长辈,不能做汉平帝的继承人,应该选一个比汉平帝晚一辈的人来继承皇位。

可是,这样一来,不就又和当初选择汉平帝接任汉哀帝的皇位时相矛盾了吗?汉平帝就和汉哀帝同辈啊?

这,王莽就不管了。反正掌权之人,怎么说怎么有理。至于道理,自有下面无数的文人墨客操心,总能找出来的。

这个刘婴,是汉宣帝刘询的二儿子楚王刘嚣的后代,按辈分计算,比汉平帝刘衎晚一辈。

即使是这么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王莽也不打算让他真的坐到皇位上去,也就是连正式的皇帝名号都不打算给他。

可怜的刘婴,连个完整的傀儡都不算。做傀儡做到这份上,也算是到极点了。

王莽的打算,自然不需要自己亲自付诸行动,甚至连表示一下都不需要,自然有无数善于揣摩他的心思之辈替他完成。不然的话,这些人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

于是就在选立刘婴的这个月,武功县长孟通在指挥人挖掘水井时,挖出一块白色的石头,上圆下方,上面有八个红色大字:“告安汉公莽为皇帝”。

当时人们就轰动了。

王莽这次可没再谦让,立刻让人向太皇太后王政君汇报。

王政君虽然愿意看到自己的娘家,王氏家族壮大,但还没想要让王氏替代刘氏。毕竟自己嫁入刘氏这么多年了,自己的子孙后代也都姓刘。虽然现在刘氏皇族里面已经没有自己的直系骨血,但是,也不愿意这皇位改姓啊。

于是,王政君少有的驳斥了有利于王莽的请求:“此诬罔天下,不可施行。”意思就是,这是个骗局,是诬陷、毁谤,不能执行。

可惜,王政君不知道的是,老迈的自己,已经没有能力遏制王莽的野心了。

这时,太保王舜出面反对。

这个王舜,是那个王氏一门中少有的正直之人,大司马王音的儿子。可惜,没学到他父亲的正直,而是王莽的心腹。所以,王舜见王政君反对,立刻跳出来,说服王政君:“太皇太后啊,这事不能反对啊。事已至此,您反对也无效,还不如顺水推舟同意了呢。再说,王莽也没别的意思,就是想彻底掌握摄政大权,好让天下人服气,不敢反对罢了。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您还不信任王莽吗?他可是您的侄子,您一手扶持起来的啊。”

王政君无可奈何,只得同意了。

于是王舜等人立即以王政君的口气下达诏书,让王莽“居摄践祚,如周公故事”。这里的居摄,是指因为因皇帝年幼,不能亲政,由大臣代居其位处理政务的意思。践祚,指即位,一般指皇帝登基。

这里王莽的身份,已经远远高于正常的辅政大臣了。

不仅如此。

跟在王莽身后的臣子们立刻详细罗列出王莽能享受的特权:上朝时穿皇帝的衣服,和皇帝一样面南背北接受朝臣的朝拜,处理政事;天下所有臣民对待安汉公行礼、自称时必须和对待皇帝一样;祭祀天地、宗庙时,给上天及祖先的祭文中称王莽为“假皇帝”,臣子和百姓则称王莽为“摄皇帝”;可以用皇帝专门的自称“予”,处理政务下达的命令称“制”,等等。

所有的这一切,都已经和皇帝一模一样了。

唯一一点和皇帝不一样的,就是在朝见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时,还是以臣子的身份,“其朝见太皇太后、帝皇后,皆复臣节”。

估计这也是给王政君个台阶下,让王政君能够继续自欺欺人下去吧。

对于这个荒唐到顶的上书,王政君也只得表示同意了。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6年,王莽改年号为“居摄”。这一年,也就是居摄元年。

连年号都确定了,还说没有篡位的想法,拜托,糊弄人也不是这么糊弄法吧?认真点好么?

如果您觉得本篇文章尚有可观之处,

作者简介:李永田,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普及、教育、创作及出版工作多年,出版多部中国传统文化类著作。主要作品有:《中国古文鉴赏》、《中国历代散文名篇鉴赏》、《国学经典》(诗、词、曲、赋四册)、《唐宋名家诗词赏读》(全十二册)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