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视频(秦汉篇)二十四、韩信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死亡的?

 青禾田讲古 2022-07-26 发布于加拿大

汉朝建立之后,有一天,刘邦在皇宫中大排筵宴,宴请文武大臣。一番觥筹交错之后,酒酣耳热的刘邦问大家:“你们说说,我能够取得天下,项羽却失去天下,究竟是为什么呢?大家不许隐瞒,要实话实说。

手下大臣当然是拍马的居多,纷纷盛赞刘邦。也有那些比较直率的,有什么说什么。最后,刘邦笑着点点头,又摇摇头,对大家说:“你们说的对。但是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最关键的,还是我会用人啊。

“说起来,如果比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比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草,保证大军粮道的畅通,我比不上萧何;比统帅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俊杰。但是我却能够使用他们,让他们替我打下这个天下。这才是我成功的根本原因啊。”刘邦手下臣子,无不敬服。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朝的江山日渐稳固,但是令汉高祖刘邦忧心的事情也还是不少,其中最令刘邦忌惮的,就是韩信。

汉朝的建立,韩信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韩信的本领太大了,威望太高了,而且,自从韩信被封为楚王之后,非常招摇,越来越专权,最让刘邦气愤的是,韩信还收留了原来项羽手下的大将钟离眛。

钟离眛是项羽手下排名极其靠前的大将,对项羽忠心耿耿。垓下之战,项羽身死,钟离眛脱身之后,无处投奔,后来就藏身到韩信处。因为当年韩信在项羽手下时,钟离眛和他关系很好,还曾经救过韩信的命,韩信也就将他收留,并隐藏了起来。

消息传到刘邦处,刘邦大怒,直接就给韩信扣上了准备造反的帽子。于是召集群臣,准备攻打韩信。就在大家摩拳擦掌的时候,陈平当头给破了一头冷水:“派兵打没问题,打得过韩信吗?谁有这个把握,能够战胜韩信。

所有人都哑口无言了。是啊,谁能打得过韩信哪?刘邦手下的汉军,几乎都是韩信训练出来的,刘邦手下的武将,几乎都在韩信的账下听过军令。何况,现在还有个钟离眛在韩信军中,这可怎么打?

刘邦也有点傻眼。陈平给他出主意:“陛下您不用大动干戈,只需要简单的一个计策,就能轻松的擒拿韩信。您只需伪游云梦,韩信必然前来拜见,到时只需一个武士,就能抓住韩信了。

陈平的意思就是,让刘邦装作去楚地边境的云梦大泽这个地方游玩,快到那里的时候,驻扎在陈城。按照当时的礼制规定,天子出巡,附近的诸侯必须去拜见。陈城距离楚王韩信的都城下邳不远,到时只要韩信还没有明着扯旗造反,那么他和周围的诸侯就一定会去拜见刘邦。到那时,还不是任凭刘邦摆布?

刘邦大喜,当即同意,随即准备出巡事宜。

公元前201年,刘邦率领大队人马,巡游云梦,同时命令附近诸侯,前去陈城见驾。英布、彭越等人,纷纷前来。这下,韩信为难了。去见刘邦吧,一定没好果子吃。但是不去见又不行,除非立刻起兵造反。

最后,韩信还是决定去见刘邦,为了减轻刘邦的忌惮之心,韩信逼着钟离眛自杀,然后带着钟离眛的人头去见刘邦,表达自己对刘邦的忠心。

当然,结果并不想韩信预料的那样,你韩信早干什么去了?最后,刘邦仍旧将韩信的楚王爵位免掉,改封为低一级别的淮阴侯,并且带在身边,一起回到都城长安。

当然,不光是韩信,其他的开国异姓王,刘邦一个也没打算放过,准备一个个收拾。刘邦的目标,只有姓刘的,才能封王,其余异姓王,一个不留。

可惜的是,没等刘邦找到铲除韩信的借口,公元前197年,镇守代地的陈豨举兵造反,自称代王。

刘邦大怒之下,再次亲自领兵出征。

刘邦率领军马到达邯郸的时候,调集梁王彭越和淮南王英布,让他们率军前来听令,共同剿灭陈豨叛军。可是,这二位,也是早就不满刘邦的各种举动,都以身体有病为由,拒绝出兵。

刘邦恨得咬牙切齿,但是也只能暗记心头,等将来慢慢算账。

刘邦使尽浑身解数,经过将近两年的时间,终于平定了陈豨的叛乱。就在刘邦班师回长安的时候,得知,韩信已经被吕后与萧何合谋杀死了。

原来,此时的韩信,已经准备真的造反了。可惜,时机不密,被吕后得知。

吕后急忙召萧何前来商议对策。萧何虽然和韩信私交非常好,但是在皇帝和韩信之间做选择,萧何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忠于刘邦。

萧何想出个办法,让人假冒成是从前线回来的使者,就说陈豨已经被杀,叛乱已经平定。这样,百官必然进宫来道贺,也就能名正言顺的召韩信进宫,就可以轻松将他擒而杀之了。

商议妥当,他们立刻派出心腹手下,秘密出城,离开很远,再装作风尘仆仆从前线赶回来的样子,大张旗鼓的进城,然后大肆宣扬前线大胜,陈豨被杀,皇帝即将率大军归来的消息。

百官果然纷纷进宫道贺。韩信心中有鬼,托病没来。

正在这时,萧何来见,劝韩信,哪怕生病,无论如何应该进宫祝贺一下,意思意思。

见萧何如此劝说,韩信也没多想,又见萧何亲自陪同,也就跟着萧何进宫了。

韩信刚进宫拜见吕后,就立刻被埋伏好的武士抓了起来。吕后指着韩信大骂,责问他为何要叛乱。然后直接就在长乐宫的钟室之中,将韩信杀死。

公元前196年,韩信被杀。一代军神,就这么糊里糊涂的死了,死时,年仅36岁。

正因为当初是萧何举荐的韩信,最后又是萧何骗韩信进宫,使韩信死于非命,所以留下“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说法。

刘邦听到韩信被杀的消息,既感到有些高兴、放心,又有些伤心、难过,用安葬楚王的礼节,将韩信埋葬在他的家乡淮阴。

一代军神,黯然收场。

如果您觉得本篇文章尚有可观之处,

作者简介:李永田,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普及、教育、创作及出版工作多年,出版多部中国传统文化类著作。主要作品有:《中国古文鉴赏》、《中国历代散文名篇鉴赏》、《国学经典》(诗、词、曲、赋四册)、《唐宋名家诗词赏读》(全十二册)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