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葛亮舌战孙权│490

 青禾田讲古 2022-07-26 发布于加拿大

曹操占据荆州,江东的孙权当然是非常紧张。

在刘表刚死,曹操的大军还没到达荆州的时候,孙权就派鲁肃来荆州,借吊唁为名,一来探探荆州的虚实,二来想联合刘备和刘表的儿子,结成同盟,共同对付曹操。

可惜,鲁肃的动作慢了一点,刘琮投降得太干脆利落了,在鲁肃刚刚到达南郡的时候,刘琮就已经投降了曹操,刘备也向南方撤退。鲁肃急忙迎着刘备逃跑的方向而来,终于见到了刘备。

鲁肃和刘备一番畅谈,诚心诚意的邀请刘备和孙权联合,共抗曹操。为了增强说服力,鲁肃还特意和诸葛亮表示,自己和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是好朋友。此时的诸葛瑾,已经身为孙权的长史,占据江东要职。

刘备本来就没什么好办法对付曹操,基本上抱着打不过就跑的策略,现在见鲁肃相邀,当然是欣然接纳。

这时,曹操已经占据江陵,随时可以顺江东下进攻刘备。诸葛亮见事态紧急,不敢拿大,向刘备表示,愿意随鲁肃一起奔赴江东,就孙刘联盟一事和孙权商讨。

诸葛亮在柴桑见到了孙权。

孙权虽然有联刘抗曹之心,但是见曹操势大,又下不了最后的决心,一直犹豫不决。

诸葛亮见此,开始用激将法。

诸葛亮对孙权表示,现在曹操扫平北方,又占据荆州,兵多将广,威震四海。孙将军你虽然占据江东六郡之地,但是在曹操面前,你还是得好好掂量掂量。如果你感觉能和曹操相抗衡,那就早下决心,和曹操断绝任何关系,兵戎相见;如果你感觉不是曹操的对手,那干脆投降曹操,向他称臣算了,那样至少还能苟活。但是像你现在这样,表面服从朝廷,却又不愿意真的归附曹操,这样犹豫不决下去,会召来大祸的。

孙权很不高兴,质问诸葛亮,如果曹操真像你说的那么厉害,你怎么不劝你家主公刘豫州投降曹操啊?

孙权问的有道理啊。你诸葛亮是哪头的啊?怎么说联合抗曹之事,说着说着你却开始劝我投降曹操了?再说,你既然这么明白,怎么不劝你家主公投降啊?

诸葛亮表示,我家主公刘豫州和孙将军你不一样。我家主公,那是汉室宗亲,王室之胄,英才盖世,德高望重,我们当然要坚守大义,怎么可能屈身投降曹操这个汉贼呢?不管最后能不能成功,我们都是要和曹操坚决拼到底,绝不会屈辱投降的。

孙权勃然大怒,好你个诸葛亮,竟敢如此小瞧于我,合着你家主公刘备是英雄,我孙权就是个贪生怕死的懦夫吗?不可能。我孙权有江东六郡之地,十万精兵,我绝不会像刘琮那样,束手投降。不就是打吗?谁怕谁啊?

见孙权上当,诸葛亮当然是见好就收,开始给孙权鼓劲:“我家主公刘豫州,虽然刚刚败于曹操之手,但是现在,还有精兵不下一万人,刘琦在江夏的手下,也有一万人之多,我们加起来,就最少有两万人。而曹军虽然人多势众,但是远道而来,士卒已经非常疲惫了。为了追赶我家主公,曹操又率军一日一夜急行军三百多里,士卒必然疲惫不堪,正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所以说曹操犯了兵法中的大忌。而且不单如此。曹军多是北方人,现在到了南方,水土不服,多生疾病,又不熟悉水战,战斗力必然下降很多。而荆州的降卒,虽然归附了曹操,但那只是迫于形势,被逼无奈,根本没有心悦诚服。

“所以只要孙将军你能下定决心,派遣猛将率领几万精兵,再联合我家主公刘备,双方齐心协力,一定能打败曹操。到那时,曹操实力减弱,荆州、东吴实力大涨,就可以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了。所以说,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孙权很高兴,精神大振,开始和手下文武正式商量联刘抗曹一事。

也就是说,诸葛亮到江东后,只是和孙权有过一番舌战,没有演义中那段精彩无比的“舌战群儒”的部分。而且,诸葛亮自从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之后,也没有“火烧博望”、“火烧新野”的桥段,这次出使江东,实际上是诸葛亮第一次正式登场亮相。

好在诸葛亮就是诸葛亮,第一次亮相,就赢得了满堂彩声。

不过历史上倒是真有“火烧博望”这件事的原型,和演义中一样,曹军一方的主将是夏侯惇、于禁、李典,刘备这方则是刘备领军。那是在202年,那时的诸葛亮还只有22岁,距离出山辅佐刘备,还有好几年的时间。当时刘表派刘备向北方进攻,刘备的兵马到达叶县。而那时曹操的主要精力还是在与袁绍几个儿子的争斗之中,无暇分身,于是派夏侯惇、于禁、李典据敌。刘备用计,设好埋伏,然后火烧自己的大营后撤退,夏侯惇不听李典的劝阻,追赶刘备的大军,陷入刘备的埋伏,大败,被李典所救。不过刘备也没能力继续进攻,率军返回荆州。

如果您觉得本篇文章尚有可观之处,

作者简介:李永田,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普及、教育、创作及出版工作多年,出版多部中国传统文化类著作。主要作品有:《中国古文鉴赏》、《中国历代散文名篇鉴赏》、《国学经典》(诗、词、曲、赋四册)、《唐宋名家诗词赏读》(全十二册)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