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辽威震逍遥津│507

 青禾田讲古 2022-07-26 发布于加拿大

215年八月,孙权亲率十万大军,攻打合肥。

合肥负责防守的曹军,只有七千多人,领军主将是张辽、李典、乐进。这三位倒都是曹操手下名将,可再是名将,这一战也不好打,敌人太多了,十几倍的差距啊。

曹军军心低落,非常恐慌。

好在曹操在远征张鲁之前,就有些担心孙权会趁虚而入,于是给留守合肥的谋士,护军薛悌留下一份“锦囊妙计”,就是一份信,并且在信封上特意表明:贼至,乃发。就是等敌人前来进攻了,才能打开看。

这里,曹操当然有点故弄玄虚的意思,但估计也有彰显自己早有安排,为了稳定军心的意思。

薛悌见孙权的大军真的打过来了,急忙和张辽等人一起打开曹操的这封信。曹操信中主要的意思,就是等敌人大军刚刚到达时,让张辽、李典率领精锐士卒主动出战,杀一杀江东军的锐气,让薛悌辅助乐进守护好城池。

说起来,曹操这封信根本算不上什么神机妙算,但确实十分重要,点明了守城的关键因素,就是必须趁江东军立足未稳,还没有彻底集结好之前,主动出击并大胜一场,打掉江东军高昂的士气,提振自己这方的精气神,这样,才能完成接下来的防守任务。否则以合肥这点人马,面对士气高昂的十万敌军,城池根本守不住。

张辽、李典也真是豁出了性命,连夜募集士卒之中的勇猛敢战之士八百人,许以重赏,饱餐战饭之后,第二天清晨,向孙权率领的江东军发起猛攻。

张辽身先士卒,披甲持戟,冲杀在前,高声呼喝,连杀士卒数十人,冲破江东军军阵,并斩杀江东猛将陈武,杀得宋谦、徐盛狼狈而逃,并直冲至孙权麾盖之前。

孙权是继承的父兄基业,虽然也是一代雄主,说不上是官二代,但孙权的特长主要体现在识人用人上,没怎么领兵打过仗,战阵上的经验比曹操、刘备差得远。因而见曹军凶猛,张辽更是杀红了眼,宛如凶神恶煞一般,直奔自己而来,大惊失色,慌了手脚,急忙退上一座高岗,让手下亲卫拼死抵挡。

张辽奋勇厮杀,并大声呼喊,让孙权下来一战。孙权哪敢回应,只是急忙忙调动大军,想困死张辽。

张辽宛如杀神一般,率领几十个随从,杀出重围。见自己手下还有多人被江东军困住,张辽又返身杀回,带着包围圈中的曹军士卒,再次杀开一道缺口,冲出江东军的包围圈。

孙权手下的人马都被张辽的勇武镇住了,望风披靡,不敢阻挡。

就这样,张辽率领八百曹军,在十万江东军中,杀了个进进出出,斩将夺旗,从清晨直杀到中午,杀得江东军彻底乱了阵脚,吓得孙权及江东军将领士卒,无人敢于迎战。张辽这才率领曹军敢死队,得胜而回。

这下,曹军士气高昂,再无一丝惧色。接下来,张辽整修城防工事,安排守城具体事宜,应对江东军的大举进攻。

孙权被杀蒙了。好容易缓过神来,想了半天才想明白,大意了,被敌人偷袭了,不然不至于败得这么惨呐。合肥守军一共才多少人啊,我这仗败得窝囊啊。

冲冲大怒的孙权派人马猛攻合肥。但是毕竟江东军新败,士气低迷,再猛攻也就那么回事。在合肥守军的拼死防守下,连攻十多天,毫无进展。

眼见进攻无果,士气低迷,军中又开始流行疫病,孙权只得决定,暂且退兵。

结果,这里的孙权,又吃了缺乏战阵经验的亏。孙权虽然进攻合肥连吃败仗,但还是没把张辽的几千人马看在眼里,认为自己有了防备,张辽再不敢主动出击,因而在撤军的时候,并没有仔细安排好断后的人马,大军就这么大大方方的后撤了。而且,撤军的时候,为了稳定军心,孙权还率领少量人马,亲自断后。

张辽见有机可乘,果断的率领大军,再次主动出击,迅猛杀到。

此时的江东军,大部分已经撤走,渡过了淝水,先头部队已经离开合肥很远了,而孙权,还留在逍遥津以北,没来得及渡河。就在此时,张辽率领曹军杀到。

孙权当时都有点晕了,怎么这个张辽又来了,我才是进攻的那一方好不好?

好在孙权身边有大将甘宁、吕蒙、凌统等人保护,见曹军杀到,甘宁、吕蒙拼死力挡住曹军,凌统率领少量人马保护着孙权,杀出曹军的包围圈,退往逍遥津渡口。

曹军随后紧紧追赶。凌统见状,返身杀回,挡住曹军,让孙权快走。

孙权逃到逍遥津的一座桥上,却不料桥只剩下一半了,桥面另一端约有一丈多宽的桥板,早就被拆掉了。孙权差点掉水里,吓得急忙后退。

可后退也不行啊,曹军就在不远的地方,正杀将过来。

此时的孙权,早就晕头转向,大脑都不转了。

关键时刻,孙权的亲信谷利让孙权把战马稍稍后退,然后抓紧马鞍,放松缰绳,谷利在后,用马鞭使劲抽打孙权骑乘的战马。战马疼痛,向前猛冲,达到断桥之处时,猛地腾空而起,越过河面,到达河对岸。

这里终于有了江东军大军接应,孙权总算脱险。甘宁、吕蒙先后杀出曹军包围圈,安然返回。凌统身受几处创伤,差点死在曹军之中,最后游泳渡过淝水,回到江东军大营。

此一战,张辽以七千对十万,大破江东军,威震逍遥津,杀得江东人人胆寒。张辽的名气,在江东,能止小儿夜啼。

如果您觉得本篇文章尚有可观之处,

作者简介:李永田,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普及、教育、创作及出版工作多年,出版多部中国传统文化类著作。主要作品有:《中国古文鉴赏》、《中国历代散文名篇鉴赏》、《国学经典》(诗、词、曲、赋四册)、《唐宋名家诗词赏读》(全十二册)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