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儿,你弟弟连房都没有,你怎么能给你婆婆换车”

 西厢有情 2022-07-26 发布于四川

Chapter1

都说婆媳矛盾是千古难题,一说起婆婆和媳妇,首先想到的必然是争吵和心眼,婆婆和媳妇好像因为一个男人的存在,注定了会看彼此不顺眼。

现实生活中也的确是这样,多的是婆媳不和的家庭,可是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以偏概全,认为所有的婆媳都不能和睦相处。

事实上,在有些家庭里,对儿媳妇来说,可能婆婆比自己的亲妈还好,是真的将自己当成女儿来看待的。

所以,不是“婆婆”这个角色不好,而是做婆婆的人,赋予了它不同的意味。

“女儿,你弟弟连房都没有,你怎么能给你婆婆换车”这是晓晓妈妈对晓晓说的话,也许在旁人看来,晓晓是偏心的。可是有句话说得对,人心换人心,你对别人好,别人才会对你好。

Chapter2

晓晓的妈妈重男轻女,在她很小的时候,她就知道妈妈偏心弟弟,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紧着他,还无时无刻不在洗脑她,要她为弟弟付出。

所以,晓晓结婚的时候,并不盼望婆婆对自己能有多好,她甚至觉得婆婆会讨厌自己是理所当然的。毕竟,连自己的亲妈都不疼爱自己,更何况是婆婆。

抱着这种心理嫁给霖浩以后,晓晓已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因为霖浩家条件不是很好,没有能力再给小两口买套婚房,所以晓晓是和婆婆住在一起的。

晓晓想,那些不住在一起的婆媳都会闹矛盾,更何况两个人朝夕相处,估计过不了多久,婆婆就会百般刁难她了。

可是,出乎晓晓意料的是,嫁过去的这段时间,婆婆对待她竟然很亲切和善,她告诉晓晓,会想女儿一样对待她。

一开始晓晓是不信的,毕竟好听的话谁都会说,在儿子面前装装样子谁不会呢?可是时间会检验一个人的真心。

晓晓嫁到霖浩家的两年,婆婆从来没有主动让她做过一次家务,都是自己一手包揽,偶尔晓晓看不下去想要帮忙,婆婆还会说她,工作就够累了,不要再管这些事。

一天三顿,晓晓从来不用去担心吃不上饭,早上无论多早起来,早饭已经摆上桌了,晚上无论下班多晚,婆婆也一定会让儿子等着晓晓回来一起吃。

婆婆经营着一个小超市,因为公公不在了,每天都是自己开着一辆破旧的面包车进货上上货,一手包揽,从来不去麻烦儿子和儿媳。她总说,自己还年轻,还能干,不能让孩子吃苦。

这些行为,已经让晓晓彻底相信,婆婆是真心对自己好了。可是后来婆婆却把她叫了过去,给了她一张卡,说是自己这些年经营小超市的积蓄,晓晓结婚的时候没能给她买房子,这个就当是补偿她的。

婆婆的无私将晓晓感动得一塌糊涂,她这才明白,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比母亲还爱自己的人,这个家里的人才是真心对自己好。

Chapter3

晓晓是个有能力的人,她没有推辞婆婆的钱,而是拿着这笔钱努力奋斗经营,终于让这个家越过越好。

有钱以后,晓晓第一时间就给婆婆换了一辆面包车。她知道,为人一定要知恩图报,更何况那是对自己掏心掏肺的婆婆。

晓晓的妈妈知道这件事以后,马上找上了门,她问晓晓:“女儿,你弟弟连房都没有,你怎么能给你婆婆换车……”

其实,之前晓晓的妈妈,就问她要过几次东西和钱了,只是没想到这次这样直白。

晓晓说:“我嫁人以后,你就说我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再也没管过我,如今怎么好意思一次又一次地找我要钱,要我去扶持弟弟,当一个“扶弟魔”。婆婆不是外人,她疼我、帮我,我愿意给谁买车就给谁买……”

西妹有话说:

晓晓的经历,反应了现实生活中很多的问题:首先就是父母对待子女的问题。还是那句老话,父母对待子女,要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这样才不会伤了子女的心。

其次,子女之间的扶持,应该是有底线有原则的。不是说谁强,谁就必须大包大揽,否则这样的做法,只会给双方都带来不好的影响。

就像晓晓和晓晓的弟弟,晓晓妈妈要求晓晓扶持弟弟,结果让弟弟养成了好逸恶劳的习惯;而作为长期付出者的晓晓,也因此对弟弟感情淡薄,没有什么亲情。

最后,回到了上文提到的那句话:人心换人心,你对别人好,别人才会对你好。

晓晓之所以对婆婆那么好,是因为婆婆能够把晓晓视为亲生女儿,而晓晓不愿意帮助弟弟,也不愿意听妈妈的话,是因为妈妈的差别对待。

所以,西妹想给大家一个忠告:人生在世,对待身边的人一定要真诚,要知道,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就会如何对待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