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私享家专属:走入选股基础认知(二)2022-07-26

 小天使_ag 2022-07-26 发布于湖南
栏目:股民日记 时间:2022-07-26 作者:张辰晔(资格证书号:A0170617010001) 查看:3122

风险提示:本文所有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买卖建议,据此入市风险自负。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周一的走入选股基础认知课程,讲解了最简单的筹码分布为基础,从转换、速度和厚度三个方面粗选筹码相对活跃的个股。当然,这只是从单一维度基础选股,不能作为最后的买卖依据,还要结合我们所学的其他维度来综合研判。

理解了筹码的转换能够选出一些股票,筹码的转换是一个大的轮廓维度,不涉及局部的、细节的变化,今天的课程我们依然用很简单的基础方法深入到细节,一点点的理解股理选股的好处。

每天看K线,到底要看什么?

1:分析K线重点不在阳线而是阴线

   个股的阳线,尤其是中阳线和大阳线,往往是资金推动而形成的,或是单一推动还是随大盘上涨推动,无非就是收复、突破、拉升等等作用,但对于在这之前的选股工作来说,其研究意义远远低于阴线,尤其是中阴线或是大阴线。

其实主力机构在吸货、洗盘的过程中,阴线的细节决定着咱们散户看清主力在哪个价位区域是不是控盘、哪个位置散户的筹码、哪些位置是主力可控的区域,这就又涉及到了阻力、支撑、买入点等等问题,所以阴线是所有K线形态中最容易说“实话”的K线。

2:阴线应该怎么看,能看出什么来?

(1)阴线要分层,第一层是未形成中阴或是大阴线之前,也就是股价趴着的阶段

案例:300880  迦南智能

 注:本文中所涉及的股票,仅作为举例说明使用,不存在推荐、暗示含义。

图一

第二层要看,中阴线或是大阴线形成的阶段,也就是主跌段

图二

(2)统计这两个阶段的均价

图三

图四

   为什么要看均价?平常散户炒股要计算成本,主力机构打压、震荡、拉升一样要计算成本,而均价就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成本参考,所以不要忽视这些最基本的数据指标。

(3)均价的作用是什么?看主力是否围绕着它进行一系列的动作。股票涨跌离不开量价关系,现在价有了,量怎么看?以前这种分析方法看量凭经验,现在有个很好的参照,就是在分时图上看“活筹流速”,活筹流速的放大或是缩小对股票后续走势分析起着标杆作用。

  

图五

来看看这只股票横盘时的活筹流速基本是蓝色,预测说明现阶段的放量将不会超过昨天的量

图六

再看看下跌段,依然是预测放量不会超过昨天的量

图七

小结:K线分析阴线阳线更有意义。阴线要分层,一要看股价趴着阶段的均价;二要看股价主跌段的均价;三要看不同阶段的活筹流速的大小。

2:阴线看完了,就该看阳线了

   阳线怎么看?很简单,看阳线分时段触碰到之前阴线不同位置均价时的表现,是放量还是缩量。放量是通吃筹码,而缩量则是穿越主力自己的筹码区。为什么这么说?主跌段往往在传统意义上是资金流出、持股人最恐慌、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套,套牢盘层层叠加的位置。股价放量穿越,可以说70%的可能性是有资金要筹码,另外30%的可能性是随大盘反弹。但这个位置要是缩量穿越或是缩量横盘,要再加上个逆势,则大概率是主力穿越自己的成本区,这就为后市的支撑位找到了一个可靠的支点。

如:缩量穿越并站稳前日主跌段均价

图八

如:等量穿越并站稳前阴横盘段均价

图九

如上述情况是在连续下跌后出现,则个股见底的概率极大

图十

如果发生在股价上升或是震荡中,阻力或是支撑位就相当清楚了,

如:横盘均价

图十一

如:主跌段均价

图十二

后市阳线缩量运行在前日阴线主下跌段,主力穿越自己的成本区

图十三

后市打压,均价始终围绕阴线主跌段均线运行

图十四

日K线重点区:

图十五

再比如:300712 永福股份

注:本文中所涉及的股票,仅作为举例说明使用,不存在推荐、暗示含义。

图十六

图十七

图十八

图十九

总结:

今天我们讲的就是“中阴线或是大阴线的均价”,阴线和均价都是看似很平常,甚至有很多人忽略的基础数据,其实蕴含着很多的股理。还有像内盘、外盘、委比等等,都是建立在统计学的基础上,但拿出来貌似作用有限,但要是结合起来,对于认清基础股理方面还是作用很大的。

给大家留个作业,上周一和今晚的课程回去多听几遍,看能不能自己结合在一起。第二,今天讲的是单独的一根阴线和均价的关系,看看你能不能举一反三,研究研究连阴线和均价的关系,其实股理是差不多的,只是形式表现不同。 

注:本文中所涉及的股票,仅作为举例说明使用,不存在推荐、暗示含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