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匡胤和赵光义相比,谁的治国才能高?

 dawn的图书馆 2022-07-26 发布于贵州

宋太祖赵匡胤在其弟赵光义(后来的宋太宗)等人的协助下,发动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一举夺取了后周天下。

北宋王朝建立后,因拥立太祖有功,赵光义被封为开封府伊兼中书令,后又加封晋王,位在宰相之上。

赵匡胤代周建宋后,为了防止五代十国割据混乱、攻伐不断局面的再现,采取了一系列“偃武修文”的措施,加强了封建专制与君主集权,建立了由皇帝直接掌控的庞大军队和为数众多的官僚机构。

为避免开国功臣拥兵自重,尾大不掉的隐患,赵匡胤委婉诱导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赵彦辉、张令铎等拥立有功的悍将,以温和的语言劝他们交出兵权,出守藩镇,再赐给其大量的金银财宝,以多购良田美宅,为子孙创下享用不尽的家业和福泽。石守信等闻言恍然大悟,第二天便主动上表称病请辞,要求解除兵权。太祖欣然颔首同意,并罢黜了他们的军职。这就是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这样做,君臣之间果然相互不再猜疑,上下相安。在历代开基帝王中,赵匡胤虽得位不正,有恃强凌弱、欺负孤儿寡母之嫌,但军汉出身的他为人还算豁朗大气,至少没有大肆屠戮功臣,干那“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敌破臣亡”的龌龊事。

随后,赵匡胤以同样的手法罢免了镇守各地的节度使。为避免“君弱臣强”的局面再度出现,宋太祖又在宰相之下设立参知政事一职,以削弱相权,并改变之前由皇帝和宰相共同商讨朝政大事的规矩,改由皇帝批阅,再交给宰相按旨意处理。

宋太祖赵匡胤偃武修文,力倡文教,尊重读书人,开两宋养士三百年(两宋共享国祚319年)之先河,他甚至以文制武,导致军人地位低下,虽然宋朝军队因此遭抑,战力不堪,但北宋人文繁盛,商品经济异常发达,民众安居乐业,这个国家在赵匡胤的带领下似乎即将进入一个花团锦簇的太平盛世。

后来,雄才大略的太祖赵匡胤还来不及完成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夙愿,就不明不白地死去了。赵匡胤之死,诡谲异常,烛影斧声,迷雾重重,至今仍是一桩难解的历史悬案。

赵匡胤死后,赵光义继位为宋太宗。太宗赵光义之上位历来有争议,但他基本承袭了其兄的治国理念和规章制度,并开始完成老哥未竟的统一大业,他先发兵逼迫平海军节度使陈洪进、吴越王钱镠献土归降,再挥兵攻克太原,一举灭掉了北汉。

到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东征西讨,南攻北伐,终于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灭掉北汉后,宋太宗乘势御驾北伐,企图收复五代时被后晋“儿皇帝”石敬瑭献给契丹(辽,)的幽云十六州,经数场恶战,均被辽军击败,丧师败北,自己还差点被俘。幽云十六州是宋人心中永远的痛。匡胤、光义两兄弟均以收复幽云为己任,只可惜匡胤英年早逝,光义功亏一篑。

此后,收复幽云的计划被迫搁浅。宋太宗“兴文教,抑武事”,加强文官治国。他命人编纂了《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等三大类图书典籍。他非常重视文化事业,北宋之所以文学昌盛,文曲星辈出,甚至可以与盛唐相提并论,他老人家功莫大焉。

同时,为了巩固其统治,宋太宗还进一步削夺藩镇的兵权、财权与司法权,取消了节度使统领州郡的权力,下令天下所有军州全都直隶朝廷,在宋太祖打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他还继续执行宋太祖与民生息、轻徭薄赋、发展社会经济的各项方针政策,并逐步完善了太祖草创的各项规章制度。在他执政期间,北宋王朝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鼎盛局面,奠定并夯实了宋王朝统治中国三百多年的物质、文化基础。他和宋太祖一样,都是北宋王朝的创业之君。

论军事能力,赵匡胤称帝后南北用兵,灭后蜀,灭南汉,平定南唐,逼降两浙和福建的十五州一军,一举统一了南方。若不是他在不久后死去,敢怕是燕云十六州都会被善于用兵的宋太祖收复。论行政和治国能力,则喜爱读书、善于用人、文韬武略的宋太宗赵光义要稍微比“稍逊风骚”的宋太祖强些。

【插图源自网络】【写作不易 严禁搬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