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夜里,一场瓢泼大雨。早上,果然和大姨一起上山抓水牛(此水牛非牛,只是家乡的一种水陆空三栖甲壳类昆虫),山路泥泞。 果然大姨说:这路太难走了。 果然回:人生总是要经历苦难的。 也不知道这孩子,上次历经苦难是什么时候?估计是听《西游记》,和齐天大圣一起去西天取经的时候吧! ![]() 经过夏日阳光的沐浴,果然已经成功的晒成了“黑煤蛋”,到底有多黑呢? 前两天一位不经常见她的叔叔,看见果然基本没认出来。后来和我确认,“你领的孩子是果然吗”? 昨日,果然姑姑领着孩子们户外玩了一上午,下午回来的时候,别的孩子都晒的很明显,只有果然被评价为“没怎么晒黑”。真实情况只有我知道,是因为果然现在黑的程度,已经达到了极限,所以很难再被看出来晒后区别。 现在小家伙还不知道黑和白对自己的影响,我也并不在意她晒的到底有多黑,毕竟本人都不在意。作为旁观者就别给自己找事啦。 ![]() 最近,我已经接到几次来自果然的“抗议”。不得不让我开始反思近期我对她的态度。 此事需要从两个月前开始说起(更早的就不提了,毕竟脑容量不允许我记住那么多的事)。两个月前果然爸爸一直封闭执勤,再加上小区偶尔的封闭,我的脾气嘛也不是很好,基本上属于如下情况: 我:果然该梳头发啦! 果然:不! 我:天太热了,还是梳上吧。 果然来了。 我梳一下,果然说疼,我轻一点,又梳一下,果然还说疼。 我:我已经很轻了,你的汗把头发都粘住了。 我再梳一下,果然继续喊疼,而且脾气很差。 我态度很差的说:要么你就自己梳,要么你就忍着,头发在你头皮上,我也不知道哪根疼! 就这样,果然有时忍着,有时流泪。类似的事情还有,基本上到第三遍重复的时候,我的脾气就不好了。 一个多月后果然爸爸回来了,我的脾气好多了。 但两个月之后的现在,果然已经学会了两个月前我无意间展示给她的我的态度。 当我认为她手玩的很脏该洗手的时候,只要她不想,就会看我一眼,冷冷的说“不要”;当我给她梳头发,她疼的时候,会皱着眉头没好气的说“疼”;当我让她吃她不喜欢的蔬菜,让她穿我想让她穿的衣服,或者让她静下来读书认字的时候,她都会神还原我当时给她的表情以此来拒绝我或者反对我。 事情发展到现在,我很想告诉果然,当时我的脾气不好很抱歉。 但是转念一想我还是很高兴的。 ![]() 哈哈,你一定认为我疯了,这有啥高兴的。别着急,听我细细说来。 ① 果然有了反抗意识,充分证明她长大了呀。真是谢天谢地,普天同庆! 想想果然很小的时候,她的拒绝能力是很差的。那个时候,我每天都在盼望她长大,如今长大了,难道我要认为果然又不听话了吗?不!做父母的决不能这么表里不一。 ② 果然学会抗拒,那可是在建立自己的界限,说通俗点,果然这是有建筑师的潜质呀,此时她正在建造自己的房子,又名:独立空间。 父母总是看上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独立,但又用行动一遍一遍的提醒孩子“你不行”。当他一次又一次的告诉你他可以,你却嘴上相信心里不相信,然后帮他管理时间,帮他决定吃什么穿什么说什么做什么,甚至还要否定他的想法、他的决定。后来,孩子活成了你嘴上说的那个不会独立生活的人,他的生活也一并交给你。但试问,你能负责孩子的生活吗?反正,我连自己的生活还没整明白呢,我怎么可能还有精力管别人! ③ 果然的模仿能力进步很大。一个多月就神还原了我的情绪和面部表情。怪不得最近学舞蹈和轮滑的速度都不错呢,我可以尝试着再给她报几个学习班。 ④ 果然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如今她可以自己决定梳什么发型,穿什么衣服,有些衣服虽然是新买的、是我看着很舒服很好看的,但是果然瞧不上眼也是不穿的,浪费是浪费了点,但是送给别的小朋友也算是环保了,用果然爸爸经常说的一句话:“问题不大”! ![]() 我有时候总在想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 有个“踢猫效应”的故事,说一个父亲在单位不顺心情不好,回到家,他的儿子很兴奋的跑过来喊着“爸爸爸爸你回来了,和我玩”,爸爸没好气的回道,“一边玩去”!孩子很郁闷的回到房间,他不理解爸爸为什么这么对他,这个时候猫走过来想要和孩子玩,结果孩子一脚把猫踢到窗外,正好过来一辆车,猫被压死了。 请问:谁害死了猫? 生活里,这样的故事重复上演。 我们大人为什么能对孩子发火呢?答案你一定不想听,但是还是要说,因为大人和自己的孩子发火是安全的,这个孩子是弱小的无助的,是你能欺负的,你能随意摆弄的,是你发火之后孩子不能把你怎么样的。 但是,父母却忘了孩子是无辜的。 ![]() 所以,你认为的你和孩子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 孩子借助父母的力量来到这个世界,是父母的福气。但孩子并不属于任何人,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他终究属于更广阔天地。每个父母对孩子暂时的抚养,看似是付出,实则收获满满。在这个相互陪伴的过程,父母收获了快乐,如果养的好,孩子会陪你一辈子。 有的父母会质疑说自己为了孩子付出了全部青春。但这应该是自我感动,因为即使没有孩子,你的青春也一样要付出,也一样留不下。 当你想明白孩子属于这个世界,你的眼睛才会看见孩子。 【“小孩没娘说来话长”,想给短文结个尾太难了。】 ![]() 打个比方,你在房间,你的妈妈进来了,和你说了一句话,然后出去,你可能连她穿了什么衣服都没看见,而一个陌生女人进来了,你一定会上下打量,过后还能和警察描述她的长相,她的打扮,甚至她的表情。 你认为孩子是你的,你会自动觉得“这个孩子是我养的我太了解他了”,所以当你回家看见自己的孩子,孩子兴奋的说“妈妈回来了”,你说的却是“作业写完了吗?”孩子拼命的想让你看见他,你却总是一叶障目! 但如果你始终觉得孩子属于这个世界,那发生在他身上的点点滴滴你都会更尊重、更珍惜。这就好比一个如意,你只有18年的拥有权,那你一定会珍惜你和如意相伴的日子,时常拿出来擦一擦,把玩一下。如果这如意永远都是你的,大概率你会把如意放到别人偷不走的地方,然后——藏好! 这是转变思维,那么为什么要转变我们的思维? 转变思维不是为了给孩子带去什么好处,是为了自己!当父母知道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的时候,父母才能活成独立的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人,都是能好好爱自己的人,都是可以学会更好生活的人。而你活成了自己,也是给孩子树立了最好的榜样! ![]() 亲爱的,你那么美,为什么要做一个没有了自我,却是孩子最不喜欢的唠叨婆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