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荷健康

 新用户4082hFKR 2022-07-26 发布于广东
基本信息
龚某,女,70岁
疾病类型
慢性心力衰竭
治疗医院
保定市第一医院
治疗方案
中医予以温肾通阳、化瘀逐饮之汤药口服治疗。辅以西药“螺内酯片、呋塞米片”口服治疗
治疗周期
为6周
治疗效果
二诊时患者心悸、气促、双下肢水肿等症状减轻
一、初识患者
龚某,女,70岁。患者因“反复心悸、气促十余年,复发4 天”就诊。患者10年前开始出现反复心悸、气促,就诊于当地医院心内科,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住院予以对症治疗后,上述症状明显缓解。4天前因受凉上述症状加重,特至我科就诊。刻下症见:心悸、气促,稍动即著,畏寒肢冷,腹胀、纳差、乏力,夜间不能平卧,寐差,大便稀溏,小便量少。舌紫暗、苔白厚腻,脉沉弦涩。既往有高血压病30年、2型糖尿病1年,均控制可。查体: 颈静脉充盈,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双下肺可闻及少许细湿啰音。叩诊心界向左侧扩大,腹部稍膨隆。双下肢中度对称指凹性水肿。辅助检查:左心及右房增大;二、三尖瓣中大量反流;主动脉瓣少量反流;心包少量积液;左心功能减低。西医诊断: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断:心衰病(心脾肾阳虚、水瘀互结证)。
二、治疗过程
治疗原则: 温肾通阳、化瘀逐饮。
初诊:经过中医辨证,可予以温肾通阳、化瘀逐饮之汤药加减口服治疗。方药如下:炮附子(先煎)、桂枝、炙甘草、茯苓、白术、白芍、干姜、陈皮、大腹皮、丹参、全蝎、补骨脂。14付,水煎400 m L,每日1剂,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辅以西药“螺内酯片、呋塞米片”口服治疗。嘱患者注意保暖,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劳累。
复诊:服用前方14剂后,患者诉诸症缓解,其中心悸、气促好转,双下肢水肿明显减轻,舌暗、边有瘀点,苔薄腻,脉沉涩。上方有效,故下一步仍守上方加减。方药如下:炮附子(先煎)、桂枝、炙甘草、茯苓、白术、白芍、陈皮、大腹皮、丹参、全蝎、补骨脂、红花、桃仁、猪苓。14付,水煎400 m L,每日1剂,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继续辅以西药“螺内酯片、呋塞米片”口服治疗。
三诊:服前方14剂后,患者诉患者双下肢水肿已消,活动后稍感气促,休息后缓解。仍感畏寒肢冷,腹胀已消,纳寐可,二便调。上方有效,故下一步仍守上方加减。方药如下:炮附子(先煎)、桂枝、炙甘草、茯苓、白术、白芍、陈皮、大腹皮、丹参、全蝎、补骨脂、红花、桃仁、猪苓。14付,水煎400 m L,每日1剂,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继续辅以西药“螺内酯片、呋塞米片”口服治疗。后门诊随诊心悸、气促、双下肢水肿等症状未发作。
三、治疗效果
本病例患者心悸、气促,稍动即著,畏寒肢冷,腹胀、纳差、乏力,双下肢水肿,夜间不能平卧,寐差,大便稀溏,小便量少。舌紫暗、苔白厚腻,脉沉弦涩。证属心脾肾阳虚、水瘀互结证。故选用温肾通阳、化瘀逐饮之汤药口服治疗。后门诊随诊,心悸、气促、双下肢水肿等症状未发作。
四、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事项
1、嘱鼓励患者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摄入量,培养良好饮食习惯,遵循清淡易消化原则,尽可能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低盐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2、指导患者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每天需保障充足睡眠。
五、医生感悟
本案患者由高血压性心脏病所引起。脾阳虚则水液代谢失常,水饮停聚,郁久成痰、瘀,阻滞气机升降,脾气不升则头面、心神失养,发为眩晕、心悸;肾阳虚则摄纳失常,发为喘促、下肢水肿。故以自拟温阳健脾方加减治疗。方中真武汤主温肾扶阳、利水蠲饮,合实脾散以温脾健运,加桂枝温通心阳,丹参、全蝎活血化瘀。二诊时患者心悸、气促、水肿症状好转,余症亦减,舌暗,边有瘀点,脉沉涩,故去干姜,加桃仁、红花以增散瘀之功,双下肢水肿未完全消退,故加猪苓以利水,改善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如此药随证变,故收效颇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