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清自己,才是最顶级的智慧

 a_123 2022-07-27 发布于河北

我们常常有意识地去琢磨别人,并乐此不疲:那个共同的朋友怎么样?新来的领导是什么样的人?等等。

但我们很少真正花时间去研究自己,仿佛这件事跟我们没有多大关系。

其实,从古到今,认清自己都被认为是一件最重要的事。

1)不能认清自己,你永远不知道等待你的会是多深的坑

如果认不清自己的优势劣势、能力范围、特征特点,很容易对一些事物做出误判,从而造成巨大损失。

战国时期,秦赵两国发生大规模战争,赵王中离间之计,用熟读兵法的赵括换下固守不战的廉颇,赵括按照赵王意图主动出战,陷入秦军诱敌深入的圈套,最终致使40万赵国大军全部覆灭,“纸上谈兵”一词也由此得来。

赵王因没认清自己一方的战略态势而出了昏招,赵括因没认清自身的能力而轻易上当,赵王因此损失40万大军,赵括因此殒命。

从前有个同事,他的综合素质很好,工作业绩也都很出色,因一段时间没得到提拔,觉得在公司有些被埋没,便跳槽去了创业公司做高管,后又连换几家公司都不太适应。

事实上是他自己还达不到要求,才陷入频繁跳槽的怪圈,但悔之晚矣,这也是没认清自己,“错把平台当能力”的典型。

可见,不能认清自己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2)认清自己才能行稳致远

《孙子兵法》“军形篇”中讲: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意思是会不会败,主要看自己,而能不能打赢,主要考虑对方,而把它延展到日常工作生活的选择、决策中,就是要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分析风险、把握机会。

现在企业分析中的五力模型、SWOT分析,也都是立足己方进行分析的。

记得自己刚进入股市时,坚定认为自己是价值投资、好股票拿得住,有几次遇到质地好的票大幅回调,开始觉得反正都是拿长线、无所谓。

可是随着回调更大并且长期磨底,心理还是受不了这种煎熬,最后都忍不住卖掉,细分析原因,我还是接受不了大幅回调及长期磨底。

认清自己的心理状态后,无论标的质地如何,只要到了止损线就果断砍掉,不再盲目自信和心怀侥幸,我找到了匹配自身能力的操作方式。

认清自己是艰难而重要的事,只有做到认清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用“产品思维”帮你认清自己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圣人尚且如此,可见认清自己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认清自己需要能力,可能很多人自始至终未启动过“要认清自己”的意识天线,所以“认清自己”也就无从谈起。

认清自己需要勇气,有些人沉浸在自己营造的假象里,终究会成为别人眼中皇帝的新衣。

认清自己需要智慧,当面对过高的荣誉、过度的夸赞,还能否保持客观、冷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前几年学习梁宁的《产品思维》课程,里面讲到的 “产品思维”框架很适合套用来剖析自己、认清自己。

共有五个层次:

第一层——感知层

简单来说,就是自己的身材、相貌、举止、衣品等,这就是最外层。你对自己的衣着审美判断准确吗?我就遇见过穿着打扮与发型、气质明显不匹配的朋友。

第二层——角色框架层

它是指所从事的工作对我们的驯化,你是银行职员、公务员、亦或是老师、美妆从业人员,你的工作角色会在你身上留下烙印。

例如大部分医务工作者可能会对周围清洁卫生程度保持敏感,再想想,你所认识的老师们有哪些独有的痕迹呢?而你自己的角色对自身又有哪些影响?

第三层——资源结构层

人脉资源、财富资源、精神资源等等,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你拥有什么样的资源结构,它们就会推动你向那个方向发展,并且资源本身也是不断变化的。

你梳理过自己的资源吗?你运用了哪些资源?你想向哪个方向发展?

第四层——能力圈范围层

你的能力圈范围在哪?以你当下的能力,你想做哪些事,确定性有多少?哪些事是你不能做的?

就如我在开头部分举的同事的例子,他是否清楚他自己的真实能力,他到底具不具备创业公司的能力要求?他有没有意志力适应创业的艰辛?

第五层——战略存在层

问自己,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你对什么样的状态感到满足?

史蒂芬柯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有一条“以终为始”,就是从战略目标倒推当下的行动方案。

你的存在感没有被满足,就会驱动你去折腾,去改变自己的能力圈,进而改变自己的资源,甚至改变自己的部分样貌。

这样,运用产品思维的架构就把自己从外到内深入剖析了一遍。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认清自己是一种修为、一种境界,希望我们都能建立自省意识,拥有认清自己的顶级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