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异域忠魂——抗战时期的两支驻外中国抗日军团

 金色年华554 2022-07-27 发布于江西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止,中国以贫弱国力坚持抵抗日本侵略者,蒙受巨大损失,付出巨大代价。在北起黑龙江南到南海,东起沿海诸省西至西陲防线的宽大作战区域内,全民族团结一致,在海外华人华侨和国际反法西斯力量帮助下,浴血奋战,砥砺前行。除在国土内有重要的抵抗力量外,有两支驻扎异域的中国军队在接受外国训练后坚持抗战,一支是国民党体系内的驻扎印度最终反攻缅甸、中国云南的中国驻印军,一支是共产党体系内驻扎苏联最终配合苏军出击东北的东北抗联教导旅。

中国驻印军——驻地:印度 装备和训练:美式

驻外时间:1942-1945年

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将军

起源:1941年出于中方保卫滇缅公路和英方保卫缅甸殖民地的共同反法西斯战略目标,中国成立远征军前往缅甸支援英军,但由于英方迟迟不允许入境,远征行动陷入停滞。1942年1月日军突然对缅甸发起攻击,在日军和缅甸反殖民武装配合下,英军屡战屡败,丢失了缅甸南部重要的基地。在不利战况下,中国远征军紧急出动。虽然中国军队英勇作战取得了部分胜利但英军配合不力只顾自己撤退,致使日军长驱直入,缅甸战场颓势难挽。面对不利战局,中国远征军一部由野人山退往中国,一部由缅甸进入印度。其中退往印度的国民革命军66军新编38师和5军新编22师成功到达印度英帕尔、雷多地区,这两支部队成为中国驻印军的基干部队。

成立与整训

1943年1月在中国战区参谋长美军将军史迪威建议下,对集结印度蓝姆迦地区的中国军队加以整编,正式建立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由史迪威将军任总指挥(1944年10月史迪威回国后由苏尔坦将军继任),中国罗卓英将军任副总指挥。驻印军由英方提供住宿、膳食和薪饷,由美方提供武器装备和军事教官。史迪威原计划由美方人员出任各部队指挥官,由于中方军官严厉反对作罢。中国驻印军接受了美式训练并且成立了专业的技术兵种。中方为了扩大驻印军力量,通过驼峰航线不断运送人员加强驻印军人员配置。通过人员补充,扩大后的驻印军番号为新编第一军,下辖新22师和新38师以及军直属部队,郑洞国任军长,廖耀湘、孙立人任师长。

新六军军长廖耀湘将军

新一军军长孙立人将军

反攻与扩军

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开始了反攻作战,在胡康河谷击败了日军18师团前线部队。为了扩大战力,1944年初新编30师运送到印度,加入新一军序列。4月54军14、50师空运印度,在更换装备和接受训练后加入反攻作战。1944年8月中国驻印军和美英盟军组织的密支那战役结束,驻印军扩编为新一军和新六军,新一军孙立人任军长下辖新30师和新38师,新六军廖耀湘任军长下辖14、50、新22师。

驻印军训练

国民党高级军官视察驻印军

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第二期)在云南以强大兵力向盘踞滇西的日军发起攻击,配合驻印军从东西两线夹击日军。9月中国驻印军发起大规模攻击,在缅甸北部对日军加以扫荡,取得了八莫战役、南坎战役的胜利。

1945年1月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胜利会师滇西芒友,取得了滇西缅北大反攻的胜利,洗刷了1942年兵败缅甸、滇西的耻辱。

结局

中国驻印军回国后经过短暂休整被蒋介石投入解放战争东北战场,最后在1948年辽沈战役中全军覆没。这支美式装备和训练,历经血战的传奇部队最终在内战中灰飞烟灭。

驻印军坦克部队

东北抗联教导旅——驻地:苏联 装备与训练:苏式 驻外时间:1940-1945年

抗联战士

起源:中国东北抗日联军是共产党领导下独力在东北地区与日军作战的武装力量,1936年由原东北抗日义勇军、东北反日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整编而成,全盛时期拥有三路军、11个军的编制。东北抗日联军坚持斗争,在自身兵力薄弱、支援无着的条件下与日军进行了顽强作战。很多抗联的高级干部如杨靖宇、陈荣久、赵尚志等都牺牲在了对日作战中。1937年全面抗战后,日军对抗联进行了更加残酷的封锁和打击,由于日军的强大攻势,抗联在1939、1940年陷入极端艰苦的境地。1940年11月——1941年12月在残酷的环境下,抗联部队不断穿越中苏边界到达苏联休整,只有一小部分留在东北坚持游击斗争。

成立与整训

教导旅旅长周保中将军

1941年冬季,退入苏联的东北抗联部队在伯力和海参崴建立南北两个野营,伯力野营300多人,海参崴野营200多人。野营成立后,苏联派出军官对抗联部队加以训练,包括滑雪、射击等项目。1942年7月部分抗联战士参加了空降训练。抗联领导人周保中积极向苏联申请编制以加强管理,在苏联远东方面军司令员阿巴纳申科将军支持下,苏方决定成立中国特别旅,随后授予苏联远东方面军独力88步兵旅的正式番号。

在经过苏方人员补充后,1942年8月东北抗联教导旅正式成立,人员1000多人,下辖4个步兵营,1个通信营,1个迫击炮连。抗联干部担任各部队正职,苏联军官担任副职和顾问,全部人员授予苏联军衔,由苏方提供服装、薪金和装备。

除接受苏联援助外,东北抗联教导旅领导干部改革了党组织领导机构,成立了统一的中共东北党组织特别支部局。

教导旅政治主任李兆麟将军

在经过整训以后,教导旅一面加强军政培训壮大骨干力量,一面派出小部队回国执行侦查任务。

重回东北

1945年5月欧战结束以后,盟军对唯一存在的法西斯——日本展开了全面攻势,苏军确定了出兵东北的作战方案。接到远东方面军命令的教导旅制定了作战计划。7月抗联教导旅派出小分队以地面和空降方式进入东北,担负火力侦察、突袭骚扰日军后方,充当苏军向导的工作。并积极联系抗日军民,为作战提供后援。

8月苏联正式出兵,东北抗联教导旅派出大部分成员配合苏军打击日军,抢占战略要地。

教导旅部分官兵合影

结局

1945年9月回到东北的抗联教导旅展开了维持秩序、发展党组织、建立新政权新军队的工作,中旬改称东北人民自卫军,周保中任司令员,10月,总兵力发展到4万余人。中共大部队进入东北后,编入东北民主联军统一序列,在解放东北战争中继续发挥作用。

位卑未敢忘忧国,身处异域犹尚忠。正是这样的爱国精神中国才能走过如此多风雨,才能历久弥新。

附录:1.中国驻印军编成与军官

中国驻印军第一期(1942年12月—1944年5月)

总指挥:史迪威 副总指挥:罗卓英、郑洞国(继任)

新编第1军 军长邱清泉(未就任)、郑洞国(继任)

新编第22师 师长 廖耀湘

新编第38师 师长 孙立人

独立步兵第1团 林冠雄

战车指挥组:布朗、赵振宇(副指挥)

战车第1营 赵振宇、赵志华(继任)

战车第2营 吴文芝、梁燕、谌志立

炮兵第4团 蒋公权

炮兵第5团 刘措宜

炮兵第12团 侯志磐

重迫击炮第11团 徐懋禧

工兵第10团 李乐中

工兵第12团 梁可发

辎重兵汽车第6团 曹艺

骡马辎重兵团 曹开谏

战车训练班:蔡宗濂、舒适存、唐铁成

战车第3,第4,第5,第6,第7营

特务营 王文义

独立宪兵第2营 马本修

独立工兵第1营 谷钟峰

独立通信兵第3营 王霆震

高射机枪第1营 黄如旭

中国驻印军第二期(1944年5月—1945年3月)

总指挥 史迪威、索尔登(继任)

副总指挥 郑洞国 参谋长 柏德诺、坎农(继任)

新编第1军 军长 孙立人

新编第30师 师长唐守治

新编第38师 师长李鸿

新编第6军 军长 廖耀湘

第14师 师长龙天武

第50师 师长潘裕昆

新编第22师 师长 李涛

总指挥部直属分队编成同第一期

2.抗联教导旅编成与军官

教导旅由苏联远东军总部代管,内部仍保持抗联独立的组织系统。

周保中任旅长,李兆麟任政治委员(后改称政治副旅长),沙马尔钦克(杨林)和崔石泉分任正副参谋长,冯仲云任政治部情报科科长兼教育军官的政治课教师。教导旅下辖四个营,依次由抗联第一路军、第二路军、第三路军以及第二路军第五支队人员为基干组成。

其中,第一营营长金日成,政治副营长安吉;第二营营长王效明、政治副营长姜信泰;第三营营长许亨植(许牺牲后由王明贵继任)、政治副营长金策;第四营营长柴世荣,政治副营长季清。

教导旅中的每个营各有中国连、苏联连一个,无线电营由中苏双方人员组成。全旅总兵员约千余人,其中苏联籍官兵300余人,“抗联”指战员600—700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