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周列国故事209之宋齐楚三国会盟

 金色年华554 2022-07-27 发布于江西

会盟大会

第二年春天,宋襄公先到了齐国鹿上,建筑了会盟的高坛等待齐国、楚王到来。二月初旬,齐孝公才来到。

宋襄公自己认为有拥立孝公上位的功劳,相见之间,言语十分得意。齐孝公也感谢宋公的恩德,尽地主之谊厚待襄公。又过了二十多天,楚成王才到。

宋齐二君相见,按照爵位次序之礼。楚国虽然自己僭越称王,实际上是子爵。那么按照爵位,宋公为首,齐侯次之,楚子排最后位置。这是宋襄公排定的次序。到了日期,三位一起登鹿上会盟高坛,襄公自然以主持会盟自居,先执牛耳(古代会盟,主盟者割牛耳来取血,为主盟),并不谦让。

楚成王看了心里十分不开心,勉勉强强接受了歃血为盟。

歃血为盟

襄公拱手曰:“兹父先代之后,作宾王家(作为周王室的宾客。宋为商朝后裔,武王灭商后,一直以宾客之礼款待宋君),不自揣德薄力微,窃欲修举盟会之政。恐人心不肃,欲借重二君之馀威,以合诸侯于敝邑之孟地(宋地界,今河南睢县西北),以秋八月为期。若君不弃,倡率诸侯,檄惠于盟。寡人愿世敦兄弟之好。自殷先王之下,咸拜君之赐,岂独寡人乎?”

说完齐孝公拱手让楚成王先,称王也拱手让齐孝公先,二君互相推让,久久不决。

襄公曰:“二君如果不嫌弃寡人,请一起署名。”于是拿出会盟的木牍,不送给齐侯,却先给楚成王签名。

齐孝公看了心里也是怏怏不乐。

楚成王举目观看,牍片中写了诸侯会盟之意,仿效齐桓公衣裳之会,不带兵车将士。牍尾宋襄公已经签字了。楚成王暗暗含笑,对襄公曰:“诸侯君自己就能请来,何必要寡人呢?”

春秋石圭盟书

襄公曰:“郑国、许国一直在听命楚王,而陈国、蔡国最近又在齐国结盟,不是乞君之灵,是担心有不同意见。寡人是以借重于上国。”

楚成王曰:“那么齐君应当先署名,再给寡人就可以了。”

齐孝公曰:“寡人于宋国,如宇下(下国)也。所要依靠的是上国之威耳。”

楚成王听了笑着签署了,再把笔给了齐孝公。

齐孝公曰:“有了楚国就不需要有齐国签署了。寡人流离出奔万死之馀,幸社稷不失,得从末歃为荣,何足重轻,而亵渎此简牍也?”说完坚持不愿意签署名字。齐孝公的心思,却是怪宋襄公先给楚成王签署啊,感到襄公重视楚国而轻视齐国,所以不愿意签字。

春秋盟书

宋献公自负对齐国有恩,认为孝公是发自肺腑的话,于是就把简牍收藏了起来。三位君主在鹿上就叙了几日,各自而归。

髯翁有诗叹曰:

诸侯原自属中华,何用纷纷乞楚家?

错认同根成一树,谁知各自有丫叉?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