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总结与刻意练习(《万万没想到》)——读点书系列7

 独狐mp1c6byvqv 2022-07-27 发布于广西

       小编的理解是:成功学的解药是学会总结与刻意练习。

       记得以前机场的书店都会放成功学的视频,大师们热情高涨地告诉我们怎么样才能成功。小编认为,如果你买了这本书,最少证明视频里的大师真的成功了。

       书中认为,这种强调方法简便易行的励志书一看就不可能有什么学术价值,而且还暗示读者贪婪而又懒惰。而且针对国情,认为中国市场的励志书特别喜欢谈“人脉”,讲人脉的书随便就能找到几十本。可是励志类并不都是鸡汤也不是洪水猛兽,从探寻牛人们学习、做事的方法还是需要,但我们需要的是科学的励志,只有你的理论具有普遍意义,你的成功才可以被复制。真正有效的探寻方法,是想要知道什么品质对成功最重要,科学的办法不是看名人传记,而是进行大规模的统计。

       当然我们不是专业人士,不可能也不会去进行大规模的统计,书中就列举了一些例子。比如,真正能左右学习成绩的品质只有一个:自控。原来能管住自己,该上课的时候就去上课,该写作业写作业,多学习少看电视,这个品质就是学业成功的秘密。但是,要比别人更加强,即怎样成为某一领域的顶尖高手?现在所有人都知道一个标准答案:练习一万小时。这就是现在颇为流行的“刻意练习”。如果一个人很有天赋而且训练得当,他也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成为顶尖高手。并且书中又强调天赋的重要性,也许一个人最后的成就,不是练习加天赋,而是练习乘以天赋,一项是零最后结果就是零。

       小编并不打算谈什么成功学,因为小编也不成功,而且毕竟大家对成功的定义不同。但对“练习乘以天赋”,小编想到的是出庭,公诉人是开庭喂出来的,就像好的士兵是子弹喂出来的一样,要把每一次出庭、汇报案件、写审查报告,都当成一次次刻意练习,虽然每一次可能会略显枯燥,但也是自我修炼的好方式。从“天赋”方面看,小编认为大家都差不多,差别主要在是否坚持正确的法律思维与是否会善于总结。特别对失败的经历,小编时常回想而不回避,在授课时也常将失败教训与大家分享。

       现在都说“刻意练习”,书中也介绍了“刻意练习”的方法,练习,讲究的并不是谁练得最苦,或者谁的心最“诚”……关键在于“刻意”地在这个领域内,练习。小编认为,练习是将自己从“恐慌区”即不掌握而重复练习,而且在练习中要总结方法形成“套路” ,直到进入“舒适区”即可轻松应对。在这过程中要有对自己狠一点的强制力,如小编开公众号强制自己常要写东西就是一种刻意练习,从以前不知道该写些什么直至现在也算随时想到就可以写些什么。其中,不断地写就是刻意练习,在写的过程中从大家的批评以及数据等得到反馈总结经验。

       实际上书中对“刻意练习”总结了许多,如练习与娱乐、学徒制等,均是我们在一路打怪提升等级的好方法。但说实话,真正做到“刻意练习”非常辛苦,小编也常偷懒而一事无成要引以为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