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处于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它的“古”就在于老一辈将自身在生活中总结出的经验汇集成了一句又一句蕴藏深意的哲理性文字,毫无保留的奉献给了后人,且代代相传,直至今天。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俗语”。 不言而喻,“俗语”象征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传统文化,虽是前人经验的累积,但其中蕴含的道理放在当今社会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 民间就流传着这样一句:“坟前不种三,床前不留四”,其实就是在说住宅或墓穴的环境适宜问题,也从中表达了对逝者的敬意。 毕竟“逝者为大”,活着的人自然要尽可能的维护逝者“安息”的环境,一切以他们为先。 与此同时,活着的人更要好好的继续生活,平常也要注意自己歇息的地方,只有睡得安稳了,才会做任何事都得心应手,事做得漂亮了才会给自己带来吉祥之意。 ![]() 那么坟墓旁不能种哪三种树?床前不能留哪四样东西呢?我们来一一考究。 坟前不种三 ![]() 一不种:枯树 所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诗人马致远用短短几个字便营造出一副毫无生气,却又不失美意的情景,让人感觉凄凉却肃穆。 枯树,在诗词中常与“悲凉”二字结合,而在现实中也是如此。 这样的树极易凋零,剩下那干枯的枝干难免会让人觉得孤寂。 逝者在此无法感受到温暖美好,又何谈安息? 并且这也是一个命理的问题,树木如果枯萎,就表示此地不该有它的存在,那就不能强求。 ![]() 二不种:寓意不佳的树 坟前种树无非就是两种:一种讲究实用;一种则是寓意要佳。 比如桃树和槐树都不适宜在坟前种植。此话怎讲呢? 坟墓始终是一个严肃的地方,是祖先的庄严之地。 而桃树结出的桃花粉嫩娇艳,有失沉稳,实在不适宜种在坟前,并且与之类似的树,都应避免。 而槐树自古以来都被人认为寓意不好,如果坟前载了此树,那么逝者就无法得到安息。不过这也仅仅是古人不切实际的看法。 切实的来说,槐树过于高大,遮光能力极强,会使墓地长期得不到光照而显得阴森,并且其根系发达,很可能直接穿过棺木,破坏逝者的尸体。 ![]() 三不种:繁衍能力太强的树 这个就很好理解,与上文所说的槐树有相似之处。 繁殖能力太强的树,几乎种子撒到哪里就可以在哪里生根,连石头缝,砖缝等地方都不会放过,随着根系的生长很可能会破坏棺木的结构,进而对逝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损害。 而构树就属于这样的树。 床前四不留 ![]() 一不留:镜子(容易使人受惊) 古人认为,镜子能够驱赶不好的东西,而若对着床,就可能起反效果。 但现实中来说,如果一个人睡梦中需要起夜,迷迷糊糊睁开眼,在昏暗的屋中看到镜子反射出的各种屋内陈设,不免会受到惊吓。 所以镜子还是不要放在床前为好。 ![]() 二不留:利器(容易刺伤身体) 刀片,剪刀这些都过于尖锐,如果放这些东西在床上,会导致我们睡眠质量下降,因为潜意识中会让人觉得有危险。 晚上不小心翻转身体,或起身活动时都容易被利器所伤,如果有小孩子在,后果则会更加严重。 曾红遍大江南北的《还珠格格》中,香妃就因在枕下放了把匕首,误伤了乾隆,被太后发现后,差点送命,所以利器最好远离床铺。 ![]() 三不留:遗物(执念不可过深) 有些人因怀念逝去的亲人,所以就想把逝者的遗物放在床边,让自己安心,以述自己的思念之情,但这种做法实在不可取。 一般来说,这种物件应有其固定的储存地点。 还是那句话,逝去的人终归的不在了,但活着的人还是要努力生活。 如果总将逝者留下来的东西紧紧的抓在手里,那执念只会越来越深,让人无法继续前行,逝者也无法得到真正的安息。 应将这些物件统一归置起来,让一切都过去,继续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才是对逝者最大的抚慰。 ![]() 四不留:古物(尘埃过多) 古物毕竟是古时留下来的物件,其出处尚待考究,无法得出确切的结论,很多都是在地下深藏了数年之久,上面难免会带有一些对身体不好的污染物。 如果放在卧室或床前,距离人体过近,保不准会使身体受影响。 所以还是找专门的地方储藏起来较好。 ![]() 结语: 从俗语中,我们可以汲取很多对我们生活有利的东西,并且可以从各方面陶冶情操,懂得礼义廉耻,知晓一些养生之道,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就像种树,种下的每颗小树苗都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但只有把它种在合宜的地方,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价值。 而只有睡的舒心,第二天才会精力充沛,只有拥有一个好的精气神,才会事事顺心。 但我们更应理智的看待古人的一些言论,毕竟时代不同,思想境地也不会完全一致,只要能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就是最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