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受<隈研吾>

 娄旭在玩儿 2022-07-27 发布于北京
7月22日 在<嘉德艺术中心>
同时开幕了三个重量级展览
三个展览分别三种不同风格
<五感的建筑——
隈研吾建筑设计展>最独特

隈研吾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师

第一次与他相遇竟是在宝岛

当时去到台湾新竹山区一个
<南园人文休闲客栈>的地方
此地有一宝 为隈研吾设计的
<草地装置艺术——风檐>

738根桧木 榫接17层框结构

罩以与水立方相同的透明膜
穿行其间 有迷离玄幻的效果

五感的建筑

隈研吾建筑设计展

涵盖5个展览单元,分别为:模型、装置、多媒体、音乐和文献。打造以隈研吾重要建筑设计模型及手稿、空间装置、数字多媒体、材料、实验音乐、文献叙事为一体的建筑艺术魅力体验空间。并以“视·听·触·嗅·味”一系列多元感官印记为线索,启动与建筑场域的连接、互感与对话,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注解,为人们带来后疫情时代的精神疗愈。

隈研吾是日本世界级建筑大师

曾经获得过 国际石造建筑奖

自然木造建筑精神奖 ......

2020东京奥运会主场馆的设计师

他设计的建筑有着独特的风格

融合了古典与现代风格为一体

尤其是材料的使用 辨识度极高

可以说一望可知是隈研吾作品

嘉德此展也一望可知即隈研吾

展陈设计完全按照隈研吾风格

入口是长长的艺术装置<竹涧>

听着<竹涧>BGM 穿过<竹涧>

便走进了隈研吾的艺术世界中

......

茶室<竹曲>

无数的竹条形成幅度与曲率不尽相同的“曲线”,谱写出一场优美的协奏曲,延伸出平缓的螺旋形状。如同书法笔势中蕴含的呼吸感,又如同东洋乐器中的微带杂质的音色。竹的流动描画着摇曳的螺旋,映照出竹林错落的光影,营造出一个像是突然出现在静谧竹林中的茶室空间。


展览的名称叫做<五感的建筑>
这是隈研吾提出的建筑新理念
五感为视觉 听觉 触觉 嗅觉 味觉
隈研吾认为建筑应从五感出发
建立起人们与建筑之间的关联
满足人对空间和时间的获得感

所以展览从五感出发进行设计
有可看可触可走入的艺术装置
入口的<竹涧>和<竹曲>茶室

都以隈研吾最喜欢的竹子制作

使人感受到建筑向自然延伸

背景音都是配合环境专门设计

空气中甚至弥漫着自然的味道

这是使用了与建筑对应的香氛

构成观众嗅觉体验的重要部分

让观众们能够嗅到材料的
恍惚间竟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

展览中最多的是建筑的沙盘模型
都是隈研吾留在世界各处的作品
外行也许看不出建筑设计的门道
但它们足够独特 而且与环境相容

这些就是隈研吾所崇尚的
我们被困锁在巨大的混凝土和钢铁森林里,这更使我们意识到拥有“五感”的自由与生命力是多么重要。正因为是这样的时代,我想在如今重现“五感的建筑”,营造有人情味的建筑与城市,宛如我们的先祖用自己的双手搭建的房子那样,有素材的肌理,有风声水响,有叶绿花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