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梵高博物馆里看梵高

 奎林说 2022-07-27 发布于甘肃


奎子:走马观花

最初看到梵高的作品,是从搜索引擎里搜“油画”搜到的,是《麦田》、《向日葵》。《麦田》传递出来的那种田野丰收的感觉、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和小时候秋收很相像,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久久盯着看,头脑里在自行补充秋收的场景。对于一个普通的观者,只是从自己的认知去感受、去评判自己喜欢不喜欢。
去博物馆看名画名作,像是一种朝圣。
2012冬天去了阿姆斯特丹,去了梵高博物馆,那时候梵高博物馆有一侧在扩建。扩建处边上有个房子,空空的,但很整洁,窗户外投来的光洒在地面上,向窗外望去,正是临街的一面,小河缓缓流淌,河边的船轻轻晃动,冬日的树木没了树叶,只剩枝丫冲着天空,河对岸暗红色的房子投了隐隐约约的倒影在河面上,一副冬日的静默油画。阿姆斯特丹也是水城,我站在窗边,快快拍了两张照片,博物馆里不许拍照,所以梵高的那些画作我都没拍到。但透过这个屋子所引起的感触,永远记住了,反倒是琳琅满目的梵高画作,能清楚记住的并不多。
从博物馆的画廊中间穿行,视野里满满腾腾,应接不暇,心里呢,其实有一点空洞的。直观印象来不及转换认识,形成常识。在书上在网上看到的画作,去看真迹,会发现很多画并不是那么大,有的画作可能看了会有一种失落感。数字化的修复能力能骗过人的眼睛和大脑,其实真实的油画经过多年的挂摆、展览,颜色并不会像当初那样惊艳了。我看过的画作其实不多,更不要说欧洲那么多的博物馆,其实也没机会去看的。
看王安忆写的在欧洲看博物馆、美术馆,看到了一股烟火气,意大利的那些名作名画馆前,排的长龙,黄牛党喊着“五元不用排队”,真有人给了五欧元,发现是领到前面插队,哈哈哈,当然会被骂死的。有名的《创世纪》壁画馆里,保安大喊“安静!不要拍照、不要录像、不要打电话”,这建筑本来就像是回音壁,用来传递福音的,这倒好,保安的聒噪声,灌满了整个空间。
看展览、参观博物馆、参观美术馆,真的有种走马观花的感觉,太匆匆了。很多时候,是事后再去搜资料来补补课的。就像我开车路盲似的,不走个七八回是记不熟悉的,经常会用记录轨迹软件,回来好好研究下今天的路是怎么走的。
梵高博物馆(Van Gogh Museum)座落于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建于1973年。梵高全名是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被称为"后印象主义的先驱",他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梵高出身在一个新教牧师家庭,母亲出身于一个当时颇有名气的家庭,热衷于艺术,热爱大自然,是一位业余画家,这对童年梵高和他之后的艺术生涯不无影响。
梵高一生创作了864张油画,1037张素描,150张水彩画。梵高博物馆收藏有梵高黄金时期最珍贵的200幅画作,以及素描500百余件,还有梵高的几乎全部书信,最著名的作品是《十五朵向日葵》。梵高早期作品以素描为多,油画则以乡村景象为主导,有麦田、农舍、乡间道路、拾穗农妇等等,是与家人同住荷兰乡村的生活场景反映,也见到一系列的农妇肖像,其中有《戴白帽子的女人》(1884-1885),作品上的人物都非常朴实且表情淡漠,色彩偏幽暗。《吃马铃薯的人》(1885)是梵高钟爱的那时期的作品,从那时起,梵高基本形成自己的画风,并吸收东西方绘画艺术的营养,画技日臻成熟。
那个下午,梵高博物馆的人不算多,我们也没有被熙熙攘攘的人群推着走,但是展品没有那么多,可能和扩建有关。《向日葵》那幅画不大,挂在不起眼的一个角落里,灯光有些暗淡,墙壁是偏红的,柔弱的光从上面打下来,笼罩在画上,说实话,我看了没啥感觉,哦,这就是那幅《向日葵》。梵高共画了11幅《向日葵》,为了区分,人们把它们叫做《花瓶里的三朵向日葵》......《花瓶里的十五朵向日葵》,其中,十五朵向日葵这幅画,里面用了三十八种颜色。
去英国国家美术馆的时候,那就不一样了,大。一旦走进去,满壁的画,扑面而来,直接招架不了,什么美术史、个人史、风格、画派、国别、典故,统统抛到脑后。只管拿眼睛去看好了,线条、颜色、明暗、光影、画布上的刻痕,这些组成了画上的人和物,看看看就得了,走马观花。

吃马铃薯的人

HAPPY


戴白帽子的女人

HAPPY


盛开的杏花

HAPPY


麦田

HAPPY


塞纳河上的桥

HAPPY


向日葵

HAPPY


星空

HAPPY


梵高自画像

HAPPY

想看更多更高清的,请百度图片:梵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