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帝王生涯

 奎林说 2022-07-27 发布于甘肃


读后随记,不算书评

是苏童的帝王生涯,不是我的。
是苏童小说主人公端白的帝王生涯。
很早就知道了苏童,只知道是个知名作家,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改编自他的小说《妻妾成群》,我没读过。
我仔细读过他的《黄雀记》,这部小说获得过茅盾文学奖。
《我的帝王生涯》,我看的电子书,属于那种数字化后还没好好校对的文本文件版本。开始读的时候,我一度纳闷,这是不是冒充苏童名字写的网络小说,怎么看上去有点虚幻离奇的意味在里面,搜索了一下,确实是苏童写的。不排除网络小说到处抄文字或写法的套路,网络写手毁人不倦。
《我的帝王生涯》是苏童糅合写实手法和现代的技巧创作的历史小说。也是苏童发挥创造性的想象,随意搭建的宫廷,按自己的配方勾兑的历史故事。年代朝代人物都是虚无的,故事却讲的真实可信。
作品通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端白的懵懂无知的王子,在老太后权力欲望的操纵下成了燮国的傀儡国王,虽对臣民拥有生杀大权,却时时生活在恐惧和焦虑中,他是他的祖母和母亲利用的政治工具,他想反抗却无能为力。一个不该作皇帝的人,一个没有做皇帝的野心,也没有能力做好皇帝的人当了皇上,后来,他在兄长回师夺位后被贬为庶民,流落民间,在流亡期间,他迷上了杂耍班子的走索,然后惊奇的发现自己在走索方面的天赋,成了震惊时代的“走索王”,在率领戏班子回京城表演的的途中,遭遇战乱,他曾经的帝国和他所有的亲人都死于非命,最终归隐山林。整篇小说充满了挽歌式的感伤气息。
《我的帝王生涯》小说不算很长,189页,故事很吸引人。苏童的叙事和描写读起来非常流畅,文字的牵引让人一直停不下来,一口气看完了。他的文字刻着抹不掉的江南梅雨的气质,潮湿而阴冷,就像这个正月十四的雨水,淅淅沥沥,潮冷而有点阴郁。
看这个小说的时候,一直是灰色的感觉,看不到一丝阳光,也看不到一丝笑容,仅有的几个妃嫔的笑,还是那种不怀好意的。一种孤独、压抑、恐惧、反叛、逃离的感觉在里面。我看的时候,估计脸上的表情也好不到哪里去,怪不得老婆说我看东西老皱着个眉头。
苏童自己说:我希望我渗入了中国的几千年历史,希望自己是古代街肆茶馆中的一位老迈茶客,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岁月流逝尽收眼底。我喜欢古代,喜欢宫廷、嫔妃和笙箫弦乐,我喜欢民间艺人浪迹江湖的生活,喜欢苦难和欢乐的交融,赞叹人生的动荡和起伏,我觉得最完美的人生莫过于水与火、毒与蜜的有机统一。这个想法也许显得幼稚而无理,但它确实是《我的帝王生涯》最初的动因。我说过我依赖梦想写作或者生活,而《我的帝王生涯》则是一个梦想中的梦想了。
小说的故事是虚构的,事情却是真实的。听谢涛讲历史,从秦汉一直听到了南北朝北魏和南宋对峙的阶段,历史就是现在,历史不变,人性不变。小说中的人物之间的冲突、权力的争夺、冷宫的残酷、老百姓的流离失所、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大人物的呼风唤雨、草菅人命、争权夺利,小人物的困顿生活、麻木不仁、逼良为娼、卖儿鬻女、农民起义......活生生的历史现场。
看小说的时候,思维惯性,老预期或者是盼望端白做出一些改变来,但偏偏不是,事情并不是顺着大团圆那种调子走的,可能这就是真实的现状吧。
文中的温情之刻是有的。端白遇上那个学习鸟儿飞翔的姑娘;燕郎的不离不弃,衷而护主;玉锁的天真烂漫,端白求来五十两银子给她买来,进入杂技班之后度过的那些美好日子。
端白心中的美好如那个喜欢像鸟一样飞翔的品州女孩蕙妃,却最后流落青楼,其实她注定是悲剧的,不论是青灯古殿还是卖笑勾栏。同样的还有燕郎和和玉锁。一个是阉竖一个算是弃儿,燕郎少年入宫却像一个女孩一样柔弱,他和端白之间总有种说不清的感觉,说是狎妮之风却又不像,这或许是苏童留给读者填空的地方。玉锁是个天真烂漫可爱的女孩,却被父母借机甩掉,或许死亡才是留住美好的最好方式,在最美好的年代毁掉她,一如最美丽的爱情。
最后的苦竹寺是最终的平静,端白什么也不是,不是燮王,也不是走索王,他是自己,人终于归于自我。觉空的《论语》的象征——有时觉得他包括世间万物有时又一无所获——这都是一种平衡。
白日走绳,夜读论语,悟尽人生。
小说是作家的一种情感表达,这部小说更深刻的地方,我也看不出来。我就像是个看热闹的,但还是努力尽力去读懂点什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