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来自山沟沟里的“黄埔军校”

 奎林说 2022-07-27 发布于甘肃


沟里的战友们

从1991年到2002年,总参大学生训练大队在山西忻州的黄龙王沟先后完成了12期、近万名地方大学生的入伍训练工作。12期之后,就采取了其他形式,所以呢,黄龙基地就是绝版了。我是黄龙7期兵,我们从地方大学毕业,参军入伍,在黄龙王沟经过为期3个月严格的军政训练,初步实现了从一名老百姓到一名合格军人、从一名地方大学生到一名部队军官的“两个转变”。我们亲切地称这里是山沟沟里的“黄埔军校”,而训练大队的短暂历史确实书写了解放军地方大学生训练史上光彩亮丽的篇章。

黄龙王沟,是位于山西忻州的一条极其偏僻荒凉、绵延数十里的小山沟。放眼望去,沟内沟壑纵横,除了一道道贫瘠的黄土坡和部队因整体移防后所留下的一连片营房外,几乎荒无人烟。自从1991年秋总参大学生训练大队在这里开训以后,沉寂多年的黄龙王沟,突然一下子沸腾起来。
正是我们这12期学生兵,给这里带去了活力和生气,那三个多月的封闭训练,从身体和心灵上,都永远打上了军人的烙印,历练出了一个热血的军魂。黄龙王沟的训练、学习和生活,是我为之自豪的宝贵经历,刚从懵懂的大学里出来,就进入了军队这个大熔炉,事后想来,这是多么好的机会,青年时代,是一个人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我很庆幸在这里学到了很多、得到了很多,不管是精神还是体魄。

当然,从散漫的大学来到严格的军队,一开始时很不适应的。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是有多抗拒,现在就有多怀念。大学时光早已久远,很多事情已经记忆模糊了;工作后更不用说了,都懒得去记,很多事情转眼就忘是常态;唯有这大山里的三个多月,是怎么都不会忘记的,我相信沟里的战友连一些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吧。
有关我在黄龙王沟的经历,文末有文章链接,讲得比较详细,欢迎去浏览。

当初参军入伍,来到黄龙王沟集训,训就训吧,从来不知道总参大学生训练大队的前前后后的情况,后来搜索资料才知道一些历史。
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接收国内外知识青年参军入伍,一直是我军建设的一个优良传统和制度。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就通过统战关系,从“国统区”武汉为新成立的延安八路军炮兵团引进一批炮兵专家和进步知识青年,包括当时来自清华大学等全国知名学府的学生,被委以炮兵教官重任。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加入,才有1944年秋成立的延安炮兵学校,才有了炮兵人才的原始积累,才有了解放战争时期人民炮兵“滚雪球”式的发展壮大。新中国成立后,军队引进人才的步伐大大加快,来自国内外一大批优秀人才投笔从戎。于是,中国就有了“两弹一星”等一大批举世闻名的科技成就。地方大学生入伍,既是我军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来源,也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但是在“文革”中,军队不仅大砍自己的“人才摇篮”,同时也砍断了从地方引进人才的渠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在全国迎来“科学技术的春天”的同时,军队现代化建设也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新阶段。为解决军队科研院校人才断层、技术断层的突出矛盾,从1985年开始,全军逐步恢复接收地方院校毕业生工作。
为什么要把刚刚参军的地方大学毕业生专门送到这么一个“兔子不拉屎”的偏远山沟里进行入伍训练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能不从军队的使命任务说起。无论是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还是搞军事训练,军队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打仗。因此,作为一名合格军人,首先需要培养的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而新一代地方大学生,基本上是家庭里的独生子女,从小过惯了娇生惯养的生活,而且充满了“象牙塔”光环下的优越感。很显然,这与一名合格军人的要求相差甚远。从实际情况看,一些地方生参军后,由于从军的思想基础不牢固,特别是不能很好地实现“角色”的转换,因此很难适应部队艰苦的环境和条件,“后悔”者有之,“半途而废”者同样不乏其人。那么,如何让理想“照亮”现实呢?有效的办法就是让他们扎扎实实地踢好“头三脚”、过好“第一关”。否则,必然会影响到他们今后在部队的成长和发展。

1991年,为改变1985年以来原总参所属院校科研单位接收和训练地方大学生“小打小闹”“各自为政”的局面,原总参谋部决定利用黄龙王沟废弃的旧营房,组建“总参大学生训练大队”。对原总参、总政系统接收的地方大学生,全部实行集中统一训练,全面提高地方大学生的军政素质,筑牢献身国防、扎根基层、建功立业的思想基础。
“白天兵看兵,晚上看星星。”黄龙王沟远离城市的一切喧嚣与浮华,堪称是部队实行“封闭式”训练和管理的好地方。训练一般从每年8月20日开始,到11月20日结束。 3个月的军政训练生活,不仅紧张有序,而且丰富多彩。

从单兵动作到轻武器射击;从出操队列到整理内务卫生;从政治理论教育到开展各项文体活动,大学生们完全以“普通一兵”的身份,接受严格的训练和要求。为了便于大家全面了解部队的情况,训练大队专门开设了军兵种知识等课程,学员们既开阔了眼界,又增强了光荣感和责任感。正因为如此,“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成为大学生们在集训期间叫得最响亮的一句口号。
轻武器射击训练,对许多高度近视的地方大学生来说,是一大难关。戴两副眼镜打靶,成为训练大队的一大奇观。有的人另一只眼睛怎么也闭不上,瞄准射击有困难。于是,他们就用手帕把另一只眼睛挡起来。这个办法还挺管用,有人真打出了十环的好成绩。

如果要问当年在黄龙王沟最流行的歌曲是什么?莫过于曾经是军旅歌手的毛阿敏所演唱的歌曲《不要问为什么》:“为什么我们大路不走走小路?为什么我们不恋闹市钻山沟?为什么我们脚踏雷火不后退,面对死神不低头?为什么我们守着清贫谈富有?为什么我们远离欢乐不言愁?为什么我们抛洒青春不吝啬,豪饮孤独当美酒?哦为什么,哦为什么,不要问为什么。你不说出来我也不开口,太阳疼爱我月亮抚摸我,还有一支钢枪沉默在肩头。”优美的旋律,朴实的语言,坦荡的情怀,共同的心声。触景生情,这首歌一旦从这些大学生们的口中唱出来,听上去似乎别有一番韵味和感慨。因而这首歌也被大家称之为黄龙王沟的“催泪弹”,经久不衰。
俗话说:“好酒不怕巷子深。”本来名不见经传的黄龙王沟,一时间成为军内外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成为广大莘莘学子心目中向往的“圣地”。因此,黄龙王沟被学员们亲切地称为山沟沟里的“黄埔军校”。
如今,虽说斗转星移,黄龙王沟这所山沟沟里的“黄埔军校”早已成为历史;虽说今非昔比,地方大学生从军早已成为国防建设的“新常态”,但“黄龙精神”却历久弥新,成为几代“黄龙人”永恒的记忆。

青春:一支难忘的歌

在黄龙王沟的日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