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端会,我混进去提了三个建议

 奎林说 2022-07-27 发布于甘肃


科技强国

今天有幸参加了一个会议,是个专项调研座谈会:“构建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相关问题”专项调研座谈会。
和以往参加的学术会议不同,这个会议是有调研背景材料和研讨的主要问题的,目的特别明确。与会的专家实现就会看到调研问题,会就其中和自己相关的问题准备一些现状、看法、经验、意见、建议等之类的想法,在会议上提出来,供调研组收集和整理,以便为下一步的工作做出调研报告。
本来只是一个会议,为什么我要写一写呢,我觉得调研背景和问题确实是我们国家科研领域存在的,调研这些问题,确实给广大科技工作者传递出了一个利好的信息,科技强国在一步步落实。
调研组人员来自于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参会的老师来自于南大、南农、南京信工大、南师大、南林大、药科大学、河海大学,共16个人。我算是混迹于这些牛人们中间的一个倾听者,反正我啥也不是,该到我发言,也就大胆说了。
由于是座谈会,相对轻松开放,大家谈得很透彻,有啥说啥了,每个人8分钟。这些专家们来自于不同大学、不同领域,听了他们的交流发言,我是觉得开了眼界,还有那么多的各行业知识、信息和做法,真是应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座谈会的内容只有在座谈的时候可以听到,而在不管是文章、论文、会议报告、学术报告中都听不到的,这算是灰色文献中很有价值的一种文献。
座谈会内容异常丰富,具体内容我不能它们整理发出来的,这些内容调研组要形成调研报告,其中一部分很可能要提交给高层,作为国家科技战略规划的组成部分。文末我会附上背景和问题,大家看一看也能了解一些。
我自己的发言,我认为没什么秘密而言,大言不惭地写在这里也没事。调研部分,第三个大问题是:关于图书情报机构和文献数据库的作用。我在这方面提了三个建议,反正不管对不对我当时就大胆说了。
1、我们国家SCI论文发表数量世界第二,我们科研人员产生的科技成果所发的论文,多数都在国外,我们自己没有一个好的平台来收集和整理(这里我不探讨 知识产权等其他问题),图书情报界做过机构知识库、OA的尝试,但机构知识库基本做不下去(详细探讨不展开)。我的提议是建立“中国国家知识库”(政策、激励、人才等配套)。
2、建立健全学位论文方面。不少学校的毕业论文,只有部分优秀论文才能在知网、万方等平台看到,还有大量的学位论文基本就是沉寂在某个地方了。我的建议是构建学位论文平台,数据越详实越好,能让大家搜到,还能根据学位论文大数据做一些推荐、关联等服务,至于不能公开的学位论文全文,要有相关的政策来保障各方面的权益。个体全文交流,可以采取ResearchGate那种,个人联系论文作者,做私下学术交流。
3、科研和相关数据的长期保存和永久可用,讲了一些具体事例。我的建议是建立“中国科技云”,做基础支撑服务和科研大数据,在国家层面,消除数据孤岛,给科技强国提供数据支持。
会议开得非常好,老师们意犹未尽,全部放弃茶歇时间,一直未间断,到了中午12点之后,调研组说会后还得找部分老师具体商谈,因为他们说得非常具有实战意义,还非常有经验。有个老师海龟回来,办了三个杂志,其中一个,在他那个行业排名一直第一。他回来就职和办顶级学术期刊,有个条件,答应了他才来:那就是不要给我塞关系论文,我说了算,否则就不干。
会议总结,极精简列一点:高端平台建设。科技强国建设,创新国家,我们要...;底线思维。百年变局,科技是关键变量;平台建设。四个并重;激励、服务等方面,政策保障,考虑各学科有很大不同的情况,肯定不能一刀切...这个就少说一点点吧。
附上会议背景材料和讨论的问题,还有几个不涉及任何秘密的会议记录。

记录一下。这会议给我以后的看书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