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0526南湾-道虎窝南山-三道梁-大尖山-鹿叫-花盆

 百里溪1 2022-07-27 发布于北京
  • 日期:2017年05月26日

天气:晴
人员:3人
路线:南湾(2.6km)水泥路尽头(4.0km)道虎窝南山(2.7km)前山岭废村(1.0km)三道梁废村(0.5km)西窑废村(3.2km)大尖山(2.3km)鹿叫(1.7km)花盆(本文都是轨迹距离,比实际偏低30-35%)
用时:10:06-19:02(8小时56分钟)
距离:18.0km(轨迹距离,实际约22km),累计上升1182米、下降1127米

(红线为本次穿越线路,蓝线为能找到参考轨迹线路,黄线为公路)

       道虎窝南山位于延庆硅化木公园东北、上奶山村北、南湾西南,海拔1139米,顶有铁三脚架;黄嵯(cuo,山势高峻的样子)沟山位于硅化木公园东北、前山岭东南、道虎窝南山西侧,海拔约1033米(有资料误写1115米);大尖山又名毛尖山、大毛尖,位于鹿叫东南、前山西南、三道梁西北,海拔1047米,顶有水泥定位墩。
        原计划完成“南湾-道虎窝南山-黄嵯沟山-三道梁-古家窑”一日线路,早在德胜门乘919快到延庆东关换乘7:50南菜园发Y12路、10:05到南湾村,下车向西南进沟12:46登顶道虎窝南山;站在道虎窝南山目测西侧黄嵯沟山海拔不足千米且过去山脊陡峻,放弃登顶黄嵯沟山直接向西北下沟转向西南14:24到三道梁村,感觉时间尚早转向西北17:01登顶大尖山,沿山脊向西北18:24下到鹿叫村错过沙梁子17:50发回延庆Y12路末班车,继续沿公路向东北1.7km夜宿花盆第二天探路大敞洼后回城,线路轨迹http://www./trip/1244780/  。
       整条路线走下来看,自南湾沿沟绕到道虎窝南山东南垭口后登顶线路明显,自后道窝子废村沿山脊向南临近登顶有两个断崖尽量避之,自山顶西侧百米处垭口向西北下沟陡滑不宜从此上山(下沟300米出现小路痕迹);自三道梁废村沿沟向西北3km到大尖山西南垭口,沿山梁向东北0.8km登顶大尖山,自大尖山顶向西北下沟、沿山脊向北300米后沿小山粱向西北均可下到鹿叫村南公路上,注意大尖山顶山脊东侧是连续垂直绝壁一定注意安全。

一、南湾-道虎窝南山-三道梁废村(10.3km,4小时20分钟)
      【Y12路南湾公交站(1.3km)沟中木栅栏门(1.3km)水泥路尽头(1.4km)沟中小路岔口(1.5km)沟中沙梁子岔口(0.8km)山顶东南垭口(0.3km)道虎窝南山顶(0.1km)山顶西侧垭口(0.3km)沟底小路东头(2.3km)前山岭废村(1.0km)三道梁废村】
       1、早自德胜门坐919快到延庆东关换乘南菜园7:50发到沙梁子的Y12路、10:05到南湾村;车站西侧就是自去往道虎窝南山的沟口;略作停留后进沟向西南,沟中嵌有圆石的水泥路走起来感觉不错,10:14过一羊圈、10:22到一木栅栏门处,解开捆绑木栅栏绳子进去继续沿沟向西南,10:39走到沟中2.6km的水泥路尽头。
       2、10:40离开水泥路继续向西南,山沟很窄小路在沟中集水线中时断时续,偶尔还要爬过干枯的水潭巨石,11:07到沟中小路岔口:右侧向西去往后道虎窝废村(沿山脊向南也可登顶道虎窝南山但临近山顶有断崖)、左侧拐向东南翻粱去往沙梁子、道虎窝南山东南山脊垭口。选择左侧支沟向东南,过岔口山谷变宽还算平缓好走。
       3、11:45到沙梁子小路岔口:继续向东南翻粱去往沙梁子、拐向西南去往道虎窝南山,这个岔口非常不明显不看轨迹很容易错过;自此沿沟中有废弃梯田边模糊小路向西南陡升12:13到道虎窝南山东南的山脊垭口,站在垭口向南可俯看白河及白河南侧诸多千米高山,自垭口转向西北继续沿沟300米、12:43到山顶东北侧。
       4、沿山脊向西南12:46登顶道虎窝南山,山顶有铁三脚架为标志(忘看下面是否有定位水泥墩啦)。沿山脊向西不远处为图标海拔1115米的黄嵯沟山,但站在道虎窝南山顶目测该山要矮很多海拔肯定不足千米,其西北侧山脚下的前山岭废村海拔604米,该山比前山岭废村高出也就200-300米,等高线地图显示也不足千米。
       5、站在山顶向东可见近处的松树粱、远处的阳坡高尖,向东南可见近处的照山、远处的云蒙山和黑坨山等,向南可见大北坨子和凤凰坨(凤头),向西南可见不远处的鸭山和延庆南猴顶,向西仅辨认出佛爷顶,向西北可见大尖山、大敞洼和卯镇山,向北可见平安粱、大西岔、八股山、大西岔、怀柔南猴顶、丰宁的云雾山等。
       6、在山顶略作停留后沿山脊向西百米、13:01到山顶西侧垭口,随有驴友建议沿山脊向西一段再向西北下沟,但看山脊陡峭并无明显小路,随选择自垭口向西北直接下沟。山沟很陡但有人走过痕迹,沿沟陡降轨迹300米即见模糊小路,继续向西北小路逐渐清晰、13:52钻出山谷密林向西可见误认为大尖山的大尖山西南尖尖山包。
       7、测得这里海拔664米,站在这里向南看图标海拔1115米的黄嵯沟山,垂直高差肯定不超过300米,所以感觉黄嵯沟山标高肯定是错的!继续沿宽土路向西14:08到前山岭废村(村子肯定废弃时间很长只有残墙断壁);,自前山岭废村沿上面有成堆驴粪的明显小路转向南偏西,连翻小山粱14:24到有分散瓦房的三道梁废村。

(7:55在延庆东关坐上南菜园7:50发倒沙梁子Y12路用时超2小时、10:05到南湾村)

(Y12路公交车站就在向西南去往道虎窝南山的沟口东侧)

(沟中刚走出羊圈的羊群)

(沟中开始有2.6km嵌有圆石的水泥路)

(距离沟口1.3km的木栅栏门,再有1.3km就到沟中水泥路尽头)

(沟中吃草的牛群,据说现在政府鼓励村民养牛但限制村民放羊)

(距离沟口2.6km的水泥路尽头,之后进入窄窄的山沟)

(站在沟中小路上向东北回看,山谷陡窄已不见水泥路踪迹)

(离开水泥路1.4km到一沟中三岔口:向西去往后道虎窝废村,向东南去往沙梁子、道虎窝南山)

(自沟中三岔口进入东南支沟后山谷相对比较宽阔,小路痕迹还算明显)

(自沟中三岔口向东南1.5km到沙梁子道虎窝南山岔口,这个岔口很不明显)

(自沟中沙梁子道虎窝南山岔口转向西南800米到道虎窝南山东南300米的山脊垭口)

(自道虎窝南山东南300米山脊垭口转向西北沿山脊、山谷均可登顶道虎窝南山)

(道虎窝南山东南300米山脊垭口轨迹截图,沿山沟向西北比沿山脊好走点)

(自道虎窝南山东南300米山脊垭口沿山沟向西北300米到道虎窝南山顶的东北侧垭口)

(道虎窝南山顶的铁三脚架,这次又忘记看三脚架下面是否有水泥定位墩啦)

(站在道虎窝南山向东南俯看刚才自垭口上来山谷南侧山脊)

(站在道虎窝南山向东看远处阳坡高尖所在南北山脊)

(站在道虎窝南山向东南可见远处模糊的云蒙山尖)

(站在道虎窝南山向东南看不远处滴水湖西南侧的照山)

(站在道虎窝南山向南可见远处的黑坨山、大北坨子、凤凰坨/凤驼粱,中间山尖不认识)

(站在道虎窝南山向南俯看山下白河边的上奶山村,山顶西侧垭口似有小路南下上奶山村)

(站在道虎窝南山向西南镜头拉近后看大北坨子、凤凰坨所在东西山脊)

(站在道虎窝南山向西南可见不远处的鸭山和延庆南猴顶)

(站在道虎窝南山向西可见远处的黑尖/茨顶、营四路山和更远处的大小海坨)

(站在道虎窝南山向西北可见近处的大尖山、略远大敞洼、远处的卯镇山)

(站在道虎窝南山向北可见近处的平安梁、大西岔,远处的怀柔南猴顶、丰宁的云雾山)

(站在道虎窝南山向东北看近处的犬牙交错的松树梁,远处可见八股山、小西天和阳坡高尖)

(站在山顶西南侧看山顶铁三脚架)

(站在1139米的道虎窝南山向西看山脊相连图标1115米的黄嵯沟山,目测该山不足千米)

(站在山顶西南侧向西北俯看待会儿下山要走的山谷,对过山尖就是大尖山)

(道虎窝南山西南百米处垭口轨迹截图,观察向西山脊险峻选择直接向西北下沟)

(自山顶西南垭口向西北下沟300米见小路痕迹,这里也是下山轨迹的一个岔口)

(随沟向西北小路越来越明,越来越好走)

(离开山顶2km后山谷变宽,站在山谷向西可见大尖山西南山包,开始误认为是大尖山啦)

(站在前山岭废村东海拔664米的沟中向东南看黄嵯沟山)

(站在前山岭废村东向西看北侧又多出一个山尖,此时还误认为中间山包就是大尖山)

(荒废多年、只剩残墙断壁的前山岭废村,自前山岭向北翻梁可到花盆、向南1km到三道梁废村)

(散居在山谷西侧山坡上的三道梁废村,很多瓦房保存完好可见荒废时日不长)

(长满高草的三道梁废村中的院落) 

二、三道梁废村-大尖山-鹿叫-花盆(7.7km,4小时36分钟)
      【三道梁废村(0.5km)西窑废村(2.1km)瘦山尖东侧小路拐角(0.3km)大尖山西南垭口(0.8km)大尖山顶(0.3km)大尖山北侧山脊拐角(2.0km)鹿叫村南上山口(1.2km)花盆西南三岔口(0.5km)花盆关帝庙东侧农家院】
       1、三道梁废村房屋基本保持完好但已经没人居住,自此沿村道向西南过硅化木公园大约3km到古家窑公交站,下午分别有13:45、16:20和18:00三趟沙梁子发回延庆的Y13路公交。感觉时间尚早决定顺便完成西北侧大尖山登顶,之后向西北下到鹿叫村看时间:赶得上沙粱子17:50发回延庆Y12路就回城、赶不上就夜宿花盆。
       2、在三道梁休息解决午饭用去近半小时(明显不想回城啊)、14:50自三道梁沿沟向西北去往大尖山,看时沟两侧有成排的杨树像是大车道,14:54过沟中有顶蓄水池后变成小路,15:02到一地图标注西窑位置发现是块大平地,废村痕迹皆无,站在这里向西北可见像顶官帽的山尖,开始把它误认为就是要登顶的大尖山顶啦。
       3、随沟向东北迂回后继续向西北,沟中小路平整15:25又见刚才看到官帽状山尖北侧还有一差不多高度的瘦山尖,继续沿沟向西北15:34看到像只乌龟的更高的山脊,龟头位置就是海拔1047米的大山尖,乌龟裙边都是连续断崖肯定爬不上去。这是发现已经偏离了离沟上左侧/南侧山梁的参考轨迹,15:49直接切上左侧山梁。
       4、站在小山梁向东可见刚登顶的道虎窝南山和气西侧同脊的黄嵯沟山;山梁上小路像是过去翻梁村道有的地方很宽,16:05沿梁向西北爬升到刚才看到瘦山尖东侧后转向北横切,16:17到大尖山西南翻梁垭口,之后沿山脊向东北继续爬升(垭口北侧应该有向西北下沟的村道),山脊东侧均是垂直断崖,17:01登顶大尖山。
       5、顶有嵌有“北京市三角点”圆铁片水泥定位墩为标志,站在山顶向东可见道虎窝南山、黄嵯沟山,向南可见鸭山、延庆南猴顶、囤上后山,向西可见远处的大小海坨、略近的头道沟大尖、黑山、营四路山等,向西北可见大敞洼、卯镇山,向北可见大西岔、平安梁、怀柔南猴顶、云雾山等,向东北可见小西天和阳坡高尖等。
       6、在山顶略作停留后17:06沿山脊向北,山脊东侧就是深不见底垂直崖壁而模糊小路痕迹就在崖壁边,略微向西靠点坡陡加上荆棘太密根本走不动,不得不硬着头皮沿崖壁边沿向北转向西北,17:27离开山顶大约300米后随轨迹转向西北沿小山梁下山,上面荆棘茂密小路痕迹时断时续,加上山梁很陡几乎看不到前面小心下降。
       7、好在下山确认前面不是断崖深坑即可,一路沿小山梁向西北下降,大约18点站在山梁看到沙梁子17:50发Y12路末班车经过鹿叫村而去,中间没按分别下两侧山沟轨迹一直沿山梁向西北,18:19上到鹿叫村南养殖用房南侧水泥路上与下南侧山沟轨迹重合,沿小路向西北穿过养殖场16:24到鹿叫村南柏油公路上。
       8、在公路边向村民讨要补水(大尖山顶水几乎耗光)歇息十分钟,附近只有花盆村有两家农家院,16:35沿柏油公路去往花盆村,站在公路向东南看:大尖山东侧虽是悬崖断壁但西侧都是连续陡坡,小心下山有没有小路危险不大。沿公路向北18:52到花盆村西南进村水泥路岔口;选择左侧水泥路直接向东北进村。
       9、19:50到花盆村西口的关帝庙,路上电话确认村东头黑河边农家院老板不在家,好在花盆村中还有一家农家院可住,19:02到关帝庙东侧的农家院投宿计划第二天登顶花盆村西北3km处的大敞洼。花盆原来是花盆乡政府所在地,村中仍遗留很多改革前痕迹(供销社、大圆拱门等),其中村西关帝庙和西台在当地还算有点名气。
       10、村子西头农家院电话13436822350,老板人很和气、食宿方便但因是旧房条件有限;本人两次住村东头黑河边的农家院,村东500米有点偏但农家院是新盖的,房间干净设施非常完善(主客分开、室内卫浴),老板娘(昝-zan,15101108832)比较友善,紧邻黑河环境比较幽静,骑行、避暑、采松蘑不妨考虑到此一住。

(三道梁废村西北支沟,看起来像能走车的大车道)

(隐藏在山坡上的三道梁废弃房屋)

(三道梁废村西北沟中有顶蓄水池,应该是原来村民的重要水源)

(站在三道梁废村西北500米的地图标注西窑的平地向西北看,这个像官帽山尖不是大尖山)

(自西窑沿沟东侧小路向东北迂回后继续沿沟向西北,沟沿小路清晰平坦)

(又见二个山包,小路最重上到北侧山包东坡后向北直切大尖山西南还山梁垭口)

(终于看到大尖山——这个像乌龟山脊的北侧山尖) 

(看到这个乌龟状山脊就要上左侧小山梁啦,本次走沟错过上梁小路直接向南切上小山梁)

(沟中看到大尖山顶前就要沿小路离沟向西上沟左侧的小山梁)

(小路沿小山梁向西北上至北侧瘦山尖东侧后向北直切大尖山西南山脊)

(站在小山梁向东看道虎窝南山,这个角度看黄嵯沟山比道虎窝南山低远不止图标的24米)

(大尖山西南山脊垭口,这里应该是鹿叫向东南翻梁到三道梁的村道)

(大尖山西南山脊垭口轨迹截图,沿山脊向东北0.8km、垂直爬升200米登顶大尖山)

(站在大尖山西南山脊看东侧为垂直断崖、西侧大坡的大尖山顶)

(顶有水泥定位墩的大尖山顶,原有航标架已经倒塌痕迹皆无)

(第一次看到写有“北京市”字样的水泥定位墩)

(大尖山顶位置轨迹截图:自山顶向西北下沟、向北300米转向西北沿山梁均可下到鹿叫村南)

(站在大尖山顶向东看道虎窝南山、黄嵯沟山)

(站在大尖山顶向南偏西看鸭山、延庆南猴顶、营盘东北的囤上后山)

(站在大尖山顶向西看,层层重叠的山脊仅能认出黑山/茨顶山头)

(站在大尖山顶向西北看近处的大敞洼、远处的卯镇山)

(站在大尖山顶向北看大西岔/正座、略远的平安梁/抱榆树沟尖)

(站在大尖山顶向东北看远处小西天、阳坡高尖所在南北山脊)

(站在大尖山顶看山顶北侧的山脊,注意东侧就是垂直断崖)

(站在山脊看大尖山南北山脊的东半拉,这样断崖一直延伸到鹿叫村东)

(山脊西侧都是荆棘茂密陡坡。东侧就是垂直断崖走起来很不安全)

(站在北侧向南回看大尖山顶,据村民讲大尖山地貌源于二郎神赶山鞭子抽打形成的)

(自山顶沿山脊向北300米后离开断崖山脊转向西北小山梁下山)

(离开断崖山脊前向南回看海拔不高但险峻的大尖山)

(离开山脊沿小山梁一直向西北即可下到鹿叫村南养殖场)

(站在小山梁向东南回望大尖山,最右上的一个山包)

(参考轨迹中间分别下南北两侧山谷出山,本次直接沿小山梁下到鹿叫村南养殖大棚)

(沿小山梁一直向西北在此与下到南侧山谷轨迹重合,沿小路向西北穿养殖大棚)

(站在鹿叫村南向东南看大尖山,远处最靠右的山尖就是大尖山)

(鹿叫村南柏油路南去大尖山的水泥路岔口,山坡上看到Y12末班车已走只能选择夜宿花盆啦)

(站在鹿叫村东向东南看大尖山,山脊西坡与东侧直至断崖形成明显的反差)

(干净的公路)

(站在鹿叫村东北角向东南看自大尖山顶延伸过来的险峻山脊)

(花盆村西南进村水泥路岔口,柏油路到花盆村南口)

(花盆村西南口爬山虎还未长高的凉棚)

(花盆村西口的关帝庙和戏台)

(关帝庙前面的文物保护石碑)

(花盆村西口的农家院,条件没有村东那家好但地处村中小卖铺旁边比较方便)

(花盆村两家农家院位置及联系电话,村东黑河边那家条件较好强烈推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