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语典故班第四十七课 从明清小说中的成语了解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三)

 巴蜀辞赋学院 2022-07-27 发布于四川

成语典故班第四十七课

从明清小说中的成语了解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三)

         主讲绝谷画蝶

一、杨家将演义(通俗小说)一般指北宋志传

《北宋志传》(又名《杨家将》、《杨家将传》、《杨家将演义》)写杨家将抗辽事迹。作者广泛搜集了宋元时期民间流传的杨家将故事、宋元话本和元杂剧中的有关剧目为基础加工整理而成。作品从北汉主刘钧摒逐忠臣,呼延赞出世写起,到杨业归宋,杨宗保大破天门阵,十二寡妇征西夏为止。通过杨业一门世代抵抗契丹侵扰的事迹,贯串了反抗外族入侵,歌颂抗敌英雄,谴责奸佞卖国的主题。《杨家将》与《薛家将》、《呼家将》构成我国通俗小说史上著名的“三大家将小说

1.基本信息

《北宋志传》是明代英雄传奇小说,作者为明代嘉靖年间熊大木。与《南宋志传》(此书主要写宋太祖故事,内容与书名不甚相合)合刊,共二十卷。通称《南北两宋志传》,各十卷五十回。

作品较好地塑造了杨家老少几代人的英雄群像,叙述了杨家“一门忠勇尽亡倾”的悲壮故事。老将杨业,身经百战,威震四方,号称“杨无敌”,后因潘仁美的陷害,在陈家谷战役中身陷重围,在潘不发救兵,突围无望的情况下,头撞李陵碑壮烈而死。少年英雄杨宗保十四岁就执掌帅印,他不但能上阵与敌刀枪相搏,而且还能运筹帷幄,善于调兵遣将,指挥千军万马,而杨家的祖、父辈如佘太君、杨六郎、柴郡主等也能以抗战大局为重,扶持青年晚辈治军。以佘太君为首的一班杨门女将,一洗封建女子弱不禁风的脂粉气,个个都是征战沙场的巾帼英雄。这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除了北朝乐府《木兰辞》塑造的木兰形象外,象《北宋志传》这样集中塑造女英雄群像的作品,应是一种开创性的和成功的突破。

当然,这些旧体民间小说往往通过封建性的忠君来表现爱国,还掺有许多呼风唤雨,鬼神迷信的内容,这些缺陷,连同其艺术上的粗糙,都是无庸评议的。

2.小说贡献

作为小说史上现存最早描写杨家将故事的一部长篇小说,《北宋志传》的主要贡献在于,使民间流传已久、零散片断的杨家将故事得以基本定型,这也是明代中叶朝廷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战争频繁,朝政紊乱状况的一个折射,有着一定的历史意义,继而在明末清初的民族斗争中起过激奋人心,鼓舞斗志的作用。后代的许多戏曲作家又从该书中寻找素材不断加以发展创造,以至在今天(21世纪)的舞台、银幕上还不断演出。《杨家将》和《薛家将》、《呼家将》构成了我国通俗小说史上著名的“三大家将小说”。

3.杨家将演义

作者:佚名

杨家将抗辽的故事,很早就在民间流传。南宋“说话”,便有《杨令公》、《五郎为僧》的名目。元杂剧中有《谢金吾诈拆清风府》、《吴天塔孟良盗骨》、《八大王开诏救忠臣》、《杨六郎私下三关》、《杨六郎调兵破天阵》、《焦赞活拿萧天佑》等杨家将戏。明代中期以后,满州掘起,“倭寇”入侵,明王朝内部奸臣当政,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出现了通俗小说《杨家府演义》、《北宋志传》。《杨家府演义》全名是《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志传》,其作者已无从考证。 《杨家将小说讲述的是北宋大将杨继业一家世代尽忠,抗辽保国的故事。自南宋以来,千古流传。杨家将演义》,融会了宋元以来广泛流传的各种杨家将故事和传说,小说塑造了一大批杨家将的人物形象,如杨令公、杨七郎、佘太君、穆桂英、杨宗保、杨宣娘、焦赞、孟良等,个性突出,深受人们的喜爱。小说大胆地饱含激情地塑造了一大批巾帼不让须眉的杨门女将形象,她们武艺超群,性格豪放,聪慧灵秀,叱咤疆场,完全摆脱了封建礼教那一套妇德女训、尊卑等级的枷锁,为平民百姓家喻户晓,津津乐道。在民间甚至有了“杨家府里女胜男”的说法。

4.作者简介:

熊大木(约15061578年),号钟谷、鳌峰后人,福建省建阳人,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历史演义小说的编著者与刊行者。

熊大木的祖先,从熊秘到熊禾,在唐宋两代原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其后世代或官或隐,熊大木这一代,早已沦为了市民阶层。但熊氏先人所树立的爱国精神和博学能文的传统,是熊大木著作中所继承的两大特色。

他以编著出版为业,其书坊名为“忠正堂”,有不少书籍经他刊刻传世。而他自己也亲自编写了不少通俗小说,是中国小说史上继《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作者之后,又一位创作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小说的民间作家。

熊氏所撰的通俗小说,据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载录,现存的还有《全汉志传》、《唐书志传通俗演义》、《南北两宋志传》、《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和《日记故事》等。这些著作中,反映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

他是早期英雄传奇类型的文学作者,著有《北宋志传》。熊大木编有大量通俗小说,在明清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咏史诗别具一格,颇有新意。

    5.关于杨家将演义的成语

1.慨然应允

注释:慨然慷慨、爽快。形容豪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出处: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二十七回令婆召孟良入与言其事,孟良慨然领诺。”

2.慨然允诺

注释:慨然慷慨、爽快。形容豪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出处: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二十七回令婆召孟良入与言其事,孟良慨然领诺。”

3.行兵布阵

注释:指挥军队,布置阵势。

出处: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四回有一将,名继业,人号为令公,此人天文地理,六韬三略,无不精通,行兵列阵,玄妙莫测,乃智勇兼全之士。”

4.血染沙场

注释:沙场战场。鲜血染红了战场。指在战场上牺牲。

出处: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卷二设将军等今日不来,吾辈血染沙场早矣。”

二、封神演义 (明代传为许仲琳创作长篇小说)

《封神演义》(俗称《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封神传》等)是明代许仲琳(有争议)创作的长篇小说,约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

《封神演义》全书一百回,写的是武王伐纣的故事。前三十回着重写纣王的暴虐,姜子牙归隐,文王访贤,得姜子牙之辅佐,武王才完成讨伐纣王的大业。后七十回主要写商、周两国的战争,并且掺杂有宗教的斗争,阐教帮助周,截教帮助商,各显道术,互有杀伤,结果截教失败,纣王凶而自焚,武王夺取天下,分封列国,姜子牙回国封神,使有功于国的人和鬼各有所归。

该小说,以历史观念、政治观念作为支撑全书的思想框架,掺杂了很多宏大的想象,表现了作者对于仁君贤主的拥护和赞颂以及对于无道昏君的不满和反抗。

1.内容简介

小说开头写纣王进香女娲宫,见女娲圣像美貌,题诗亵渎,女娲怒纣无礼,遣轩辕坟中千年狐狸精等三妖入宫惑乱君心,破坏成汤天下。

纣王索冀州侯苏护女苏妲己为妃。苏护送女至恩州驿,狐精害死妲己,借体成形,入宫得宠。纣王沉溺酒色,朝政日废,又在妲己怂恿下设炮烙酷刑,造虿盆,任意诛杀大臣,残害宫人。皇后姜娘娘被废,惨遭剜目。太子殷郊及弟殷洪逃出朝歌;丞相商容强谏死节;东伯侯、南伯侯无辜遇害。西伯侯姬昌被囚羑里七年,其子伯邑考被妲己所害。妲己又谗害王叔亚相比干,致使其被剜心而死。

姬昌逃回西岐后,于磻溪间访得奉元始天尊命下山助周灭商、隐居草野的姜子牙,拜为丞相。姬发继父立为西周之主后,又得妻妹均被纣王害死的商武成王黄飞虎为附,其势益盛。

纣王命太师闻仲伐周。闻仲先后派大将晁田、张桂芳、鲁雄、魔家四将等出征,并有截教诸门人相助,排十绝阵等,为阐教教主元始天尊率领门人联合太上老君等所破。诸将及闻仲均被杀。纣王又派邓九公、张山、洪锦等出征,皆大败。九公、土行孙、郑伦、洪锦等皆归降西周,一气仙马元、羽翼仙被收服;背师助纣的殷洪、殷郊被杀。

武王拜子牙为帅兴兵伐商。攻占金鸡岭,收降孔宣,破汜水、佳梦、青龙、界牌、穿云、潼关、临潼等关,并大破截教通天教主所摆的“诛仙阵”“万仙阵”,吕岳“瘟癀阵”等。又战渑池,斩张奎夫妇,战孟津,杀梅山七怪。会合八百诸侯进军朝歌,纣王于摘星楼自焚,妲己等三妖被擒。武王即天子位,姜子牙领元始诰敕,在封神台封神,武王封七十二诸侯。

2.创作背景

姜子牙斩将封神之说,早就传闻于说词者之口,元刊《武王伐纣平话》,伐纣斩将的故事已具雏形。从《武王伐纣平话》到《封神演义》有个中间环节,就是明代万历年间余邵鱼编集的《列国志传》,采用了大量的民间传说,对故事进一步做了推演、扩大。《武王伐纣平话》和《列国志传》为《封神演义》提供了情节总构架和部分人物形象、情节单元。许仲琳等在前人创作、民间传说基础上写定了《封神演义》。 [8]

关于《封神演义》的作者身份,一直以来都存在很大争议。最常见的说法是许仲琳,因为明朝一个版本的《封神演义》中出现了许仲琳的署名。许仲琳的生平事迹不详,只知道他生活在明朝中后期,是应天府(今江苏南京)人士,号“钟山逸叟”。除许仲琳外,有关其作者还有陆长庚、陆西星、王世贞等说法,但未有定论。

3.作品主题思想

从历史演义的角度看,小说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上古时期商周斗争特别是纣王失败周代商兴的历史面貌。从《尚书》《诗经》到《史记》,这一段史实多有记载,如《史记·殷本纪》中所写纣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百姓怨望”“重刑辟,有炮烙之法”“醢九侯”“脯鄂侯”“囚西伯羑里”“剖比干,观其心”“诸侯多叛纣而往归西伯”“周武王之东伐,至盟津,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纣王“赴火而死”,周武王杀妲己等,在小说中均有形象的描述。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作者所表现的进步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为了充分肯定武王伐纣战争的正义性、必要性与合理性,小说第一部分(234回)对纣王荒淫残暴罪行进行了集中揭露,说明“君失其道,便不可为民之父母,而残贼之人称为独夫。今天下叛乱,是纣王自绝于天”。“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因此对待老百姓的态度如何,是国君是否符合天意也就是能否当政的根本条件。因此,周武伐商虽为臣伐君,却是诛独夫,反暴政,是“奉天命以伐无道”,“代天以彰天讨,救民于水火”的正义之师。从另一方面说,“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天命无常,惟有德者居之。”文武尚德,百姓归心,才能周代商兴。贯串于整部小说的,就是这种披着天命外衣的民本思想,这是西周初年以来出现的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所继承的古代民主思想。在把封建纲常“天理”化的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代,《封神演义》所宣扬的这种思想,显然具有与封建专制主义相抗衡的叛逆意义。小说中还生动描写了哪吒剔骨还肉,寻父报仇,殷郊殷洪被遭逃亡,以纣为仇的故事,对这些有失“子道”的悖逆行为表示理解和肯定,而殷后来背叛师教,助商伐周,却终不免化灰犁锄之下场。这些,同有失“臣道”的武王伐纣一样,都表明了作者企图用一种有条件的相对的君臣父子关系来改造那种无条件的绝对服从的封建忠孝伦理。这是《封神演义》中可贵的思想光芒。

在历史上,商和周是两个不同的部族。《封神演义》却把它们写成了君臣的关系,并且强调武王伐纣的事业是“以臣伐君”,是“以下伐上”,是“灭独夫”。这正是封建社会里的进步观点的反映。它再三地宣传:“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这样一种思想实际上是封建社会里的农民起义的理论根据之一。

《封神演义》还反映了和封建伦理观念相违背的思想。这突出地表现在哪吒剔骨还肉的故事里。哪吒打死了凶恶的龙王三太子,为了不连累怕事的父亲李靖,就自杀而死。后来,李靖一再对他的魂魄进行无理的逼迫。他已“还了父母骨肉”,不能再忍受下去,在得到莲花化身成形以后,就采取“下山报仇”的举动。他把自己的父亲当作“对头”看待,见面直呼其名,用枪刺去。李靖大败而逃,他还紧追不舍。哪吒的这种行为,在封建社会里,被看成是“忤逆乱伦”。而哪吒故事的可贵就在于它批判了“父要子亡,子不亡是为不孝”的封建道德原则。然而,作者所表现的这种思想还是不够彻底的,没有完全突破封建伦理观念的束缚。因此,哪吒的反抗并未获得最后的胜利,终于在燃灯道人的玲珑塔下屈服,向李靖认罪。

而且,《封神演义》的作者在很多地方表现了宿命论的观点。所谓“成汤气数已尽,周室天命当兴”,几乎已经成为全部故事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关键。结果,每个参加商周之争的人都不过是来“完天地之劫数,成气运之迁移”,阵亡以后都是“一道灵魂进封神台去了”。这无疑歪曲了斗争的性质,从而也就影响了主题思想的积极意义。作者对于妇女有时持着一种不正确的看法。妲己被当成“祸水”来描写:纣王亡国主要是由于受了她的蛊惑,纣王的一切倒行逆施、惨无人道的行为也仿佛都是出于妲己指使。书内也有少数地方,尤其是在韵语的描述中,表现了不明是非的客观主义态度。

4.艺术特色

《封神演义》构思上的重要特点,是故事性很强。殷军伐西岐,周兵攻朝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个悬念引起另一个悬念,一个高潮预示下一个高潮。每个大将都有一件法宝、一样绝技、一种战术,每段故事都带来花样翻新的场面。百回小说经常有相对独立的人物小传。《封神演义》在历史大框架中纵横想象的长篇叙事方式,有人称为“拟史诗”。《封神演义》有一定的史诗风格,却主要以奇特瑰丽的想象取胜。神仙妖魔、奇人奇貌奇活儿,踢天弄井,腾挪变化。雷震子生肉翅可飞;土行孙眨眼间地遁无踪;纣王麾下的孔宣“曾见开天辟地,又见出日月星辰”,背后有五道光,将其一抖,多高明的武器都会陷落进去,连姜子牙的神鞭也不能幸免;吕岳将瘟丹撒到西岐井中,让西岐军民染瘟疫,姜子牙冰冻岐山,用气象战给对方制造恶劣的生存环境等等。 [8]

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塑造了一些人物的形象。许多神仙妖怪的奇形怪状的容貌——例如杨戬的眼睛、雷震子的肉翅、哪吒的三头八臂,往往能使读者产生浓厚的兴趣。关于神仙妖怪的法术,例如土行孙可以在地底行走,高明、高觉“目能观看千里,耳能详听千里”,杨戬有七十二变化,无不描写得引人入胜,而且还可以启发人们的智慧。

在人物性格的刻画方面,例如黄天化的暴躁如火,姜子牙的忠厚、懦弱,崇侯虎的贪鄙横暴,妲己的狡猾、残忍,都能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作者有时还写出人物的复杂的性格。写土行孙有许多优点,但也着重写他有暴躁、骄傲、狂妄、好色、贪图富贵等比较严重的缺点。闻仲被写成是一个忠于纣王的大臣,虽然近于愚忠,他那种正直的性格却还是使人觉得有些可爱的。不过,作者也没有把闻仲过分美化,而给他安排了必然的下场,使他成为商纣王朝的殉葬者。另外,像忘恩负义、挑拨离间、倒行逆施的小人申公豹,反复无常、贪财纳贿的奸臣尤浑和费仲,作者用笔不多,却有鲜明的性格,能使读者牢牢记住。

在艺术方面,《封神演义》的缺点在于,作者忽略了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因而大多数人物的性格不够突出;有的地方千篇一律,公式化,像“十绝阵”一段就是。由于写得比较粗糙,在情节的发展上,还留下一些漏洞。

5.作者简介

许仲琳(生卒年不详),号钟山逸叟,应天府(今南京市)人,明代小说家。约嘉靖末前后在世,事迹不详。善为通俗小说,有《封神演义》一百回。

6.关于封神演义的成语

1鞍马之劳

注释:鞍马鞍子和马,指长途跋涉或打仗。形容旅途或战斗的劳苦。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二回耳不闻兵戈之声,眼不见伐之事,身不受鞍马之劳,心不悬胜败之扰。”

2.百中百发

注释:中射中目标。发发射。形容射箭、投掷或射击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从不落空。同百发百中”。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一回陈桐闻脑后鸾铃响处,料是飞虎赶来,挂下画戟,取火龙标掌在手中,此标乃异人秘授,出手烟生,百中百发。”

3.背暗投明

注释:离开黑暗,投向光明。比喻在政治上脱离反动阵营,投向进步方面。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六回今将军既知顺逆,弃暗投明,俱是一殿之臣,何得又分彼此。”

4.剥皮抽筋

注释:形容恨之入骨或极端凶残。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二回梅山猴头,焉敢弄术!拿住你定要剥皮抽筋。”

5.不识抬举

注释:识认识,理解;抬举赞扬,器重。不懂得人家对自己的好意。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回这贱人不识抬举。”

6.草木愚夫

注释:旧时农民的谦称。象山野之中草木那样愚昧无知的人。也指人对农民的蔑称。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回料你不过草木愚夫,识得什么天时人事。”

7.chěng异夸能

注释:施展奇异本事,夸耀能力高强。

出处:《封神演义》第九二回梅山七怪阻周兵,逞异夸能苦战争。

8.出口伤人

注释:说出话来污辱人;说出的话有损人的尊严。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八回好妖道'焉敢如此出口伤人,欺吾太甚。”

9.垂名竹帛

注释:垂名传名。竹帛古代供书写用的竹简和白绢,借指典籍、史册。名字被载入史册,流传后世。

出处:《封神演义》五十七回大丈夫先立功业,共扶明主,垂名竹帛。

10.颠三倒四

注释:三、四表示杂乱。形容说话做事错杂紊乱。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四回连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颠三倒四,坐卧不安。”

11.调虎离山

注释: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八回子牙公须是亲自用调虎离山计,一战成功。”

12.凡夫俗子

注释:泛指平庸的人。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三回吾等又不是凡夫俗子,恃强斗勇,皆非仙体。”

13.飞云掣电

注释: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一回不说追兵随后飞云掣电而来。”

14.赶尽杀绝

注释:驱除干净,彻底消灭。比喻残忍狠毒,不留余地。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三回黄天禄上马,提枪出营,见余化曰'匹夫赶尽杀绝,但不知你可有造化受其功禄!’”

15.顾后瞻前

注释: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同瞻前顾后”。

出处:《封神演义》第五三回你往我来,遭着兵刃命随倾;顾后瞻前,错了心神身不保。

16.吉日良时

注释:吉利的日子,美好的时光。同吉日良辰”。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一回宋江拣了吉日良时,焚一炉香,鸣鼓聚众,都到堂上。”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六回子牙对惧留孙曰'命土行孙乘今日吉日良时,与邓小姐成亲,何如?’”

17.口呆目瞪dèng

注释:嘴说不出话,眼发直。形容很吃惊的样子。

出处:明·许仲林《封神演义》第九十七回那军士见妲己美貌,已自有十分怜惜,再加他娇滴滴,叫了几声将军长,将军短。便把这些军士,叫得骨软筋酥,口呆目瞪,软痴痴作一堆麻,酥酥成一块,莫能动履。”

18.劳师动众

注释:劳疲劳,辛苦;师、众军队;动出动,动员。原指出动大批军队。现指动用很多人力。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一回长兄,不必劳师动众,他自然尽绝,也使旁人知我等妙法无边。——不动声色,令周兵六十万余人自然灭绝。”

19.恋恋难舍

注释:原形容极其爱慕,不能丢开。现多形容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同恋恋不舍”。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五回子牙恋恋难舍,有两极仙翁上前言曰'子牙!机会难逢,时不可失;况天数已定,自难逃躲。你虽是下山,待你功成之时,自有上山之日。’”

20.流连忘反

注释:留恋不舍,忘记返回。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5回人君之宴乐有常,未闻流连忘反。”

21.lòu 心刻骨

注释:形容感念深切,难以忘怀。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六回妾等蒙陛下眷爱,镂心刻骨,没世难忘。”

22.露面抛头

注释:抛暴露。露出头和面孔。原指妇女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中。现指公开露面。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回倘久后此城一破,使我妻女擒往朝歌,露面抛头,尸骸残暴,惹天下诸侯笑我为无谋之辈;不若先杀其妻妇,然后自刎,庶几不失丈夫之所为。”

23.米粒之珠

注释:比喻细微弱小的东西。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3回料尔等米粒之珠,吐光不大;蝇翅飞舞,去而不远。”

24.难分难解

注释:指双方争吵、斗争、比赛等相持不下,难以分开。有时也形容双方关系十分亲密,分不开。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六十九回一员将使五股托天叉;一员将使八楞熟铜锤;一员将使五爪烂银抓;三将大战,杀得难解难分。”

25.难解难分

注释:指双方争吵、斗争、比赛等相持不下,难以分开。有时也形容双方关系十分亲密,分不开。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六十九回一员将使五股托天叉;一员将使八楞熟铜锤;一员将使五爪烂银抓;三将大战,杀得难解难分。”

26.旁门外道

注释: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借指不正派的学术派别。现泛指不正派的东西。

出处:《礼记·王制》执左道以乱政,杀。”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四回左道旁门乱似麻,只因昏主起波查。”

27.旁门左道

注释: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借指不正派的学术派别。现泛指不正派的东西。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四回左道旁门乱似麻,只因昏主起波查。”

28.抛头露面

注释:抛暴露。露出头和面孔。原指妇女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中。现指公开露面。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回倘久后此城一破,使我妻女擒往朝歌,露面抛头,尸骸残暴,惹天下诸侯笑我为无谋之辈;不若先杀其妻妇,然后自刎,庶几不失丈夫之所为。”

29.片甲无存

注释:一片铠甲都没保存下来。形容全军覆没。同片甲不存”。

出处:明·梁辰鱼《浣纱记·交战》杀得他只轮不返,片甲无存,望风而逃,渡江去了。”明·陈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一回末将明日使姜尚无备,再杀他个片甲无存,早早奏凯。”

30.气喘吁吁

注释:形容呼吸急促,大声喘气。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六回一眼看见喜媚乌云散乱,气喘吁吁。”

31.敲骨剥髓

注释:犹敲骨吸髓。比喻剥削压榨极其残酷。

出处:《封神演义》第二九回未闻有身为大臣逢君之恶,蛊惑天子,残虐万民,假天子之命,敲骨剥髓,尽民之力肥润私家,陷君不义,忍心丧节,如令兄者。

32.全军覆灭

注释:整个军队全部被消灭。比喻事情彻底失败。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三回梅山七怪化成人形,与周兵屡战,俱被陆续诛灭,复现原形,大失朝廷体面,全军覆没;臣等只得逃回。”

33.三首六臂

注释:神道的形状◇比喻神通广大,本领出众。同三头六臂”。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六十三回子牙见对营门一人,三首六臂,青面獠牙。”

34.神魂飘荡

注释:形容精神飘忽。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四回黄天祥不知所以,抬头看时,不觉神魂飘荡,一会儿不知南北,昏昏惨惨,被步下军卒生擒下马。”

35.生民涂炭

注释: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六十一回今国君无道,天愁民怨,四海分崩,生民涂炭,刀兵不歇,天下无不思叛,正天之欲绝殷商也。”

36.十指连心

注释:十个指头连着心。表示身体的每个小部分都跟心有不可分的关系。比喻亲人跟自身休戚相关。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回十指连心,可怜昏死在地。”

37.寿终正寝 qǐn

注释:寿终年纪很大才死;正寝旧式住宅的正房。原指老死在家里。现比喻事物的灭亡。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一回你道朕不能善终,你自夸寿终正寝,非侮君而何!”

38.思前想后

注释:思考虑;前前因;后后果。对事情发生的缘由,发展后果,作再三考虑。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二回且闻太师见后无袭兵,领人马徐徐而行;又见折了余庆,辛环带伤,太师十分不乐,一路上思前想后。”

39.随声附和

注释:和声音相应。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一回崇侯虎不过随声附和,实非本心。”

40.碎骨粉身

注释:指死亡。多指为某种目的而献身。同碎身粉骨”。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回崇黑虎大怒骂曰'好匹夫!苏护违犯天条,有碎骨粉身之祸;你皆是反贼逆党,敢如此大胆,妄出狂言。’”

41.天命有归

注释:天命上天的意志;归归宿。上天所安排的归宿。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三回三分天下,周土已得二分,可见天命有归,岂是人为。”

42.徒劳往返

注释:徒劳白花力气。来回白跑。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六回大夫今日见谕,公则公言之,私则私言之,不必效舌剑唇枪,徒劳往返耳。”

43.汪洋大海

注释:汪洋形容大水宽广无边。水势极其浩大。也比喻声势极其浩大。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轰天炮响,汪洋大海起春雷。”

44.往返徒劳

注释:徒劳白花力气。来回白跑。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六回大夫今日见谕,公则公言之,私则私言之,不必效舌剑唇枪,徒劳往返耳。”

45.为国捐躯

注释:捐献;躯身体,指生命。为国家牺牲生命。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二回可怜成汤首相,为国捐躯。”

46.香消玉殒

注释: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0回香消玉碎佳人绝,粉骨残躯血染衣!”

47.心血来潮

注释:来潮潮水上涨。指心里突然或偶然起了一个念头。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四回但凡神仙,烦恼、嗔痴、爱欲三事永忘……心血来潮者,心中忽动耳。”

48.心痒难抓

注释:指心中有某种意念或情绪起伏不定,无法克制。同心痒难挠”。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三回且说潼关众将听得破万仙阵,俱在关内,一个个心痒难抓,恨不得也来看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五回一席话说得唐二乱子心痒难抓,跃跃欲试。”

49.眼观六路

注释:眼睛看到四面八方。形容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全面了解。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3回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50.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注释:形容人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3回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51.羊触藩篱yáng chù fān lí

注释:羊角勾挂在篱笆上。形容既不能进,也不能退。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一回前无所往,退无所归,羊触藩篱,进退两难。”

52.阴阳交错

注释:指把阴和阳搞差了◇比喻由于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错。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五回闻太师这一回阴阳交错,一时失计。”

53.引颈受戮

注释:戮杀。伸长脖子等待被杀。指不作抵抗而等死。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六回天兵到日,尚不引颈受戮,乃敢拒敌大兵。”

54.有志不在年高

注释:指年轻人只要有志向,成就不可限量,不在年纪大。也指只要有志向,岁数大了,也可以干出一番事业。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三回樵子抚掌大笑不止,对子牙点头叹曰'有志不在年高,无谋空言百岁。’”

55.运乖时蹇 jiǎn

注释:指时运不佳,处于逆境。同运蹇时乖”。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三回这是弟子运乖时蹇,异事非常。”

招架不住

注释:招架抵挡。抵挡不了或没有力量再支持下去。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八回姚天君招架不住,掩一锏,望阵内便走。”

56.遮天迷地

注释:形容风沙、雨雪大或人马等极多。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六回风起处遮天迷地,火来时烟飞焰裹。”

57.遮天映日

注释:遮蔽天空和太阳。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回高继能把蜈蜂袋一抖,好蜈蜂!遮天映日,若骤雨飞蝗。”

58.忠肝义胆

注释:忠心耿耿,仗义行事。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丞相金銮直谏君,忠肝义胆孰能群。”

59.忠孝节义

注释: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准则。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回民知有忠孝节义,不知妄作邪为。”

60.罪有攸归

注释:攸所。罪责有所归属。指罪犯必受惩治。

出处:明·陈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赐尔姬昌等节钺,便宜行事,往惩其忤,毋得宽纵,罪有攸归。”

61.左道旁门

注释: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现泛指不正派的东西。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四回左道旁门乱似麻,只因昏主起波查。”

三、隋唐演义 (清代褚人获创作小说)

《隋唐演义》是明末清初文学家褚人获创作的一部具有英雄传奇和历史演义双重性质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共二十卷,一百回。关于《隋唐演义》的成书时间,鲁迅认为它成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现存最早刻印刊行版为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四雪草堂刊本。  

全书整体结构以史为经,以人物事件为纬,以隋炀帝、朱贵儿、唐明皇、杨玉环的“两世姻缘”为大框架,讲述自隋文帝起兵伐陈开始,到唐明皇还都去世为止一百七十多年的传奇历史;小说文字描写灵活多变,或铺陈华丽,富有时代气息,或用笔粗豪,人物形象鲜明,铺叙了隋炀帝奢靡的宫闱生活,隋末群雄起兵,李世民统一天下,武则天荒淫乱唐,以及唐明皇、杨贵妃的风流艳事。书中对隋亡后十六院夫人流落江湖的同情,对秦琼英雄失意的感叹,与作者在明亡以后“鹱落”、“困顿”的遗民心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隋唐演义》是在以前关于隋唐的正史、野史、民间传说以及通俗小说的基础上汇总加工而成。它的诞生标志着说唐题材小说创作的转型,同时也代表了明末清初长篇白篇小说发展的一种趋势,其成功经验对此后的小说创作如《红楼梦》等也有一定的启发、示范作用。

1.作者简介

褚人获,生卒年不详,字稼轩,又字学轩,号石农,江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终身不仕,文名甚高,能诗善文,尤喜涉猎历代稗史轶闻,著作颇多,最能代表其文学成就的是《隋唐演义》。他有多方面的才能,著作颇丰。传世的有《坚瓠集》《读史随笔》《退佳琐录》《续蟹集》《宋贤群辅录》等。他交游广泛,与尤侗、洪升、顾贞观、毛宗岗等清初作家过从甚密

2.内容简介

隋炀yáng帝下扬州杨坚得天下,为隋文帝,独孤氏为皇后,立长子杨勇为太子,次子杨广为晋王,三子杨俊为秦王,四子杨秀为蜀王,五子杨谅为汉王。其时文臣有李德林、高颎,武臣有杨素、李渊、贺若弼、韩擒虎,君臣合力,励精图治。而陈主偏安江南,溺于酒色,不理朝政。杨广请领兵伐之。杨广因有异志,故有此奏。广俘陈后主,闻其爱妃张丽华美,欲取之。

李渊进言,张被高颎杀,杨广怀恨。南北统一,杨广阴结杨素、宫人内竖,内外进谗,隋帝宣诏废杨勇,立广为太子。独孤后薨,隋主忽日梦洪水成灾,又见城上有树结果,疑心杀李浑之子洪。李靖闻此事,激起图王之志。后得龙宫赠书,兵法愈精。

杨广谋取东宫后,又潜治蜀王秀,李渊谏,广令张衡传布谣言:“桃李子有天下”。隋主果然又斩李浑全家,复疑李密,一时李姓纷纷辞官。李渊被旨令为太原通判。广又领人扮强人欲于途中杀李渊,后被秦琼所救。借居永福寺,得子李世民,又招婿柴嗣昌。
    秦琼途中贫病交加,卖马当锏,遇至友王伯当,结识英雄单雄信、李密,得道士魏徵救治。后因于皂角林误伤人命,发配幽州。解途中识张公瑾、白显道、尉迟南、尉迟北兄弟。而幽州总管罗艺,乃琼之姑父,琼得与姑母、表弟罗成相聚。

后因罗艺荐,于山东大行台来护儿总管处任旗牌官。秦琼公差至少华山,因王伯当结识强人齐国远、李如珪,同往长安观灯,于永福寺遇执修报恩祠的柴嗣昌,相约赴越公府,见李靖夫妇及虬髯客。后与柴嗣昌、王伯当观灯,打死强抢民女王婉儿的宇文惠及公子,而同离长安。
    隋文帝患疾,杨广入宫问疾,调戏宣华夫人,文帝知晓。广惧,杀父自立为帝。当日蒸淫陈妃。未几杨素死,炀帝更无顾忌,造显仁宫,广选美女,广集奇珍,天下骚动。程咬金、尤俊达于长叶林劫了皇杠,押官误认为是靖山大王陈达、牛金,齐州刺史遣秦琼、樊虎捉拿。时值琼母六十寿辰,单雄信邀各路英雄为之贺寿,程咬金、尤俊达亦至,咬金酒后供盗状,琼当面焚捕批,后嗣昌以岳丈报恩银赔了皇杠,遂了此公案。
    隋炀帝于内宫奢侈淫乐,又令开广陵河,作广陵游,而天下已汹汹然:翟让聚义瓦岗,朱灿占城父,高开道据北平,窦建德占高鸡泊,杨玄感起关中。炀帝起用老臣杨义臣,败窦建德,灭张金称,然遭忌而休,窦建德又趁机而起。杨玄感战败,李密被擒,王伯当救之。

后定雪儿为妻,投了瓦岗寨。秦琼征高丽,累建奇功,救宇文述,然述因其杀子之仇,欲害秦琼,逼得秦琼与罗士信、程咬金、尤俊达等投了瓦岗寨。至此,瓦岗声势大震,瓦岗军破金堤关,直抵荥阳,张须陀带兵征剿,李密设计破之,张须陀战亡。李密声威大震,遂杀翟让自立,齐国远、李如珪等与杜如晦投奔柴嗣昌。
     时李渊于长安立代王侑为天子。后杨侑传位李渊于太原,国号唐,李渊立建成为太子,世民为秦王。而杨广尚在扬州观赏琼花,荒淫无度,被部属宇文化及所逼自缢。窦建德率军攻李密,闻宇文化及弑君自尊,遂联合杨义臣,欲讨化及。为除后患,先征罗艺,因窦建德之女窦线娘与罗艺之子罗成,战地私订终身而罢战。后李世民派李靖率军与窦建德、杨义臣十万大军共讨宇文化及。杀化及后义臣辞官。秦王征王世充,被李密部程咬金、秦叔宝所获,监之,狱官徐义扶之女惠英,梦黄龙缠身,告其父,义扶知是真命主。

秦琼、魏徵、徐世绩等见秦王英明,乘李密出外,入狱探望接纳。惠英设计私释秦王,后嫁秦王,为徐惠妃。秦王接秦母、张氏、秦怀玉入唐以报恩,程母随秦母也入唐。李密讨王世充,大败,密等奔唐,秦琼、徐世勣在外未从,程咬金因母已入唐,乃投李世民。世民知其忠直,隆礼赦过。李密被秦王羞辱,与王伯当背唐,为唐兵所杀。秦琼后亦归唐,惟单雄信有杀兄之仇而投王世充。秦王得李密之众,实力大增。武德七年,天下统一。
    李渊年高,身体不爽,英、齐二王,惧秦王权重,托张、尹二妃行间,遂生玄武门之变,二王被诛,秦王即位东宫,改元贞观。太宗登极,天下平定,贞观九年尽放宫女。一日,太宗有病,魏徵致书崔判官,太宗魂至冥府,判官改其生死簿,又增寿一纪,回阳身体健旺。后选武媚娘为才人,甚宠。后太子李承乾杀魏王谋反,被废为庶人,立晋王为太子。

太宗有疾,晋王入侍,通武才人。外传女主武代有天下,遂出武才人为尼,武才人归家与侄武三思通,于感业寺又通冯小宝。贞观二十三年,太宗崩,太子即位,号高宗,迎武才人归,立为后。政皆由武后出。高宗崩,中宗立,立韦氏为后。天后日与三思、小宝等淫乐。中宗谏,天后怒,废中宗,立豫王,为睿宗。政权天后独揽,睿宗不得闻,后改国号为周。又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
    马嵬wéi 驿兵变一日,太后与武三思闲游 ,周围一片凋零景象,甚是扫兴,遂移檄花神,由硕贞作法,令万花开放。唯槿树不开,逐野外作篱障。朝臣皆谄佞,独狄仁杰谏太后自省。周兴、来俊臣等欲陷害狄仁杰、安金藏等,太后素知仁杰忠正,不允;安金藏则剖腹鸣屈。徐敬业举义旗,骆宾王为讨武曌檄,太后惧庐陵王响应,令三思探之,三思乘机与韦后通。

张柬之等与中宗谋,杀张昌宗兄弟及诸武,唯三思于中宗宫中得免。中宗复位,置武太后于上阳官。太后崩,三思与韦后谋,杀张柬之等。自此,韦后独揽大权,中宗受节制。韦后秽乱宫廷,欲废太子。太子杀武三思,后死于乱军。韦后鸩中宗,立温王,临朝听政。后李隆基诛韦后,相王正位,改号景云,李隆基立为太子。又天象垂警,睿宗传位太子,为玄宗。
    玄宗即位日久,怠于政事,宠妃废后,赐太子、鄂王、光王同日死。后夺寿王妃杨玉环,专宠,一时杨家皆得高爵。玄宗宠信奸佞李林甫、杨国忠,朝野皆喑。平卢节度使安禄山,伪装忠心。贵妃收其为儿,作洗儿戏,后与之通。然安禄山野心勃勃,于天宝间与史思明作乱,逼得玄宗传位太子,自驾西蜀。后肃宗平乱,收复京都。上皇归,居兴庆官,日夜思念杨贵妃,有鸿都道士能致亡灵来会,遂神游觅芳魂。贵妃言七月七日长生殿事,以钗钿托道士带归,道人复奏,上皇厚赠道士。未几,上皇与肃宗相继而崩,代宗立,后又传十三帝。

3.作品思想主题

①历史兴亡

李世民由于题材来源的复杂性,《隋唐演义》体现的历史观也比较复杂,褚人获在总结隋唐两代兴亡教训时继承了传统史学的道德理性精神。第三回开篇有这样一段议论:“从来国家吉凶祸福,虽系天命,多因人事。既有定数,必有预兆。于此若能恐惧修省,便可转灾为祥。所谓妖由人兴,亦由人灭。若但心怀猜忌,欲遏乱萌,好行诛杀,因而奸佞乘机,设谋害人,此非但不足以弭灾,且适足以酿祸。”这可以说是作者的历史观的总体表述。他一方面承认“天命”的存在,但同时也肯定了“人事”的重要性,而且认为“国家吉凶祸福,虽系天命,多因人事”。第二十九回,作者有意增加了一段袁紫烟观天象的情节,袁紫烟在回答隋炀帝所问的帝星摇动问题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此乃天意,恐非人力能除。惟愿陛下慎修明德,或者其祸自消。”她认为君主修德就可以挽回“天心”,但遗憾的是,“任你天心显示,草木预兆”,隋炀帝本人却“只做不见不闻”,为隋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第八十八回,作者这样写道:“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所赖为君者,能觉察于先,急为翦除,庶不致滋蔓难图。更须朝中大臣,实心为国,烛奸去恶,防奸于未然,弭患于将来,方保无虞。若天子既误认奸恶为忠良,乱贼在肘腋之间而不知,始则养痈,继则纵虎。朝中大臣,又询私背公,其初则朋比作奸,其后复又彼此猜忌。那乱贼尚未至于作乱,却以私怨,先说他必作乱,反弄出许多方法,去激起变端,以实己之言,以快己之意。但能致乱,不能定乱,徒为大言,欺君误国,以致玩敌轻进之人,不审事势,遽议用兵。于是旧兵不足,思得新兵,召募之事,纷纷而起,岂不可叹可恨!”这比较清楚地揭示了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归根结底,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唐玄宗自己的怠政和用人不察,过分沉迷于个人的情感,于是“驰了朝纲”,对杨国忠、安禄山的种种不轨行为坐视不管,最终重蹈隋炀帝之覆辙。
    武则天国家的兴亡,“虽系天命,多因人事”,冥冥中虽然有一个定数存在,但只要统治者“能恐惧修省,便可转灾为祥”,这可以说是作者历史观的核心内容。总的来说,作者从理性的角度思考国家兴亡时是肯定“人事”的,尤其在对隋炀帝、唐玄宗的具体分析方面带有较浓的理性成份。但传统的道德理性观念无法解决一切问题,因此在遇到一些具体问题时作者又不得不搬出非理性的“天命”、“天数”。如窦建德是作为一个正面英雄形象来塑造,在小说中作者突出了他的品德,也强化了他得民心的一面。窦建德兵败被擒,他治下的百姓哀痛不已,他们说:“夏王治国,节用爱人,保护赤子,时沐恩泽。今彼一旦失国,我侪小民,如丧考妣。”就连郑国的百姓也为他感到惋惜:“那个夏王,闻他在乐寿极爱惜百姓,为人清正,比我们的郑王好十万倍。那皇后更加贤明,勤劳治国。今不意为了郑王,把一个江山弄失了,岂不可惜。”这样一个英雄为什么会落得这样一个悲剧下场?作者无法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就只好将一切都归于神秘的“命”和“数”。第五十八回,作者借徐懋功之口作了这样的解释:“窦建德外有良臣,内有贤助,齐家治国,颇称善全。无奈天命攸归,一朝擒灭,命也数也,人何尤焉!”
    作者在谈到隋时多强调“人事”,但一关涉到唐就会奢谈“天命”。如在小说中曾一再预示李氏当兴,第二回隋文帝的洪水淹城之梦早就为全书奠定了基调;“真命天子”李世民则处处受到“天”的垂爱,每到危难之时就会有神灵出来救护,而其他英雄无论如何贤能,在这个“真命天子”面前则注定要以失败告终。然而即使李世民也不能违背“天命”。在他晚年,天象预示有“女主昌”,而民间也流传“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秘记”,为此李世民杀掉了小名叫“五娘”的功臣李君羡,但他所作的一切都无济于事。武氏“代有天下”,这是“天之所命”,因此人力无法改变这一现实。尤其是李世民明知“才人姓武有碍”,但却因私情不忍与之分手,这就是人的弱点,在“天命”面前人显得是如此的渺小、无助。武氏篡位是天命,而玄宗因痴迷杨妃而失国更是前世注定之事,这一切都是人力所无法改变的。由此可见,《隋唐演义》的历史观是比较矛盾的,它摇摆于“天命”与“人事”之间,但总体来看又是向天命观倾斜。  
     封建伦理
    《隋唐演义》塑造了一些维护封建伦理关系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有时作者还对伦理关系表达自己的看法,宣扬对封建伦理的遵守。
瓦岗寨结义褚人获在小说中主要塑造了以秦琼为核心的一班忠臣义士典范。第四回,秦琼父亲北齐领军大将秦彝为君死节,作者赞誉“苦战阵云昏,轻生报国恩”,秦琼祖父北齐武卫大将军秦旭亦为君尽忠,作者亦称“血战将军志不灰”。秦琼幼时,即因听母教诲,得到“赛专诸”的称号,后齐郡欲得秦琼为捕盗都头,在母命下,秦琼才同意。第九回,秦琼滞留潞州日久,其几个通家好友不时“馈送些甘供之费,又兼省问秦老伯母”。 第十一回,单雄信叮咛秦琼求荣不在朱门,悄送秦琼数百金。第十二回,秦琼因皂角林事被捕,单雄信多方营救,后秦琼被罚充军幽州,单雄信又附信彼处朋友张公瑾代为周全。第十五回,秦琼自幽州返回,秦琼母命秦琼拜妻子:“你不要拜我,拜你的媳妇。你三载在外,若不是媳妇孩儿能尽孝道,我死也久矣,也不得与你相会了。”秦琼拜谢时,张氏说“侍姑乃妇道之当然,何劳丈夫拜谢?”夫妻对拜四拜。第二十二回,秦琼把母亲寿辰的时间曾告诉王伯当,邀伯当到时相聚,伯当不仅自己去拜寿,还邀上单雄信,单雄信又发下令牌,通知同路朋友。第三十七回,因闻徐懋功述说罗士信为一英豪,尽管罗士信年龄小秦琼很多,秦琼却与罗士信结为兄弟,罗士信对秦琼母亦称母亲,对秦琼妻张氏称嫂嫂,张氏待之也如亲叔一般。后在四十四回中,因宇文述诬陷秦琼为杨玄感逆党,秦琼母妻亦要被拘提,差官来到秦琼鹰扬府,罗士信道“下官与秦都尉,是异姓兄弟,他临行把母妻托与我,我岂有令他出来受人凌辱之礼?”直至自己也被计入陷车,后打破枷锁,救出秦琼母妻,又去报仇。第三十九回,窦建德反后势益大涨,准备邀请单雄信同事,作者赞他们之间的兄弟之情“莫教骨肉成吴越,犹念天涯好弟兄”。在第四十三回中,众位英雄到了瓦岗之后,为图大业,以信义定了次序。
    除此外,作者又独树一帜的塑造了几个遵守伦理的女性形象。第一回,忠于陈主的凉郡夫人冼氏,在陈为隋破后,起兵保全四境,后得陈主诏书,谕以国亡,使之归隋,冼夫人北面拜谢后归隋。第四十九回,窦线娘与罗士信战场相见,互生情愫,在马上私定了姻缘,但却还要杨义臣的媒妁之言,以获得窦建德同意,后尽管圣旨欲为两人赐婚,窦线娘还是在父亲同意的前提下才来到宫廷。第五十六回中,花木兰因父年迈,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第六十回,因可汗求婚,木兰不敢有违,遂自刎,自刎前交待其妹代其为窦线娘传递书信,花又兰果然遵守木兰言语,最后与窦线娘同嫁罗士信。
    虽然作者在小说中表现了对封建伦理的遵从和宣扬,但是《隋唐演义》中还有很多违背封建伦理的内容,而这些封建伦理的违背者主要是帝王将相,这些人在遵守伦理规范尤其是家庭伦理规范方面,没有起到万民表率的作用。在第一回中,“南朝刘裕,篡晋称宋,萧道成篡宋称齐,萧衍篡齐称梁,陈霸先篡梁称陈。”一个“篡”字打开了帝王将相不守封建伦常的序幕。小说中,杨坚尽管也是篡周得权,但因为隋成了一统局面,作者用了宿命论的观点来弱化其篡权的事实,“生坚时,母亲吕氏,梦苍龙据腹而生,生得目如曙星,手有奇文,俨成王字”,后有一天“头出双角,满身隐起鳞甲,宛如龙形”。杨坚之子杨广,面对独孤后的溺爱以及他出生时的异兆,也有了不甘人下之心:“我与太子一样弟兄,他却是个皇帝,我却是个臣子……除非设一计策,谋夺了东宫,方遂我一生快乐”,于是阳为孝谨,阴布腹心,又谋统兵权,结交外臣,招纳奇谋密计之士,以为羽翼,作者对杨广的作法这样做了评论:“直教豆向釜中泣,宁论豆箕一体生”。第二回中,杨广在字文述的帮助下,获得独孤后的怜爱,联合了杨素,夺得太子之位。但杨广至此还不算,又恐隋主第三子蜀王秀为患,密嘱杨素寻杨秀过端谮之。在第十九回中,杨坚病重,杨广看到父妃宣华夫人举止风流,态度娴雅,把平时妆饰的一段不好奢侈、不近女色的光景全都抛去,欲淫父妃,在杨坚知道杨广所作所为后,欲废杨广。杨广召集自己的一班佞臣,弑父夺位,并在新丧之时,与父妃宣华夫人,肆意交欢——一个典型的人面兽心、衣冠禽兽形象。在杨广面前无所谓伦理,无所谓纲常,所有的仅仅是自己的欲望。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杨广肆意妄为。
    玄武门之变不仅仅隋炀帝杨广荒淫无道,李唐的子孙在此方面也不逊于他。六十四回,李渊之子李建成、李元吉趁李渊身体不爽、宫中静养之际,与父妃张、尹二妃饮酒作乐,一个活脱脱的杨广在世,作者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万恶果然淫是首,从教手足自相残。”他们在发现李世民以宫门挂带的方式给予警告时,首先想到的不是愧疚、自责,而是诬陷李世民以自脱,后李元吉借与尉迟敬德比武之机,试图槊杀世民。六十六回中,作者对李建成、李元吉嫉妒李世民功高的做法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人生最难事以家为国,父子群雄振起一时,使谋定计,张兵挺刃,传呼斩斫,不知废了多少谋画,担了无数惊惶,命中该是他任受,随你四方振动,诸丑跳梁,不久终归于殄灭。至于内廷诸事,谅无他变,断不去运筹处理,可知这节事,总是命缘天巧,气数使然。”但这也仅仅是作者的看法,并不能影响早几百年的李建成、李元吉行为。二人为除掉李世民,私自结纳妃嫔以通消息,值平阳公主会葬,宗戚大臣护送的时机,又欲鸩杀李世民,恰巧为飞鸣而过的乳燕遗秽而救,此计又不成,二人一方面阻止父亲李渊遣李世民于洛阳建行台,又极力收买、分散李世民身边文臣武将,以图孤立李世民,并招引亡命之徒。秦王面对“骨肉相残,古今大恶”,诚知祸已临近,但“意欲俟其先发,然后以义讨之,庶罪不在我”,也早就有了骨肉相残的想法,只不过为了寻求道义上的支持。兄弟间如此残忍,帝王将相一直鼓吹的伦理道德只是为了让百姓遵守,于己则大可不必。最终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与其部将杀死李建成、李元吉。
     唐玄宗与杨贵妃李世民的后代也继承了其父违反伦理的基因,其子魏王李泰,恃己“有才能,有宠于帝,潜有夺位之意”,于是折节下士,密结朋党。太子承乾知觉后,为维护己位,在侯君集蛊惑下,准备谋反,结果被唐太宗废为庶人。在七十回中,“仁孝”的晋王李治被立为太子,值唐太宗因色欲太深害病入侍之际,见到父妃武才人,惊讶于武媚娘美色,意欲私之,因未得其便,但两人已眉目送情,后得武氏为李治盛水之际,二人交通感情,李治为表情意,并送九龙羊脂玉钩于她。面对李治无君无父之行,作者在七十一回中说:“情痴婪欲,对景改形,原是极易为的事;若论储君,毕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从幼师傅涵养起来,自然悉尊法则。不意邪痴之念一举,那点奸淫,如痴如醉,专在五伦中丧心病狂做将起来;反与民间愚鲁,火树银台,桑间濮上,尤为更甚。”唐高宗李治即位不久,即吩咐武媚娘束发,纳入宫中,封为昭仪,为固宠夺位,武氏杀己女,诬皇后所为,最终皇后废,武氏被立为后。自此,武氏日夜荒淫,僭乱朝政,与高宗同殿问事,不守妇道为甚。唐高宗因色患病,武氏日盼其早早归天,不仅继续与高宗淫乱,并且阻止御医诊治。对武氏的荒淫行为,作者说:“谚云饱暖思淫欲,是说寻常妇人;若是帝后,为天下母仪,自然端庄沉静,无有邪淫的。”高宗亡故后,武氏更加淫乱,这招致儿子中宗李显的谏奏,她恼羞成怒,废中宗为庐陵王。不仅武氏,唐中宗妻韦后也不是忠贞烈妇,她不仅玩弄中宗,又通武三思,且又谋废太子,以致太子李重俊先发制人,起兵杀武三思,但最终自身亦死于乱军中。在此乱中,安乐公主驸马武崇训被诛,唐中宗命武延秀为驸马,延秀为崇训弟,作者论及此不论行为道:“以嫂妻叔,伦常扫地矣!”韦后在私情暴露后,为使自己可以千秋万岁,鸩杀了中宗。对于宫闱间不守伦理,作者叹道:“从来宫闱之乱,多见于春秋时,然要皆未有如唐朝武韦之甚者。有了一个武后,却又有韦后继之。”李唐皇室的违反伦理行为到此还没有结束,唐睿宗即位后,太平公主畏忌太子英明,谋废太子李隆基,等到睿宗禅位于玄宗李隆基,太平公主又欲暗进毒,以谋弑杀李隆基,结果为李隆基抢占先机,太平公主被赐死,睿宗听到此消息,叹息还宫。唐玄宗即位伊始,励精图治,后好女色,为得倾国之色,博一生之大乐,强夺儿子寿王妃杨玉环,封为贵妃,杨妃亦是“风流水性,她也不以貌取人,只是爱少年,喜壮士”,与安禄山勾搭成奸,玄宗又与杨妃姊妹虢国夫人相狎。唐肃宗妃张后也甚不贤,离间唐玄宗与唐肃宗的父子感情。
    帝王将相这些违反封建伦理的行为,不管是隋朝还是唐代,不管是亡国之君还是中兴之主,不管是王侯将相还是宫廷嫔妃,他们都在权与色的争夺中置封建伦理于不顾。此时什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什么以孝治天下、万民楷模,一切皆是虚伪的面纱,一切都是用于民而己除外的愚民工具。作者在宣扬封建伦理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揭开了这层面纱,这种对封建伦理的矛盾表现,不仅让人们看到了帝王将相内部弱肉强食、互相残杀的血腥画面,同时充分展现了褚人获对待封建伦理的困惑心态。

③思想局限

从今人的眼光来看,《隋唐演义》思想上的局限有两点:首先,它不仅以大量篇幅直接进行封建伦理道德的说教,而且正面塑造了以愚忠求宠的王义、姜亭亭夫妇的形象。如小说花费大量的笔墨写王义夫妇怎样用头发做成“青丝帐”以谢“隆恩”,博得隋炀帝一笑。作者对这对愚夫愚妇的“品行”津津乐道,赞赏不已。又如,作者谴责了隋炀帝的暴政,却又不厌其烦地渲染朱贵儿等人以“殉节”报答昏君的故事。这表明,在作者的心目中,“忠君”是至高无上的道德准则,即使这“君”如狼似虎。其次,作品在总体结构上以朱贵儿、隋炀帝与唐明皇、杨贵妃的“两世姻缘”为副线,以欣赏的态度写了这两对情人的“爱情”,这也是书中的糟粕。封建帝王固然可以作为文艺作品的爱情主人公来描写,但隋炀帝、唐明皇之于朱贵儿、杨贵妃,与其说是“爱”,毋宁说是对没有任何人身自由的女性的玩弄,与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男女之间的爱情并不相干。

4.作品英雄形象

《隋唐演义》塑造了一帮救世英雄的光辉形象,他们出身各不相同,所处境况也不一样,但大都才兼文武、矢志忠义,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真命英主才能扭转乾坤,百姓才能脱离水火。
秦琼(叔宝)隋唐英雄大多形象雄伟奇异,引人注目,秦琼是“身长一丈,腰大十围,河目海口,燕颔虎头”,柴嗣昌“眉飘偃月,目炯署星。鼻若胆悬,齿如贝列。神爽朗,冰心玉骨;气轩昂,虎步龙行”,单雄信“身高一仗,貌若灵官”,程咬金则“双眉剔竖,两目晶莹。疙瘩脸横生怪肉,邋遢嘴露出獠牙。腮边卷结淡红须,耳后蓬松长短发”,徐懋功“容貌魁伟,意气轩昂”,王伯当“身长膀阔,腰大十围,眉清目秀,虬发长髯”,尉迟恭“身长九尺,膀阔二停,满部胡须,面如铁色,目若朗星”,一幅幅诡奇的面容,一个个英勇的形象,他们的这种形象,非常的有利于表现他们超凡的武力与神勇,同时也可以反映出这些英雄人格的壮伟和高洁。
    隋唐英雄不仅形象瑰伟,更重要的是,他们之所以成其为英雄,是因为他们超群的武功,像秦琼不仅“使得枪射得箭,还有一样独脚武艺:他祖传有两条流金熟铜锏,称来可有一百三十斤。他舞得来,初时两条怪蟒翻波,后来一片雪花坠地,是数一数二的”,这两条锏救唐公,为秦琼成为唐朝开国功臣打下基础,战高丽,让他能征善战之美名天下远扬。柴嗣昌一把剑舞起似白雪一团,程咬金的宣化斧威震天下,罗士信一杆枪神出鬼没,尉迟恭的一条鞭无人能敌……每个英雄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招,这是他们成其为英雄的招牌。
    尉迟敬德在小说中的隋唐英雄,他们不仅武艺高超,更有过人的胆量和智谋。如第三十八回,王伯当知悉李密因从杨玄感造反被捕后,只身一人来到李密要经过的酒店,设计营救,巧遇孙安祖,酒灌解差,终救得李密;第四十一回,秦琼作为来护儿征高丽的先锋,智谋过人,暗渡辽河,兵入平壤,杀了高丽一员大将乙支文礼,因功职升鹰扬;第五十八回中,徐懋功面对十万夏国雄兵,施计谋仅用三千人,便吓得夏国兵心胆俱裂;第五十九回,柴绍夫妻假装勇安公主,赚开洛阳城门,生擒王世充,其他人如李密也是足智多谋、单雄信胆智过人、贾润甫思虑周全、李靖多有谋略等等。除此外,他们的英雄气概也着实让人惊叹,这种英雄气概是不畏生死、不惧艰险的英雄主义精神,如第四十一回,因秦琼曾杀宇文述之子宇文惠及,征高丽时为字文述认出,宇文述施阴谋欲杀秦琼,但因秦琼力大一直未得手,在宇文述讲明原因后,秦琼道:“我当日为民除害,你今日为子报仇,我便还你这颗头罢;只可惜亲恩未报,高丽未平。去去,随你砍去。”大义凛然的英雄气势,让人叹服;第五十八回,秦琼归唐后,闻听唐帝述说尉迟恭的英勇,先是咬牙怒目,涂坏尉迟恭的画像,后立下军令状,只愿领兵三千,剿灭尉迟恭;第五十八回,唐军与夏兵对阵,秦王看到郑代王琬骑了一匹大宛国进贡的青骢马,流露了喜爱的态度,尉迟恭二话没说,单身进入夏兵阵中,取了代王琬,抢得青骢马;第六十回,单雄信在行刑前,因与秦琼结为儿女亲家,了除了后顾之忧,尽管马上面对死亡,依然哈哈大笑:“吾去了,你们快动手”,面对死亡,毫不畏惧。
    罗成隋唐英雄的形象,还有一点不同于其他历史演义小说的特点,那就是他们的文人性,他们大都可以吟诗作对,特别是秦琼。小说第四回说他最懒读书,只好轮枪弄棒,厮打使拳,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后来却变成了文人式的人物,落难潞州时,他曾做这样一首歌:“旅舍荒凉雨又风,苍天着意困英雄。欲知未了生平事,尽在一生长叹中。”在东岳庙,见火工拿米回家为母亲煮粥,引起了他的思家之念,便又作了一首“满江红”词:“兕虎祛驰,甚来由,天涯循辙?白云里,凝眸盼望,征衣滴血。沟洫岂容鱼泳跃,鼠狐安识鹏程翼,问天心何事阻归期,情呜咽。七尺躯,空生杰;三尺剑,光生箧。说甚擎天捧日名留册,霜亳点染老青山。满腔热血何时泻,恐等闲白了少年头,谁知得?”在罗公处,秦琼还曾做一首思乡诗:“一日离家一日深,犹如孤鸟宿寒林。纵然此地风光好,还有思乡一片心。”无论文笔,无论内容,如作者不提示,这决不像一个只好舞枪弄棒之人所作。其他人如柴嗣昌曾做对联:“宝塔凌云一目江天这般清静,金灯代月十方世界何等虚明”,词气开阔,引人称赞;还有单雄信,秦琼在他家养伤时,值雪日,二人在书房拥炉赏雪,这种雅兴,一般也只文人有得。
隋唐演义英雄栩栩如生形象的组成,不仅是外在的容貌、武艺、智谋以及文人性上的光辉形象,还在于他们内在形象的崇高,这里的内在形象主要表现在“义”上,书里面的“义”可以分为忠义、侠义、孝义、义气等四个方面。
    “忠义”,这里主要指忠诚,事君以忠。第五十三回,李密被王世充战败后,无计可施,只得降唐,李密所属众将均服从李密决定,王伯当也不例外,尽管其家眷还在瓦岗,王伯当用这样的话语来表现自己的忠义:“昔与明公共誓生死同随,安肯今日相弃?便分身原野,义所甘心;何况家室哉!”第五十四回,李密降唐又反唐后,逃走时路过熊耳山,中了唐军埋伏,在唐军箭如飞蝗的情形下,王伯当苦不能第,只好拼命抱住李密,以己身遮护李密,忠义之心,让人叹服;第五十五回,李密降唐没有知会徐懋功和秦琼,徐懋功和秦琼知悉后,并没有埋怨,依然忠于李密,尤其是秦琼,此时其母已被秦王赚入长安,秦琼作为一个大孝之人,在这时并没有立即奔赴长安降唐见母,在忠孝难以两全的面前,依然选择了“忠”;尉迟恭也是这样一个人,刘武周被唐兵大败北窜后,秦王派人欲说降他,尉迟敬德定要在刘武周下落明确后再作决定,得知刘武周被杀后,他安葬好刘武周才得降唐。
    血战睢阳《隋唐演义》中的“忠义”,不仅仅是对于主公,也包括对国家的忠诚。在第九十回,安史之乱爆发后,唐将高仙芝、封常清与叛军血战潼关,相持不下,监军宦官边令诚趁机向唐玄宗进谗言,玄宗听信后竟密敕军中斩此二将。封常清临死前仍直言:“败军之将,死罪奚逃;但朝议俱以禄山之众为不难殄戮,非确论也。臣死之后,愿勿轻视此贼,宜专任良将,多练精兵以图之。”二人就刑之时,部下士卒皆大呼称冤枉,其声震动天地。安禄山起兵之初,常山太守颜杲卿诈降,设计杀死安禄山部将李钦凑,擒拿高邈、何千年,传檄河北诸郡举义。后颜杲卿力战被擒,拒不投降,与长史袁履谦一同在洛阳被害。第九十四回中,张巡与许远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死守睢阳,他派部将南霁云杀出重围,去临淮借粮并请兵救援。当南霁云冒死来到临淮,临淮主帅贺兰进明担心出兵后主城被谯郡许叔冀偷袭,又见张巡、许远两人屡克贼兵,战功卓著,心里很嫉妒他们,既不发兵救援,也不借给粮米。南霁云再三请求,贺兰进明就是不肯,还趁机劝说南霁云投靠自己,不要再跟着张巡受苦,并设宴招待他。南霁云大哭道:“仆来时,睢阳城中已不食月余矣,今即欲独食,安能下咽!大夫坐拥强兵,并无分灾救患之意,岂忠臣义士之所为乎?”因发狠自咬下一指,以示进明道:“仆已不能达主将之意,请留此指以示信,归报主将与同死耳!”一时指血有如泉涌,座客俱为之挥涕。
    “侠义”,主要是表现在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第五回,秦琼、樊建威自长安解军挂号出来,在临潼山遇到宇文述派出暗杀李渊的人马正与李渊厮杀,秦琼看到情形,直杀过去,帮助李渊摆脱了困境;第十八回,秦琼、柴嗣昌等一帮人在观灯时,闻听宇文惠及强抢王婉儿,顿时恶气填胸,双眸爆火,遇到宇文惠及,他们打杀了这个恶棍;第三十三回,秦琼在赴督催河工的任上,闻知有人偷百姓的孩子,央计为百姓除害,最终抓到偷小孩的贼子。
   “孝义”,小说中隋唐英雄的孝义主要表现在了秦琼和程咬金的身上。第四回,秦琼因有勇仗义,听母亲训诲,所以得到了“赛专诸”的称号,齐州刺史寻秦琼担任捕盗都头,秦琼也是在母亲的同意下才决定担任,秦叔宝无论是落难潞州还是在辜负罗公处,母亲的安危总是放在心头;程咬金更是一个至孝之人,第五十四回中,得知母亲为秦王赚入长安,全不顾自己曾在老君堂几乎杀死秦王,与秦王结下大仇的事实,为见母亲不惜亡躯。
    “义气”,是隋唐英雄表现的重点,这种义气主要表现在隋唐英雄不分贵贱、不论亲疏,他们团结互助,有难同当、有福共享。第九回,秦琼落难潞州,卖马得银在酒店遇王伯当,王伯当肥马轻装,秦琼衣衫褴褛,伯当见到秦琼,不仅急解己衣裹定秦琼身躯,并为秦叔宝的落难而痛苦;第十回,秦叔宝在东岳庙养伤时狼狈不堪,恰逢单雄信为亡兄打醮,单雄信见得秦琼,急忙双手捧住秦琼,全不顾其污秽,秦琼担心己体污触他,单雄信伤心得流下眼泪,并表示宁愿以己身带秦琼受难,秦琼在潞州时,秦琼的几个好友贾润甫、樊建威等见秦琼在外日久,秦琼母有病,便馈送些甘供之费,同时省问秦琼母;第十三回,秦琼充军幽州,张公瑾、尉迟兄弟尽全力周全秦琼;第二十三回,秦琼得知程咬金即自己一直追捕的响马时,马上拿出批捕焚烧掉,全不顾自己安危,义气之名天下远播;特别是在六十回,王世充败后,单雄信已被抓,为搭救单雄信,徐懋功、程咬金、秦琼等在秦王处,甘愿以三家家口保单雄信,因宣武陵单雄信追杀秦王为秦王忌恨,秦王李世民始终不允,秦琼甚至愿以己身代死,秦王终不允,为了除单雄信后顾之忧,秦琼刑场与单雄信结为儿女亲家。
因为“义”的存在,隋唐英雄的形象又增添了几许的内涵。隋唐英雄的这种光辉形象,有继承其他历史演义小说写法的成分,但更多的是在表现作者的道德追求,以及人们的价值欣赏。

5. 艺术手法

《隋唐演义》几乎没有一个贯穿全书的人物,却组织巧妙,不见断痕,从这个意义上讲,褚人获称得上是一位有才能的作家。有些论著认为此书结构松散、艺术平庸,这显然是一种苛责。其实书中有些东西足以引为今天的借鉴,在艺术上也有可取之处,具有其本身的写作特色。
    结构
    《隋唐演义》有它结构的特殊性。作者对大量有关材料的取舍、安排,显示出组织构造之功。三组人物,两朝史事,横以素材,纵以史脉,以秦叔宝穿插其间,读来饶有兴味。清代梁绍壬在他的《两般秋雨庵随笔》中说:《隋唐演义》“复纬之以本纪、列传而成者,可谓无一字无来历矣。”这是很有见地的评语。从某种意义上说,《隋唐演义》贯穿的东西是历史,而不是人物。史为经,人物事件为纬,这就是《隋唐演义》的结构方法。这样的结构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使一般读者从小说去认识历史,起到了普及历史知识的作用。许多文化知识较少的读者正是从戏曲、评书以及演义小说去认识和熟悉中国历史,这是一般历史演义小说所以受到普遍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善于鉴别思考的细心读者从《隋唐演义》中可以看得出其结构特点,三组人物犹如三个团块,作品结构基本上是严整的。 
    人物
    秦琼卖马《隋唐演义》中的人物刻画有许多成功处。特别是作者笔下所谓的“草泽英雄”,如秦叔宝、单雄信、程咬金、罗成等等,都写得非常生动,就连着墨不多的尉迟敬德,也写得虎虎有生气。如写秦叔宝“当锏卖马”的几个回目,尤其精彩。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曲折再三,跌宕有致。使读者跟着作者的一枝笔行进。这几回中,不仅秦琼神态毕肖,就是单雄信乃至陪衬人物王小二夫妇也活灵活现。秦琼的捉襟见肘、死爱面子,单雄信的任侠好义、耿直淳厚,王小二的圆滑机变、世故炎凉,均被作者一枝妙笔活画出来。而王小二夫妻一刁钻,一善柔,形成了强烈对比,亦相映成趣。“当锏卖马”极饶戏剧性,层层铺垫,常是出人寻常意料之外,却又在人情事理之中,将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揭示得非常充分。因此,后世戏曲多将它搬上舞台。
    第八回秦叔宝初与单雄信见面时有一段文字:叔宝隔溪一望,见雄信身高一丈,貌若灵官,戴万字顶皂荚巾金,穿寒罗细褶,粉底皂鞋。叔宝自家看着身上,不象模样得紧,躲在大树背后解净手,抖下衣袖,揩了面上泪痕。雄信过桥,只去看马,不去问人。……待到雄信看罢了马,才与秦叔宝相见:“马是你卖的吗?”单员外只道是贩马的汉子,不以礼貌相待,只把你我相称。叔宝却认卖马,不认贩马,答道:“小可也不是贩马的人,自己的脚力,穷途货于宝庄。”雄信道:“也不管你买来的自骑的,竟说价罢了。”这段文字,干净利落,人物声貌,俱在眼底。单雄信的外貌特征是通过秦叔宝“隔溪一望”而展现的,而秦叔宝的窘态则是“自家看着身上,不象模样得紧”,是通过“主观镜头”显示出来的。“躲在大树背后解净手,抖下衣袖,揩了面上泪痕”一段更是惟妙惟肖,从中可以略见作者描写人物的功力。
    作者还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优良传统,特别是受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书的影响,例如有意识地运用所谓“特犯不犯”、“同而不同处有辨”以及“传神摹影”、白描等艺术手段。同是逼上瓦岗的“草泽英雄”,由于出身、遭际、性情各不相同,各有各的个性。比如同是鲁莽的火暴性子,程咬金和尉迟恭同中有异;同是任侠好义的刚强汉子,秦叔宝与徐懋功、单雄信与窦建德也各不相同。这相同与不同之中,充分显示出中国传统艺术手法丰富的表现力。作者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增强作品艺术感染力的写法也是值得注意的。像写秦琼对母亲的孝顺,是那样细腻、生动。三年未曾归家,又念及老母卧病在床,及待进了家门,听妻子说母亲刚吃了药睡去,秦琼便“蹑足潜踪,进老母卧房来,……叔宝伏在床边,见老母鼻息中止有一线游气,摸摸膀臂身躯,像枯柴一般。叔宝自知手重,只得住手,摸椅子在床边上叩首。”此外,作者也颇注意到人物描写中的性格化语言,即是所谓“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话”。如第二十一回写程咬金和尤俊达两人劫了三千两官银之后,程咬金冲着押解差官叫道:“你却不要走,我不杀你,我不是无名的好汉,通一个姓名与你去,我叫程咬金,平生再不欺人。我一个相厚的朋友,叫尤俊达,是我二人取了这三千两银子,你去罢。”这只能是程咬金的声口,他坦率得可爱,殊不知为此却招惹了大麻烦,官府到处缉拿陈达、牛金(系差官误听),累得众英雄只得千方百计去通融官府。当众英雄尚不知是谁劫了官银,聚在一起议论时,程咬金憋不住就要说出来,尤俊达急得一面向程咬金丢眼色,一边在桌子下面捏程咬金的大腿,程咬金全不理会,叫将起来道:“尤大哥,你不要捏我,就捏我也少不得要说出来。”于是他便和盘端出。程咬金性格的憨直,叫人忍俊不禁。又如秦叔宝与尉迟恭对阵,胜负难解,尉迟恭则提议用兵器击石以决胜负,出语亦令人喷笑。这都是作者赋予人物以个性化的语言来突现人物性格。

③叙事

首先,《隋唐演义》故事性强,引人入胜。演义小说受说书人讲史和话本小说影响,很注意情节的曲折有趣,因为这样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例如书中插入红拂女私奔李靖、李太白醉草答番书、秦国桢与达奚女、花木兰替父从军等故事,增加了故事性。这些故事都来源于唐宋传奇、话本、戏曲和传说,有些是读者熟知的,但到了作者手中,经过一番改造加工,又别具一番魅力。如第八回写秦国桢与达奚女的遭遇,迤逦道来,一波三折,文字流畅而有奇趣,十分动人。作者的艺术手段是较高明的,挦摭前人作品,采为己用,但又不是照搬过来,而是进行服从于新的艺术整体的再创造。又如书中叙宫中阅《广陵图》,麻叔谋开河食小儿,狄去邪入地穴,皇甫君击大鼠,殿脚女挽龙舟,炀帝泛舟北海遇陈后主,宫中杨梅、玉李开花以及西苑十六院名号,美人名姓等等,都有所本,却又都经作者加工制作而后纳入作品中。又如所谓“啖肉为誓”一事,在《隋唐嘉话》中,是由徐懋功提议的,《隋唐演义》中则改为由秦叔宝来提议(参阅第六十回),并且由原来的语焉不详,敷演出有声有色的一篇文字来。再如《隋唐嘉话》有云:“隋文帝梦洪水没城,意恶之,乃移都大兴。术者云:洪水,即唐高祖之名也。”《隋唐演义》却据此铺排出李姓遭罹,李渊长行等一系列情节。作者采撷融会其他材料的功夫大率如此。
    其次,是语言的通俗晓畅、生动自然,这主要是指描写“草泽英雄”们的篇章。鲁迅先生所说的“文笔浮艳”的弊病主要是指那些描写宫廷生活的回目。前面列举人物描写中个性化语言的例子,也可用来说明作者善用通俗生动语言。例如秦琼与贾润甫一道去买马的片段:“两个携手到后槽,只见青骢、赤兔、乌骓、黄骠、白骥斑的五花虬,长的一丈乌,嘶的,跳的,伏的,滚的,吃草的,咬蚤的,锦云似一片。”马的色彩、动态,寥寥数语,展示如画,显示出作者具有很娴熟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最后,是作者对隋唐两朝宫廷生活的描述,书中比较真实地揭露了封建帝王与整个封建统治集团穷奢极欲、荒淫无耻的罪恶行径,衬托出“草泽英雄”们揭竿而起是事所必然。其中有些描写比较生动,展现出一幕幕宫帏争权夺宠、彼此倾轧乃至斧声烛影、血雨横流的活剧,中间又杂以唱歌侑觞、逐笑寻欢的场面,活画出昏君佞臣丑恶的灵魂和嘴脸。对今天的读者,也还有直观认识封建王权统治的作用。 
   不足
    毋庸讳言,《隋唐演义》还存在着许多缺点。如矛盾冲突不够集中,有些人物性格很模糊;描写虽细腻生动,但有的地方不免琐屑冗长;文笔通俗流畅,然而也有些章节徒有表面浮艳,不够本色;大幅铺染与细节描写尚不够均匀谐调等等,使作品减色不少。作者花费不少笔墨写矮臣王义、姜婷婷夫妻愚忠求宠,最后双双为炀帝殉死,还有朱贵儿、袁宝儿、梁夫人等一味愚忠忘我,尽管写得凄婉动人,却都是不足取的。至于说插入一些迷信、神怪的描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第三十二回“狄去邪入虎穴,皇甫君击大鼠”,作者将隋炀帝写成是前世鼠精,并借皇甫君的口骂道:“你这畜生,我令你暂脱皮毛,为国之主,苍生何罪,遭你茶毒;骸骨何辜,遭你发掘;荒淫肆虐,一至于此!我今把你击死,以泄人鬼之愤。”于是喝令武士狠击鼠头。这分明表达了人民对暴君昏主凶残无道和时政黑暗的强烈义愤,恰恰是着意之处,并非闲笔。但是书中在每回开头,都有一段忠孝节义、封建伦理的说教;在全书结尾时,又捏出一段所谓神仙点明, 说杨贵妃、唐明皇乃是隋炀帝、朱贵儿转生,来结此再世之缘等等,这完全是神道迷信、因果轮回之谬说。作者以此来解释历史,更是荒唐。凡此数例,纯属糟粕,应该舍弃。

6.关于隋唐演义的成语

1.比比皆然

注释:比比处处。到处都是。形容多。同比比皆是”。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五十三回将无固守之志,兵无敢死之心,人情趋利,比比皆然。”

2.才短气粗

注释:才才识;短短浅;气气质。缺少才干,气质粗鲁。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3回禄山才短气粗,当此大镇,深不能胜任。”

3.才学兼优

注释:才能和学问都优秀。

出处:《隋唐演义》第三六回恐翰林院草来不称朕意,思卿才学兼优,必有妙论,故召卿来,为朕草一诏。

4.怆天呼地chuàng

注释:悲痛地呼天喊地。形容极其悲痛绝望的神态。同怆地呼天”。

出处:清·禇人获《隋唐演义》第九十回生逼他出兵进城,以致堕敌人之计中,丧师败绩,害他不得为忠臣义士,真可叹真痛恨,怆天呼地而不已也!”

5.掂斤估两diān

注释:犹言掂斤播两。

出处:《隋唐演义》第九六回一饭之恩,报以千金,岂是掂斤估两的事?

6.点水不漏

注释:形容十分周到、严密,毫无差失漏洞。

出处:《隋唐演义》第四九回罗成见线娘这枝方天戟,使得神出鬼没,点水不漏。

7.东穿西撞zhuàng

注释: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同东奔西撞”。

出处:《隋唐演义》第二六回次日进城中访察……亦不晓得那张善士住在何处,东穿西撞,但闻街谈巷语,东一堆西一簇,说某家送了几千两,某家送了几百两。”

8.东躲西跑

注释:躲躲藏,避开。形容四处逃散,分头躲藏。形容极为惊慌。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五回这番遇了秦叔宝,里外夹攻,杀得东躲西跑,南奔北窜。”

9.扶危定乱

注释:扶助危难,平定祸乱。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八十三回能识人,能爱人才,能为国留得那英雄豪杰,为朝廷扶危定乱。”

10.敢作敢为

注释:形容做事无所畏惧。

出处:《隋唐演义》六十九回敢作敢为,并不知宫中忌惮。

11.高才卓识

注释:才能高超,见识深远。同高才远识”。

出处:《隋唐演义》第七六回[上官昭容]果是高才卓识,即沈宋二人,尚且服其公明,何况臣等。”

12.高爵重禄

注释:爵爵位,官爵;禄俸禄。泛指爵位高,俸禄厚。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一回看官们,你道征伐是一刀一枪事业,胜负未分,晋王乃隋亲王,高爵重禄,有甚不安逸,却要做此事?”

13.高情厚谊

注释:谊交情。高盛的情意,深厚的友谊。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3回久闻潞州单二哥高情厚谊,恨不能相见,今日这桩事,却为人谋而不忠。”

14.高头大马

注释:指体形高大的马。也比喻人的体形高大。

出处:清·禇人获《隋唐演义》第十一回这个人浑身都是新衣服,铺盖齐整,随身有兵器,骑的是高头大马。”

15.狐鼠之徒

注释:比喻品质低下的人。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十三回朝廷之纪纲法律尚在,但可恨这班狐鼠之徒耳。”

16.昏头搭脑

注释:形容头脑昏沉,糊里糊涂。

出处:清·禇人获《隋唐演义》第十一回一个新年里,弄得昏头搭脑,没些清楚。”

17.济弱锄强

注释:济帮助;锄铲除。帮助弱者,铲除强暴。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十八回这不平之气,个个有的,若没个济弱锄强的手段,也只干着恼一番。”

18.柳娇花媚

注释:形容女子娇娆妩媚。

出处:《隋唐演义》第二七回[炀帝]又选三百二十名风流潇洒、柳娇花媚的,充作美人。”

19.袅袅婷婷

注释:袅袅柔美貌;婷婷美好貌。形容女子姿态柔美。

出处:《隋唐演义》第六七回刚到山门,只见袅袅婷婷一行妇女,在巷道中走将进来。

20.抛戈弃甲

注释:丢掉武器,扔掉铠甲。形容军队被打得狼狈逃窜的情形。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五十三回部下听得,一齐抛戈弃甲跪倒。”21.奇珍异玩

注释:奇异罕见的珍宝。

出处:清·禇人获《隋唐演义》第二十七回边远地方,无不来进贡奇珍异玩,名马美姬,尽将来进献。”

22.热锅上蝼 lóu 蚁

注释:形容心里烦躁、焦急,坐立不安的样子。同热锅上蚂蚁”。

出处:《隋唐演义》第十九回这壁厢太子与杨素,是热锅上蝼蚁,盼不到一个消息。

23.人逢喜事精神爽

注释:人遇到喜庆之事则心情舒暢。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回人逢喜事精神爽,闷向心来瞌睡多。”

24.事宽即圆

注释:谓遇事只要从容对待,就能圆满解决。款,宽缓。同事款则圆”。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四十四回只怕事大难回,所以踌躇延捱……事宽即圆,支得他去,再可商量。”

25.腾空而起

注释:腾空向天空飞升。向高空升起。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三回李靖正欲挽留,只见那女子拨转马头,那马即腾空而起,倏忽不见。”

26.燕颔虎头yàn hàn hǔ tóu

注释:形容相貌威武。借指武将、勇士。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四回轩轩云霞气色,凛凛霜雪威棱。熊腰虎背势嶙纈,燕颔虎头雄俊。”

27.轶yì类超群

注释:超过众人和同辈。同轶超绝类”。

出处:清·禇人获《隋唐演义》第九十五回就是那一长一技之微,若果能专心致志,亦足以轶类超群,独步一时。”

28.指日而待

注释:指不久即可实现。同指日可待”。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十一回将来执掌昭阳,可指日而待,为何夫人双眉反蹙起来?” 

四、三侠五义 (中国古典文学长篇侠义小说)

《三侠五义》,作者石玉昆,是古典长篇侠义公案小说的经典之作,堪称中国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同时,作为中国第一部具有真正意义的武侠小说,《三侠五义》的版本众多、流传极广,书中脍炙人口的故事对中国近代评书曲艺、武侠小说乃至文学艺术的内容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作者简介

石玉昆,清代,约公元1798~1871年前后在世,号问竹主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嘉庆、道光、同治年间 著名的玩儿票子弟书说唱者,被后世奉为评话家,善讲《忠烈侠义传》(又叫《三侠五义》)整理编成书一百二十回,被誉后人为“单弦之祖”。 

2.内容简介

《三侠五义》,作者清代贵族弟子石玉昆,小说叙写北宋仁宗年间,包拯在众位侠义之士的帮助下,审奇案、平冤狱、以及众侠义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的故事。书中塑造了一位铁面无私、不畏权势的清官形象,充分地体现了底层人民的愿望。其中包公在侠客们的帮助下平冤狱、“铡庞昱”、“除藩王”等情节,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斗争精神。书中穿插了大量侠客白玉堂、展昭、欧阳春、韩彰、蒋平等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正义行为,表现出他们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本质。

《三侠五义》的出现,开创了公案小说与侠义小说的合流,小说前面讲述北宋仁宗年间,包公出世,赴任定远县、执掌开封府,奉皇命到陈州放粮赈灾,公孙策设计要来御赐刑具三口铜铡,安乐侯庞昱派人刺杀包公,南侠展昭暗中保护帮助包公,使包公得以刀铡国舅,除暴安良。随后,包公又查清了多年前的皇宫冤案“狸猫换太子”案,使仁宗与李娘娘母子二人得以团聚。南侠展昭因多次救包公,耀武楼献艺被皇帝封为“御猫”,引发“五鼠闹东京”的故事,后来五义同归朝廷供职开封府,其中间穿插韩彰蒋平等人捉拿采花贼花蝴蝶的故事、包公的门生倪继祖在北侠欧阳春、黑妖狐智化、小侠艾虎等人的帮助下铲除霸王庄恶霸马强的故事。后半部主要讲述白玉堂和颜查散等人治理洪泽湖水患、收复军山、剪除襄阳王赵爵等诛强锄暴的故事。

3.创作背景

1)时代背景

宋时代,市民阶层已正式抬头,而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对地主阶级中下层知识分子做了很大的让步,因此一般士人在市民阶层日趋发展的情况下大批爬上政治舞台,分享了政权。所以从历史上看,北宋的贤士大夫的人数相当多,尽管政见各有不同,但立朝多以清明正直著称,在政治方面都力图有所建树,特别是他们都一致关心民生疾苦,其中的包拯则更是几百年来民间盛传的清官典型。《三侠五义》选择了这一时代作为全书的背景,并以包拯的事迹为原型,反应了这一时期劳苦大众人民对清明政治的追求。 
    从另一方面来说,对大多数文化水平较低的市井细民而言,他们听说书、读小说是为了娱乐、消遣,那些情节惊险曲折、悬念迭出、离奇刺激的故事更适合他们的口味。因而说书艺人为吸引众多听众,在讲述故事时必须尽量满足听众当时的审美需要——豪侠们多是武功超群、身手不凡、行踪诡秘、来去无迹的人物;侠义之士又常剪恶除奸, 救人于危难,身处险地,面临着生与死的较量和抉择。所有这些,都大大增强了故事的惊险程度和刺激性。
    2)人物原型

清官的代表:作品原型包拯,北宋庐州(今合肥)人,仁宗时曾官监察御史、枢密副使等职,以刚正不阿著称。宋元以来有以包公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出现,多是民间传说,掺杂冥灵迷信荒诞不经的内容。
    《三侠五义》中详细介绍了包公的身世、开封府三宝(古今盆、阴阳镜、游仙枕)的由来、三口铜铡的由来,开封四勇士(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的来历,开封师爷公孙策的来历,展昭、白玉堂等人的来历等内容,并有大量包公断案和侠义之士游行乡里除暴安良、为国为民的故事,集民间包公形象之大成,使包拯不畏强暴、刚正嫉恶、处事干练的形象最为饱满,因而得以更广泛的流传,把包公的形象推向顶峰。

侠义的代表:白玉堂,历史有其人,清初平度人,历史记载白家良田万顷家中巨富当铺钱庄不计其数,白家第六代当家人白玉堂,文采最高,科举曾中过举人,挂四品道衔,还挂有“太学生”、“国学生”、“候选州同”等职衔,他仗义疏财,乐善好施,办义学,为莱州助赈救灾、被称大善人,白玉堂将家族事业越做越大,根据史志发现,在之前的乾隆年间,张舍白家就已经有了'银钱桌子’,就是自己开银号异地汇兑,到了白玉堂这一代生意做得更大,史料上记载:他家土地有1.2万顷(每顷等于100亩、当铺72座、银号“银钱桌子”70多处。在当时他家是胶东首富(在当时的全国也是数得着的大户)。白玉堂积德行善活到八十多岁无疾而终。《三侠五义》根据民间白玉堂的传说,深度刻画出一个人物鲜活、个性鲜明、仗义疏财,急公好义、重诺轻生、为国为民的年轻侠士形象

4.人物介绍

(1)三侠:南侠展昭、双侠 丁兆兰 丁兆蕙、北侠欧阳春
    南侠展昭
    展昭,字熊飞,常州府武进县百花岭下遇杰村人氏,擅长轻功,兵刃为上古名剑巨阙,后在茉花村与其妻丁月华定亲时交换了湛卢。展昭与包拯相识于包拯进京赶考的途中,曾在金龙寺凶僧手中救包拯,又在土龙岗退劫匪,天昌镇捉刺客,后经包拯举荐,被皇上御封为御前四品带刀护卫,在开封府供职,绰号“御猫”,人称“南侠”。
    双侠 丁兆兰 丁兆蕙
    丁兆兰,丁兆蕙,松江府茉花村人氏,镇守雄关总兵之子,合称“双侠”。弟兄二人乃是同胞双生,兆兰比兆蕙大一个时辰,因此相貌相同。在性格方面,兆蕙与兆兰的老成厚道相比,兆蕙显得更为机智聪明,活泼,幽默,有时顽戏,刻薄。兆蕙从一开便以农家渔郎面目出现,同南侠展昭一起去帮助落难的周老汉,又设巧计惩罚了对周老汉忘恩之人郑新,都显示出了他的机智。 [5] 
    北侠欧阳春
    欧阳春,个性敦厚圆滑,号北侠,绰号紫髯伯,使七宝刀。欧阳春武功是三侠五义这些人中最高的,会点穴,一把宝刀江湖无敌手。
   2)五义钻天鼠卢方、彻地鼠韩彰、穿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锦毛鼠白玉堂
    钻天鼠卢方
    自小生长在渔船上,有爬杆之能,每逢船上篷索断落,卢方爬桅结索,动作如猿猴,因此得绰号“钻天鼠”。
手使刀,擅长爬杆挂旗,轻功好,人很忠厚,义薄云天。卢方在跟随包拯之前掌管陷空岛卢家庄,曾因为兄弟情长,与其它四鼠不服展昭称御猫欺压五鼠而大闹东京。第一个义归开封府,辅佐包大人,御封为六品校尉。有子卢珍。
    彻地鼠韩彰
    韩彰,陷空岛五鼠之一,祖籍黄州。排行老二,因善打毒药镖,会挖地雷,人称彻地鼠。手使一把刀,五鼠中武功第二、仅次于白玉堂;为人耿直,说到做到讲信用。后同众人义归开封府,辅佐包大人。
    穿山鼠徐庆
    徐庆,山西人。排行老三,人称穿山鼠。兵刃刀,力大,能探山中十八孔,和卢方、蒋平同归开封府,辅佐包大人。被御封为六品校尉,在开封府供职。
    翻江鼠蒋平
    蒋平,绰号翻江鼠,字泽长,金陵人氏,擅长潜水,能在水中潜伏数个时辰,并且开目视物,在水中来去自由,因此得名“翻江鼠”。身材瘦小,面黄肌瘦,形如病夫,为人机巧伶便,使一对分水峨嵋刺,智谋好诙谐机智,闹东京后被御封为六品校尉,在开封府供职。  
    锦毛鼠白玉堂
    白玉堂,因少年华美,气宇不凡,行侠作义、文武双全,故人称“锦毛鼠”。白玉堂的性格,具有多个侧面,在原书人物中是最为复杂的。他少年英雄,嫉恶如仇,性情高傲,仗义疏财,打抱不平 ,闻听展昭赫号“御猫”感觉这是以号欺压“五鼠”,遂赴京师找与展昭一比高低;赴京路上他与有志有德的寒门书生颜查散结为兄弟,多方救助,闯开封府寄笺留刀为其伸冤;他再闯开封府会斗御猫,并于皇宫内苑中杀了意欲谋害忠良的总管太监郭安、在忠烈祠内题诗;还搅闹太师府惹得太师误杀二妾,还奏折加章说明原由替包公澄清避免被太师栽赃陷害;闹东京他被仁宗皇帝器重御封为御前三品带刀护卫后,他和颜查散一起赴洪泽湖“抓水怪”治水;最后下襄阳,为拿到反朝廷的襄阳王的确凿证据,三闯冲霄楼不知所踪。正所谓以英雄侠义始,以英雄侠义终,所做之事均系惊天动地的大事,却桩桩件件都不离“侠义”二字。

5.情节构造

①悬念迭生

根据谭霈生的界定,所谓悬念,指人们对文艺作品中人物命运和情节发展变化的一种期待心情,这里指一种叙事策略。说书艺人从自身利益角度考虑,更常运用这一手法。在说唱文学尤其是评话中,悬念又称“扣子”“关子”“柁子”,它是书中故事情节发展到关键之处,中止叙述,故意打结,将某些人物的命运和某些情节暂时悬挂起来。著名评书表演家连阔如先生曾说:“说评书的没有小扣, 吸不住座儿,没有碎扣儿,拉不住座儿,没有大扣,收不住回头再听的座儿,没有大柁子就不能吸住听五六天的书座儿。
    《三侠五义》大量使用悬念的手法,造成了情节的迂曲、变幻、起伏。随着情节的展开,作者不断地制造悬念,而小说也就在这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悬念中吸引着读者不停地看下去。
     悬念的产生和解决是由前后相关的一系列事件构成的,在作品中,这些事件往往是接连叙述的;但也有突然中断另叙他事,等到适当时候再接着前事讲述的。毛宗岗《演〈三国志〉法》称之为“横云断岭”,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称之为“横云断山”法,这种叙事方法推迟了悬念的解决进程,更长时间地调动着读者的阅读兴趣,它在《三侠五义》等书中得到较好的运用。
    诙谐幽默
    诙谐,又称滑稽,从字面上解释,就是玩笑、逗乐。在作品中,作为一种文学风格,诙谐表现为语言的风趣和令人轻松可乐的喜剧性情景、场面等。诙谐产生的原因往往是现象与本质、目的与结局的错位,其主要目的是尽量形成一种与庄重相对应的喜剧美,使单纯的诙谐性语言或单纯的诙谐性形象可为作品增添笑料,活跃气氛。
    鲁迅认为《三侠五义》“独生写草野豪杰,辄奕奕有神,间或衬以世态,杂以诙谐,亦每令莽夫分外生色”。在《三侠五义》中,作者对语言有诸多有别于通行语的奇特的方言俗语,让人忍俊不禁;对作品中人物的外在形象的描写,不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无不体现着作者鲜明的爱憎感情,给读者一种愉悦感。
    问竹主人(石玉昆)在《忠烈侠义传序》中说:“真是善人必获福报,恶人总有祸临;邪者定遭凶殃,正者终逢吉庇。昭彰不爽,报应分明。使读者有拍案称快之乐,无废书长叹之时。”因果报应思想不值称道,但“恶人”“邪者”必定遭殃,无疑体现了作者嫉恶如仇除恶勿尽的良好愿望,也是作品呈现喜剧色彩的思想根源。

《三侠五义》中的公案故事多是因财色而引起的刑事案件。作案者手段的残忍,受害者的痛苦和冤屈,往往能激起读者的悲惨情绪。但经过作者的加工、描述,作品诙谐的喜剧色彩由恶人受捉弄的场面传达出来,恶人不仅受英雄捉弄,有时也自作自受。恶人的行动动机和结果之间的矛盾,促成了喜剧情节的产生。作者喜剧意识的渗透和参与使一些本带有悲剧意味的情节或场面也染上了喜剧色彩,悲剧气氛大大减弱,作品呈现出诙谐、轻松的格调。

6.核心思想

小说弘扬人间正气,把侠客义士的除暴安良行为与保护清官、协助清官断案完美的结合起来,表现了宣扬忠义、维护社会秩序、为国为民的思想。

侠客们协助清官与邪恶势力对立,仗义除暴、为民申冤,这些都反映了基层人民群众的思想和愿望,明确表达了人们对清明政治的要求和对是非善恶的态度,具有深刻的意义和认识价值。

  如小说揭露和抨击了太师庞吉恃宠结党营私,诬陷忠良;庞昱荼毒百姓,抢掠民间妇女;苗秀父子鱼肉乡里,重利盘剥;葛登云、马刚肆虐逞凶,为害地方等。同时,对嫌贫爱富的柳洪、雪中送炭的刘洪义、为人出头伸冤的张别古、嫁祸于人的冯君衡等,褒贬态度亦极鲜明。

7.关于三侠五义的成语

1.暗昧之事àn mèi zhī shì

注释:指见不得人的丑事。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三十二回庞吉你乃堂堂国戚,如何行此小人暗昧之事。”

2.背生芒刺

注释:犹言芒刺在背。同背若芒刺”。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一百十二回适才听智兄之言,觉得背生芒刺。”

3.鼻青脸肿

注释:鼻子发青,脸部肿起。形容脸部伤势严重。

出处:《三侠五义》第四四回这恶贼原想着是个暗算,趁着军官作下揖去,不能防备,这一脚定然鼻青脸肿。

4.秉正无私

注释:主持正义,没有私念。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十二回闻得包公秉正无私,不畏权势。”

5.不闻不问

注释:闻听。人家说的不听,也不主动去问。形容对事情不关心。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七十六回也不想想朝廷家平空的丢了一个太守,也就不闻不问,焉有是理。”

6.吃哑巴亏

注释:自己遭受暗算或受损吃亏,不敢声张或无法申诉,只好自认吃亏。

出处:清·石昆玉《三侠五义》第十四回且说苗家父子丢了银子,因是暗昧之事,也不敢声张,竟吃了哑巴亏了。”

7.大家风范

注释:大家旧指有声望地位的高门贵族。风范风度、气派。出自高贵人家特有的气派。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十八回献茶已毕,叙起话来,问答如流,气度从容,真是大家风范,把个狄后乐了个了不得。”

8.大有文章

注释:指话语、文章、或已表露的现象之中,很有令人难以捉摸的意思或别的情况。

出处:清·无名氏《三侠五义》艾虎听了,暗暗思忖道'这话语之中大有文章。’”

9.多管闲事

注释:没有必要而插手管别人的事。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四十四回你这人好生无礼。谁叫你多管闲事?”

10.耳目众多

注释:耳目指为别人打探消息的人。周围注意的人很多。也指为刺探情报的人很多。

出处:清·石昆玉《三侠五义》第十六回只是目下耳目众多,恐有泄漏,实属不便。”

11.二一添作五

注释:本是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是二分之一等于零点五的意思。比喻双方平分。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二回好好儿的'二一添作五’的家当,如今弄成'三一三十一’了。”

12.狗屁不通

注释:指责别人说话或文章极不通顺。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35回柳老赖婚狼心推测,冯生联句狗屁不通。”

13.鬼计多端

注释:指狡诈的计策很多,坏主意多。

出处:《三侠五义》第四十回暗含着恶态,叠暴着环睛,明露着鬼计多端。”鬼,一本作诡”。

14.虎荡羊群

注释:老虎冲进羊群中。比喻以强凌弱,为所欲为。同虎入羊群”。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九十二回那知小侠指东打西,窜南跃北,犹如虎荡羊群,不大的工夫,打了个落花流水。”

15.还珠返璧

注释:宝物失而复得。

出处:清·石昆玉《三侠五义》第十八回若非耿耿包卿一腔忠赤,焉得有还珠返璧之期。”

16.昏迷不醒

注释:神志昏沉,不省人事。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一回谁知早有人将信暗暗透于冷宫,秦凤一闻此言,胆裂魂飞,忙忙奏知李娘娘。李娘娘闻听,登时昏迷不醒。”

17.惊慌失色

注释:惊慌之极而面目变色。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七十三回倪太守正与倪忠毫无主意,看见开门,以为恶奴前来陷害,不由的惊慌失色。”

18.阆làng苑琼楼

注释:阆空旷,宽阔;琼赤色玉。广大的园林,华美的楼阁。传说中的神仙住处。也指皇帝贵族的宫苑。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十一回里面阆苑琼楼,奇花异草,奥妙非常。”

19.七歪八扭

注释:形容歪斜不正。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八十四回一路冲浸之处,不可胜数,慢说房屋四分五落,连树木也是七歪八扭。”

20.七折八扣

注释:比喻折扣很大,减掉了很多。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九十六回这些店用房钱草料麸子,七折八扣,除了两锭银子之外,倒该下五六两的帐。”

21.人财两空

注释:人和钱财都无着落或都有损失。

出处:《三侠五义》第三五回你自打算打算,这注财要耗费多少银子?归根我落个人财两空,你如何还说做得呢?

22.无牵无挂

注释:形容没有拖累,非常放心。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1回北侠原是无牵无挂之人,不能推辞,同上茉花村去了。”

23.仰面朝天

注释:脸朝上平卧或身向后摔倒的样子。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四十九回江樊往后退了几步,身不由己的也就仰面朝天的躺下了。”

24.饔飧不济yōng sūn bù jì

注释:一日三餐不能自给。形容穷苦。同饔飧不继”。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十一回今既饔飧不济,我这里有白银十两,暂且拿去使用。”

25.赞口不绝

注释:不住口地称赞。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六十一回丁大爷听了,越想越是,不由的赞口不绝。”

26.贼眉鼠眼

注释:形容神情鬼鬼祟祟。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三回只见小和尚左手拿一只灯,右手提一壶茶,走进来贼眉贼眼,将灯放下,又将茶壶放在桌上,两只贼眼东瞧西看,连话也不说,回头就走。”

27.贼眉贼眼

注释:形容神情鬼鬼祟祟。

出处:清·石昆玉《三侠五义》第三回正说话间,只见小和尚左手拿一只灯,右手提一壶茶,走进来贼眉贼眼,将灯放下,又将茶壶放在桌上,两只贼眼东瞧西看,连话也不说,回头就走。”

五、小五义 

《小五义》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的续书之一,全称《忠烈小五义传》又称《续忠烈侠义传》。作者佚名,“小五义”指的五鼠后人,窜天鼠卢方之子粉面子都卢珍、掣地鼠韩彰义子霹雳鬼韩天锦、钻山鼠徐庆之子山西雁徐良、锦毛鼠白玉堂的侄儿玉面专诸白芸生和“小侠”艾虎五人,全书主题环绕在群侠于忠协助平定藩王作乱、于义惩治为恶盗匪两大主题,全书贯彻忠义思想,歌颂行侠仗义精神。

作品所写故事,自白玉堂夜盗盟单始,至众侠客打入冲霄楼、被困铜网阵止。前四十回内容,与《三侠五义》后二十回相仿,细节略有不同;后四十一回后,重点转入对小五义故事的描写。述说他们各自投奔颜按院,一路除暴扶弱,先后相遇,结为兄弟,最后聚集襄阳,与老一辈义侠一起,去破铜网阵。

1. 故事简介

《小五义》的中心人物已由《三侠五义》中的包公转为包公门生颜查散,而重要的侠义人物,除了前辈“七侠五义”之外,增加了几个晚辈义士,即钻天鼠卢方之子粉面子都卢珍、彻地鼠韩彰义子霹雳鬼韩天锦、穿山鼠徐庆之子山西雁徐良、锦毛鼠白玉堂之侄小专诸白芸生,这四个小义士加上《三侠五义》中原有的人物小义士艾虎,便是“小五义”。

《小五义》并不是紧接着《三侠五义》的结尾续写的,它实际上是从《三侠五义》一百回后开始写起,部分内容与前书重出。小说以襄阳王赵珏图谋叛乱为线索,历叙颜查散奉旨巡按襄阳,大印被盗;白玉堂坠铜网而死;众侠义云集襄阳,蒋平找回大印;智化用计,里应外合,收降襄阳王党羽钟雄;破铜网时,颜查散被沈中元劫持,众义士分头寻找,沿路行侠仗义;“小五义”不期而遇,结拜为兄弟;继而沈中元归附颜查散;众义士参悟阵图,分工破阵,北侠等义士被堵在地道,蒋平柳青欲盗王爷被捉,智化沈仲元盗盟单遭暗算。故事至此戛然而止,留下无尽悬念,待《续小五义》叙说。
    2.故事特点
   《小五义》中,中心人物颜查散的作用被淡化,公案故事也所剩无几,侠义群雄成为书中的实际主角,侠义故事更加光灿耀目。虽然这侠义之中包含了更多替天行道、为王前驱的意思,却也不乏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的成分。这些侠义英雄轮番出场,个性各异,形象鲜明,尤其是小义士们充满活力,洋溢出清新的青春气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小说继承了民间说唱艺术的优良传统,语言浅近亲切,叙事生动传神,人物对话口吻毕肖,如见其人。

3.人物介绍

白芸生
    外貌:戴一顶白缎子一字卧云武生公子巾,走金边,卡金线,绣的是串枝莲;两颗珍珠,穿着鹅黄灯笼穗,在两肩上乱摆;白缎箭袖袍,绣的三蓝色的大朵团花,五彩丝鸾带束腰,套玉环,配玉巩,葱心绿衬衫,青绿靴子;肋下配刀,金什件,金吞口,轧把峭尖雁翅势钢刀悬于左肋。细条身材,面如美玉,白中透亮,亮中透润,仿然是出水的桃花一般;两道细眉,一双长目,皂白分明,鼻如悬胆,口塞朱红,牙排碎玉,大耳垂轮,细腰窄肩,双肩抱拢,暗隐着一团杀气。
父亲:白金堂
叔父:白玉堂
堂弟:白云瑞
结拜兄弟:小五义
儿子:笑天王白春《白眉大侠》; 白璨、白玮《续侠义传》
武功:芸生的一身功夫,是玉堂所传。马上步下,长拳短打,十八般兵刃件件皆能。高来高去,蹿房跃脊,来无踪迹,去无影响。别创一格的能耐,会打暗器,就是飞蝗石,百发百中,百无一失。
武器:刀
   韩天锦

韩天锦是“彻地鼠”韩彰的义子,而韩彰本身没有子女,收养了义子韩天锦。韩天锦绰号“霹雷鬼”,与其他兄弟们相比较,韩天锦心眼很实在,武艺不如其他小兄弟,属于小五义里武功最差的了。但是力量很大,使用一条镔铁大铁棍。在单老的评书中最后战死。
义父:“彻地鼠”韩彰
绰号:“霹雳鬼”
所属势力:开封府
兄弟:小五义
    徐良

书中说徐良是穿山鼠徐庆的儿子。徐良在小五义中智勇都是一流,其武艺实力在单田芳的评书中甚至超越了前辈们。属于佼佼者人物。
父亲:徐庆
籍贯:山西太原府
所属势力:开封府
外号:三手大将、多臂人熊、白眼眉、清风大剑、白眉大侠、白眉大剑、山西雁(又称山西大雁)徐良。
绝技:八步赶蟾(自创,一说欧阳春传授,一说龙云凤传授)、二十八路天龙掌(传授者:天聋仙师赵朴)、 七十二趟地躺拳(传授者:地哑仙师魏百宝)。
刀法:八卦万胜金刀刀法(传授者:金睛好斗梅良祖)、地躺刀刀法(天聋地哑传授)。
剑法:二十四手魔山剑(传授者:飞天魔女龙云凤)。
兵器:金丝大环宝刀(从黑店店主手中抢得)、青龙剑(洞中寻到)、紧背低头花装弩(梅良祖赠送)。
暗器:墨玉飞蝗石、弩箭、飞镖、袖箭。
未婚妻:严英云。
兄弟:七杰小五义。
干儿子:细脖大头鬼房书安。
徒弟:小侠龙天彪;蓝氏双杰,蓝天本,蓝天玉,黑山头占山为王;诙谐童子方宽,方五直孙子,龙头棒;多臂童子方宝,方五直孙子,龙头棒。
    卢珍

卢珍,出自《三侠五义》、《小五义》、《续小五义》、《白眉大侠》等小说人物,陷空岛五鼠之钻天鼠卢方的儿子。性格像其父,为人侠义,长得是融融一张脸,两道细眉,一双长目,皂白分明,鼻如悬胆,口赛涂朱,牙排碎玉,大耳垂轮,细腰窄臂,双肩抱拢人称“粉面子都”,小五义之一,排行第四。未婚妻南侠展昭二哥展耀义女(大哥展辉亲女,展辉早亡),展小霞
父亲:卢方
所属势力:开封府
绰号:粉子都
惯用武器:刀,剑,袖剑,飞蝗石粉
未婚妻:展小霞(三侠五义里与甘玉兰定亲)
    艾虎

艾虎与徐良、白芸生、卢珍、韩天锦结义,排名第5,上承前辈五义,称小五义。(三侠五义里艾虎年纪比卢珍大四五岁)是北侠欧阳春的义子,黑妖狐智化的徒弟。绰号小侠。武器是欧阳春赠送的“归灵七宝刀”。同时。艾虎也是七侠中的第七侠:小侠。
师父:黑妖狐智化
义父:北侠欧阳春
所属势力:开封府
绰号:小侠
武器:“归灵七宝刀”

4.关于小五义的成语

1.独出己见

注释:见见解、主张。与别人不同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出处:清·无名氏《续小五义》且说黑妖狐智化与小诸葛沈仲元二人暗地商议,独出己见,要去王府盗取盟单。”

本课学习提纲:

一、杨家将演义

二、封神演义 

三、隋唐演义

四、三侠五义 

五、小五义

成语典故班第47课作业

一、填空题:

1.杨家将演义一般指()。

2.《封神演义》俗称(),又名()、()、()等是明代()创作的长篇小说,约成书于()万历年间。 《封神演义》全书()回,写的是()的故事。前三十回着重写()的暴虐,()归隐,()访贤,得姜子牙之辅佐,()才完成讨伐纣王的大业。后七十回主要写()、()两国的战争,并且掺杂有()的斗争,阐教帮助(),截教帮助(),各显道术。

    3.《隋唐演义》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创作的一部具有()传奇和()演义双重性质的长篇()小说,共二十卷,一百回。全书整体结构以()为经,以()为纬,以()、()、()、()“两世姻缘”为大框架,讲述自()起兵伐陈开始,到()还都去世为止一百七十多年的传奇历史。 

4.《小五义》是古典名著()的续书之一,全称()又称()“小五义”指的五鼠后人,()卢方之子粉面子都卢珍、()韩彰义子霹雳鬼韩天锦、()徐庆之子山西雁徐良、()白玉堂的侄儿玉面专诸白芸生和()艾虎五人。全书主题环绕在群侠于忠协助平定()、于义惩治为恶盗匪两大主题,全书贯彻()思想,歌颂()精神。

   二、简答《三侠五义》的核心思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