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8岁老人肺癌住院,女儿翻找东西,才发现父亲是特等功臣

 Loading69 2022-07-27 发布于四川

1998年春节后不久,退休老军人、老干部黎原家中,来了一位陌生的客人。

黎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基建工程兵副主任,曾于1951年率部参加抗美援朝,任140师师长,看着眼前这位陌生的女子,他很疑惑,自己不认识这名女子啊!

“老首长,我是张国富的女儿,我爸是您的老部下,他得了肺癌,只有到北京治才有希望,求求您,救救我爸爸吧,他是特等功臣!”女子一脸焦急地说。

“什么?张国富还在?”黎原激动地说,“我们找他找得好辛苦啊!”

几天后,部队派人把张国富接到了位于北京的中国人民解放军301医院。很快,解放军总政治部的同志赶到医院,看望了张国富。“老英雄,您生病住院,怎么一直都不告诉组织啊!您的部队一直在找您,我们都该向您学习!您有什么要求呀?”

躺在病床上的老人只有一句话:“我没啥要求,我希望我们党和国家好。”

听到这句话,所有人都默默流下了泪水。

这名叫张国富的老人究竟是谁?他有什么功勋,让解放军总政治部如此重视?既然是特等功臣,他为什么深藏功名45年?本篇文章给大家带来特等功臣张国富的传奇人生。

1931年12月,吉林省榆树县新立镇的张家传出新生婴儿的啼哭,张国富(后改名张国福)出生了。他出生的这一年,是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一年,吉林被日军侵占,张国富从小听到和看到了很多很多日本的暴行,从小发誓要当兵保护祖国。

1946年,国民党蒋介石大举向东北增兵,在四平和我军进行了一场血战,我军战事不利。为了更好地从四平战争失利的阴影中走出来,中央决定在东北地区迅速扩充兵员。

这一年,15岁的张国富,正在地里和父亲一起干农活,听说土桥子来了一支解放军队伍,正在征兵,便兴致勃勃地和朋友讨论着去参军,旁人开玩笑说:“你这个小身板去干嘛呀,打仗是很累的!”几句嬉闹过后,张国富还是在内心暗下决心一定要去参军。

文章图片1

张国富回到家中后,兴高采烈地告诉母亲“娘,娘,这边有征兵的,我想去参军打仗!我等这一天已经很久很久了!”出乎意料的是,母亲果断拒绝了,儿子不满18岁,她不想让孩子陷入危机之中,参军打仗处处险象环生,她怎么能忍心呢?

母亲没想到的是,晚上张国富背着简单的行李,在她睡着后悄悄地跑出了家门,行走了整整一宿,终于来到了征兵的地方,队长问他:“你今年多大啦?”

张国富本想如实回答,突然想到18岁才能入伍,便撒谎说:“我今年十…十八了!”

就这样,张国富顺利参了军,开心地不能自已。

母亲醒来后发现孩子不见了,想都不用想,就知道这孩子自己跑去土桥子了,她带了点东西就跑去了土桥子,张妈妈从来没有走过那么远的路途,她一路不停歇地走,终于在太阳落山前到了土桥子,她无论如何都要在孩子走前见一面自己的儿。

到了土桥子后,军队正在准备出发,放眼望去,满眼的黄色军装,一个个都戴着帽子,根本无从下手,母亲心里绝望万分,儿子到底在哪里?

张国富的母亲眼里透露着满满的失望和难过,她站在空空的场上,目送着队伍远去,渐渐消失不见,她知道自己的孩子就在这些人里面,自己却不能送他最后一程,忍不住悲痛万分,她完全没有意识到,母子这一别就是整整十年。

文章图片2

张国富

1947年春,《猛进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16岁放牛娃张国富活捉国民党中将赵伯昭”的文章,立即引发了全军的广泛关注,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这一年张国富所在的东北民主联军独立三师九团在参加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的战役之后,又接到了中央上级下达的任务:向江密峰守敌发起猛烈攻击。

江密峰镇位于吉林省龙潭区东部,背靠松花江,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易守难攻,国民党军有2个团的兵力驻守,敌我双方实力十分悬殊,战斗十分激烈,从早上八点打到下午三点,我军攻击部队死伤极多,失地时而得到时而被夺,几个营长和连长不幸遇难。

看到营长和连长的接连倒下,战士们一个个都做好了殊死搏斗的打算,他们拿着炸药包打算冲上前去与敌人做最后的搏斗,但是奈何对方的炮火过于猛烈,有些刚冲上去就被子弹打倒,有着甚至还未来得及背上炸药包,就被子弹打倒,一片惨状……

张国富看到这些时,眼眶早已湿润,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接受这些确实非常残忍,平时或嬉戏打闹或严肃认真的领导和战友们相继牺牲,激发了他心中的力量,张国富二话不说抱起炸药包向前方冲去,战友们见状在后面喊着:“回来!回来!国富!危险!”

张国富义无反顾地向敌方冲去,与敌方的子弹逆向而行,子弹声伴着风声在他耳边呼啸而过。突然,一枚炮弹将张国富炸飞在地,也正是这一炸,让张国富发现了敌方的中心指挥处有一处缺口,他知道这是战胜敌人最关键的时刻,爬起来直接冲到了敌方指挥处,举起手中的炸药包,冲着敌人大喊:“优待俘虏,缴枪不杀,不然一起死!”

国民党官兵们都被吓得不轻,立刻举起双手,重复着:“我们投降,投降!”

文章图片3

就这样,一群官兵被一个16岁的小孩子俘虏了,被俘虏人员就有国民党中将赵伯昭,剩下的敌人瞬间群龙无首,自乱阵脚,纷纷缴械投降,我军终于拿下了江密峰。16岁的张国富创造了军事生涯的第一个奇迹,拿了一等功,被后人称作“孤胆英雄”。

1948年9月12日,林彪、罗荣桓率东北解放军主动发动攻击,将国民党军分割包围在锦州、锦西、山海关地区,蒋介石紧急调动11个师近10万人,于10月10日至1 5日猛攻塔山,试图解决解锦州之围,但几次大战,都未能突破解放军的阵地。

同年10月11日,廖耀湘指挥第九兵团11个师和3个骑兵旅由沈阳驰援锦州,也被阻止在黑山、大虎山东北地区,张国富就在阻援的队伍中,他和3营5连的战友们一直不停地赶路,一刻也没有停歇,很快冲到了一个叫胡家窝棚的地方。

张国富发现这里有大批国民党官兵,他们经过短暂的商量后,立即向敌人们发起了进攻。进攻开始后,他们发现敌人的火力布置很科学很巧妙,我军正面进攻很难找到突破口,就算是身经百战的老兵也不知道破解之法,一次次冲锋都被敌军打退。

经过十几次进攻,我军仍未能攻破对方防线。很明显,这次遇到的敌人绝不一般,他们应该经过了严格训练,还是久经战场的老兵,武器装备也比我军先进,这更说明胡家窝棚这个地方一定很重要,说不定藏着敌人的一条大鱼,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拿下。

这时,上级领导下达命令,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不惜一切代价拿下胡家窝棚。为了防止敌人逃跑,3营5连的战士们再次发起了连续冲锋,但敌军的防御也毫不逊色,他们一次一次跟我军进行殊死搏斗,导致我军伤亡十分惨重。

文章图片4

随着伤亡不断增加,连长意识到必须抓紧时间拿下胡家窝棚,不然就要以失败告终。

张国富和战友们不断与对方交锋,步步紧逼,眼看快到了敌方的指挥部,但是敌军垂死挣扎,火力十分疯狂,压制着我军无法继续前进一步。这时,张国富想到了一招绝妙的方法,他和战友们冲到敌军面前后,假装被打死,趴倒在战友的遗体上,任由战友们从他身上踏过冲锋,然后趁着双方交战混乱之际,从地上慢慢摸索着靠近敌人。

当张国富爬到敌人指挥所前时,立即站起身来,拿着炸药桶冲进了指挥所,里面的敌人正一片慌乱准备撤退,看到张国富冲进来以后,和上次一样被吓蒙了,张国富一手拿着冲锋枪,一手抱着炸药包,小小的身体爆发出巨大的能量,高喊道:“缴枪不杀!乖乖投降!”

敌人见张国富如同天神下凡,慌忙举手投降,指挥所就这样被攻克了。

事后,战士们在指挥所的一封密报里发现了廖耀湘的签名,他们这时才知道,原来这个地方是国民党军队的中心指挥部,他们误打误撞地捅了敌人的老窝,取得了一场至关重要的胜利,专家评价道:胡家窝棚这个地方被摧毁,国民党军队就完了,辽沈战役的结局就注定了,西方军事专家更赞美这场战斗是“上帝之手为东野部队送来的神来之笔”。

小小年纪的张国富就这样又立了一次奇功,被评为特等功。

文章图片5

新中国成立后,张国富始终坚守着自己心中保家卫国的信念。朝鲜战争的爆发,虽说只是一场局部战争,但我国寸土不让,派出了志愿军前往朝鲜,保家卫国。

张国富二话不说,就和战友们踏上了前往朝鲜的旅程,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击败美帝国主义野心狼,坚决捍卫我国的领土安全。就这样,在新中国已经迎来和平时,张国富和战友们又踏上异国他乡的土地,开始了枪林弹雨的生活。

张国富的选择无疑是伟大的,因为他们要面对的是火力远胜中国,军队实力也远高于中国的美国军队,他们武器先进,擅长海陆空三线作战,对我们的军队来讲都是巨大的考验,虽然张国富等人也已经是身经百战的战士了,但这场战争仍然是前途未知。

1951年,美军发动了规模浩大的夏季攻势,被我志愿军坚决击溃,美军不甘心自己在拥有绝对火力和空中优势下还会失败,在9月底又发动了一次“秋季攻势”。这次秋季攻势中,美国军队有很多支队伍加入了战斗,既有英勇善战、声名赫赫的绝对主力,也有初来乍到的新军,他们抱定了必胜的决心,想要给我们一点颜色悄悄,羞辱我们一番。

当时,张国富随着47军入朝鲜作战,所在部队奉命负责坚守345.6高地。

这个高地位置十分重要,但我军只有一个连的兵力,而美军装备十分先进,完全占据了空中优势,在空中作战中投放了大量炸弹对我军高地进行轰炸,地面上有威力强大的炮兵和坦克掩护步兵冲锋,真可谓“天上飞机轰炸,地上坦克掩护”,对我军来说非常不利。

文章图片6

战斗打响没一会儿,345.6高地就陷入一片火海之中,以张国富为首的队友们团结一起,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防御方法,每次在敌人的猛烈进攻后,总能继续战斗。

在敌军炮火的狂轰滥炸之下,我军伤亡非常大,但活下来的人依旧继续坚持抵抗。为了鼓舞士气,除夕那天张国富提议:“今天是除夕,我们煮锅饺子吃吧!”战友们顿时来了兴致,大家集思广益,七拼八凑,把身边能用作包饺子的材料都找来用,成功煮出了一锅饺子。

看着快要煮沸的饺子,大家十分开心,想要早一天结束战斗,早日回家。

张国富想到自己的母亲,临走时都没有见一面,现在都快十年未见,不禁湿润了眼睛,战士们互相打气:“加油!挺一挺就过去了!”“对啊,新中国都解放了!还怕这些吗!”“说得对!咱们还要回家去娶媳妇生孩子呢!”

过了一会,饺子熟了,大家正准备开吃时,天空飞来几架敌机,疯狂扔下一波炸弹,打破了这短暂的安宁,战士们迅速进入战斗状态,但是由于缺乏防空火力,战士们一个一个倒在了张国富身边,不一会就死伤大半,3名战友为了护住这一锅饺子,也不幸牺牲.

最后,高地守住了,饺子也守住了,战友们却牺牲了,耳边传来大家抽泣的声音,张国富的内心感到深深剧痛,他强忍悲痛,说:“这锅饺子必须要吃,还要吃完,一个也不能剩!”一群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们含着泪水吃完了这锅饺子。

文章图片7

由于345.6高地地势险要,战略位置重要,美军又发动了新一轮进攻,张国富和队友们在坑道里躲避敌人的炮火,敌军炮火停止,步兵冲锋时,他们就开始爬上阵地进行阻击。每当敌军靠近我方防线时,全连战士们就一起开火,步枪、冲锋枪、轻机枪、重机枪和手榴弹,全部集中在同一时间向敌军开火,愤怒的子弹雨点般射向敌人……

这种战术无疑是非常成功的,无论美军有多么丰富的经验,在这样的火力下也难以抵挡,一次次疯狂的进攻都被击败,大快人心,但我军也付出了很大牺牲,人数越来越少。美军看到我方兵力越来越少,再度集结兵力发动更加猛烈的攻击,张国富不得不向指挥部求救,发出声嘶力竭的呼喊:“请求支援!”“请求支援!”

指挥处的话务员听到张国富的声音,感到无比心痛,立即向上级汇报了345.6高地的险情,我军立即决定派兵支援,当话务员再度回到对讲机旁边,向张国富通报这一消息时,却听不到张国富的任何声音,他们以为这个连已经全员阵亡,高地失守了……

正当大家悲痛不已时,对讲机里突然再度传来声音:“来啊!进攻!我们还在!”

那是张国富的声音!他一个人存活下来了!这真的是一个奇迹,张国富活了下来!他从未放弃抵抗,为了防止敌人发现阵地上只剩下他一个人,张国富在敌人进攻的间隙,把装好子弹的步枪、机枪,还有手榴弹都放好,在敌人经过时,一起引爆。

就这样,在坚守了七天七夜后,张国富终于等来了援军。

在345.6高地的残酷战斗中,张国富身上多处负伤,胸部被弹片击中伤势尤其严重,部队迅速将他转回国内进行医治,从此他便离开了战斗员一线。

文章图片8

47军出席全国英模代表的四位同志合影,左二为张国富

这一战后,张国富被评为特级战斗英雄,养好伤后被送到了衡阳军校学习,领导们很看重张国富,希望他在学校里深造以后回到提干,一定能有更好的发展。

可是张国富一直认为自己文化底子太薄,无法胜任其他工作,他觉得自己就是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去打仗,保护了国家就够了,这都是应该的,不用受到特殊对待,所以在1952年的下半年,张国富再衡阳军校没待上几天,就主动申请了回家。

回到家乡后,看着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他感慨万分,也终于见到了十年未见的老母亲。在村口,张国富远远看见母亲坐在树下,正眼巴巴地朝这边望来。

母亲年纪大了,眼神也不如从前,但她一眼就看到了张国富,看到了她的儿子,看到了她苦苦盼了十年、十年未曾见面的孩子,如今竟然活着回来了!

老母亲和张国富紧紧拥抱在一起,十年,整整十年,时光承载了太多太多的思念,母亲担忧儿子,儿子也挂念母亲,张国富告诉母亲:“娘,我不走了,我就陪着你来啦!”母亲并不知道她的儿子已经是战功赫赫的大英雄,对她而言,只要孩子平安归来就是最大的幸福。

又是一年除夕,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开开心心迎新年,鞭炮声此起彼伏,大家贴对联,贴窗花,只有张国富一个人闷闷不乐,仿佛内心深处埋藏着很深的东西。

张国富回到家中,母亲端来一盘饺子,“来,国富,吃饺子。”

看见这一幕,张国富再也憋不住,失声痛哭起来……

他太思念牺牲的战友了,听到外面的鞭炮声,他就想起朝鲜战场上的炮火;看到锅里的饺子,他就想起为保护饺子牺牲的战友,感到无比心痛,这也成了张国富一生的遗憾。

文章图片9

张国富(右一)和家人合影

张国富一生淡泊名利,他可以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可以牺牲生命保家卫国,但他不想生活在别人的赞扬和世人的崇拜中,他带着全家搬到鹤岗,成了当地一名煤矿工人,靠着微薄的工资收入养活一大家人,过着清贫的生活,一干就是几十年。

几十年间,张国富一直过着清贫如水的生活,最贫穷的时候,一家七口人挤在一个只有十几平的房子里,工资不够维持生活,要靠捡拾煤渣补贴家用,但他始终深藏功名,从不向子女提起自己的事迹,也从不向组织开口要待遇,一米一粟都自己亲手劳动挣来,家人们只是知道他是一名老兵,根本不知道他还是特等功臣、特级战斗英雄。

这样清贫的生活,张国富一过就是半辈子。

1998年春节前,长期在煤矿生活的张国富身患肺癌,孩子们带他看遍了鹤岗的大小医院,都无法救治,建议他转到北京治疗,但张国富贫寒的家庭无力负担医疗费用,他仍然不向组织开口,坚持不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也不允许孩子们向政府求助。

有一天,张国富的女儿翻找父亲的衣柜,偶然发现了一个盒子,打开之后才发现里面藏着的是父亲当兵留下的证件,还有几枚勋章,以及获奖证书,翻开证书仔细一看,女儿大吃一惊:父亲竟然是抗美援朝战场的特等功臣!

无奈之下,张国富的女儿只得按照证书上的部队番号四处打听,联系到了父亲曾经的老上级黎原,黎原知道张国富的下落后非常激动,他没想到当初返回国内就销声匿迹的特级功臣竟然还在世,立即派人把张国富接到了解放军301医院,这才出现了文章开头那一幕。

文章图片10

张国富的功勋章

若不是女儿翻出父亲的奖状勋章,不顾反对向部队求助,也许直到今天都无人知道这样一位特等功臣和特级战斗英雄,张国富将默默走完深藏功名的一生。

1998年7月11日,张国富因病情加重医治无效,在北京301医院逝世,享年68岁,一代英雄传奇一生就此落幕。张国富离开了,但是他深藏功名、淡泊名利的精神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他的传奇一生正应了那句名言:“老兵不死,只会逐渐凋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