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佐使8穴的临床运用

 灵兰小草 2022-07-27 发布于山西

一、佐使穴的概念

  针灸处方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在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指导下的腧穴组合。 通过腧穴之间的相互配合、促进及制约,发挥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素问·至真要大论》 云 : “主病之 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非上、中、下三 品之谓也。 ”

  佐使8穴即八会穴,是三合元灸按时取穴的必选穴位和首选穴位。具体方法是:根据年、月、日、时,通过按时取穴盘,对照出2个穴位首先进行针灸。时间不同,对应的穴位也不同。

佐使8穴如下:

1、后溪穴

  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指掌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2、列缺穴

  列缺穴在前臂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它属于手太阴肺经穴位。在该穴处按摩,除能治疗腕臂部病变外,还有助于治疗头部、项背部病证,故有“头项寻列缺”。

  3、申脉穴

申脉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人体的足部外侧,外踝直下方凹陷中。取定穴位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的姿势。

  4、外关穴

  外关是手少阳三焦经的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维脉。外为内之对,关即关隘,此穴在前臂外侧要处,犹如关隘,故名外关。在前臂后区,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5、足临泣

  在足背外侧,当足4趾本节(第4趾关节)的后方,小趾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6、照海穴

照海穴,属足少阴肾经穴位。为八脉交会穴,通阴跷脉。

照海。照,照射也。海,大水也。该穴名意指肾经经水在此大量蒸发。

照海穴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7、内关穴

内关穴位于手掌面关节横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凹陷处。即:从手腕横纹向上,手三指并排的距离,正好在中间(肌腱内)。

内关穴所在经脉的走行,从胸走手,故可治疗肘臂挛痛

 8、公孙穴

公孙穴属足太阴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


二、佐使穴(八会)配伍

1、公孙与内关

 公孙(属脾经而通冲脉)与内关(属心包经而通阴维脉)二穴相配,能治疗心、胸、胃三个部位的病症。

2、足临泣与外关

 足临泣(属胆经而通于带脉)与外关(属三焦经而通于阳维脉)二穴相配,主要能治目外眦、耳后、颊、颈、肩等部位的病症。

3、后溪与申脉

 后溪(属小肠经而通督脉)与申脉(属膀胱经而通阳跷脉)二穴相配,主要能治目内眦、颈项、耳、肩、小肠、膀胱等部位的病症。

4、列缺与照海

 列缺(属肺经与任脉相通)和照海(属肾经与阴跷脉相通)穴相眦,主要能治肺系、喉咙和胸膈三个部位的病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