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斯密与马歇尔关于不同农业合约的效率解读(读《经济解释》中的一点整理)

 夏虫碎碎念 2022-07-28 发布于北京

再声明,内容由张五常五卷本的《经济解释》里一些小例子而起,自己整理加上一些可能错了的想法。

向他人讲述,是验证自己是否真的明白的一大方法,虽然我在这里写估计也没人看

这一篇的例子,来源于第五卷《国家的经济理论》,第一章的内容。

————

斯密在《国富论》中有分析法国的佃农制度

佃农永远不会从他们的储蓄拿钱出来改进土地,因为什么钱也不出的地主要把产品的一半拿去。(政府或教会)从农产品抽取十分之一已经对改进土地有非常大的阻碍。抽取百分之五十的税必然有效应更大的障碍。

亚当斯密《国富论》第三卷

斯密认为地主和农户对收成进行分成的佃农制度是低效率的,有如政府抽税。而农民用固定租金租用农田,永久租用,是更有效率的制度,它将会淘汰掉佃农分成的制度。

但目前来看,佃农分成制度仍在很多地方存在。不仅农业,在其它很多行业都存在,如商场店铺目前也采用分成合约。

卜凯教授(J.L.Buck),赛珍珠的丈夫(就是那位在中国长大,写了很多中国小说还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赛珍珠),在二三十年代,到南京大学研究过一段时间中国农业。他及助手的研究数据表明地主自耕、雇用农工、固定租金、佃农分成这四类合约的亩产量差不多。

马歇尔曾对佃农分成制度作了几何学上的低效率解释:

在土地量固定的情况下,投入的劳动力有边际产量递减的效应。

如给固定工资雇用农户,时间工资是条直线,劳动力投入的均衡处于边际产量与时间工资的交点,即A点

如采用佃农分成,百分比为X%的话,佃农的边际分成所得就是此边际产量曲线上每一点的X%,那么佃农分成所得部分一直在边际产量的下方。均衡处于分成曲线与时间工资的交点,即B点。相较于固定工资的雇用,劳动力投入更少,总产量(对应的边际产量围起来的面积)也更小。

马歇尔和张五常都不爱画图,于是我丑丑的图又出场了。

张五常认为,马歇尔这图有个严重的错误,在于图中阴影部分的收入是无主孤魂。因为佃农分成边际收入是图中曲线,那总收入就是劳动力在0-B点之间曲线的面积,面积中高于时间工资的部分,即使不给农户,农户也会接受的。

我仔细想了想,感觉还有个疑问。在B点时,以时间工资来算的总工资是个长方形,是会少那一部分阴影的面积,但也会多0-C这一部分时间工资更高的部分面积。总量上谁多谁少不一定,理论上市场无形之手可以调整比例,使之相等。也更符合常理,佃农分成在0-C阶段投入的劳力比时间工资收获更小,如果不是一定投入后有更高收入,都不会有人进入此行业。

但我也认为马歇尔的推论不对,分成并没有表现得比固定工资低效,它们是同时存在的合约类型。而此图为什么不对,我还要再想想。

作者以劳动力投入固定,土地投入作为横轴,来解释佃农分成的问题,认为这样更清晰。

两条曲线,上为边际产量,下为地主的边际收入,边际收入上的每一点为边际产量的Y%,在给定了某个土地面积时,中间阴影部分面积为佃农的收入。

也是我的丑图与对不好焦点的照片。

从市场竞争来看,地主与佃农相互选择,确定所使用土地的量,让阴影部分面积等于佃农另谋他就的代价。地主可以调低佃农分成比例,多给他土地;也可以调高比例,少给土地。收入等于佃农另谋他就的代价,即其成本即可。

作者在之后也讲了地主会把地切成多大块呢,切成每份地主的平均收入最高的部分,这随着佃农的产出能力、劳动力多少而变化。

这是作者反驳马歇尔并提出自己对应方法的部分。他的博士论文《佃农理论》中还研究了一些别的,并举了台湾的例子,等我看明白那论文再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