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拼搏的路上,从来都是孤独的

 DJ洋葱 2022-07-28 发布于广东


2020年的国庆黄金周,电影票房迎来全年的高潮。根据资料统计,这是有国庆黄金周以来,第二好的国庆票房。想想过年时候冷冷冰冰的日子,真的不敢想象。段子说,这一年的国庆真像过年,30号看的是央视的晚会,放假有聚不完的会,参加不完的婚礼,就连电影也是本该在春节档上映的电影。那些毫无生气的日子,终于在国庆节迎来了生的希望。

2003年,中国女排在日本夺回了阔别17年的世界冠军。他们以11战全胜夺得了世界杯冠军,同时拿到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入场券。回程的大巴车上,全体女排队员合唱起《阳光总在风雨后》。没有任何官宣的痕迹,这首歌渐渐成为了心照不宣的女排队歌。可是之后的很长一段日子里,中国女排渐渐地退出了世界一流队伍的行列,渐渐地也消失在我们的茶余饭后当中,这一段被记录在电影《夺冠》当中。

长假里我看了《夺冠》这部电影,但由于看之前读了一些所谓的影评,以及大致知道故事的走向,所以我并不是怀着很高的期望去看。甚至刚开始的时候,还在纠结哪句话是重新配音,还在关注哪个镜头剪得生硬……其实我很讨厌戴着这样的有色眼镜看电影,因为这样我的评价会有偏颇。

直到看到第三届女排世界杯,跟日本队对阵的那一幕,看到最激动人心的部分,我才渐渐安定下来,没有受到影评的干扰。

当看到赢球的那一幕,我跟朋友说了两句话:1、影评都是放屁;2、这部电影现在上映,时间节点太合适了,比春节的时候还要合适。

也许你听《真心英雄》更多是听李宗盛周华健那个版本,但是由《夺冠》的主演之一彭昱畅和刺猬乐队共同合作的这个版本,也是颇有新意。听得出“彭彭”是个大白嗓,唱功经过修饰之后比我去KTV好一点,但无妨这首歌的质量。

影片中有三个镜头我很有感触,第一个是吴刚老师饰演的教练,跟队员们说中国太需要一场比赛来证明自己了;第二个是比赛领奖和参加其中一个队员的葬礼时,教练说的那句“都跟上”;第三个镜头是由巩俐饰演的郎平带领美国队赢了中国队,观众席上众人指责郎平的那一段。

第一个镜头有感触,是因为此时此刻的中国,至少不需要用一场比赛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了,在2020年,这感受尤为深刻。

第二个镜头有感触,是因为被那种,用现在的话说叫做“团魂”的东西所感动。

第三个镜头有感触,我突然想起了刘翔。刘翔前阵子有句话上了热搜,如果能够回到21岁就好了,21岁是我最荣光的时刻。之所以我想起刘翔,是因为我想起08年他在鸟巢被千万观众指责的那一刻。没有刘翔,你连110米栏是什么都不知道;没有郎平一代的女排,你连排球的规则是什么都不知道。捧上神坛的是他们,把你撵下来的还是他们,这些恶心的场面到现在依旧存在。

关于一些阴暗面的情况,我就不展开说了。过去我还会为社会上有这样的现象而打抱不平,可现在我渐渐也接受了有这样的现象,就好像我的医生朋友跟我说,抗疫的时候你是英雄,2020还没过完就来医闹,但你也要坚守大医精诚的初心,因为你和这些只会骂人,只会评头论足者的思维不在一个档次。

是啊,这样看起来,好像对默默付出勇往直前的人很不公平哦……人越长大,你就要正视这种不公平,因为我们彼此的目标从来都不在一个维度。没有必要让所有的人都懂我,没必要让所有的人都爱我,在拼搏前行的路上从来都是孤独的,这是我看完电影后一直萦绕在脑海的结论。当然,倘若在拼搏的路上有人为我加油打气,哪怕只有一人我也会感到小确幸。

从排球谈到拼搏的路上注定孤独,这算是跑题,还是思维宽广?但无论如何,这还是一部值得看看的电影。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