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毛主席为谁题写?女孩的名字,大有来头

 云语禅心 2022-07-28 发布于河南

01

1951年10月4日上午,一辆专车驶入中南海的大门。

轿车停稳后,一个16岁的女孩从车里走出,只见她身材瘦小,穿着一身旧粗布单衣,头上扎着一条辫子,一双明亮有神的大眼睛环视着四周的一切。

这是女孩第一次来到北京,第一次走进中南海。此时,她感到十分紧张,因为这天中午,毛主席要请她吃饭。

席间,毛主席特意增加一菜一汤款待女孩,并亲自给她夹菜,还把李敏和李讷介绍给她认识,三个年纪相仿的女孩聊得很是投缘。

尽管女孩时而紧张,时而羞涩,但这一天的经历,永远铭刻在她的记忆之中,而毛主席对她说的一番话,也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

女孩临走时,毛主席送给她几件礼物,并为她题词:“毛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几年里,女孩将毛主席赠送的礼物视若珍宝,锁在家里的木箱里。

可令人遗憾的是,木箱连同几件礼物被1954年的一场洪水冲走,女孩为此哭了好多天,她也因为这件事遗憾了大半生。

文章图片1

尽管毛主席赠送的礼物被无情的洪水冲走,但那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却从此广为流传,成为我国少年儿童的教育口号。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民间口口相传多年,几乎每个中小学的教室里都张贴着这8个字,但少有人知晓它是毛主席为谁而题的,以及它背后有着哪些震撼而感人的故事。

那么,这个16岁的女孩是谁?小小年纪的她,为何会被毛主席邀请到中南海吃饭?在北京,她和伟人们又有着哪些激动人心的瞬间?而毛主席送给她且被洪水冲走的礼物又是什么呢?

02

1935年9月,与安徽铜陵一江之隔的无为县马家坝村,一个女婴降生在一个贫苦的渔民家庭。

由于父母没有起名,且她在兄妹8人中排行老三,长大后,家里人和乡亲们都叫她“马三姐”。

贫苦的马家除了拥有一间低矮的茅草屋和几亩薄田外,仅剩下一艘捕鱼的小船,这些便是马家的全部家当。

文章图片2

马三姐9岁那年,父亲被抓去当壮丁,由于家境贫寒,母亲无奈之下只能将她送到有钱人的家里当童养媳。

在那里,马三姐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她不仅每天要干繁重的体力活,还时不时遭到对方的冷眼与打骂。

这样的日子对马三姐而言,可谓是度日如年,她渴望摆脱这样的生活,但年少无助的她只能寄人篱下。

03

1948年6月至1949年2月,长江下游地区北岸的国民党军队被解放军一举歼灭,无为等地区成功解放。

文章图片3

江北的解放让老百姓重见光明,解放军赶走了渔霸、地主,将农田和粮食分给了贫苦的百姓,马三姐也终于结束了童养媳的生活,回到家里。

自从无为解放以后,马三姐才真正吃上一顿饱饭,睡上一个好觉,在和解放军相处的日子里,她和战士们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1949年4月,蒋介石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且国民党军队依然负隅顽抗,这就使谈判破裂,和平解放江南无法实现。

文章图片4

为了成功解放长江南岸,使那里的百姓脱离水深火热,毛主席下达了挥师南下的命令。

由此,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在西起江西湖口、东至江苏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准备强渡长江,攻取南京、上海等国民党长江以南的核心驻地,继而解放南方各省。

04

其实,从1949年2月起,就有20多万解放军驻扎在无为县的大小村落里,他们随时等待着渡江的命令,无为的百姓也在积极地帮助解放军征用民船、熟悉水性、挑米担柴、挖河修路……

文章图片5

从小在江边长大的马三姐奋勇地加入到支前的队伍中,她每天帮助战士们熟悉水性,希望解放军能尽快解放江南,让那里的老百姓也过上好日子,而这一年,她才只有14岁。

要想渡过长江,最重要的就是船只。然而,国民党军队在从无为逃到江南时,掠走了大量的渔船,仅有少数的船只被渔民们藏在港汊里,或被击沉到河塘里,才幸免被抢走。

为了帮助解放军筹集到足够的船只,马三姐和大哥马胜宏带头捐出、改装了自家的渔船。同时,他们还挨家挨户地动员村民献船,并协助解放军将一些损坏的渔船打捞、修复。

文章图片6

一个多月里,马三姐和大哥筹集到200多只渔船。此外,解放军还自制了汽船和运送火炮、车辆、骡马的木排和竹筏;每个兵团集训了上千名水手;水手和工兵们在各湖泊开辟了通向长江的引河,将所有船只集结在江堤之下。

05

1949年4月20日晚上8点,渡江战役打响,解放军百万大军在千里江线上兵分三路强渡长江,数万名船工前来支援,承担划船运送战士的任务。

马三姐和大哥划着船与其它3条船组成了“渡江突击队”,4条船载着百余名解放军从无为县白茆洲驶离江岸,向着黑暗如墨的长江南岸(芜湖夏家湖)进发。

文章图片7

此时,长江南岸驻扎着大批国民党军队,数座碉堡把守,天上的飞机和水上的兵舰联合封锁着整个江面,他们试图把解放军阻隔在长江北岸。

然而,国民党军队再怎么抵抗,都无法阻止解放军的百万雄师,也无法动摇上万船工抱着誓死运送解放军“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决心。

由于大哥马胜宏的视力不好,只能在船桅杆边扯帆,而马三姐却一马当先,一手掌舵,一手摇桨,载着30名战士驶向对岸。

当船快到江中心时,突然,火光冲天,炮声隆隆,水柱四起,子弹在马三姐的耳边呼啸而过,如雨点一般飞来,击中了船舷,打烂了船帆。

文章图片8

紧接着,照明弹落在船的四周,不断袭来的炮弹瞬间把江水掀起,使江面犹如沸腾的开水一般,同行的另外3条船被击沉2条。

马三姐意识到,只有尽快将解放军送到对岸,才能减少部队的损失,为后面的运送船只争取更有利的条件,她想到这里,更加拼命地划着船桨。

正当马三姐奋力掌舵时,突然,一发子弹袭来,打中了她的右臂,血流不止,浸透了棉袄。

枪林弹雨,并没有让这个14岁的姑娘产生丝毫畏惧,马三姐急忙从棉袄上扯下一块布,简单包扎了伤口。

文章图片9

4月的江水依然是寒冷的,马三姐强忍着疼痛继续驾船前行,而支撑她有如此顽强毅力的正是她心中那句“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信念。

06

约40分钟后,马三姐和大哥终于将第一批解放军送到了长江南岸。顿时,战士们跳船登岸,与敌人展开殊死拼杀。

在距离登岸点不远处,一座隐藏在暗处的碉堡疯狂地射击,多名解放军战士被击倒在地。

正当战士们试图炸毁碉堡却苦于无法靠近时,熟悉地形的马三姐挺身而出,她冒着敌人的疯狂扫射,带着两名爆破手炸毁了暗堡,给后续部队的登岸创造了有利条件。

紧接着,后续部队也陆续登岸,其它的9座碉堡(5座大堡,4座小堡)也被解放军攻占。

文章图片10

为了运送更多的解放军,马三姐和大哥驾船返回,途中还救起了16名落水的战士。

就这样,当天晚上,在1500米宽的江面上,马三姐和大哥6次横渡长江,运送3批解放军成功登岸,而所有支前船只中第一个到达对岸的就是马家兄妹的船只。

在运送完战士后,马三姐又驾船为前线运送作战物资,直到渡江战役胜利,她由此成为这场战役中年纪最小的“支前模范”和“一等渡江功臣”,她和哥哥的船也被称为“渡江第一船”。

文章图片11

07

百万雄师以摧枯拉朽之势渡过了长江天险,打胜了渡江战役,这样的伟大胜利,正是有了千万人民的支持,才无往而不胜。

在渡江作战期间,仅无为地区就有3000多名水手协助解放军过江,他们有的身负重伤,有的英勇牺牲。

此外,在被炮火映红的江面上还有2000多名船工,14岁的马三姐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也是年纪最小的一员。

他们大多正值青春,有的是兄妹,有的是姐弟,他们不怕牺牲,将鲜血与生命献给了祖国的解放事业。

文章图片12

据统计,整场渡江战役中,参与渡江的渔船共有3万余只,2万多名船工参加;参与修路、挖河、抬担架、运输、站岗等支前工作的就有100多万人;一名解放军指战员的身后,就有10位支前民工的身影;其中仅无为地区就涌现出1名特等功臣,296名一等功臣,429名二等功臣和937名三等功臣……

可以说,渡江战役的胜利,正是这些不畏牺牲、敢于奉献的军民用鲜血换来的,而伟大的渡江历史和精神,也永远不会被后人遗忘,它将作为红色基因永远地流传下去。

08

1951年9月20日,马三姐和无为县的另一位“特等渡江英雄”车胜科收到了来自中央的邀请函,希望他们赴北京参加国庆观礼活动。

在去北京的路上,马三姐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想象着见到毛主席的情景。

9月29日晚上,毛主席在灯火辉煌的中南海怀仁堂设宴,招待进京参加国庆庆典的各省代表,马三姐被皖北代表团推荐向毛主席敬酒。

文章图片13

马三姐非常激动,她倒了满满一杯酒排在敬酒的队伍中,随着敬酒队伍的前行,她终于近距离看到了毛主席。

毛主席与马三姐亲切地碰杯、握手,但遗憾的是,马三姐还没来得及跟毛主席说上一句话,后面接踵而至的敬酒代表就把她挤走了。

文章图片14

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马三姐观看了盛大的国庆典礼,而这一天,她只能在远处望着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群众挥手的毛主席。

10月3日晚上,毛主席等中央领导邀请代表们一同看戏,而马三姐有幸坐在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中间。

开演前,周总理看着马三姐问毛主席:“主席,她就是您邀请的渡江小英雄啊!”

毛主席看着马三姐,欣然地点了点头。

很快,渡江小英雄的事迹在中央领导之间一时传开,陈毅在得知“马三姐”并非正式姓名时开玩笑地说道:“原来小英雄还是一位无名英雄啊!”

09

可以说,北京一行给马三姐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与中央领导们的近距离接触,也让她感到无比的荣幸。

然而,让马三姐更加意想不到的是,10月4日上午,毛主席派专车接她到中南海的家中做客。

文章图片15

席间,毛主席一边给马三姐夹菜,一边向江青、李敏、李讷讲述马三姐的英雄事迹:“这就是渡江战役中那名年纪最小的女英雄。”

三人听罢,对眼前这个只有16岁的女孩刮目相看。

毛主席对马三姐语重心长地说:“你这么小的年纪就这么勇敢,不怕牺牲,很了不起,但不要骄傲,不要翘尾巴。”

听到毛主席的称赞,马三姐顿显羞涩,她深知,这不仅是毛主席对自己的一份肯定,更是一份嘱咐和期待。

10

10月的北京已有了一丝寒意,马三姐依然穿着一身破旧的单衣,毛主席见状后转身对工作人员说:“去给小英雄买两套新衣服吧。”

没过多久,工作人员就买回一套藏青色呢子衣服和一套花布衣服。

在得知“马三姐”并非正式姓名后,毛主席沉思片刻后说道:“你姓马,我姓毛,你就叫马毛姐,你同意吗?”

听到毛主席为自己起名,马三姐的眼眶瞬间湿润了,她看着敬爱的毛主席,激动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频频地点头。

就这样,马三姐从这一天开始改叫马毛姐。

直到多年后,马毛姐这个名字却很少有人知道它是毛主席起的,而每次想到毛主席为自己起名时的情景,马毛姐都会百感交集,饱含热泪,她动情地对旁人说:“这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我一辈子都忘不掉。”

文章图片16

饭后,马毛姐、李敏、李讷跟着毛主席在中南海散步,毛主席亲切地询问马毛姐的学习情况,鼓励她好好读书。同时,毛主席还征求马毛姐的意见,问她是否愿意留在北京上学。

由于家乡的领导已经安排马毛姐去炳辉烈士子弟学校读书,所以马毛姐向毛主席直率地表达了想回家乡上学的想法,并保证一定努力学习。

临别之际,毛主席又送给马毛姐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并在笔记本的扉页上写道:“毛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从此,“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8个字迅速在全国传播,成为少年儿童的教育口号。然而,这句响亮的口号却少有人知道,它是毛主席为渡江小英雄马毛姐所题。

11

在北京的这段经历,是马毛姐一生最难忘的珍贵记忆,即使经过多年,毛主席也始终没有忘记这位勇敢的渡江小英雄。

文章图片17

马毛姐在纺织厂工作

1958年,毛主席到安徽视察,刚开完会便对安徽的领导说:“把马毛姐叫来吧……”而此时的马毛姐,已经从巢县速成中学毕业,成为了一名纺织工人。

在合肥稻香楼宾馆,23岁的马毛姐再次见到了毛主席,令她没有想到的是,毛主席一眼就认出了她。

7年过去了,当年16岁的渔民小姑娘俨然变成了一名纺织骨干。这一次,毛主席仍然关心地与马毛姐谈了许久:关于安徽、关于渔村群众、关于她的学习和工作……

12

文章图片18

马毛姐

毛主席的话始终激励着马毛姐,而事实证明,马毛姐并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期望。

几十年来,马毛姐从不以功臣自居,她始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即使在各级领导多次看望她的时候,她也没有提出任何有关个人利益的要求。

文章图片19

张震将军和马毛姐

不管是在基层当工人,还是在管理岗位当领导,身为党员的马毛姐时刻为他人着想,处处为群众服务。

1985年,单位分房,已经有5个子女且三代同堂的马毛姐本可以再增加一套住房,可是她依然主动把原先的房子上交,分给其他困难的职工居住。

多年来,身为合肥服装鞋帽公司副经理的马毛姐,始终廉洁自律,克己奉公,从不占公家一点便宜,哪怕步行再远的路,她都不会因私使用公车。

直到1990年退休,马毛姐还依然拿着最低的待遇,因为每次工资评级,她都会把名额让给他人。

文章图片20

马毛姐

工作中如此,家庭里也不例外,马毛姐一直要求子女及第三代“对自己要求严一点,对别人付出多一点”,而这样的优良家风,也一直延续至今。

每逢提及往事,马毛姐总是对子女们说:“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都是党和人民给的,你们一定要坚定信念,永远跟党走。”

和平年代里的马毛姐始终不忘初心,牢记毛主席的教导,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落实在行动上,为理想信念不懈努力,而她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更是让人感动。

13

文章图片21

离休不离党,退岗不褪色,离休后的马毛姐并没有闲下来在家含饴弄孙,而是经常到机关、工厂、学校义务宣讲革命故事。

几十年里,她先后宣讲300多场,而她每次到学校时,都会嘱咐同学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尽管如今的马毛姐已到耄耋之年,其身体大不如从前,语言表达能力也有所减退,但那段战争年代的记忆却深深地烙在她的心里。

文章图片22

只要提起70多年前那场波澜壮阔的战役,马毛姐都难掩激动之情,而当她一度想起在洪水中丢失了毛主席所赠的礼物时,她哽咽地说道:“毛主席是我们老百姓的大救星,我一天也没有忘记他老人家的恩情。”

文章图片23

2021年3月,86岁的马毛姐带着女儿回到家乡——无为市刘渡镇马坝村。此时,整个刘渡镇已经焕然一新,一幢幢两层、三层的漂亮新房傍水而建,花草树木成行,交通条件和农业基础设施得以极大的改善。

当马毛姐看到昔日长江边的偏僻渔村已蜕变为一个遍地皆为绿水青山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时,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她发自肺腑地对旁人说:“我们要永远跟党走,未来一定更美好。”

文章图片24

直到现在,家住合肥蜀山区的马毛姐一家依然过着简朴的生活,她所住的房子很旧,地面还是水泥地,客厅里除了一张老式的三人沙发外,其余的就是一张靠墙的四方桌和几把掉了漆的木凳,在走廊的墙角还依然摆放着一台老式的单开门冰箱。

在周围邻居的眼里,马毛姐始终是一个乐观豁达的老人,邻居们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女儿陪着她到公园里遛弯,而马毛姐的英雄事迹也早已家喻户晓。

文章图片25
文章图片26

如今,位于合肥市包河区的渡江战役纪念馆里,马毛姐奋勇撑船的雕像和她一马当先的渡江故事依然感动着每一个前来参观的人,而她渡江时所穿的棉袄,也陈列在纪念馆里,人们清晰地看到,在这件满是补丁的棉袄右袖上面有一个明显的弹洞。

结语

时势造英雄,从动荡的战争年代到和平发展的新中国,英雄楷模辈出,也正是他们的英勇奉献,才使得共和国繁荣昌盛,也正是他们的坚定信仰,才让我党历经百年而青春依旧。

从73年前的百万雄师过大江,到如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马毛姐既是亲历者,也是建设者,她一生淡泊名利,默默无闻,其人生波澜壮阔而又甘于平淡,她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的使命与责任,奉献与担当。

时代在改变,而始终不变的是她对党的忠诚;她的信念,也依然如14岁时那般坚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