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实问题:西方的“白马非马”之辩

 柏拉图和食铁兽 2022-07-28 发布于北京

529年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关闭雅典境内所有哲学学院,从此欧洲思想的统治由希腊哲学让位于希伯来的基督教神学。虽然后世将此后千年视作黑暗漫长的中世纪,但在此期间以维护基督教正统地位而开展的一系列神学与哲学研究对西欧思想和文化的影响依然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段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想:名实问题。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共相,什么是殊相。
西方哲学的共相与佛教的共相意思不同,它指的是个别事物背后的普遍概念。柏拉图的理念和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都可以理解为共相。
我们还是用苹果举例,现实中有红苹果、青苹果、黄苹果,各种各样的苹果,而无论这些苹果什么颜色什么味道,都属于“苹果”这一普遍概念,这个“苹果”概念就是所有苹果个体的“共相”,而那些个别的苹果就是殊相。
同理以人为例,张三、李四、柏拉图都是殊相个体,而“人”这个普遍概念就是共相。
中国诸子百家中有一个叫公孙龙的人曾提出过“白马非马”的观点,其中“白马”是个体,是殊相,“马”是所有马的个体背后的概念——共相。
名实之争所讨论的就是共相与殊相的关系问题,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要把时间从中世纪向前拉回一千年。希腊晚期,新柏拉图主义哲学家波菲利在《亚里士多德〈范畴篇〉引论》一书中,把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思想分歧归结为关于共相性质的三个问题:

(1)共相是独立存在的实体,还是仅存于人的思想之中?(2)如若共相是实体,它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3)如若共相是无形的,它与可感物是分离的还是存在于可感物之中?

围绕这个问题的争论,中世纪哲学家们分成了两大派别:一些哲学家主张普遍的共相是真正的实在,殊相或个别的东西不过是现象;而另一些哲学家则认为个别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存在,共相不过是概念、语词而已,并没有实际存在的意义。前者被称为“唯实论”,后者被称为“唯名论”,在两者之间还存在一些相对温和的唯实论和温和的唯名论者。

因为共相问题主要源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分歧,因此在介绍中世纪各家思想之前,我们先简单说下这个问题的两个肇始者的观点。
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与可感世界是相互分离的,理念世界是可感世界存在的依据和根本,也就是说共相是真实存在的,且与殊相是相互分离的,殊相是对共相的模仿或分有。共相先于殊相存在,与殊相的存在没有依存关系。假如,世界上所有的苹果个体都消失了,“苹果”这个共相仍然存在,永远不会消失。从中可以看出,柏拉图是极端的唯实论者。
亚里士多德认为,虽然共相限于殊相存在(第一推动力),但在现实世界中共相不能脱离于殊相而存在,假如没有了形形色色的苹果个体,“苹果”这一共相就没有了意义。因此,亚里士多德是较为温和的唯实论者。
唯名论和唯识论的最早争论要源于洛色林对三位一体的解释。

唯名论和实在论的第一次交锋

洛色林是法国的神学家。他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是现实的存在,共相不过是“声息”或“名词”,只是思想中的东西。一切词语所表示的都是个别的事物,个别概念表示单个事物,一般概念表示的则是一群个别事物。
也就是说没有分离于个体单独存在的一个“共相”,共相只是一个词语和发出的声音。
洛色林的观点一经发表便被教会斥为异端,随后英国的大主教安瑟尔谟对他的观点进行了批驳。他认为洛色林的错误在于把感觉印象当作理解的出发点,缺乏把握抽象观念的能力。有形的世界并不是个别事物的总和,个别事物需要有普遍原则才能联系在一起,这些普遍原则也是实在的。我们还是以苹果为例,苹果的果皮、果肉、果核构成了一个苹果,这三部分不是单独分离的殊相,苹果存在于这三部分之间,构成了这些部分共有的实在。

安瑟尔谟
洛色林与安瑟尔谟的争论可以看做唯名论和实在论的第一次交锋。
我们可能有些不解,名实问题有这么重要吗?为什么教会要将洛色林的学说斥为异端呢?其实这主要还是出于维护天主教正统教义的考虑。
正统天主教会主张三位一体学说,即圣父、圣子、圣灵只是神的三个位格,这三个位格不是各自独立的三个神,而是同一本体,三者组成上帝的统一整体,上帝是唯一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天主教是一神论的宗教。
但洛色林的观点确认为圣父、圣子和圣灵是三个神的殊相个体,上帝只是表述他们的一个名词概念,不存在与之对应的实体。这样天主教就从一神论变成了多神论或者重新复活了阿利乌派异端的“邪说”,这是教会绝对不允许的。所以后世针对名实问题,展开了八百多年的争论,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定论。
不过后期随着亚里士多德学说的引入,基督教神学开始运用哲学的思辨方法阐述自己的观点,此后双方的观点都趋于温和,但彼此立场并未发生改变。

阿伯拉尔:温和的唯名论者

阿伯拉尔是洛色林的学生,他对波菲利问题做出了自己的解释:
(1)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共相不是实体,也不表述个别实体以外的实体;
(2)共相作为名词是有形的,作为名词的意义是无形的,但心灵中有关于它们的印象;
(3)共相表述的事物存在的共同状态在感性事物之中,但共相把握这一状态的方式却在理智之中,表现为心灵中的一般印象。
共相不是实体,但它也并非只是名词和声音,而是作为对客观事物的普遍本质的一种抽象概念,存在于我们的思想之中。
除此之外,阿伯拉尔还提出了第四个问题:共相是仅仅对可感的事物命名呢,还是也指其它事物?换言之,当共相所命名的可感事物消失了,共相是否仍然具有概念的意义?
他的回答是:即使个别事物消失了,印象仍然存在。比如所有苹果个体都消失了,关于苹果的概念仍然存在于我们的思想之中。
由于他在坚持共相是名词概念的同时,并没有否认共相与外部事物中的一般性具有相应的关系,因此他的观点是一种温和的唯名论。

阿伯拉尔画像
托马斯.阿奎那:温和的实在论者
托马斯.阿奎那是经院哲学最著名的代表,他持一种比较温和的实在论(唯实论),他认为从上帝视角来看,共相是先于殊相,因为按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上帝/第一推动者即是纯粹的形式,纯粹的共相;但从实存的、可感世界的角度看,殊相先于共相,共相在殊相之中,只有与殊相相结合的共相才有意义。

司各脱:温和的唯名论

司各脱是一个忠实的基督徒,他意识到了理性对信仰的威胁,因此反对用理性思维论证上帝,至于上帝存在、三位一体等只能通过圣经和教会的权威去信仰它们。
他对于名实问题持有和阿伯拉尔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个别实体最为实在,它是一般概念实现了的形式,是直接的、独立的实在。但他也承认了共相的客观存在,他认为共相存在的基础在于对个体对象抽象得来的共同本质,这种本质存在于个体之中,实体必然先于一般概念而存在。也就是说殊相先于共相而存在,但共相存在于殊相之中。

奥卡姆剃刀 

奥卡姆的威廉认为只有个体是真实的存在。共相包括上帝的精神都没有单独的存在,也不存在于个体之中,它只是设想出来的东西,是存在于思想之中的一般概念和符号,不存在与这种符号相对应的存在。
关于名实问题,奥卡姆提出了他的著名论断:“能以较少者去完成的事情,若以较多者去做,便是徒劳”。后人把它概括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从这一原则出发,他认为像“实体形式”、“隐蔽的质”、“影象”之类都是多余的东西,都应当加以抛弃。哲学史上把奥卡姆的威廉的这一思想形象地称之为“奥卡姆剃刀”。

为什么会有名实之争?

从哲学角度来看,经院哲学各种哲学思考以及所采用的方法基本上是继承和沿袭了希腊哲学,而一般与个别的问题正是希腊哲学所关注的焦点,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观点分歧,继承希腊哲学的经院哲学也不可避免地针对这个问题从维护基督教的角度重新进行阐释和论辩。
从神学角度来说,上面我们也提到了名实问题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哲学研究,更触及到了基督教的统治核心,如上帝存在问题、三位一体等等,因此为了维护教会的正统地位,神学家们必须要为一般的存在寻找依据,以此来证明上帝的存在性和崇高性以及教会作为超越国家和个人这样一种超脱永久组织的合法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