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样一句很感人,或是有大道理的话,被不同的父母说出来,教育效果为何如此大不同?

 读原著 2022-07-28 发布于四川
   两户人家本是邻居,两家的孩子从小经常听他们的父母跟他们说:“内在光明,在外面敢于做自己,永远遵从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而活,无论发生什么,无论你试过多少错,都请无忧无惧的继续着你想走的路,你永远要记得,背后的父母,背后的家永远都是你最坚实的支撑,永远都会对你深信不疑,且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然而,多少年后,两家的孩子未来成就却截然不同,一家的孩子找到自己的生命热爱,并将其做到了极致,成己泽人;而另一家的孩子则终生都汩没于贫富、贵贱、利害、得丧、声色、嗜欲之间,尽管很努力,很辛苦,做到极致依旧也只是个精致的平庸者。

  人们对此感到疑惑,就有记者去采访这两个孩子,希望从他们的口中得到答案。

   前一个孩子道:“从一开始,我走的弯路就很少,因为父母很早就注重培养我的'尚志’,'立志’。他们常引用大儒陆九渊先生的话跟我说,'为学不辨志明心,不知为什么学,你博学个什么?审问个什么?笃行个什么?’,'人之所喻由其所习,所习由其所志。志乎义,则所习者必在于义,所习在义,斯喻于义矣。志乎利,则所习在利,斯喻于利矣。故学者之志不可不辨也’,'此乃为学之门,进德之地。得其门不得其门,有其地无其地,两言而决。得其门,有其地,是谓知学,是谓有志’,'古人教人,不过存心、养心、求放心。此心之良,人所固有,人惟不知保养而反戕贼放失之耳’,'常俗汩没于贫富、贵贱、利害、得丧、声色、嗜欲之间,丧失其良,不顾义理,极为可哀!’'凡欲为学,当先识义利公私之辨。今所学果为何事?人生天地间,为人自当尽人道。学者所以为学,学为人而已。’

  后又在父母的影响下,爱上自学经典,读到孟夫子的'尚志’即是'居仁由义’,又读到他的'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这时才恍然贯通起来,'立乎其大’不就是'存心、养心、求放心,居仁由义’吗?不就是'志’吗?不就是自我价值的最高体现吗?明此一志,真可谓是'一是即皆是,一明即皆明。’

  读《传习录》时,更加佐证了这一点——

曰:'何谓知学?
曰:'且道为何而学?学个甚?
曰:'尝闻先生教,学是学存天理。心之本体即是天理,体认天理,只要自心地无私意。
曰:'如此则只须克去私意便是,又愁甚理欲不明?
 所有的这一切最后都指向孔夫子的'志道、据德、依仁’,至此,我才幡然感觉生命的一切言行都有了着落,夯实生命之根的功夫做得有多扎实,后期的智慧之泉即有多沛然。创造力蓬勃,尽性,生机盎然,便成了我的常态。

  文,化于道中,才能叫有文化。可悲的是很多人把文化误以为了知识,一生舍本逐末,到头来一场空。真正的有文化是有德信,能将德融入事中,在事中见德,而非其他。父母当初的教诲之所以让我深信不疑,心服口服,是因为他们在德信,在为人方面,也从来都是我的榜样。’”

  当记者问到另一个孩子时,那个孩子只说:“我父母就是教我知识,在他们眼里'义’来没有'利’重要,就像遵崇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永远没有成绩分数考名校等事重要一样。那你说,我怎么敢去从心而活?他们说的永远支持我,是建立在他们的私心之上,他们自己的内心都光明不起来,我又如何能服他们,信得他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