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heii2 2022-07-28 发布于澳大利亚
Image

- 1 -
今天是系列文章“个人认知”的第三篇,认知可以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但认知太过高冷、太不亲民,我们需要从一些具体的问题和案例上逐步展开,从而帮助大家理解什么是认知、如何提升认知、怎么将认知应用于实践。
第一篇是《如果不能出人头地,又该如何过好一生?》,这一篇从《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视频展开,重点放在如何解决“个体的精神内耗”,总结了三个基本点:
1. 任何他人的人生解药都不能治自己人生的“病”,成年人要做自己的“开创者”,可选“上中下”三条路;
2. 要调整好教育惯性和实践感受之间产生的偏差,自我和解;
3. 知行合一,谋定则动。
几乎所有人都曾经或者正陷入“精神内耗”,比如高考报志愿时担心报的志愿不好、会不会以后难以就业;工作了不知道选择哪座城市、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选择了又怕选错了;买房的时候也有很多内耗,买的时机对不对?是不是买贵了?什么样的房子适合自己?万一踩到坑怎么办?
于是陷入了思维的死循环,要么一直举棋不定,要么在一些外在影响下仓促下注,把一切交给命运。既然买房是几乎每一个家庭都会面临的重大抉择,又相对比较容易概括,正适合拿来谈一谈如何破解。
于是就有了第二篇《安家立业、避坑发展:普通人的购房指南》。这一篇不同于小镇此前谈房地产往往从宏观或者整体谈政策和趋势,更加侧重于实务,任何人拿过来就能看懂,看懂了就能用。
但是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在于,看懂了知道有用,但未必愿意用,这同样是“精神内耗”。中国人往往有“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的情节,千古流传的“隆中对策”更是崇尚的榜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大发展,海量的信息以极为廉价、迅猛的方式汹涌而来,谈论家国大事成了非常简单的事情,宏大叙事成为地摊货。
但真的有理论和实践支持吗?还是说绝大多数的知识仅仅来自于碎片化的阅读,在自己高谈阔论的任何一个领域甚至都没有读过一本正儿八经的书?
正是因为想得太多,做的太少,才容易陷入“精神内耗”,这也是小镇在《如果不能出人头地,又该如何过好一生?》末尾特别强调知行合一的原因。
具体到买房就是典型。
- 2 -
在《安家立业、避坑发展:普通人的购房指南》这篇中,除了剖析一些购房的典型误区,明确普通人买房应该遵循的原则,比如“安全”“自住”,更重要的是调研和实践。
小镇特别推崇毛主席,极为佩服毛主席一眼看透本质、预测未来发展变化的强大能力,但毛主席也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够做到的。刚开始毛主席对世界革命形势的判断错误很多,但仅仅几年时间,毛主席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否则就不可能仅仅20多岁就能领导革命,孙中山也不可能让一名刚过30的年轻人担任要职。
毛主席怎么做到的?强烈推荐好好读读主席在1937年7月写下的《实践论》,已经把道理说的很清楚了,比如正确认识世界,要分三步:
第一步:广泛接触外界事情,获得直观感觉的材料,必须获得足够丰富且符合实际的感觉材料才能进行第二步;
第二步:综合感觉的材料进行整理改造,提炼概念,进行判断、推理,从而得到对客观规律性的认识;
第三步:以自己提炼的对客观规律性的认识作用于实践,看看自己总结的认识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标。
《实践论》正文9千余字,加上编辑注释刚破万字,主席深入浅出反复阐述如何通过实践提升认知,强烈建议大家一定要认真读几遍,说不定自己一直困惑的难题就找到解法了。
还是拿买房举例,很多朋友咨询买房问题,特别头痛的就是如何避坑,尤其是购买二手房。小镇在《安家立业、避坑发展:普通人的购房指南》一直在强调,房子是“非标品”,不是汽车、电脑之类的标准化产品,由于所处位置、户型、每个人的喜好等等起码数十个维度的区别,就没有完全相同的房子,这就意味着每一个想买房的面对的房子数量是海量的。
如何从海量的房子里找到自己想要的,殊为不易,这也是很多人明明想的很多,但真到买房的时候却很少做功课,被开发商、中介甚至周围的朋友忽悠一下就买了,全然没注意人和人是不同的。
举个例子,前几年北京很多人特别喜欢买燕郊一带的房子,先不说燕郊一直传言的通地铁、并入北京等等传言的真实性,也不说后来的房价波动。
单说一点:同样是在燕郊买房,不同人情况能一样吗?
比如有的人北京早就置办了2套商品房1套商住房,已经用满指标了,手里头颇有闲钱,在全国多地都有购房,那对他来说在燕郊买上一套,涨跌都无所谓;但有的在京尚未买房,家里也并不富裕,仅仅是觉得燕郊的房子面积大、户型好、会上涨,于是就买了,但是自己不可能入住,还把首套首贷的额度用了,在北京首付三成和七成可是天地之别。
对前者来说,北京东三四环、南二三环附近一套房龄40多年、不到50平的老房子毫无吸引力;但对后者来说,首付钱差不了多少,面积确实大为缩水,但起码交通生活方便,就算自己不住,小房子租售比也高,一个月的租金能还大半月供,更重要的是保值性远比燕郊强得多,过几年有钱了再置换就是了。
小镇当年就是这么做的,根据自己的资金和需求,选择了一套交通便利、方便出租的小房子,经过优化设计居住体验同样很好,2、3年时间房价正常涨幅已经超过了当初首付的50%,这一套就算长期持有用于出租也很好。
但小镇能够做到这一点,并不是靠空想得来的,事实上小镇在购房上吃了很多空想的亏,前些年领导一直劝小镇买房都没听,结果等到醒悟的时候已经赶上了2016年北京房价大涨,这下子狠狠敲醒了小镇。
从2016年夏天开始,小镇认真研究房地产政策,思考房价到底受什么影响,研究到底应该怎么买房,并且在几个月时间里顶着酷暑看了上百套房子。还在2016年秋天北京房地产最疯狂的时候,预测2017年三月全国两会之后,很可能将推出严控政策,预期下跌幅度在10%到20%左右,一些非普宅将遭到更大重创。
随后,小镇也分享了自己对房子的看法,比如避免了几位朋友入手商住房(几个月后腰斩)、劝观察几个月再购房等等,当然很可惜的是,与小镇越熟的反而越不认可,可能觉得都是熟人,怎么可能这么了解房子嘛,更愿意相信一些在房地产公司、银行的朋友。
最终事实证明,小镇预测非常精准,从此也激发了小镇研究现实、推演未来的强烈兴趣。
这就是通过大量搜集感性材料,再到梳理总结提炼对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再把认识应用于实践进行验证。
此后小镇对于房地产政策、行业以及房市一直保持跟踪,链家以及之后的贝壳一直是小镇每周都要看一看的,还多次同贝壳的高管进行沟通,了解贝壳的运作模式,从而更好的把握如何活用中介的力量。
这些经验都写进了《安家立业、避坑发展:普通人的购房指南》这篇文章,比如第三章节“如何购买二手房?”,就特别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调研目的有二:
一是通过调研、实地看房,搞清楚自己的真实需求,并且结合城市房市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预期。
很多买房者往往是换了一个城市买房,每个城市都不一样,尤其从中小城市到大城市,往往有太多不切实际的空想,必须实地走走才能完成思想调整。
二是搞清楚一套房子到底有哪些评价维度,摸清楚优缺点,有没有坑。
把调研获得的大量信息进行归纳整理,调整自己对房子的认识,建立一套新的,然后重新去看房,再调整、再看房,这当然很辛苦,但却是唯一正确的路。
正如毛主席所说,这个世界一切知识都来自于直接经验,从别人那里听到的间接经验,源头也是别人的直接经验。而自己尝试获得的直接经验,才最适合自己。
小镇将“买二手房”总结为7步,核心还是以《实践论》强调的认识世界的方法为核心。世界上大多数事情,都可以通过这套办法去解决。
- 3 -
说到这,可能还是有些发愁,毕竟一个城市房子那么多怎么看啊?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做服装或者说百货生意,需要采购商品怎么办?很多人担心把握不好市场趋势,天天担心怎么选择合适的货品、现在又流行什么、拿到的价格是不是太高了,等等。
这就是“精神内耗”,其实这些问题想一万年也想不明白,毕竟我们是人不是神,想要破解只能依靠实地调查,如果能够把市场上各家同类商店都看了,那自然就明白了。
但这就面临一个问题,中国的市场太庞大了,市场主体以万计,一个产业带比如服装、小百货等等,集中了几千上万家档口,这着实令人望而生畏,根本不敢去调研。
但是看看毛主席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为什么就能够这么深入呢?这种社会学层面的调研,不比去一个市场选购商品难多了?
毛主席已经把他如何调研的方法总结出来了,那就是《实践论》,所以我们应该如何从上万家档口中找到合适的品类?又该如何从上万套房子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呢?
还是调研,只不过需要科学的调研。
任何一个市场都是分门别类的,服装也要可以细分,有太多维度,比如年龄、性别、价格、风格等等,可以不断拆解,这取决于自己选择的细分市场。
如果自己做的是童装,那上万档口最多也就剩下1000个;如果自己的客户要求颇高,那价格太低的可以去掉,也就剩下两三百家;再然后考虑档口的位置,一楼的、入口的一定租金高,也意味着他们卖的一定是更大众化、更热门的,如果自己要做的是个性化的,那这一类也可以不看了。
反正根据自己的需求不断拆解,心里就有个基本的认知了,然后就去自己的目标地,第一次走马观花,几秒钟、十几秒钟就能看完一家店,拍张照片记录整体情况,用录音笔记录一些关键词,注意把店铺名对应起来。
走马观花一天足够,然后花大时间好好整理,初步选择自己需要重点看的,这时候原本的1000家可能也就剩下一百多家甚至几十家;剩下的这些再仔细看,也可以去问问价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