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鲁迅游览北京名胜(三)

 北京的骑士 2022-07-28 发布于广西

图片


法源寺

法源寺位于北京宣武门外教子胡同南端。始建于唐代,初名悯忠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该寺被定为律宗寺庙,传戒法事,并正式更改名为法源寺。法源寺规模宏大,寺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悯忠台、毗卢殿、藏经楼等,内藏大量佛教文物。法源寺在鲁迅所住的绍兴会馆西南方向,距离很近,鲁迅曾去游览过。鲁迅日记载:1913年5月8日,“下午与齐寿山往戴芦舲寓,拟同游法源寺,不果”。1913年5月10日,“午后以法源寺开释迦文佛降世二千九百四十年纪念大会,因往瞻礼,比至乃甚嚣尘上,不可驻足,便出归寓”。

释迦文佛即佛祖释迦牟尼,公元前563年出生于今尼泊尔境内的兰毗尼,每年农历的四月初八日被称为佛诞节即释迦牟尼诞生日。鲁迅去法源寺的这一天是农历的四月初五,纪念活动就已经开始了。当天还展出了寺内珍藏的许多佛教文物,景况非常热闹,参会者熙熙攘攘,于是鲁迅便回去了。如此盛况可见法源寺在当时北京佛教界是具有相当的影响的。

法源寺现为中国佛学院、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所在地,列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钟楼

钟楼位于东城地安门外大街,在鼓楼北面,是老北京中轴线的北端点。钟楼原址为元大都大天寿万宁寺中心阁,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后毁于火。清乾隆十年(1745年)重建,两年后竣工。钟楼内正中悬一大铜钟,该钟于明代永乐十八年铸造,钟通高7.02米,最大直径3.40米,重约63吨,为目前我国发现的最重铜钟,有“古钟之王”之称。鲁迅每次去国子监历史博物馆办事都经过这里,鲁迅日记载:1913年6月2日,“下午同夏司长、戴芦舲、胡梓方赴历史博物馆观所购明器土偶,约八十余事。途次过钟楼,停车游焉”。

钟楼建筑巍峨,每年元旦之时,钟声响起,浑厚有力,相隔数里都能听到。

雍和宫

雍和宫位于北京城东北角雍和宫大街路东,原为明代内官监官房,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赐予四子雍亲王,称雍亲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和宫。因乾隆皇帝诞生在雍和宫,所以殿宇为黄瓦红墙,与紫禁城皇宫一样规格。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改为喇嘛庙,成为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藏传佛教寺院。雍和宫内有雍和宫大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等建筑,所藏佛教文物极多,其中五百罗汉山、檀木大佛和楠木佛龛被称为“木雕三绝”。宫内古木参天,其中的十几株古槐更是枝叶繁茂,为一级古树。鲁迅和同事在去国子监历史博物馆办事时曾到此一游。鲁迅日记载:1913年8月12日,“午后同戴芦舲、许季上游雍和宫,次至历史博物馆”。

图片

▲雍和宫 插图:北京鲁迅博物馆刘欣

许季上即许丹(1891—1953年),字季上,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精通梵文,笃信佛教,称为居士。辛亥革命后,应召至教育部任职,与鲁迅同事并交往甚密。1914年,鲁迅出资刻印《百喻经》,就是由许季上促成的。1917年以前,许季上曾在北京大学兼课,讲授印度哲学。佛学造诣很深,曾将佛教重要典籍《大乘起信论》译成英文出版,为西方学者提供方便。从日记中可见鲁迅和他的关系很密切。

雍和宫现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也是北京最热闹的旅游胜地之一。

圣安寺

圣安寺遗址位于宣武门外南横街西口,始建金代天会年间(1123—1135年)。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重修并改名普济寺,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又重新修葺,还称圣安寺。圣安寺坐北朝南,原有天王殿、瑞象亭、大雄宝殿等,大雄宝殿内原有三世佛塑像和明代大画家商喜所绘的佛教故事壁画。圣安寺在鲁迅住的绍兴会馆西南方向,距离很近。鲁迅几次去圣安寺都与许季上有关,鲁迅日记载:1915年12月17日,“季上勼人洒扫圣安寺,助资二元。”(勼:聚集意。作者注)。1917年12月25日,“晚戴芦舲、齐寿山先后至,同往圣安寺,许季上夫人逝后三日在此作法事也。礼讫步归,已夜”。1918年4月14日,“上午往圣安寺弔许季上夫人。”

图片

▲圣安寺 插图:北京鲁迅博物馆刘欣

圣安寺在1966年后不久,大殿内佛像与明壁画皆被毁,大殿后亦被拆除,现仅存山门和天王殿,为宣武区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回民幼儿园所在地。

文章出处:《北京文史》2018年第1期《与鲁迅游览北京名胜》

作者单位:鲁迅博物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